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考情

大學考情 【114考試分發】287系組 不看學測英文
114年「考試分發」各招生系組中,共有287個系組不參採學測英文成績。這些系組除了不採計加權學測英文的成績外,也不會將學測英文納入檢定標準和同分參酌比序中。「大學問」(www.unews.com.tw)將這287系組依地區分類,供學測英文考差的同學參加「考試分發」時,可以做為選填志願的參考。 (*註:參採科目資訊請以最新公告的簡章為準。) ★看更多113考試分發不參採國英的系組:【114考試分發】學測國英 考壞不用怕 北北基 包括北教大、東吳、淡江、文化、輔仁、世新、元智等校共有97個系組不採計學測英文,多為文史哲、法商、管理相關科系。 桃竹苗 包括國立聯合大學、中原大學、中華大學、銘傳大學、玄奘大學等校共有46個系組不採計學測英文,中原、銘傳的生醫工程系也在其中。 中彰投 包括中教大、暨大、東海、中國醫、中山醫、逢甲、亞大等校共有44個系組不採計學測英文。 雲嘉南 包括臺南大、嘉大、長榮、南華等校共有25個系組不採計學測英文。 高高屏 包括中山大學、高雄大學、屏大、義守、實踐等校共有22個系組不採計學測英文。 宜花東 包括東華大學、臺東大學、宜蘭大學、慈濟、佛光等校共有42個系組不採計學測英文。 離島 國立金門大學的電機工程、食品科學、運動休閒等11系都不採計學測英文。
大學考情 【114考試分發】244系組 不看學測國文
114年「考試分發」各招生系組中,共有244個系組不參採學測國文成績。這些系組除了不採計加權學測國文的成績外,也不會將學測國文納入檢定標準和同分參酌比序中。「大學問」(www.unews.com.tw)將這244個校系組依地區分類,供學測國文考差的同學參加「考試分發」時,可以做為選填志願的參考。 (*註:參採科目資訊請以最新公告的簡章為準。) ★看更多114考試分發不參採國英的系組:【114考試分發】學測國英 考壞不用怕 北北基 包括臺大、政大、北醫,以及臺師大等校共有68個系組不採計學測國文,大多為數理科系;此外也有醫學系,如輔大醫學系、北醫醫學系、馬偕醫學系都在其中。 桃竹苗 包括清大、陽明交大、中央、長庚等校共有58個系組不採計學測國文。 中彰投 包括中興、中國醫、中山醫、彰師大等校共有42個系組不採計學測國文。 雲嘉南 包括成功大學、中正大學、臺南大學、嘉義大學等4校。 高高屏 包括中山、高醫、高師大等6校。 宜花東 包括東華大學、臺東大學、宜蘭大學、慈濟大學、佛光大學等5校。
大學考情 【114考試分發】學測國英 考壞不用怕
針對114年「考試分發」1780系組參採學測科目的情形,「大學問」(www.unews.com.tw)分析整理出沒有參採學測國文或英文的系組,供學測國、英考試失利的考生在「考試分發」選填志願時做個參考,或許也可以在其中找到心目中理想校系。 自111學年度起,「考試分發」這個入學管道除了看分科測驗的成績外,也開始採計加權學測的成績。由於分科測驗不考國文、英文,因此許多校系組改以採計學測國文、英文作為加權的科目,有些系組針對學測國英的加權甚至高達2。因此,若學測國英考不好,多少會影響考試分發的總成績。但同學也不用太過擔心,今年也有不少校系組並無參採學測國文或英文的成績,選擇這些系組,也不失為一種補救方法。 不看國文244系組 114年「考試分發」各招生系組中,共有244個系組不參採學測國文成績。多為自然組的數理科系、工程科系、醫藥科系等,少部分為財經管理相關科系。 ★【114考試分發】244系組 不看學測國文 不看英文287系組 114年「考試分發」各招生系組中,共有287個系組不參採學測英文成績。多為管理、財經相關以及文史哲等學系,少數為醫療、教育等相關學系。 ★【114考試分發】287系組 不看學測英文 不看國英25系組 114年「考試分發」各招生系組中,僅有25個系組不參採學測國文和英文的成績。包括中山醫學大學的醫影放射系、中原的生醫工程系,還有銘傳的財金系。 ★【114考試分發】25系組 不看學測國英
大學考情 【114分科測驗】從採計組合看考前衝刺方向
114年「考試分發」不含術科的1,735個招生系組中,分科測驗和學測科目的採計組合共有145種類型。其中以採計「分科公民、學測國、英」的系組最多,占9.68%,有168個。其次是採計「分科歷史、學測國、英」占8.53%,148個系組,第三則是「分科數甲、物、化、學測國、英」占6.63%,115個系組。雖然看起來採計社會科目的系組數最多,但其中也有些系組同時採計分科數甲或是學測數A,是自然組比較有優勢的組合。 「大學問」(www.unews.com.tw)將這145種採計科目組合,分為「不考物、化、生」的社會組,以及「不考歷、地、公」的自然組含生物、不含生物等三大類,提供分科測驗複習攻略,建議考生從採計科目的組合抓對複習方向,確保重要科目不失分,贏得最後勝利。 【社會組】分科複習攻略 114年考試分發中,採計「數乙、歷、地、公」任一科的系組有914個(不含術科),共64種組合類型。其中以採計「分科公民、學測國、英」占比18.38%最高,有168個系組。其次是「分科歷史、學測國、英」和「分科數乙、學測國、英」,分別有148、73個系組。另外,今年分科首度加考數乙,一共有147個系組採計,比採計學測數B的145個系組多些。 特別要注意的是,有7個系組同時也採計「學測數A」、1個系組採計「分科數甲」,這種組合容易有自然組或數學好的同學進來競爭,所以選擇這類組合的社會組同學,學測國英成績要好、分科歷地公則更是準備重點,要衝高分。 而對於學測國英失利的考生,可以選擇不採計國文(47個)或英文(198個)的系組,專心拚搏「歷、地、公」。今年甚至有13個系組,只採計「歷、地、公」,而無採計學測成績。另外,有2個系組同時採計學測自然,如果學測未選考,這些系組就不用考慮了。 【自然組-無生物】複習攻略 114年考試分發中,採計「數甲、物、化」任一科的系組有646個(不含術科),共53種組合類型。其中以採計「分科數甲、物、化、學測國、英」115個系組占比最高,占17.8%。其次是「分科數甲、學測國、英」和「分科數甲、物、化、學測英」,分別有92、59個系組。 對於數學沒那麼強的同學,也可留意有258個不採計分科數甲的系組,可以將全數心力放在準備物、化兩科或數乙的衝刺。整體說來,採計物理(398)比採計化學(281)的系組多,因此,若複習時間安排必須有所取捨,物理絕對不要放棄,這科考得好,選擇才會多。當然,採計數甲(388)的系組也不少,一定要好好把握這科成績。 不論學測成績的話,有99個系組分科只採計物理,有58個系組分科只採計化學,這些系組適合單科強的考生,專心準備分科一科也能獲得最高效益。 【自然組-有生物】複習攻略 114年考試分發中,自然組必採「生物」的系組有251個(不含術科),共32種組合類型。其中以採計「分科生、學測國、英」占比27.09%最高,有68個系組,其次為「分科數甲、物、化、生、學測英」,有44個系組,再來是「分科化、生、學測國、英」的組合,有29個系組。 整體看來,除了生物是必備成績外,採計化學(147)的系組比採計物理(68)的多,與上述純理工組相比,採計數甲的系組(91)相形之下較少。這些俗稱第三類組的考生,要特別加強自己生物和化學,才能掌握致勝關鍵。
大學考情 【114申請入學】6/12放榜,放棄要在6/15前
114學年度申請入學的分發結果,於114年6月12日上午9時起公告在大學甄選委員會網站上,考生可使用學測應試號碼和身分證字號直接至「分發結果查詢」處查詢。 各大學會自行寄送分發結果通知給考生。考生若對分發結果有疑問或想放棄入學資格,請記得在期限內辦理。 ★【考大學】大學vs科大 同時錄取怎麼辦? 分發結果複查 考生如果對分發結果有疑義,可以申請複查。 【申請時間】:114年6月13日中午12時前。 【申請費用】:新臺幣100元。 【申請方式】:採線上申請。請至大學甄選委員會「申請入學」網站,進入「分發結果查詢」後,點選「統一分發結果複查申請」,填妥申請複查的相關資料即可。複查結果將於114年6月15上午9點起,於甄選委員會網站開放查詢,不會以書面通知。 【注意事項】:申請複查以一次為限。請於繳費期間內完成繳費才算完成申請手續。 放棄入學資格 放榜後,申請入學的錄取生已取得該校系的入學資格,考生若對結果不滿意,想參加114「考試分發」或「統測分發」入學招生,則必須先放棄「申請入學」的入學資格。 【申請時間】:114年6月12日至6月15日每日上午9點至下午9點。 【申請方式】:至大學甄選委員會「申請入學」網站,進入「網路聲明放棄」後,點選「聲明放棄入學資格登錄」選項,輸入個人證號後,即完成網路聲明放棄入學資格作業。完成後請透過「放棄狀態查詢」選項,查詢是否完成放棄作業。 【注意事項】 1.完成網路聲明放棄入學資格後,請自行存檔或列印「完成聲明放棄入學資格確認表」,日後若有問題,可依此提出疑義申請。 2.考生若在6月16日之後因為特殊事由想要放棄入學資格,仍然應該向大學聲明放棄入學資格,但也無法參加114「考試分發」或「統測分發」的招生,只能報名其他招生管道了。
其他考情 【114身障甄試】6/12放榜,6/16前複查
114學年度身心障礙甄試的分發結果,將於114年6月12日上午10點公告在「身心障礙學生升學大專校院甄試」網站上。考生可點選「考生登入」,直接查詢分發錄取結果。 分發錄取通知書會由大學以掛號寄給錄取生。考生如果在114年6月19日之後尚未收到,請洽錄取大學的教務處,以免影響自身權益。 分發結果複查 考生若對分發結果有疑慮,可向甄試委員會申請複查。 【時間】:114年6月13日至6月16日止。(以郵戳日期為憑,逾期不受理) 【方式】:填妥「統一分發結果複查申請表」(簡章附錄十七)(pdf檔、word檔),並連同「志願順序表」,以掛號郵寄至國立中央大學教務處招生組轉 「身心障礙學生升學大專校院甄試委員會」收(地址:320317 桃園市中壢區中大路300號)。信封上請註明「申請統一分發複查」。 【注意】:複查以一次為限。請附上回郵信封,信封上貼足掛號回郵郵資,並註明收件人姓名、地址及郵遞區號,以供委員會回覆複查結果。 放棄入學資格 已獲得分發的錄取生若想參加114年「考試分發」或「統測分發」等入學招生,必須聲明放棄「身心障礙甄試」的錄取資格。 【期限】:114年6月25日前(以郵戳為憑)。 【方式】:填妥「放棄錄取聲明書」(簡章附錄十八)(pdf檔、word檔),並經父母或法定監護人簽名或蓋章後,向錄取大學聲明放棄錄取資格。請附上回郵信封一個(黏貼回郵郵資),填妥收件人郵遞區號、地址、姓名,供學校回覆用。 【注意】:若在放棄截止日之後因特殊事由想要放棄入學資格的話,仍應向錄取大學聲明放棄入學資格,但也不能參加114年的「考試分發」或「統測分發」,只能報名其他入學管道招生了。
大學考情 【114四技申請】報到後才算錄取,留意放棄時間
114學年度「四技申請」分發結果在6月2日前已由各校陸續放榜,錄取的考生須依學校規定辦理報到,逾期或未報到者則視為放棄錄取資格。正取生若未報到或是聲明放棄錄取資格,將由備取生遞補。 一般來說,報到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錄取生(正取、備取)的報到日期與時間各校不一,最晚在6月13日中午12:00前都會結束,請考生依錄取學校規定時間及方式辦理報到或聲明放棄錄取資格。而第二階段(備取)的報到期間為6月13日13:00起至6月15日17:00止,分為七個梯次,還請考生依學校規定時間辦理。 要特別注意的是,已完成114「四技申請」報到的錄取生,不能再參加當年度「考試分發」及其他四技二專各招生委員會的招生。若考生同時獲得114「申請入學」錄取,則須於6月15日前向錄取的大學聲明放棄,才能辦理「四技申請」報到手續。 ★【考大學】大學vs科大 同時錄取怎麼辦? 第一階段報到 以辦理正取生報到為主,有正取生未報到或放棄的缺額,才會由備取生遞補。 【報到時間】:114年6月13日中午12:00截止。 【正取生報到注意】 1.正取生若未於規定時間內或未依規定方式完成報到,視為放棄錄取資格,缺額由備取生依序遞補。 2.考生若有多個校系的正取資格,只能選擇1個報到。若報到後想改至其他校系報到,請先向已報到的校系聲明放棄,才可至另1校系辦理報到。 【備取生報到注意】 1.備取生請密切注意錄取學校的遞補報到通知與網站公告的備取遞補名單及報到時間,並依各校規定時間及方式辦理遞補報到手續,以免影響入學權益。 2.備取生請依錄取學校規定時間及方式辦理報到手續,逾期或未依規定方式完成報到,則視為放棄備取遞補錄取資格,缺額由其他備取生依序遞補。 3.備取生若有多個校系的備取資格,只能選擇1個報到。若報到後想改至其他校系報到,請先向已報到的校系聲明放棄,才可至另1校系辦理報到。 第二階段報到 以辦理備取生報到為主。 【報到時間】:114年6月13日13:00起至6月15日17:00止,共有七個梯次,備取生請依錄取學校規定時間及方式辦理遞補報到。 【備取生報到注意】 1.備取生請依錄取學校規定時間及方式辦理報到手續,逾期或未依規定方式完成報到,則視為放棄備取遞補錄取資格,缺額由其他備取生依序遞補。 2.備取生若有多個校系的備取資格,只能選擇1個報到。若報到後想改至其他校系報到,請先向已報到的校系聲明放棄,才可至另1校系辦理報到。 3.備取生請密切注意錄取學校的遞補報到通知與網站公告的備取遞補名單及報到時間,並依各校規定時間及方式辦理遞補報到手續,以免影響入學權益。 放棄錄取資格 若已完成報到手續,卻想要放棄錄取資格的話,正取生須在第一階段報到時間截止前;備取生須在請在第二階段報到時間截止前,填寫「錄取生放棄錄取資格聲明書」,並附上錄取通知或成績通知單,依各校規定的日期、時間、方式,向錄取學校辦理放棄錄取資格手續。辦理聲明放棄後,則不能再要求恢復錄取資格,所以還請考生審慎考慮。 若正取生同時想要參加第二階段備取遞補報到,才可在第二階段報到截止前聲明放棄錄取資格。時間點還請考生留意。
大學考情 【考大學】大學vs科大 同時錄取怎麼辦?
「申請入學」和「四技申請」都是高中生可以用學測成績申請大學的管道之一,前者的招生學校以一般大學為主,後者以科技大學為主。但這兩個入學管道在報名、二階甄試、放榜等日期,都很相近,若同時錄取一般大學和科大,該怎麼辦呢?「大學問」(www.unews.com.tw)整理同學常有的3大疑問,幫大家一次解惑。 Q1:已知四技申請有正取校系了,申請入學還可以填志願序嗎? A:可以。雖然科大(四技申請)已錄取但尚未報到,考生仍然可以參加申請入學志願序的填寫。 Q2:申請入學和四技申請放榜都有錄取,不去的要聲明放棄嗎? A:是的。不想去就讀的普大校系一定要在期限前聲明放棄。而科大校系,若要放棄,不去報到即可,若已報到,則要在期限前聲明放棄。 Q3:若要聲明放棄,該怎麼做? A:申請入學放榜就等於錄取,若要放棄,請留意聲明放棄的截止日,在截止日前至大學甄選委員會「申請入學」網站,進入「網路聲明放棄」線上申請。 而四技申請放榜要報到後才算錄取,若要放棄,不用報到即可。若已經報到,則須在規定時間內聲明放棄,填寫「錄取生放棄錄取資格聲明書」,並附上錄取通知或成績通知單,依各校規定的日期、時間、方式,向錄取學校辦理放棄錄取資格手續。 ★什麼是「申請入學」?「四技申請」?請參考: 3分鐘看懂申請入學 3分鐘看懂四技申請
運動考情 【114運動甄試】6/7-6/8考試,要注意什麼
114學年度的「運動甄試」即將展開,學科考試是114年6月7日、術科考試是6月8日,報名參加考試的同學,一定要留意學科考試與術科檢定的注意事項,提早做好準備。 學科考試注意事項 【考試時間】:114年6月7日 【考試地點】: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地址:臺中市北區雙十路一段16號) 【座位公告】:考生試場座位將於6月5日下午2時公告,請同學至「中等以上學校運動績優學生升學輔導網」查詢。 【注意事項】 1.考生當日請攜帶准考證、身分證明文件應考,並請自備黑色2B軟心鉛筆、橡皮擦及應試文具。 2.考生進場坐定後,請先確認准考證號碼、座位號碼、答案卡三者的號碼是否一致無誤,若作答後才發現坐錯座位,會扣該科成績,還請考生務必注意。 3.考試開始20分鐘後,不能再進場;已入場應試者,30分鐘內不能出場。 術科檢定注意事項 【考試時間】:114年6月8日(上午9點30分起報到) 【考試地點】: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地址:臺中市北區雙十路一段16號) 【場地公告】:術科檢定場地將於6月5日公告,請同學至「中等以上學校運動績優學生升學輔導網」查詢。 【注意事項】 1.參加檢定的考生請記得攜帶准考證、身分證明文件,在當天上午9點半以前,至各檢定場地集合報到。 2.報到時,若唱名三次而考生未到,則視同放棄,取消術科檢定資格。術科檢定未通過,將無法分發學校。 3.考生於檢定時應穿著該項目正式比賽服裝,並自行準備所需各項配備。  (1)棒球、壘球:請自行準備球棒、捕手護具、手套、釘鞋。  (2)桌球、網球、軟網、羽球、曲棍球、木球、滾球:請自備球拍、球棍、球桿(守門員請自備護具)、國際認證的競賽用球。  (3)劍道:考生請自備竹劍、劍道護具裝備。 4.考生需將委員會於術科考試時發放的號碼布,用線或安全別針縫掛於胸前或背後,或穿委員會所準備的號碼衣,以便識別。 5.所有考生請準備室內用運動鞋,以因應雨天時於室內進行檢定時使用。 6.考生若未經檢定人員許可而擅自離開檢定場地,將會喪失檢定資格,還請留意。
大學考情 決定志願序三大關鍵 校學士值得關注
隨著114學年度「申請入學」和「四技申請」第二階段錄取名單揭曉,學測考生們即將面臨「志願序選填」的抉擇關卡。大學問網站(www.unews.com.tw)根據放榜結果觀察,今年「選系不選校」的現象更加明顯,同學們傾向選擇有興趣、有未來性的科系,不再執著非國立不可。 在眾多錄取結果中,同一位考生可能同時獲得一般大學與科技大學的正備取資格、或同時被不同地區的相同學群科系錄取。面對這些選擇,該如何判斷哪個志願應該排在前面?大學問網站建議考生從三大關鍵出發,做出適合自己的決定。 關鍵一:關注「校學士」「院學士」等跨域學習資源 打造個人專屬學位 跨領域學習已成高等教育關注重點。臺灣大學於111年首創「校學士」制度,打破傳統單一科系框架,讓學生可跨學群修課、規劃屬於自己的跨域學士學位。教育部今年進一步擴大試辦,包括陽明交大、成大、清華、臺師大、政大、中央、東吳與長庚等8校共同參與,成為全臺首波推動校學士的大學。 這8所大學自每學年度第二學期起,開放校內學生申請組合微學程、學分學程或雙主修等課程模組,鼓勵彈性選課與自主學習。東吳還推出「人社院學士」,強調人文與社會科學整合學習,提升學生應變力與整合力。 對於尚未明確鎖定職涯方向、或期望發展多元專業能力的考生而言,具備「校學士」或「院學士」制度的大學,不僅提供更寬廣的選擇空間,也能在未來就業或升學時展現跨界競爭力。 關鍵二:深入檢視課程地圖,掌握學習與出路方向 許多考生在第一階段填志願時著重「校名」與「分數落點」,但到了第二階段,應重新檢視錄取各科系的課程設計與未來出路。例如,同樣是資工系,有些學校重視理論基礎與研究,有些則強化實作與業界應用,對未來職涯發展路徑影響甚鉅。 關鍵三:綜合考量實習資源與經濟負擔 若同時錄取普大與科大,則應根據自身需求做選擇。科技大學多半與企業合作緊密,實習與產學機會豐富,有利於銜接職場、快速就業;而普大則在研究資源與進階學術發展上較具優勢。此外,若錄取的學校地區相距較遠,也應評估住宿與生活費用負擔,離家近的學校在經濟上通常較為有利。 大學問網站提醒,在志願選填的最終階段,切勿僅憑錄取排序或學校名氣決定志願位置,而應回歸個人學習興趣、生涯規劃與家庭狀況,進行多面向思考與評估,做出最貼近未來發展的選擇。
技職考情 【114四技甄選】6/6起 二階繳費╳上傳備審
通過114「四技甄選」第一階段篩選的考生請注意,第二階段甄試費的繳交於114年6月6日10:00起至各校系組、學程所訂的截止日止(除首日外,系統每日開放時間為8:00至21:00)。為避免網路塞車,請考生盡早完成繳費並上傳學習歷程備審資料。 備審資料包括「修課紀錄」、「課程學習成果」、「多元表現」,以及「多元表現綜整心得」、「學習歷程自述」和「其他有利審查的資料」等大項。備審資料上傳分為勾選學習歷程或pdf上傳兩種方式繳交,不管是「勾選上傳」或「pdf檔上傳」,每一校系只能選擇一種上傳方式。在製作pdf檔時除了要留意大小限制外,資料內容請使用文字或靜態圖形的方式呈現,若加入影音或其他特殊功能,如附件、外部連結、flash等,可能導致檔案內容無法完整呈現,這點還請考生留意。 ★看更多學檔上傳限制:【四技甄選】搞懂學習歷程 上傳限制 動作1:繳交甄試費用 考生如欲參加第二階段指定項目甄試,須依校系規定的期限及方式,繳交指定項目甄試費用。 【費用】:指定項目甄試費用單項500元,2項(含)以上為750元;中低收入戶考生單項為200元,2項(含)以上為300元;低收入戶考生全免。 【繳費方式】:「一般組」考生從「考生作業系統」的「第二階段繳費及查詢系統(一般組)」下載繳款單;而「青年儲蓄帳戶組」可從「青年儲蓄帳戶考生專區」進入「第二階段繳費及查詢系統(青年儲蓄帳戶組)」下載。一個系組一個繳款帳號,請依「繳款帳號」及「繳款金額」任選下列方式繳費。 1.自動櫃員機(ATM)及網路ATM轉帳繳費。 2.臺灣銀行各分行臨櫃繳款。 3.各金融機構辦理跨行匯款。 【注意事項】 1.轉帳或跨行手續費皆須自付。 2.繳費證明正本或交易明細表請自行留存,以備查驗。 3.繳費最後一日15:30之後,請勿以郵局匯款方式繳費,以免因郵局隔日處理匯款超過繳費期限而影響報名。 4.完成繳費約2小時後請至委員會網站「第二階段繳費及查詢系統」查詢繳費入帳是否完成,若繳費未成功,將無法上網選填校系。請持繳款收執聯(收據或交易明細表)至原繳款金融單位洽詢。 動作2:上傳學習歷程備審資料 繳完費的同學,請在校系規定的截止日前完成上傳學習歷程備審資料,才算完成報名。「一般組」考生請至「科技校院四年制及專科學校二年制聯合甄選委員會—甄選入學」網站,點選「考生作業系統」,選擇「第二階段報名(含學習歷程備審資料上傳)(一般組)」即可開始報名。 「青年儲蓄帳戶組」考生則請點選「青年儲蓄帳戶考生專區」,同樣選擇「第二階段報名(含學習歷程備審資料上傳)(青年儲蓄帳戶組)」即可。 上傳期間,在執行「確認」前皆可重複上傳或重新勾選。提醒同學,千萬別最後一天才上傳,以免網路塞車而無法完成上傳作業。 ★如何操作「第二階段報名系統」?請參考:【圖解】114「四技甄選」學習歷程上傳系統
技職考情 【圖解】114「四技甄選」學習歷程上傳系統
通過114「四技甄選」第一階段篩選的考生請注意,第二階段報名與上傳備審資料於114年6月6日10:00起,至各校系科(組)、學程所訂的截止日21:00止,屆時系統會準時關閉,正在上傳中的學習歷程備審資料會上傳失敗,故請提早上傳以免截止前網路塞車。報名期間系統每日開放時間為8:00至21:00,建議用電腦Chrome或FireFox覽器操作,避免使用手機或平板,以免畫面資訊閱覽缺漏。 ★請參考:【114四技甄選】6/6起 二階繳費╳上傳備審 「一般組」考生請至「科技校院四年制及專科學校二年制聯合甄選委員會—甄選入學」網站,點選「一般組考生作業系統」,選擇「第二階段報名(含學習歷程備審資料上傳)(一般組)」,即可開始報名。 「青年儲蓄帳戶組」考生則請點選「青年儲蓄帳戶考生專區」,同樣選擇「第二階段報名(含學習歷程備審資料上傳)(青年儲蓄帳戶組)」即可。 快準備好你一階報名時「通行碼」,來看看大學問(www.unews.com.tw)整理的圖解說明以及注意事項。 步驟1:登入系統確認資料 1.閱讀系統說明後,「一般組」考生請輸入「身分證號碼(或居留證)」、「統測准考證號碼(8碼)」、「通行碼(10碼)」,以及「驗證碼」後,即可登入。「青年儲蓄帳戶組」考生則請輸入「身分證號碼(或居留證)」、「通行碼(10碼)」及「驗證碼」。 2.首次使用此系統,考生須自行修改並設定新通行碼(若已於「第二階段繳費及查詢系統」修改通行碼,則不用),請點選「確認修改通行碼」,之後可以點選「列印或儲存通行碼」妥善保存。 *注意:通行碼修改僅限1次,確認送出後即無法修改,送出前請慎重考慮。 3.點選「繼續使用本系統」。請先閱讀簡章修訂內容,並核對報名資料,確認報名基本聯絡資料正確無誤,勾選「確認資料無誤」。選填完成後,請按「下一步」,準備開始上傳資料。 步驟2:檢視資料並選擇上傳方式 1.請詳細閱讀注意事項,點選「確定」後,先確認通過一階篩選的校系組是否正確,選擇要進行上傳的校系組或學程,點擊「點我上傳」。 2.有學習歷程檔案的同學,可選擇該系組要「勾選中央資料庫學習歷程檔案」或「自行上傳pdf檔案」。若無學習歷程檔,則只能使用上傳pdf檔的方式。 *注意:各系可於此步驟單獨設定上傳方式,但確定後則不可更改。 步驟3:勾選或上傳學習歷程檔案 要勾選上傳的檔案包括:「修課紀錄」、「課程學習成果」、「多元表現」,以及「多元表現綜整心得」、「學習歷程自述」和「其他有利審查的資料」。 【修課紀錄】:應屆畢業生無須上傳,只需點選「預覽」檢視確認;沒有學習歷程檔的非應屆畢業生或青年儲蓄帳戶生,則需要自行上傳1-6學期的成績單,請製作成一件pdf檔,大小不超過4MB。 ★請參考:【114四技甄選】確認修課紀錄 三大時間點 【課程學習成果、多元表現】:請依校系組要求的件數勾選學習歷程檔上傳,在上傳前請先預覽檢視文件檔案,勾選後點選「儲存」(圖1-1、1-2、1-3)。若以pdf檔上傳,則各欄只能上傳1個pdf檔案(不能上傳影音檔),且容量限制以校系組要求的件數乘以4MB為限,請點選「選擇檔案」,上傳後記得「預覽」檢視是否正確(圖2-1、2-2、2-3)。 圖1-1 圖1-2 圖1-3 圖2-1 圖2-2 圖2-3 【多元表現綜整心得、學習歷程自述、其他有利審查的資料】:所有考生不管有無學習歷程檔,皆須自行上傳。每一項目僅能上傳1個pdf檔,每個檔案大小以4MB為限,且不能上傳影音檔。上傳後記得「預覽」檢視檔案。 步驟4:上傳證照或得獎加分證明 有採計證照或得獎加分的校系組或學程才需要上傳證明。考生須先將證照或得獎加分證明製成一個PDF檔,大小不超過4MB,頁數以1頁為限。 先選擇「競賽、證照名稱」、「職種(類)別名稱」、「競賽優勝名次或證照等級」,然後點選「選擇檔案」上傳,最後再點選「預覽」確認檔案無誤。 步驟5:檢視及確認送出 1.系組要求的檔案皆上傳完成後,可輸入驗證碼,檢視「上傳確認表」。 *注意:若之前有未儲存或未檢視預覽,將無法檢視「學習歷程備審資料上傳確認表」。請依系統提示,完成該項目的儲存或檢視預覽。 2.逐項檢查勾選或上傳的項目皆正確無誤之後,請輸入通行碼,執行「確認」即可送出資料。請留意,一旦按下「確認」鍵後,所有上傳資料即無法修改。 上傳注意事項 1.依序重複上述步驟2-5,完成所有校系檔案的上傳。 2.在各校的上傳截止當日,請務必於21:00前完成「確認」作業。系統將於21:00準時關閉,逾時或逾期即無法進行該校的學習歷程備審資料上傳作業。 3.可在各校系「學習歷程備審資料確認狀態」欄位中查看資料送出與否(包括:已確認送出、已上傳未確認、未上傳等3種狀態)。請務必於該校系上傳截止日前,執行「確認」作業,將資料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