首頁  / 情報 / 考情

大學考情 【113分科測驗】必備考題・準備方向 衝刺大補帖
距分科測驗剩下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對考生而言就是緊鑼密鼓地複習、複習再複習。「大學問」(www.unews.com.tw)直接整理113年分科測驗衝刺大補帖,提醒考生要多做考題、抓對準備方向,最後再提供心理建設小秘訣,讓考生們都能做好準備上考場。 補帖1:必備考題 多練習 分科測驗(原指考)的題型除了有選擇和非選外,還有「混合題型」,並使用「卷卡合一」的新式答題卷。由於配合108課綱的素養學習精神來命題,著重在評量考生的閱讀理解、圖表判讀、證據運用與邏輯推論、分析評論與表達等能力。因此,考生最好要多做練習以熟習混合題型的考法,並習慣卷卡合一的作答方式。 ★【113分科必備】各科參考試卷 快下載 ★【111分科測驗】混合題型╳卷卡合一 兩大特色搶先看 多做分科試題是最快的複習方式,不管你是做各校模擬考題,或是歷屆考題,都可以藉由答題過程檢視自己對該科重點的熟悉程度。別忘了答題後一定要檢討,針對錯誤處翻課本找出正確答案,然後複習該題所考的重要概念,千萬不要死背答案。 ★【112分科測驗】各科題目╳解答下載 ★【112分科測驗】7科 非選答案一次看 補帖2:認識分科 全力衝 考前一定要了解「分科測驗」這個考試的基本資訊,包括各科作答時間、題型、計分方式等,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扣分。 ★【113分科測驗】搞懂怎麼考,贏在起跑點 此外,從分科測驗採計科目組合的分析中,也能幫助同學在有限的複習時間內,掌握重要科目,妥善分配各科複習時間。 ★【113分科測驗】從採計組合看考前衝刺方向 最後,也要加強心理建設,擺脫個申失利的負面情緒,轉化成正向思考,將成功圖像的具體願景刻入腦海,鼓舞精神向目標前進;並且要維持正常作息,讓自己在上考場時,身心靈都能處於最佳的狀態。
大學考情 【113分科測驗】從採計組合看考前衝刺方向
113年「考試分發」1,778個招生系組中,分科測驗和學測科目的採計組合(不含術科)共有142種類型。其中以採計「分科公民、學測國英」的系組最多,占9.22%,有164個。其次是採計「分科歷史、學測國英」占8.32%,148個系組,第三則是「分科數甲物化、學測國英」占6.97%,124個系組。雖然看起來採計社會科目的系組數最多,但其中也有些系組同時採計分科數甲或是學測數A,是自然組比較有優勢的組合。 「大學問」(www.unews.com.tw)將這142種採計科目組合,分為不考物化生的社會組,以及不考歷地公的自然組含生物、不含生物等三大類,提供分科測驗複習攻略,建議考生從採計科目的組合抓對複習方向,確保重要科目不失分,贏得最後勝利。 【社會組】分科複習攻略 113年考試分發中,採計「歷、地、公」任一科的系組有939個(不含術科),共57種組合類型。其中以採計「分科公民、學測國英」占比17.47%最高,有164個系組。其次是「分科歷史、學測國英」和「分科公民、學測國英數B」,分別有148、105個系組。 特別要注意的是,有4個系組雖然採計「歷、地、公」但也同時採計數甲或學測數A。這種組合容易有自然組或數學好的同學進來競爭,所以選擇這類組合的社會組同學,學測國英成績要好、分科歷地公則更是準備重點,要衝高分。 而對於學測國英失利的考生,可以選擇不採計國文(62個)或英文(229個)的系組,專心拚搏「歷、地、公」。今年甚至有12個系組,只採計「歷、地、公」,而無採計學測成績。 另外,有30個系組則同時採計學測數學A,如果學測未選考數A,這些系組就可以不用考慮了;同樣的,有1個系組同時採計學測自然,也請考生留意。 【自然組-無生物】複習攻略 113年考試分發中,採計「數甲、物、化」任一科的系組有588個(不含術科),共52種組合類型。其中以採計「分科數甲物化、學測國英」124個系組占比最高,占21.09%。其次是「分科數甲、學測國英」和「分科數甲物化、學測英」,分別有108、52個系組。 對於數學沒那麼強的同學,也可留意有176個不採計分科數甲的系組,可以將全數心力放在準備物、化兩科的衝刺。整體說來,採計物理(392)比採計化學(284)的系組多,因此,若複習時間安排必須有所取捨,物理絕對不要放棄,這科考得好,選擇才會多。當然,有採計數甲(412)的系組佔大宗,一定要好好把握這科成績。 不論學測成績的話,有104個系組分科只採計物理,有55個系組分科只採計化學,這些系組適合單科強的考生,專心準備一科也能獲得最高效益。 【自然組-有生物】複習攻略 113年考試分發中,自然組必採「生物」的系組有250個(不含術科),共32種組合類型。其中以採計「分科生、學測國英」占比22.4%最高,有56個系組,其次為「分科數甲物化生、學測英」,有45個系組,再來是「分科數甲化生、學測國英」的組合,有28個系組。 整體看來,除了生物是必備成績外,採計化學(150)的系組比採計物理(69)的多,與上述純理工組相比,採計數甲的系組(99)相形之下較少。這些俗稱第三類組的考生,要特別加強自己生物和化學,才能掌握致勝關鍵。
大學考情 【113分科測驗】搞懂怎麼考,贏在起跑點
「分科測驗」(原稱「指定科目考試」),是高中升大學的最後一項考試。在「個人申請」失利後,全力衝刺分科測驗是唯一選擇,可藉由「考試分發」把握升大學的最後機會。對於「分科測驗」,有些細節,你一定要知道。 科目與範圍 分科測驗的考試科目一共有數學甲、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等7科,範圍包括高一到高三的課程內容,和只考高一、高二範圍的學測相比,份量多了不少。但同學可以自由選考,一般而言,社會組同學會選考歷、地、公,而自然組同學則選考數甲、物、化,若想從醫或對生物有興趣,多半會加選生物。 113年分科測驗以「108新課綱」來命題,考試範圍包括部訂必修和部訂加深加廣選修的科目,在題型設計和命題方向都會呼應108課綱的素養精神。關於命題以哪個課綱這件事,對於重考生比較重要,一定要事先留意以免讀錯。至於要使用哪一間出版社的版本則毋需多慮,因各出版社皆是依據課綱來編輯教材,所以皆可應考。 題型與計分 分科測驗的題型包括:選擇題(單選題、多選題)、選填題(數學甲)、混合題型,以及非選擇題等四大類,其中混合題型是指同時包含選擇、選填與非選擇題組成一個題組的新題型,搭配這種題型也採用「卷卡合一」的答題卷,在一張答題卷中設計對應的作答格式。考題設計多偏向資料性、整合性的類型,採申論、計算、作圖等不同的作答方式。每科滿分為100分。 ★【111分科測驗】混合題型╳卷卡合一 兩大特色搶先看 【選擇題 計分方式】 1.單選題:每題有n個選項,其中只有一個是正確或最適當的選項。答對得分;答錯、未作答或畫記多於一個選項者,該題以0分計算。 2.多選題:每題有n個選項,其中至少有一個是正確的。各題選項獨立判定,所有選項均答對,得該題全部的分數;答錯k個選項,得該題(n-2k)/n的分數;但得分低於0分或該題未作答的話,以0分計算。 例如;某多選題有5個選項 A,B,C,D,E,分數為2分,正確答案為A,C,D。甲、乙、丙、丁、戊等5位考生的答案分別為「A,C,D」、「A,B,C,D」、「C,D,E」、「A,B」、「未作答」,則各生在該題的得分如下: 【選填題 計分方式】:僅有數學甲會出現的選填題,即是將填充題空格的答案拆分成可以選擇的形式,作答方式如下例,每題有n個空格,須全部答對才給分,答錯不倒扣。 【非選擇題 計分方式】:答對才給分,答錯不倒扣。 如果想看看分科測驗各科的出題方式與題型分布,甚至了解一下難易度,可以下載去年考題或大考中心研發的「分科測驗 參考試卷」來練習。 ★【112分科測驗】各科題目╳解答下載 ★【112分科測驗】7科 非選答案一次看 ★【113分科必備】各科參考試卷 快下載 考科怎麼選 建議同學,可以利用「大學問」(www.unews.com.tw)的校系查詢功能或詳閱「113考試分發」簡章,了解自己嚮往的校系採計哪些考科,加權是高或低,依此為依據來選擇分科測驗的報考科目。因為在「考試分發」時,如果有任一科目未報考,則該校系就不予分發,所以報考分科測驗時要留意看清各系的檢定或採計規定。但要注意的是,選考科目多,可以選擇的校系固然也多,卻不見得有利於錄取,還是要斟酌自身能力與科目強項所在,專攻自己熟悉的科目務求不失分,切記不要貪多。 一般來說,參與「考試分發」這個入學管道的大學校系,會在學測、分科測驗、術科中訂定3至5科作為採計科目,其中分科測驗至少會採計1科,但採計術科考試音樂組的校系則不受此限制。而學測和分科測驗做為採計科目時,會將兩者成績都會換算成60級分制,術科仍採百分制。 113年分科重要時程 今年分科測驗訂在7月12日、13日,共兩天。第一天主要是數甲、物理、化學、生物等理組的考科;第二天則是歷史、地理、公民等文組的考科。各科考試時間皆為80分鐘。 此外,113學年度分科測驗的重要日期如下,還請同學留意。 【分科報名】:113年6月6日到6月18日 【簡訊通知應試號碼】:113年7月5日 【公布試場分配表】:113年7月9日 【分科測驗考試】:113年7月12日、13日 【寄發成績單】:113年7月29日
大學考情 【113四技申請】正取6/14起報到 才算錄取
113學年度「四技申請」分發結果於113年5月31日以前陸續放榜,錄取的考生須依學校規定辦理報到,逾期或未報到者則為放棄錄取資格。正取生若未報到或是聲明放棄錄取資格,將由備取生遞補。第一階段錄取生的報到期限為6月14日中午12:00前,請考生依錄取學校規定時間及方式辦理報到或聲明放棄錄取資格。而第二階段的報到期間為6月14日13:00起至6月16日17:00止,分為七個梯次,還請考生多留意。 要特別注意的是,已完成113「四技申請」報到的錄取生,不能再參加當年度「考試分發」及其他四技二專各招生委員會的招生。若考生同時獲得113「個人申請」錄取,則須於6月16日前向錄取的大學聲明放棄,才能辦理「四技申請」報到手續。 第一階段報到 以辦理正取生、備取生的報到為主。有正取生未報到或放棄的缺額才會有備取生遞補。 【報到時間】:113年6月14日中午12:00截止。 【正取生報到注意】 1.正取生若未於規定時間內或未依規定方式完成報到,視為放棄錄取資格,缺額由備取生依序遞補。 2.考生若有多個校系的正取資格,只能選擇1個報到。若報到後想改至其他校系報到,請先向已報到的校系聲明放棄,才可至另1校系辦理報到。 【備取生報到注意】 1.備取生請密切注意錄取學校的遞補報到通知與網站公告的備取遞補名單及報到時間,並依各校規定時間及方式辦理遞補報到手續,以免影響入學權益。 2.備取生請依錄取學校規定時間及方式辦理報到手續,逾期或未依規定方式完成報到,則視為放棄備取遞補錄取資格,缺額由其他備取生依序遞補。 3.備取生若有多個校系的備取資格,只能選擇1個報到。若報到後想改至其他校系報到,請先向已報到的校系聲明放棄,才可至另1校系辦理報到。 第二階段報到 【報到時間】:113年6月14日13:00起至6月16日17:00止,共有七個梯次,備取生可辦理遞補報到。 【備取生報到注意】 1.備取生請依錄取學校規定時間及方式辦理報到手續,逾期或未依規定方式完成報到,則視為放棄備取遞補錄取資格,缺額由其他備取生依序遞補。 2.備取生若有多個校系的備取資格,只能選擇1個報到。若報到後想改至其他校系報到,請先向已報到的校系聲明放棄,才可至另1校系辦理報到。 3.備取生請密切注意錄取學校的遞補報到通知與網站公告的備取遞補名單及報到時間,並依各校規定時間及方式辦理遞補報到手續,以免影響入學權益。 放棄錄取資格 不管是正取生及備取生,若已完成報到手續,卻想要放棄錄取資格的話,請在第二階段報到時間截止前,填寫「錄取生放棄錄取資格聲明書」,並附上錄取通知或成績通知單,依各校規定的日期、時間、方式,向錄取學校辦理放棄錄取資格手續。 辦理聲明放棄後,則不能再要求恢復錄取資格,所以還請考生審慎考慮。
大學考情 【考大學】大學vs科大 同時錄取怎麼辦?
「申請入學」和「四技申請」都是高中生可以用學測成績申請大學的管道之一,前者的招生學校以一般大學為主,後者以科技大學為主。但這兩個入學管道在報名、二階甄試、放榜等日期,都很相近,若同時錄取一般大學和科大,該怎麼辦呢?「大學問」(www.unews.com.tw)整理同學常有的3大疑問,幫大家一次解惑。 Q1:已知四技申請有正取校系了,申請入學還可以填志願序嗎? A:可以。雖然科大(四技申請)已錄取但尚未報到,考生仍然可以參加申請入學志願序的填寫。 Q2:申請入學和四技申請放榜都有錄取,不去的要放棄嗎? A:是的。不想去就讀的校系一定要在期限前聲明放棄。 Q3:若要聲明放棄,該怎麼做? A:申請入學放榜就等於錄取,若要放棄,請留意聲明放棄的截止日,在截止日前至大學甄選委員會「申請入學」網站,進入「網路聲明放棄」線上申請。而四技申請放榜要報到後才算錄取,若要放棄,不用報到即可。 ★什麼是「申請入學」?「四技申請」?請參考: 3分鐘看懂申請入學 3分鐘看懂四技申請
大學考情 【113個人申請】6/13放榜,放棄要在6/16前
113學年度個人申請的分發結果,於113年6月13日上午9時起公告在大學甄選委員會網站上,考生可使用學測應試號碼和身分證字號直接至「分發結果查詢」處查詢。 各大學會自行寄送分發結果通知給考生。考生若對分發結果有疑問或想放棄入學資格,請記得在期限內完成。 分發結果複查 考生如果對分發結果有疑義,可以申請複查。 【申請時間】:113年6月14日中午12時前。 【申請費用】:新臺幣100元。 【申請方式】:採線上申請。請至大學甄選委員會「個人申請」網站,進入「分發結果查詢」後,點選「統一分發結果複查申請」,填妥申請複查的相關資料即可。複查結果將於113年6月16上午9點起於甄選委員會網站開放查詢,不會以書面通知。 【注意事項】:申請複查以一次為限。請於繳費期間內完成繳費才算完成申請手續。 放棄入學資格 放榜後,個人申請的錄取生已取得該校系的入學資格,考生若對結果不滿意,想參加113「考試分發」或「統測分發」入學招生,則必須先放棄「個人申請」的入學資格。 【申請時間】:113年6月13日至6月16日每日上午9點至下午9點。 【申請方式】:至大學甄選委員會「個人申請」網站,進入「網路聲明放棄」後,點選「聲明放棄入學資格登錄」選項,輸入個人證號後,即完成網路聲明放棄入學資格作業。完成後請透過「放棄狀態查詢」選項,查詢是否完成放棄作業。 【注意事項】 1.完成網路聲明放棄入學資格後,請自行存檔或列印「完成聲明放棄入學資格確認表」,日後若有問題,可依此提出疑義申請。 2.考生若在6月17日之後因為特殊事由想要放棄入學資格,仍然應該向大學聲明放棄入學資格,但也無法參加113「考試分發」或「統測分發」的招生了。
大學考情 【113分科測驗】6/6-6/18報名,記得同步確認
113學年度「分科測驗」於113年6月6日開始報名,不論是考生個別報名或經由學校(補習班)集體報名,報名期限皆為6月18日截止,請考生於報名時間內同步確認報名資料。應屆畢業生若已取得畢業證書,則可以選擇「個別報名」或由學校「集體報名」;若尚未取得畢業證書,則只能參加學校的「集體報名」,還請應屆畢業生留意,不要錯失報名機會。 若想個別報名,考生可上「大學入學考試中心」網站,點選「分科測驗」的「試務專區」,進入「考生專區」即可開始報名。 由學校或補習班集體報名的考生,在學校或補習班完成報名作業後,則可在上述網站查詢報名處理進度與報名資料確認。 如果你是「個別報名」的考生,報名與繳費時有哪些事需要注意呢?快來看看「大學問」(www.unews.com.tw)的整理。 繳費注意事項 【報名費用】 報名費包括「基本作業費」及「考科測驗費」兩項。集體報名的基本作業費為200元,個別報名的基本作業費則為250元;考科測驗費則每一科皆為170元。低收入戶考生免繳報名費,中低收入戶考生則減免報名費60%。 舉例來說,A生報考的指考科目有:數甲、物、化、生等4科,若為個別報名,需繳交930元的報名費,若為中低收入戶則須繳372元。 【繳費方式與期限】 繳費方式有下列三種,若有手續費須自付,請留意繳費期限。個別報名的考生須先上網登錄報名資料後,持報名系統印出之「個別報名繳費表」來繳費,繳費收據請妥善留存備查。 1.臨櫃繳費或匯款轉帳:113年6月18日下午3時30分截止。 2.ATM繳費:113年6月18日夜間12時截止。 3.超商繳費:113年6月15日夜間12時截止。 【中、低收入戶減免注意】 1.低收入戶或中低收入戶考生於個別報名時請附上包含考生姓名及身分證號的證明文件影本。若未於報名期限內繳驗證明文件,則報名費無法減免,事後亦不接受補件。若考生已於大考中心113學年度其他考試(如英聽、學測)審驗符合低收入戶或中低收入戶資格,則無需再繳驗證明文件。 2.清寒證明並不是低收入戶或中低收入戶證明,不符合免繳或減免報名費的規定。 個別報名注意事項 【報名應備資料】 1.數位相片檔:為112年1月1日以後拍攝且不能使用合成相片。相片檔請以身分證號命名,以JPG格式儲存(像素高於450*600 pixels、解析度300-500dpi),檔案大小不能超過6MB。而曾報考大考中心112或113學年度任一考試且相片為111年1月1日以後拍攝者免繳。 2.報名費或低收入戶或中低收入戶的證明文件影像檔。 3.身分證正面影像檔:若曾報考大考中心91學年度以後任一考試者免繳,但報考後曾更改姓名或身分證字號者須重繳。 【報名時請注意】 1.報名日期截止後,報名時所填的考試地區、考試科目、冷氣試場選擇等重要資料不能要求更改,亦不得將報名資格移轉他人。 2.考生個別報名時,若有報名相關問題請洽大考中心協助處理,電話:02-23661416轉608。 報名同步確認 考生於完成報名登錄後,即可上「試務專區」查詢報名處理情形,並同步確認報名資料是否正確。若資料有誤,集體報名的考生請和學校或補習班聯繫更正,個別報名的考生則於報名時間內自行更正。 報名截止後,若考生有更改姓名或身分證號碼,請於考試時請攜帶更改後的戶籍謄本或載有更改姓名或身分證事項的戶口名簿供查驗。考試後,則請於7月19日前持上述資料向大考中心申請。 【小編提醒】 想知道更多「考試分發」的其他重要日程嗎?請參考:3分鐘看懂考試分發,留意一下報名之後的重要日程,以免錯過了。
大學考情 【圖解】113「個人申請」登記志願序系統
參加113學年度「個人申請」的錄取生(所有正備取)請注意,「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於113年6月6日至6月7日開放「網路登記志願系統」,供考生上網登記就讀志願序。不管是錄取單一校系或是多個校系,都必須上網登記志願序,經過統一分發後才取得入學資格。 ★志願該怎麼填?請參考:【個人申請】6個志願,怎麼排序? 系統每日開放時間為上午9點至晚上9點止,請考生提早在期限內完成志願登記,以免網路塞車影響自身權益。網路登記期間若遇到任何問題請電洽甄選委員會:(05)2721799。 離島及原住民「師資保送甄試」及「醫事公費生」的錄取生,也須在同一時間內完成網路就讀志願序登記,才能參加統一分發。另外,「個人申請」錄取生若同時為113「繁星推薦」第八類學群錄取生、或為113學年度度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音樂學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系及美術學系錄取並完成報到者,不能再參加「個人申請」網路就讀志願序登記。 現在就跟著「大學問」(www.unews.com.tw)的圖解說明,逐步完成志願序的登記。 步驟1:登入系統 進入「網路登記志願」後,點選「就讀志願序登記」,請先閱讀登記注意事項、同意書、隱私權聲明等。之後輸入「學測應試號碼」、「身分證(或居留證)號碼」後四碼,以及「密碼」、「驗證號碼」,點選「同意」後登入系統。 【注意】:未報名113學測而無學測應試號碼的考生,例如僅參加術科考試或青年儲蓄帳戶學生,請至「學測應試號碼查詢系統」,取得甄選委員會提供的學測應試號碼。 步驟2:排序志願 登入後,請先檢查「學測應試號碼」、「身分證(或居留證)號碼」及「姓名」、「行動電話」等基本資料是否正確。確認無誤後,請於「就讀順序」欄以阿拉伯數字表示就讀優先順序,「1」代表第一順位,「2」代表第二順位,以此類推;若要放棄就讀請選擇「0(放棄)」。 【注意】:以「願景計畫生」、「離島生」或「原住民生」身分報名參加「個人申請」的同學,若某一校系同時為招生名額備取及外加名額正取,在登記就讀志願序時,須將該校系備取志願的順序登記在外加名額正取志願之前。若將該校系備取的志願就讀順序選填為放棄(0),則該校系外加名額正取的志願也一律須選填放棄。 步驟3:預覽並送出志願 志願排序完成後,可先預覽,請點選「排序完畢,預覽看看」,詳細檢查登記資料是否正確,各校系就讀順序也必須再審慎核對一次。若資料錯誤可回上一步驟進行修改,若資料正確且不再進行修改,則可按「確定」鍵,送出資料。 【注意】:志願序資料「確定」送出後不能再更改,請考生務必審慎考量並確定各校系就讀順序後再送出。 步驟4:列印志願並確認 志願序送出後,請點選「儲存就讀志願表」,將「就讀志願表」列印或儲存,以備日後對就讀志願序登記相關事項有疑義時,提出申請之用。完成登記後,請至「網路登記志願」,點選「登記狀態查詢」,確認是否確實完成網路就讀志願序登記。 【注意】:「就讀志願表」為PDF檔,下載存檔後,務必再次開啟檔案確認是否資料完整無誤。
大學考情 【113個人申請】6/6-6/7上網填志願序
113學年度各大學「個人申請」第二階段指定項目甄試的錄取結果已公告了,「大學問」(www.unews.com.tw)提醒已被大學錄取的考生,不管是正取或備取,就算只有錄取一個校系,都必須於113年6月6日至6月7日上網完成網路就讀志願序登記,才能接受統一分發,否則視同放棄錄取資格,無法分發。 ★如何操作志願序系統?請參考:【圖解】113「個人申請」登記志願序系統 此外,113學年度「離島地區及原住民籍高級中等學校應屆畢業生升學國(市)立師範及教育大學聯合保送甄試」錄取生,以及「原住民及離島地區醫事人員養成計畫公費生甄試」錄取生,也須同時與「個人申請」錄取生於登記期間內完成網路就讀志願序登記,接受統一分發。 6/6起 登記志願序 錄取生登記就讀志願序時,請以本人「學測應試號碼」、「身分證或居留證號碼」及「密碼」,以及網頁上顯示的驗證號碼登入「就讀志願序登記」系統。 【登記時間】:113年6月6日至6月7日,每日上午9時起至下午9時止。 【登記方式】:於登記期間至甄選委員會網站,選擇「申請入學」,進入「網路登記志願」後,點選「就讀志願序登記」選項,輸入個人證號及自行設定的密碼,即可開始登記志願序。 ★志願怎麼填?請參考:【個人申請】6個志願,怎麼排序? 登記志願序 注意事項 1.錄取生無論錄取單一校系或多個校系,均須於登記期間內完成網路就讀志願序登記,否則視同放棄錄取資格。 2.進入登記就讀志願序畫面後,請先確認個人資料、錄取校系名稱,以及正、備取名次等是否正確。再將第一志願設定為1,第二志願設定為2,以此類推。 3.完成網路登記就讀志願序後,考生請存檔或列印「就讀志願表」。之後若對就讀志願序登記相關事項有疑義時,須附上「就讀志願表」,否則不受理。 4.完成就讀志願序登記作業「送出」後,則不能要求修改,故請考生務必審慎考量後再送出資料。若未於登記期間內完成網路就讀志願序登記,也不能要求補救,因此為避免網路塞車,請儘早完成登記。 5.「繁星推薦」第八類學群的錄取生,不能再參加「個人申請」網路就讀志願序登記。 6.考生若已錄取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音樂學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系及美術學系,並完成報到,則不能再參加「個人申請」網路就讀志願序登記。 7.若是以「離島生」、「原住民生」或「願景計畫生」的身分報名,若在同一校系的招生名額及外加名額皆獲錄取(含正、備取),則登記就讀志願序時,須先將該校系招生名額志願序登記在外加名額志願序之前;若將該校系招生名額志願序選填為放棄,則該校系外加名額志願序則同為放棄,還請考生留意。
大學考情 【113考試分發】學力/特種/聽障審查 6/20截止
想要參加113年考試分發的考生,若是個別報名分科測驗或具特殊身分的考生(如特種生、聽覺障礙生),必須辦理登記分發相關證明文件審查,包括:學力審查、特種生資格審查,以及聽障生審查。請於113年6月1日上午9點起至6月20日下午5點前,至大學考試入學分發委員會的「證明文件審查線上申請系統」辦理資格審查,將證明文件上傳繳件,審查通過後,才能在分發時選填志願、享加分優待或免英聽檢定。 「大學問」(www.unews.com.tw)將三大資格審查的對象以及應繳文件整理如下,請考生記得在期限前辦理,才不會錯失自己的權益。 學力審查 下列對象須通過學力證明文件審查,才能參加網路登記分發志願。審查若未通過,則無法參加登記分發。 【審查對象】:包括「未經學校團體報名113分科測驗的應屆畢業生」、「未通過93至112任一學年度學力證明文件審查的考生」。考生若不清楚自己是否需要辦理審查,可直接至「歷年學力審查查詢系統」,確認是否須申請學力審查。 【應繳文件】:請參考「學力審查應繳證明文件一覽表」 特種生審查 通過特種生證明文件審查的考生,才能在考試分發時依特種生的身分享有加分優待。審查若未通過則視為普通生,無法加分。若特種生具有兩種身分以上,可將各身分的證明文件一併提出,經審查後若兩種以上身分皆符合,則採加分比例較高的特種生身分。 【審查對象】:包括蒙藏生、原住民學生、僑生、境外優秀科技人才子女、政府派外工作人員子女、退伍軍人(含替代役)。 【應繳文件】:請參考「特種生加分優待審查應繳證明文件一覽表」 聽覺障礙生審查 通過聽覺障礙(中度以上)證明文件審查的考生,於考試分發時才能不受高中英語聽力測驗成績檢定標準的限制。審查未通過的考生,仍須依各校系訂定的英聽測驗檢定標準辦理分發。 【審查對象】:聽覺障礙達衛生福利部鑑定標準中度以上的考生。 【應繳文件】:請參考「聽覺障礙審查應繳證明文件一覽表」 審查結果7/2公布 資格審查結果將於113年7月2日上午9點公布在「大學考試入學分發委員會」網站,請自行查看。若對審查結果有疑義,務必於7月2日上午9點至7月5日下午5點止,至「證明文件審查線上申請系統」提出申覆。申覆結果將於7月10日上午9點於「大學考試入學分發委員會」網站網站公告,請自行查看,不會另行通知。
大學考情 【113繁星推薦】6/5醫牙學系放榜,放棄資格要留意
參加113「繁星推薦」各校醫學系、牙醫學系的考生請留意,各大學於113年6月3日前公告113學年度繁星推薦第8類學群(醫學系、牙醫學系)的錄取名單,並寄發錄取通知給考生,還請考生留意信件收取。 6月5日上午9點起,「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繁星推薦」網站將於「錄取(篩選)結果查詢」處公告各大學第8類學群的錄取名單,供考生查詢。 錄取注意事項 1.錄取生無論放棄與否,皆不能再參加當年度大學「個人申請」就讀志願序的登記。 2.錄取生在期限內聲明放棄入學資格後,才可參加當年度大學考試入學分發招生、四技二專甄選入學招生、四技二專聯合登記分發入學招生。 放棄入學資格 錄取生若想要放棄入學資格,請至甄選委員會進行「網路聲明放棄」。 【辦理時間】:113年6月13日至6月16日每日上午9點至晚上9點。 【辦理方式】:請直接進入「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繁星推薦」網站的「網路聲明放棄」,點選第八類學群「聲明放棄入學資格登錄」,輸入個人證號後,即可完成。 【注意】 1.完成網路聲明放棄入學資格後,請務必自行存檔或列印「完成聲明放棄入學資格確認表」,以作為日後提出疑義申請之用。 2.錄取生完成聲明放棄入學後,則無法撤回,還請審慎考量。 3.錄取生若在6月17日之後才向錄取學校聲明放棄錄取資格,則無法參加當年度大學考試入學分發招生、四技二專聯合登記分發入學招生。
大學考情 【申請入學】6個志願,怎麼排序?
「申請入學」的考生經過漫長的各校甄試後,再來就是上網填寫志願序了。不管你是錄取一個校系或是多個校系,不論是正取或備取,皆須針對這些錄取學系排列志願先後順序,接受甄選委員會的統一分發。 每到這時,總有考生擔心「我將正取排後面,備取排前面,會不會落榜?」或是「我將A學系正取排在第三志願,但小華將A學系備取排在第一志願,我會不會被擠下去?」 志願序該怎麼填?前後順序是否會影響錄取機會?又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正取就是入場門票,一定進得去除非你不要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申請入學」正取與備取的意思。 第二階段面試之後,各大學會依據考生的「甄選總成績」(請參考:【申請入學】高中生一定要懂的五個關鍵字)來訂定各學系(組)的最低錄取標準,考生甄選成績若在錄取標準以上,在招生名額內為正取生,在招生名額外則為備取生。若成績未達錄取標準,學系縱有名額也不錄取。 因此,正取生就像手中已握有入場門票一樣,一定進得去,只是看你要不要進去罷了。而備取生就像候補,若前面有正取生放棄進入,導致出現缺額,則此時備取生就有機會入場。 志願序是自己的願望,不是和他人的比較 每個考生通常會有1至3個學系的正/備取,甄選委員會會依照考生所填的志願順序,從前面開始分發。志願的排序是自我願望的展現與選擇,而不是與他人的順序來比較,因此只要是正取,不管其排序在前或在後,並不會影響該正取志願的錄取機率。除非你填「放棄」它。 舉例來說,小明和小華同為政大企管的正取生,小明將政大企管填在第三志願,小華填在第一志願,統一分發時,小華一定會上政大企管,而小明也不會因為填在後面就喪失錄取機會,除非他上第一或第二志願了。 同樣上例,小光是政大企管的備取生,填志願序時就算將其填在第一志願,也不會剝奪小明小華等正取生的錄取機會,只有在小明小華等正取生放棄政大企管時,小光才有機會錄取。 因此在排志願序時,請依自己心中的願望,將最想就讀的學系排在前面,不用擔心其他人怎麼填。 志願序怎麼填?喜歡的排前面 每個考生只能錄取一個學系。正取生擁有選擇學系的權利,而備取生運用一點小技巧也有機會被錄取。 【全是正取】 如果每個志願都是正取,請依照自己想讀的順序排列志願序,通常會錄取排序中的第一志願。 【有正取有備取】 若志願中有正取與備取,正取恰是理想學系,那就填最前面,一定會上。 若想就讀的是備取學系,則建議往前填,將其填在正取之前,當該系有正取生放棄而產生缺額時,你就會被錄取了。而且就算排在前面的備取未上,也不用擔心,至少還有正取在等妳。 【全是備取】 如果每個志願都是備取,也不要灰心,請依照自己想讀的順序來排列。若有人放棄,你就有機會上榜。如果沒有特別喜好,也可將不那麼熱門的學系排在前面(但建議還是以興趣志向為優先考量),以爭取錄取機會。 最後,填志願序時,有2點要特別注意: 1.就算只有正取或備取一個學系(組),也一定要上網填寫志願序,否則會被視為放棄,不予分發。 2.對於某個正/備取校系,除非你真的非常確定不想去讀,否則不要輕言填「放棄」,把它往後放即可。 至於錄取後,若想再拚分科測驗,請記得一定要向該錄取校系聲請放棄,否則不能參加考試分發喔。祝大家都能金榜題名,進入心目中的理想校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