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學習

高中學科 【高中國文】如何提升長文閱讀表達能力?
Photo via Visualhunt.com 我的教學生涯有十年在台北,考取正式教師之後於花蓮教書至今已第四年,深刻感受東部地區學生學習基礎能力較為極端,這種現象是每位教學現場的授課教師需要面對的「差異化教學」,對我而言也是考驗自身的挑戰。相較於西部或北部,東部學生之學習基礎顯得不夠紮實,也可說大部分學生的學習動機並不強烈,由於競爭母體數不大,他們容易滿足於現狀,這是我到東部地區教學之後所見的現象。 課堂教學最大挑戰就是學生的學習意願低落。要如何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我認為教師本身需思考並檢討,除充實個人專業能力,更要注重教學技巧,了解學生排斥課堂學習、拒絕聽講的理由為何。不斷自我增能以逐步改善傳統教學方式,並且延伸教學主題結合時事,努力找出屬於自己的一套教學方式方為因應之道。 107年國文考科變革 107考招變革將國文科選擇題與國語文寫作分開獨立施測,對於東部地區學生最大的影響即為凸顯其閱讀能力不足,亟需加強培養。由於考題趨勢變化,一方面選擇題的題目變長、字數變多,學生必須平時主動養成累積課外閱讀量的習慣;另一方面,寫作基礎較弱的學生在寫作試題上不易發揮表達能力,寫作獨立施測讓不擅於審題和構思的學生更有壓力。 國文學科考試屬於能力測驗,而語文能力是逐年累積的成果。學生在課堂上依個人學習狀況吸收,除了要克服班級差異之外,強化文字表達及批判思考的能力是當前必須積極努力的方向。 東部地區教學端的因應策略 目前學校國文老師社群的共識,就是致力於推動校園閱讀計畫,每學期寒暑假由國文科教師列出書單,鼓勵學生主動進入圖書館借書閱讀,訓練學生主題摘要與延伸思考的能力,或在課堂上以差異化教學策略訓練學生對白話文摘要的發想,以達到使學生不畏懼長文。 目前學生最困擾的部分是文章意象的解讀,常常無法精準表達自己的想法,因此教師在課程設計方面,需以提升學生的溝通討論、邏輯思辯與歸納統整能力為目標,使用提問方式引導學生咀嚼古文並回答問題。 平時測驗除紙本外,亦安排週記分享、生活隨筆、範文練習,學習單上的「學習回饋」項目,也是審查學生學習成效的方式之一。 區域性學生面對考試的困境 國文教學其實也存在城鄉差距,以學生的心態而言,他們擔心自身閱讀能力薄弱而無法消化文本,另一方面生活地域性的影響,導致學生對於時事欠缺關注,敏銳度較低,以105年大學學測作文題目為例,大考中心公布國文科非選題閱卷評分標準,作文題目為「我看歪腰郵筒」,若能就歪腰郵筒新聞及回響,提出個人深切感受或允當評論,只需結構嚴謹、脈絡清楚且文詞優美,即可獲得A等(19-27分)。然而,東部地區的學生較為缺乏掌握新聞脈絡及關切時事的基礎訓練,生活體驗相對弱勢,導致不知如何下筆,多少感到挫敗。 對國語文教育的理念 目前由於授課時數壓縮,導致教學現場教師忙亂,而學生在快速流行文化刺激之下,大部分對教學情境興趣缺缺甚至感到煩躁。令人感動的是老師們仍秉持教育熱忱和教學使命努力深耕國語文教學,不斷改變教學方式,使文學貼近生活,扭轉學生對國文的偏見與排斥,讓學生了解文學與生活連結的重要性,而不是單單為考試而學習,傳授學生正確的文學價值。 以文學貼近生活舉例來說,白話文課文當我教到阿盛的「火車與稻田」,學生可以理解作者所寫火車穿過稻田的景象,因為每天通勤上課,學生坐在列車上眼見的景象即是如此,相對於都市長大的孩子,他們可能也體會不深。另一個舉例就是教到花蓮作家廖鴻基先生的海洋文學,學生比較熟悉,因為太平洋的美是在地學生可以想像的,這些都呈現區域性的教學差異。 東部地區老師在課堂上多用自己蒐集的補充資料於教學時用簡報呈現,例如介紹林懷民的雲門舞集或蔣勳的美學時,說明展演地點在國家音樂廳或國家戲劇院,學生無法了解「國家級的藝術殿堂」因為對他們來說太遠了~~~透過簡報中照片介紹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開啟對文學的興趣,鼓勵學生自我探索,這才是教學的成就感同時也是老師持續發揮教學熱情的主因。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選才電子報同意授權轉載(節錄),原文請見: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高中學科 高中英聽教室如何教學
Photo credit: abstrkt.ch via Visual Hunt / CC BY 「我們國家的命運不是決定在戰場上,而是在教室裡」           ─Geoffrey Canada《Waiting for Superman等待超人》 實施高中英語聽力測驗(簡稱高中英聽)以來,高中現場到底發生了什麼改變?在與國立臺中文華高中英文科魏秀蘭老師的一席對話中,筆者感受到高中「教室裡」正進行著一股教學方向的大改變,這個改變完整了教室裡的英語教學。 「考試領導教學」一般認為是臺灣教育的特殊現象,雖然可能會影響學生「學習片面化」,但另一方面,若透過「教學引導學習」,讓語言的學習變成一種真正的聽說讀寫歷程,相信「教室裡」的教與學就能變得有趣多了,就像秀蘭老師所觀察到的,無數的高中端第一線英語教育工作者正窮盡心力耕耘著「教室裡的英聽教學」,這項轉變讓教室裡的語言教學風景變不同了,傳統偏重讀寫技能的訓練已漸漸被聽說讀寫均重的教學所取代;而她的學生更出乎意料地說「日本的國中生都要考口說了,若不考英聽,臺灣的競爭力會下降!」 不做,可能不會怎麼樣,但做了,肯定會不一樣!儘管一般各界認同語言訓練應該包括聽、說、讀、寫,而英語更是接軌國際必備的語言,但是長期以來,臺灣高中對於學生的訓練,讀寫畢竟多於聽說。大考中心身為測驗專責機構,於101年開始辦理高中英語聽力測驗,抱持著為高中英語教學完整性盡一心力之初衷,致力研發適用的聽力測驗試題,和大家一起努力,朝此美好的願景及理想繼續前進! 考試領導教學,英聽改變了「好厲害定義」 根據秀蘭老師24年的英語教學經驗,在臺灣「考試領導教學」的特殊教育現象下,將高中英聽設為考科之後,這才讓英文老師放心地在課堂裡正式加入「英聽」教學活動。以往,學生和家長對於非考科的項目,抱著不考不需學的觀念,並不支持語言學習聽說讀寫並重的學習歷程。另外,學生對於「英文好」的定義也有了改變,以前考100分的孩子,才會收到同儕欣羨的目光,但現在不一樣了,英語聽說程度好的孩子,同樣能獲得同儕的大大讚賞。 秀蘭老師希望大考中心能堅持這條正確的路,因為在她200多場教學分享後的觀察,絕大多數的高中第一線英語教學教育工作者都支持高中英聽教學,她說,這是好的改變、正向的改變,更是應該的改變。 老師有牽絆,從不會教到變則通 《易經》系辭: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當事物發展到極點、窮盡的時候,就必須尋求變化,變化之後,便能夠通達,適合新需要。 有高中英聽測驗之後,老師們肯定會有牽絆。秀蘭老師說,101年實施高中英聽測驗時,學生和家長的需求如浪潮般捲來,很多英文老師剛開始根本不知道怎麼教?身為語文領域英語文課程綱要的副召集人以及英文學科中心的教材資源研發小組成員,她和其他熱誠的教育夥伴讀了很多文獻並接受專業訓練,之後起而行,約有2年的時間,利用workshop的方式,至全省各地和第一線的英文老師一起分享高中英聽教學策略。因此,不論城市或偏鄉,不管教學資源多寡,在不相等的英聽設備環境中,第一線用心的教育工作者,總能克服萬難,找到因校制宜的適合方法來進行對高中孩子們的英聽教學。暫且不論成效如何,至少有了開始,一個很棒的開始。 聽一遍是測驗,聽二遍以上是訓練 高中學生一周有4堂英文課,據她所知,鮮少聽聞學生補習英聽,如有參加課堂外的加強學習,也大都是針對學測或指考。她以自身服務的國立臺中文華高中為例,在新生訓練時,即以大講堂方式(約800人)進行學科講座,告訴學生如何學習英文,聽說讀寫,面面俱到。緊接著二週的暑期輔導,著重於更細節地引導學生做進一步的探索。就英聽教學活動上,教導學生如何增進英文聽力的策略,如:遇到比較難的聽力教材,可先了解內容,建立背景知識和新單字的音檔後,再聽一次內容,慢慢累進對語音的感知,反覆不斷地聽是必要的。 另外,秀蘭老師特別強調,英聽教學,首重學生對語音的敏感度,所以建立音檔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先把單字唸對了,才能聽正確,因此聽力和口說是要一起訓練的。平常上課時,秀蘭老師會透過paired reading、shadowing、dubbing等方式加強學生口說,也會要求學生做weekly listening journal加強聽力。weekly listening journal 是要求學生把每一個禮拜所做的聽力活動,詳實地記錄起來,相關學習網站(免付費)如:Voice Tube、希平方、English Central、TED等,讓學生的 exposure to English 多一點,進而喚醒或加強學生對語音的感知,形塑一種英語環境學習氛圍,利於學生主動學習。 以利用TED(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design)演說影片為例。TED網站有羅列處各領域傑出人物(如著名的動物保育人士珍‧古德和前微軟總裁比爾‧蓋茲等)的演說影片讓大眾瀏覽觀看,與大家分享有關教育、發展、文化、商業、藝術等主題的探索與發現,且TED網站上的影片擁有一批優秀且熱心的志工,會將影片翻譯成各國語言,更方便於大眾聽解;對於學生而言,這些素材是有趣的,若能多聽一點,漸漸地便能養成以英文為工具,探索國際議題的習慣,這種能力又遠在單純訓練英聽能力之上,對學生的裨益更是無窮。 另外,秀蘭老師也和生活科技老師合作指導學生製播英文新聞,由國立臺中文華高中學生自播自製的「校園英語新聞」,是學生自主學習的成果展現之一。學生透過採訪、寫故事、拍攝、剪輯來製播英文新聞,一則展現自己說故事的能力,再者更提高對學習英語的熱誠。 「我們不能輸」來自孩子的聲音 「不考英聽,我們的競爭力會下降」,秀蘭老師以她學生所說的話勉勵大考中心「絕對要堅持住」。面對少子化的趨勢、招生的壓力,大學可能採計高中英聽成績的校系數不多,但是大學訂定「審查資料」中具備高中英聽成績的校系數卻是增加的。 15年前只有少數高中重視英聽的教與學,但現今各高中教室裡的師生彼此都正歷經一種改變,教學者與學習者也都更往前了一大步。 ★參考網站: Teaching Listening in EFL Classrooms in Senior High Schools in Taiwan (資料來源:國立臺中文華高中魏秀蘭老師_教育部英文學科中心教材資源研發小組) 高中生英語口說活動參考網頁~國立臺中文華高中「校園英語新聞」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選才電子報同意授權轉載(節錄),原文請見:高中英聽教室裡的風景
高中學科 迷信能力指標,無怪乎讀不懂國文課
Photo via VisualHunt 「國文課如何可能?」難得有這麼多人一起想像!尤其參與討論的都是「文人」,筆力交鋒所蓄積之能量,蔚為大觀。 近日讀朱宥勳〈找到能力指標,就不必迷信經典了〉一文,頗有感觸。身為支持文言文教學比例的在線國文教師,想以此文談談一邊參與論戰、一邊身在實際教學現場的一群國文教師,在此番風波裡的「處境與感受」。 深信能力指標也是一種「迷信」 在遠離教學現場的議題論爭裡,國文課,是哲學家「面無表情」的純理性思辯論題;國文課,是小說家「迷信能力指標」的課次編列質疑;然而,在真實的教學日常,國文課,是日復一日的師生互動,是時間長達一年、三年、乃至一輩子的對話聆聽與心領神會。 是以,就像文言文很不錯,但不需要「迷信」的道理一般,「能力指標」的概念可以明確化教學成果,是可以嘗試的解決途徑「之一」,但過度相信其功效,則亦不免「迷信」之虞──找到能力指標,問題真的「就」能迎刃而解? 品讀朱文,文中散落著對於「想像中的保守人士」的評價,諸如「多愚蠢」、「毫無專業可言」、「毒瘤」、「傷害學生」、「任何一個智力正常的人都是無法接受的」……「矯枉」容易「過正」,斷論之肯定無疑,有沒有可能恰恰透露了不自覺陷入的「保守與偏頗」?且如此對於「理性分析」、「能力指標」的「深信不疑」,其表徵豈不正與「經典迷信者」若相符合? 高舉能力指標,失落「教學現場」 說到底,真實的教學現場,並非蘇格拉底無所事事坐在市集找路人論辯的「純理性思辨」,它更接近孔子回到家鄉與弟子起居問學的形式,它有人情互動、有生活日常、有「教學情境」、有「學習歷程」。失落了「情境」與「歷程」,談來都可以很「理想」,卻也空洞。 任教以來,筆者長期質疑叩問:「能力指標式」的教案思考與學科建構方式硬套在人文學科上,真的沒有問題?莫非我們竟信以為真,在教學實務上,連「人文素養」這種東西也是「能力指標」可以系統化教會、產出並且量化計算它的「成效」? 這讓我想到電影《薩利機長:哈德遜奇蹟》的結局:置身事外的評論者總是在做「理性分析」,卻好容易忽略「人」在情境裡可能的各種感知、情緒反應,先誤判了當事人,再要求當事人舉出各種證據以為辯解。一如置身事外的評論者,可以不顧實際教學情境,不願意相信「浸淫濡染」的效用,不願意相信國文科的效用不易「言傳」,卻可「意會」,只是拿著「西方理性論辯」的那一套聲聲逼問「拿出證據啊!拿出證據啊!」 噫,這著實叫在線國文教師為難呀!我要如何「系統性」地拿出證據,證明上一屆帶高三,在景美女中勵學樓三樓教室外的凜冽大風裡(教室讓給學生學測前自習,教室外進行作文指導、考題解析與人生解惑),我如何感動於學生竟終於可以流暢地以《論》、《孟》、《老》、《莊》對談生命感悟?如何欣慰地聽不同的學生告訴我,她終於讀懂〈赤壁賦〉的「變與不變」,她終於體會〈桃花源記〉「初極狹,才通人」之後的那一番「豁然開朗」?她好驚奇自己竟然對高二讀得好痛苦的《趣看文學史》讀得津津有味…… 「如何證明?」難道去把畢了業上了大學青春無敵的孩子們抓回來,加入風波論戰,也請她們以「面無表情的純理性論辯方式」站出來證明在國文課裡的哪一篇文言文具體領會到了什麼才算數?(何忍?)或者,要記得,從今以後,每回師生談話都別忘了「攝影、錄音存證」? 不是國文教師「從來沒有辦法把這些東西講清楚」,而是在當前的論壇上,「國文科的價值」總是被要求以「西方思維」的方式「具體」敘說,而聽者缺乏教學現場經驗,又裝備著層層先入為主「愚蠢」、「毒瘤」的刻板印象,「談」何容易?──想講清楚,也需要有能夠理性、冷靜、不迷信,對於教學議題願意帶著溫度、表情的「聽者」才溝通得來呀! 師生對話、教學故事才是真實教學現場每一篇課文內涵的實踐與印證。國文課談古論今從來不是依從「能力指標」,而是真真切切的日常生活。 不管課文怎麼排,專業教師原本就會拈出議題,援引各種文本。很多國文教師原本就會拿魯迅的〈藥〉來談「象徵」,會拿屈原〈漁父〉來談「孤獨」,拿司馬遷〈鴻門宴〉來談「人物設計」,拿〈項脊軒志〉與陳芳明〈霧是我的女兒〉來談「世代間的期許與回應」,之後也可以拿李密〈陳情表〉與郭強生〈關於痛苦的後見之明〉與《老後,兩代同垮》來談「親情的依戀、承擔、變質與老年照護」。其中,文言文的保留正可做為文字運用、情感表達、與思維流變討論上很好的對話與參照。支持文言文比例與能力指標式或主題式的課文編排概念並沒有什麼衝突。 而所謂「環保議題」,是班上環保股長推動環保衛生紙團購受到冷漠,在講台上哭了,要如何陪著她調整策略、促成行動;所謂「性別議題」,是週記裡、課餘閒話裡、FB私訊裡聽學生說一段又一段戀情,或聽她笑談、或交流愛情觀點,是擔任歷來多少個孩子的第一個出櫃對象,是與「黃衫學潮」發起者深談衣著之於女性身體;所謂「家庭議題」,是聆聽孩子從默默不語到激動咒罵父母到終於冷靜下來說她的心路;所謂「自主學習議題」,是多少個午后陪伴曠課數百節的孩子聊赫胥黎《美麗新世界》,與她周旋思辨「學習的理想境界」,然後無奈地去開她的「留校察看」會議。 不只成為「經師」,更是「人師」,而國文教師往往還身兼導師,日復一日的教學實踐,什麼能力指標、什麼寫作方式、什麼公民議題,在真實的教學現場從來沒有「分章分節」、「條理分明」過。 最不堪的是「毒瘤」與「傷害學生」之名 我想,如果在線國文教師可以管得住自己的教學良知,節制一下細筆回覆學生作文、週記、書信、line、FB的時間,收斂一下與學生頻繁對談的心力,然後對教學現場更抽離地、更不帶感情地「理性論辯」,更專注地在網路世界專心打筆仗,是不是就能更符合大眾期待「把這些東西講清楚」了?是不是就是社會大眾對於「高中國文教師」的職責期許?是不是就不至於百口莫辯地被斷論為「毒瘤」、「傷害學生」? 抽離課堂脈絡、遠離教學情境,「國文課」被談成空泛的議題論述。於是,高明的哲學家、小說家可以「專業地」指出學科架構錯誤、可以「犀利地」控訴國文科浪費學生生命,可以「聰明地」自以為全都看懂了。至於一群因「為文言文說話」便被斷論為「智力不正常」的國文教師,頂著論者好輕鬆就可以說出口的「傷害學生」的罵名,繼續在白天的教學現場辛勤耕耘,然後心力交瘁地在夜裡抵擋潮流,為文論述,與不需實際負擔教學工作的論者激辯對話,天亮,再孤立無援地回到教學現場。 2014年筆者曾與學生共同出版《框不住的國文課》,因緣際會留下了學生與古文、現代文學(國文課原本包含現代)對話玩耍的歷程,「在層層疊疊的升學試卷之下,發現久違了的生命感動」,學生編輯徐敏純說: 「我們想讓你覺得國文其實很有趣。它不是大考中心說了算,它充滿想像空間、它沒有答案。我們想告訴你,這樣子和文學互動,做得到。」 這是上上一屆的曉明故事,花了三年時間完成一個教學實驗,再花一年半的時間,才以一整本書的長度大致「說好」國文課的故事。至於上一屆的景美故事結束,還沒來得及好好說呢,新的一屆又進來了……。教學週期三年一穫,很慢、又連續不斷,需要「慢慢說」、「仔細聽」才有辦法「講清楚」、「聽明白」。書中師生的對話品讀,豈「只是不斷反覆堅持這些篇章是經典、不可不讀」。 日後,時勢走到此際,會有更多國文教師在教學良知的底限之前,更有意識撥出時間回應與說明,屆時,期待可以遇到一群真心在乎國文課教學、願意一起在更全面的教學脈絡裡思考,也願意在對話之際彼此提醒:「放下成見」、好好「說」、好好「聽」的知音對話者。 (作者為景美女中國文科教師,政大中文系博士候選人。與學生共同出版《框不住的國文課》,曾在「聯合報青年尋路論壇」、「TEDxNTU」等發表述論,2016年發起「暢談國文」計畫,邀請社會大眾「再讀一次古文,再上一回國文課」。)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獨立天下@評論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投書】李佩蓉:迷信能力指標,無怪乎讀不懂國文課──讀朱宥勳〈找到能力指標,就不必迷信經典了〉有感
高中學科 不補習也能加強英聽的兩大妙方
Photo via VisualHunt.com 各位讀者好,我是剛從臺中女中畢業的陳金鈴,我想要跟大家分享在沒有補習的情況下,「自己」如何增進英語聽力能力。 對症下藥、持續練習 在進入高中前,我的英文聽力程度其實跟一般沒補英文的國中生差不多,只能聽懂很基本、課本教過的單字句子。一直到現在,我的聽力能力還是不及閱讀能力。但是,我仍持續練習,希望能一步一步達到看電影也不需字幕的程度。在說明方法之前,我覺得必須強調的一點是:「聽力是得持續練習的。」這並非一時半刻就能進步,不像閱讀,只要單字量增加,文法觀念正確,就可以讀懂、抓到一篇文章的大意。 聽不懂文章與看不懂文章有所不同,聽不懂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層面,例如:單字量不夠、不知道單字的發音、不知道單字意思、腔調、速度問題,抑或因為腦袋會忍不住翻譯成中文,而漏掉其他對話內容等等。所以,聽力要進步就要對症下藥。先找出自己是哪些方面有問題,再著手改善。一旦方向明確,進步才會快。 藉英文雜誌訓練聽力 我進到高中後,提升自己英文聽力的第一步是:聽學校訂閱的英文雜誌。 就我所知,大部分的高中職每月都會訂閱英文雜誌(如果沒有也可以去圖書館借),我認為這是很好的學習來源,不只閱讀能力可以提升,同時還能增強聽力。每本雜誌都會附教學CD,內有文章講解以及文章朗誦的音檔,雜誌內容也相當多元。 剛進高中時,聽力一直是我的弱項,所以我都會將雜誌的音檔傳到手機裡,利用走路上下學的時間來聽。每篇文章通常都是先聽一兩遍,大概對文章的主題內容有概念後,再來看文章,閱讀完畢後,將雜誌闔上,再聽一遍,這時你就會發現有哪些單字或句子,是第一次聽時,所聽不懂的。這時回頭再看一次聽不懂的地方,同時重複播放這一段,去熟悉單字的發音和腔調,如此一來,下次再聽時就能聽懂了。 我經常發現很多聽不懂的片段或單字是我讀得懂的,但有時因為字和字的頭尾音黏在一起而聽不出來,因此用這種方式去對照,就可以很快發現問題所在。同樣地,如果沒有雜誌,英文課本也可以作為練習教材,通常也都附有CD。 利用網路影片提升聽力 除了每週聽雜誌外,也可以去Youtube找各種有趣的影片來看。像我會搜尋一些Ted的演講,還有英國、澳洲自製的影片。 其實聽Ted是滿好的練習,因為通常都會有字幕,可以先不開字幕或開英文字幕聽一次,再看中文。演講主題多樣,富有教育意義,時間也不會很長,可謂一石二鳥。 如果想要有趣且生活化、口語一點,就可以看youtubers的影片(但難度比較高),聽英文歌、ICRT或是找影集、電影來看也是不錯的選擇。再來,我還要推薦一個網站「Randall's ESL Cyber Listening Lab」,這是高中英文老師推薦我們的網站,裡面可以做英聽考試練習,是非常好用的網站! 持之以恆是成功不二法門 如果知道自己的英文聽力不是很好但有心改善的話,那從高一就要開始練習,這樣加強下來,大考中心的英聽考試基本上就不用擔心,甚至英檢中高級初試也能通過。我在高三時第一次參加全民英檢,報名中高級,一次就通過初試的聽讀測驗。所以,只要有心練習,對症下藥,持之以恆,還是能慢慢進步,達到自己的目標! 我會認真練習英文聽力,不只是因為參加模擬聯合國需要這樣的能力,還因為英文是國際通用的語言,第一手資訊或是國際新聞,如果具備較佳的英聽能力就能快速接收。此外,具備這樣的能力,也能看英美影片,無須翻譯,增添樂趣來源。另外,往後如有機會出國自助旅行,或是接待外國人,交外國朋友,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因此,英聽的學習和應用其實相當融合於生活之中,不必只為了考試和檢定,那永遠都不是學習真正的目的。 最後我想鼓勵跟我背景類似或是無法補習但想學習的同學們,主動學習、尋求建議、找尋資源、持之以恆是進步的不二法門,不斷的嘗試各種方法,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讓我們一步步腳踏實地前進吧!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選才電子報同意授權轉載(節錄),原文請見:學習有意思!不補習的英聽學習之法
高中學科 【108課綱】高中職社會領域特色搶先看
Photo via Visual Hunt 課綱研修小組目前已完成108新課綱中「社會領域課程」,包括國中小暨普通型高中、綜合型高中,以及技術型高中等三份社會領綱草案,在106年11月中旬前將舉辦22場公聽會和網路論壇廣納各界意見。(請參考:【108課綱】社會領域草案公聽會9/3展開) 「大學問」(www.unews.com.tw) 整理出高中職社會領域新課綱(草案)的精神與特色,讓大家先睹為快。 兼顧素養學習,配合高中屬性 108新課綱中的「社會領域課程」,除了要符合總綱「素養學習」及「適性揚才」的理念之外,也需調整社會領域國、高中學習節數/學分數,以及高中、高職、綜合高中等三類型高中的橫向整合問題。綜觀課綱草案,有下列五大特色: 一、以學生為學習主體,考量不同背景(包括文化、族群、城鄉、性別及身心特質等)學生的多元生活經驗,並兼顧生涯探索及發展,進行課程規劃。 二、社會領域課程十二年一貫總體考量,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三科整體規劃,普、技、綜三類型高中共同研修,落實縱向連貫、橫向統整、適性學習,以及歷、地、公三科內容的互補與區隔。 三、降低學習內容密度,僅列出基礎的內涵(以每學期12至14週來設計課程)。 四、部分科目或學習內容條目採取更開放或疑問句的方式書寫,希望能夠鼓勵學生進行思辨與探究,並提供授課與教科書編撰選擇的發展空間。 五、高中職規劃「探究與實作」課程:此為最大突破,也是回應總綱素養學習的重要課程。在普通高中選修的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各有規劃「探究與實作」課程;在高職則增列「社會探究與實作」課程。改變過去以課堂知識內容灌輸、選擇題主導的紙筆測驗的學習模式,希望藉此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願、學習效能感。 國高中社會課綱特色 國中及各類型高中關於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的課綱規劃原則及特色如下: 【歷史】 1.國、高中課程明顯區隔:國中按分域架構採長時段通史設計,不同類型高中均以國中學習為基礎設計專題。國中重視探究不同人群的互動及其影響;普高與綜高強調討論具結構性意義的歷史變遷,技高則針對學生的多元群科特性規劃。 2.從人民主體觀點出發:連結學習者的生活經驗,兼顧學習者所處社會的現狀,著重探討當代社會的形成歷史,反思人類的重要文化遺產及未來可能面對的挑戰。 3.設計「探究活動」與「探究與實作」課程。 【地理】 1.國、高中明顯區隔,課程精簡且彈性開放:國中以環境系統、區域特色和全球關連三個視角架構學習內容。高中以地理技能、地理系統、地理視野三個地理核心素養為主題,除獲得科學方法、培養系統思維外,並從地理的視角理解區域文化的特色、區域問題的內涵及解決區域問題的策略。 2.參考晚近學科發展,以學科方法、重大議題和學科應用三個面向,作為設計課程的主軸。 3.鼓勵走出教室與團隊合作,預留與歷史、公民與社會等合作的彈性空間。 【公民與社會】 1.凸顯本科公民養成的課程屬性;國中與普高必修的學習內容採公民素養四大主題(「公民身分認同及社群」、「社會生活的組織及制度」、「社會的運作、治理及參與實踐」,以及「民主社會的理想及現實」)整合模式,而非以往社會科學分論的模式。 2.特別注意不同學習階段的區隔與連貫問題。 3.學習內容的「條目」採取提問模式書寫,內容更開放,進而引導教材、教學、評量等朝向更高層次的思辨方向發展。 4.依教學自主與學習自主的理念,規劃並提示可彈性實施的探究活動與探究與實作選修。 社會領域課綱草案下載 ★國中小暨普高社會課綱草案★ ★技術型高中社會課綱草案★ ★綜合型高中社會課綱草案★
高中學科 【107學測國文】如何強化閱讀&表達以應考?
馬公高中是澎湖縣唯一的普通高中(另一所為海事水產學校),受限於地理交通條件,學生來源僅以澎湖縣(含各離島)為主,除普通科外,尚設有職科(觀光科、資料處理科、商業經營科)、藝才班(音樂、美術)、體育班及實用技能班,以因應地方需求。 職業類科的升學管道多元暢通,選擇就讀者眾,普通科的學生們學科能力差異大,學生異質性高,因此在教學設計時,會特別留心學生差異而產生不同的學習需求,希望儘量使學生都能「在學習中」,培養基本閱讀能力及表達能力,在思辨、文本分析及鑑賞能力方面,則期待學生在自己的起點向上提昇,而非要求齊頭式的並進。 抓住教學核心應萬變 「針對107年國文考科變革(國寫獨立施測、國文選擇題強化閱讀),國文教學如何因應?」有些人這麼問。個人以為這個問法是本末倒置的,與其這麼問,不如問問自己「在國文教學的課堂上,我想達到的目標是什麼?」語文理解與應用等基礎能力的養成,文學知識、鑑賞能力及文化素養厚植,進而培養思辨及表達能力,這是我期待自己去追求的目標。不論大考試題如何變化,只要抓住教學的核心目標,不論試題的閱讀素材是否為生活化素材或跨學科素材,都不是問題,在帶領孩子學習的過程中不會迷失方向。 因應大考--培養閱讀思考及表達 新世代的學生在學習及接受新訊息的方式,早已不同於過去以文字形式為主。快閃的多媒體畫面及活潑的節奏似乎成為常態,學生受傳媒影響甚深,言語及文字表達均挾帶大量語病而不自覺,我會提醒學生多注意。 另外,眾人聞之色變的長文閱讀題(長文目前傾向以不超過1500字為限),由課內延伸至課外的同類型、同主題的文本,大量的文字、長時間的閱讀,可能會使目前習於多媒體接受資訊的學生十分苦惱。 而選擇題除「基本檢索」之外,亦重視「發展解釋與統整」,選項未必為「一是三非」,而是要找出一個最適切的答案。在國語文寫作測驗則偏向由「發展解釋與統整」至「省思與評鑑」。這些方向提醒了我:學生應考除原有的基本功之外,更重要的是閱讀、批判及思考表達能力的養成,意即有耐心讀完長文;讀完之後,有能力解釋及統整概念;最後能有自己的看法,並以有條理的文字表達出來。 因此,面對文本,我到底可以帶領、引導學生做些什麼,學生才能真正的學習?教出學生的閱讀、理解、思考、批判⋯⋯等能力。幾經思索,決心在教學方式努力突破以往之窼臼,重新尋找更適合帶領學生進入文學領域的途徑。 面對文本,我們可以帶著學生做好多事情 尋找不同的課堂風景 由於班級內的個別差異愈形擴大,以講述法為主的教學方式已不能滿足課堂學習,因此更著力於以問答、討論、發表等方式,引導學生梳理文本,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前幾年開始嘗試讓學生先在課堂逐段瀏覽文本,由學生自行提問,指出文本中的難點,自主掌握學習重點,說出文意基本理解。 在104年,曾將過去嘗試的〈過秦論〉結合生命教育的做法,寫成教案,並請學生填寫回饋單,上課的流程及學生回饋資料如表1(另開視窗),可見學生對自行對文本翻譯及找難點的基礎方法頗能接受,而討論及延伸思考的部分,亦更能活化學習氛圍,提高學習興趣。 運用策略引導學生閱讀 今年暑假參加國文學科中心研習之後,更在本學年試著在引導學生梳理文本前,先要求他們自行斷句,接著進行「換句話說」,學生用自己的話簡單說明句意,教師了解學生對文本的理解程度後,才進行帶領學生詮釋解析文本、推論思考作者的言外之意及內涵、指導學生摘要段落大意,建立文本段落架構,賞析評鑑文本及建立個人觀點,整個過程是以學生的學習為主,教師指導為輔,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及閱讀、思考、表達能力,期待學生能有效閱讀,並能言之有物、言之有序,一直都是在課堂上努力的目標。 文本梳理基本流程 結語 「給學生帶得走的能力。」絕對不是口號,而是必須追求實踐的目標。不論考試內容及形態如何改變,教師因應世代差異的學習型態及思考模式的不同,改變課堂的學習模式,已然勢在必行。運用閱讀策略、同儕合作學習以思考討論、統整表達,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讓學生在課堂上都有學習的可能,就是我心目中最美的課堂風景。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選才電子報同意授權轉載(節錄),原文請見:最美的課堂風景
高中學科 【高中物理】重新認識「相對論」
愛因斯坦(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我們提到過許多物理學的方程式都有它適用的範圍,例如:動量為質量與速度的乘積(p=mv),你是否曾想過速度(v)是否可以是任意值呢? 本文介紹的是愛因斯坦於1905年提出的狹義相對論,有別於他在1915年提出的廣義相對論。相對論的提出距今已超過一百年,並且被物理學界普遍接受為一個比牛頓力學理論更為正確的理論。這個理論長久以來已經改變了科學家對時間和空間的看法。 相對論 ≠「什麼事情都是相對的」 相對論是什麼?一般常見的誤解是認為「什麼事情都是相對的」就是相對論。例如大小是相對的、高矮是相對的、好壞是相對的…等等。聽起來好像有些哲學上的道理?不!這不是物理學中的相對論要告訴我們的事情。 相對論其實更與一個「絕對的」東西有關,這個東西就是(真空中的)光速。光是有速度的嗎?日常生活中的經驗,例如打開電燈,電燈所發出的光就直接照射到書桌,令人感覺光的傳播是不需要花時間的。但那其實是因為日常生活中所經驗到的尺度太小,以致於我們無法感覺到光的速度。 實際上光速大約為每秒三十萬公里,光到達月亮大約需要花一秒鐘的時間,光到達太陽則需要花大約八分鐘的時間,而光從房間的電燈到達書桌的時間則小到無法被感覺到。光速不只是快,而且是「絕對的」。這件事隱含著一個更深奧的道理,因為我們日常生活中所經驗到的速度是「相對的」。 相對速度 想像坐在一輛平穩的高鐵上以每小時三百公里的時速平穩地直線前進,眼前的桌上擺了一杯咖啡。這杯咖啡有在動嗎?這杯咖啡對坐在高鐵上的人就像擺在家裡書桌上的咖啡一樣動也不動,或是說沒有速度。但對於窗外坐在地面上的人來說,這杯咖啡卻是跟高鐵一樣以每小時三百公里的時速在運動著。所以我們說一個東西是靜止或在運動,要說是「相對」於誰來講。這是否聽起來非常理所當然呢? 奇妙的是,光速不管是「相對」於誰來講都是一樣的!假設甲是一個人,乙丙丁是另外三個人,甲往前跑,乙追著甲跑,丙不動,丁逆著甲的方向往反方向跑。對乙丙丁三個人來說,甲的速度都不同,但如果甲是一道光,則對乙丙丁三個人來說,甲的速率都相同!這怎麼可能?! 時間與空間 這是可能的,但我們對時間與空間的看法要改變。光速是絕對的,這件事意謂什麼呢?這可以從速率是什麼來說起。當我們說一輛車的車速是每小時六十公里,意思是它每一個小時可以移動六十公里。小時指的是「時間」,公里指的是「空間」,所以速率是一個可以聯繫時間和空間的觀念。 當我們發現有一種東西(像是光),有這種難以理解的速率性質的時候,這代表為了在物理上理解這種奇妙的現象,我們對於時間和空間的觀念就必須要改變。以往我們以為時間和空間是獨立的,但現在發現時間和空間互相之間有一種密不可分的關聯性。兩者形成了一個「時空」,這使得光速的「不變性」,得以實現。也就是對不同(速度)的人(觀察者),時間會有某種變化,使得不同的人量到的光速是不變的,簡單說就是每個人的時間,走得不一樣快!所以時間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 四維時空 當我們說我們生活在一個三度(三個維度)空間是什麼意思呢? 例如我的手中如果拿了一支筆,可以「左右」、「上下」、「前後」移動。沒有其他的方向了!(對吧?!)這三個維度之間有什麼關係呢?有的,我可以「旋轉」我的筆。例如先擺在左右方向,我可以把它轉到上下方向。也就是「轉換」到不同的維度。它在「左右」方向的長度變短了,但在「上下」方向的長度變長了。但這種轉換遵循某種規則,這個規則就是筆的長度還是不會變!這種「空間長度」,在「空間轉換」下的「不變性」就是三度空間的旋轉特性。 剛剛提到一支筆只有三個可能的「移動方向」。實際上還有一個,就是沿著「時間方向」的移動,也就是它經歷了時間。所以時間是否是第四個維度?某種程度上是對的,但在相對論之前,這種觀念並不是很有用,因為例如說我們可以把左右方向的長度轉成上下方向的長度,空間之間可以互相轉換,但空間與時間之間則被認為無法互相轉換。(我們可以把空間轉換成時間嗎?或是時間轉換成空間嗎?) 然而相對論中光速的「不變性」提供了我們一個新的轉換觀念,就是我們現在可以做出介於時間和空間的「旋轉」。怎麼辦到的?「往前衝」就是了!(也就是產生一個速度)為了讓光速對不同的人而言是相同的,不同相對速度的人(觀察者),手錶上(或生理上)的時間是不同的!這可以看成是某種時間與空間的旋轉。這種時空「轉動」叫做羅倫茲轉換(Lorentz transformation)。所以相對論在物理學上的重要性是它提供了我們一個新的時空觀,在這當中我們的世界不是三維空間加上一維時間,而是一個「四維時空」的觀念。 相對論效應 由四維時空的概念可以推論出許多現象,例如光速實際上不只代表光的速率,也代表了一個質量為m的物體能夠被加速達到的最高速率。此外還有許多相對論效應包括「動鐘延緩」、「動尺縮短」、「質能互換」等現象。更詳細的討論我們留待以後說明。 相對論的觀念初看之下似乎是使得我們對世界的描述變得更複雜了,但其實四維時空的世界是更具有對稱性的,且對世界的描述常常是更簡單而美妙的。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選才電子報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逝者如斯夫<淺談相對論>
高中學科 培育研發人才,先從高中數學扎根
全球科技日益發展之下的高度技術化知識經濟社會時代,台灣經濟發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研發。我們必須要從傳統的代工製造,轉型為具創意及有研發能力的高科技產業,從價格競爭轉型為高附加價值的國家競爭力。 台灣經濟發展和研發的關係 曾擔任國科會科學教育發展處處長的林福來教授強調,國家競爭力受到研發人員的人力與能力直接影響,台灣高等研究人力雖然有成長,但是比先進國家還是落後,在知識經濟時代中,我們的研發創新能力將會繼續落後。 在目前經濟蕭條下,我們應該傾力培植研發人才,唯有優秀研發人員──尤其是數學人才──才能解決科技問題,研發設計出顧客滿意的新商品,全面取代舊有領導品牌,在市場中產生破壞性創新,讓經濟邊際效益大幅提高。 研發倚重數學 筆者曾在英、美、澳共八年取得工程碩士及數學博士,也曾在澳洲任教兩年,在此期間從事涉及通信工程(編碼與解碼、密碼)、藥物設計、基因調控網路、代謝網路以及汽車控制系統的數學方法之研發。發覺研發必須運用數學專長人員建立的數學模型,舉凡生物醫學、生物科技、綠能科技、奈米科技、資訊科技等科技產品以及電子、機械與各種工程產品的開發設計都需要不同的數學領域的知識。 科技產業開發創新製程與產品時,研發人員需要更強的數理能力來應對,畢業於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電機電腦研究所的楊光磊博士(曾任台積電研究發展基礎專案處處長,目前擔任台積電美國處長)認為,從代工產業走向創新研發,遭遇困難就要想出新的模式解決問題,此時數學能力就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台灣學生學習數學的方法有問題 在英國和澳洲期間,我指導解決了一些從台灣來的碩士生及博士生的問題,這些研究生從事工程、科技研究開發的主題,他們的共同問題就是缺乏具體、完整的數學概念。 去年,我曾為四位考進三所台灣頂尖大學工程學系的同學教授微積分,發現他們缺乏許多數學的根本概念。我們的大學入學考試引導學生走向嚴重錯誤的數學學習過程,日後即使有強大的工程或科技背景,在進行研發時,將會為不知如何運用數學或不知運用什麼數學方法所困。我已經教國際學校、外語學校和本地高中的數學課程兩年了,他們和本地學校的同學一樣很會解題,遇到大範圍考試的實用問題就經常不知道運用什麼數學方法解決。顯然,這些同學學數學時,並沒有周延地學習。 高等數學的基礎在高中數學 大學所學的數學,不只是運用到高中數學的公式而已,具體、周延的數學概念更是重要,高中數學一定要以清晰的表達教授這些數學概念,才能避免繼續以不完整的方式學習大學數學。我們應該植入完整而又確切的數學理念融入學生的數學認知過程,作為學習大學數學的根基。 日前新聞報導中,台灣幾位大學數學教授都指出,目前高中生沒學好高中數學,到大學修微積分時,老師還要再教高中數學。 調整高中數學教育方式 正確的數學學習方式應該是: (1)將數學名詞定義翻譯成清晰口語。 (2)仔細證明與說明定理、公式。 (3)熟悉符號的操作。 (4)聯繫各個單元和各個主題。 (5)先學解析才學解題。 (6)透徹瞭解代數式子與幾何圖形在一維、二維、三維空間的各自不同關係。 錯誤的數學學習方式如下: (1)背公式、抄答案、背解答步驟、背題型。 (2)背特殊公式、背特殊解法、不斷解習題而省略思考過程。 作為高等數學(理、工、財、經、商、管)基礎的高中數學,應該教給高中同學基本的數理邏輯(或符號邏輯),並且由不同領域的數學方法看同一個問題,以便訓練思維延展性以及尋找解決問題的各種可能性。 以優良高中數學教育奠基經濟發展 科技產品的研發是專門知識、夢想、瘋狂的點子與數學的總和,而最終也最關鍵的就是數學。大學數學課程份量很大,老師不會教基礎高中數學,為了奠定台灣經濟發展的基礎,在高中數學課程中,我們要將完整而又確切的數學理念植入高中同學,將來銜接大學數學時,才能被培植成為能自主思維的優秀研發人員,設計出優良新商品,使台灣成為具國際競爭力、產出高附加價值產品的經濟體。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想想論壇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台灣高中數學教育對經濟發展的蝴蝶效應
高中學科 【學測考前衝刺】公民科四大核心能力
Photo via Christian Battaglia via Visualhunt 學生:「公民老師,我考試時把『關機的手機』放在抽屜裡,竟然和把『開機的手機』放在抽屜裡的處罰一樣都是0分,這樣的處罰有沒有問題?對於這種處罰我該怎麼辦?」 老師:「公民老師,教育部這樣規定,我們還可以因為學生服儀不整問題,讓他進行愛校服務嗎?愛校服務是管教手段還是處罰?」 出版商:「公民老師,我從貴校網站取得期中考題,請別校老師幫忙寫解析後再出版,有侵害貴校出題老師的著作權嗎?」 家長:「公民老師,我女兒和別人發生性行為了,我可以告那個人嗎?」 =========================================================== 公民老師走在校園裡,動不動就被許多人的問題給「砸到」,看到電視上有什麼熱門議題,大家都會想聽公民老師的意見,說明了公民與社會科和真實社會的高度關聯性,說穿了公民與社會科就是對如何解決生活大小事的評量。我們可以從「如何培養自己成為一個現代社會稱職的公民」談如何準備公民與社會科的考試,也就是課綱所提的「充實社會科學與相關知識」、「培養多元的價值關懷與公民意識」、「增進參與民主社會的行動能力」。 一、關注公共議題,多做思考訓練 社會上的議題大多與本科有關,因此要多想想議題為什麼會發生、議題發生的過程是什麼、議題可能的困境為何、解決該議題的可能方式。學會從多元管道蒐集資料、整理,建立自己對該議題的想法或價值觀,對照社會對該議題背後論述的基礎是什麼,最忌諱就是直接接收網路上別人整理好的懶人包資料。 就像每次有殺人案件發生時,社會大眾就會高呼「為了伸張正義趕快判死、不能廢死」等,對於相反主張的就會說「等你家有人被殺死了,你就不會主張廢死」,又或是當被害人家屬呼籲大家要重視犯罪的根本原因、要求政府改善社會的結構問題時,大家又會說「被害人家屬腦袋有問題」。這些爭論其實就是刑罰理論的內容,如果大家能了解為什麼刑罰會從應報理論,到一般預防理論及特別預防理論時,再回來檢視我們的社會,是否就能知道對於預防犯罪這件事我們缺少了什麼、有什麼需要改進的?而不是用最簡單的方式解決問題,給了政府卸責的空間。 二、了解權利義務,關懷少數族群 了解公民權利與救濟管道。享受權利時要履行義務,對自己行為負責,也對其他人、事表達關心,對於公共事務理性溝通、積極參與。 要注意公共社會下多數暴力問題,因為大家都是「多數」的一份子,所以當看到臺南臺鐵東移反拆遷民眾抗議時,很多人常只會聯想到「一定是住戶覺得補償金額太少」,我們常用功利主義、結果論來界定何為公益,但是否應多參照審議式民主討論尋求共識的精神,從少數族群面向出發,尤其這些人常不受媒體關注。 又或是當藝人小S在金曲獎上一直叫蘇打綠樂團主唱「峰姐」,大家都覺得好笑,沒有人對這種性別氣質的偏見感到不妥,這就是異性戀霸權。透過媒體放送有加乘的效果,進一步強化性別刻板印象及偏見,對少數族群的隱藏性歧視無所不在。 三、連結學科知識,提升媒體識讀力 傳播媒體的個人社會化過程的影響力不容小覷,在觀看接收媒體資訊時,一定要時刻和學科知識作連結。 要知道媒體對某一議題呈現的方式,會影響閱聽人對該議題的解讀方式與責任歸因(框架效果),例如媒體報導嫌犯所說的「殺一個人不會死」,讓大家對法官判死刑與否聚焦在殺人的數量,卻忘記法官要依法量刑(刑法第57條)。 再以是否刪除7天國定假日為例,勞動基準法施行細則裡面公教人員只紀念不放假的國定假日,除了孔子誕辰紀念日(09/28)之外,還有革命先烈紀念日(03/29)、臺灣光復節(10/25)、先總統蔣公誕辰紀念日(10/31)、國父誕辰紀念日(11/12)等,但媒體只挑出教師節,做出「怪!教師節,老師不放假、勞工卻放假?」的標題吸引閱聽人眼球,引起教師與勞工階級的對立而不自覺。因此要知道新聞是媒體加工過後的產品,要注意媒體對我們潛移默化的影響,了解影響媒體報導內容的因素,做個自主性的公民。 四、搞懂專有名詞、原理原則概念及程序規定 公民與社會考科喜歡使用時事入題,或是模擬生活情境,讓學生運用課本所學的原理原則。 例如殺人事件發生時,檢察官求處重刑、未求處死刑,民眾就罵恐龍法官;或是民眾認為犯下社會矚目案件的嫌犯沒有被羈押,就批評檢察官,這就是混淆檢察官和法官職權以及沒有充分了解刑法「罪刑法定原則」。因此當我們在看社會現象或各種議題時,就是多與課本內容做連結,與他人多做討論。若是涉及較抽象、不易理解的原理原則,可再透過優良試題練習,了解核心概念、區辨異同。 要考好公民,先學會做一個好公民。村上春樹說:「在高大堅硬的牆和雞蛋之間,我永遠站在雞蛋那方」,以此共同勉勵。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選才電子報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好公民養成班
高中學科 【學測考前衝刺】歷史科四步驟破題法
Photo via Visual Hunt 高中歷史課綱,近年來常是媒體與輿論炒作的話題,而為社會大眾所關注。現行高中歷史教科書,是「一綱多本」下的產物。在以往「一綱一本」的部編版時代,學生只要熟讀一種版本,便可學習到相應的歷史知識,而大考的試題設計,也只能在一種版本裡穿梭周旋,考的是學生記誦與局限範圍內的組織能力。教改潮流後,高中歷史課程鬆綁,「一綱多本」成為主導原則,部編版主導歷史教育的年代也逐漸隨風而逝。 一綱多本下的歷史知識結構 部編版歷史教科書,並非一無是處,其基礎知識相當紮實,內容也隨時代變遷補充新的研究成果(例如中、西文化史)。但當時處於冷戰下的世界秩序、兩岸隔離與國內政治特殊狀況,在涉及中外現代史的部分,難免有許多忌諱難言之處。 而即使冷戰結束,兩岸交流密切,台灣內部也完成民主化改革。「一綱多本」下的歷史課綱,仍受到許多因素的牽動:諸如各種政治力量的角力,時空環境的變遷與史學潮流的新趨勢,都會影響歷史課綱的形成與結構組織。幸好制定歷史課綱的委員會,是由大學歷史系各領域之學者群與高中歷史教師共同組成,有一定的專業與理性;課綱草案出爐後,還得通過由另一群學者與高中教師組成的課綱審查委員會審查,提出建議、修正;最後再舉辦公聽會,聽取各界意見而定案。歷史課綱雖無法避免各種因素影響而盡善盡美,但也無法由特定政治勢力獨斷而完全背離基本史實與合理詮釋。 「一綱」既定,便由各出版社各自聘請大學學者與高中教師群,根據課綱進行撰寫歷史教科書,因出版社的要求與撰寫者風格差異,其內容各擅勝場,但課綱要求的重點皆須顧及,再補充知識或以編排巧思來強化自己的特色,還得通過審查才能出版。惟近年來各出版社頗注重與競爭對手的內容差異,而有雜家兼容吸收而趨同的傾向。最近幾年,各出版社頗用心於分類整理大考每年歷史考科試題的命題焦點,編寫納入自己的教材內容中。幾年下來,試數當今之「多本」,「後見之明」或「先見之明」混同齊進,究竟孰先熟後?已無從細分起。 高中生如何學歷史? 廣義的「歷史」,是指過去存在、發生過的所有事物。而過去無法重來,僅有保留下來的事物(包括實物、神話、傳說、口述、文字、影音等各種資料),可做「史料」之用。而包括史家在內的各類人物,根據史料證據,撰寫各種形式的歷史著作,提出自己的歷史見解。因為時空背景的不同、證據搜集與應用資料的功力深淺、個人情感與立場傾向等各種因素,同一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往往因撰寫者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歷史見解與詮釋。高中歷史教科書也屬於歷史著作的一種,雖受到課綱與種種規範之限制,但也因著作群的不同,而各有自己的特殊風格。 【1.掌握教科書章節關聯性】 此種狀況下,高中生學歷史,教科書絕非唯一的知識來源,尤其在網路發達的今日,透過搜尋獲取歷史材料絕非難事,未必要像以往史家般在浩瀚的書海中「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史料」。但正由於知識之易得,辨別史料與分析判斷真假的核心能力,因此更顯重要。如果比喻歷史材料是「魚」,那麼「核心能力」便是得魚的工具,而懂得欣賞各種魚類生命的美麗與特殊性,便是高尚的歷史情懷與學習歷史的核心價值。 因此,高中生取得歷史教科書後第一件事,是用最快的時間將整本課文迅速瀏覽一遍,掌握大致內容與各章節彼此之間的關聯性。 【2.將章節標題轉換成問題】 其次,是將各章節的標題,從肯定句便成疑問句。因為每個大章節,象徵一個時代的特色,而標題便是重點所在。例如,標題如果是「西周封建制度」,你便將之化為疑問句,可自問「何謂封建制度?」「周朝為何要實施封建制度?」「封建制度的內涵是甚麼?」「封建制度為什麼逐漸走向瓦解崩潰?」當每一個標題化為疑問句時,它才成為一個歷史問題,引起你神探追蹤辦案的興趣,課文內容也才能引發你的思辨,而課文不足之處,你也想要另找資料來解決問題。當你能根據證據,用自問自答的方式,以白話文把每一個章節與標題,探究史源並將之脈絡化,深入當時的時代場景,解釋得合情合理,那就表示你已經具備了學習歷史的核心能力。 【3.利用圖表歸納整理重要脈絡】 再來,課文的內容龐雜,要有方法將它歸納、簡化成容易記住的概念。例如:讀書時隨手摘錄重要資料並抽繹出概念寫於筆記中、為每個時代編製大事年表、整理每個時期之「政治、軍事、社會、經濟、文化學術思想」之重要大事表格;以不同顏色與粗細線條的心智圖分別連結主次概念;以故事化的幽默口訣記住條約、帝系、結盟國、族群分類與分布等重要內容;以手繪地圖或示意圖,注意地緣政治、戰爭經過或國際關係演變等,都是非常簡單有效的學習方法,一旦開始動手做,就能逐漸摸索出自己最拿手的記憶與理解模式。 【4.廣泛閱讀歷史名著】 除了歷史教科書外,每個學期至少再找數本通俗或專業的歷史名著,讀讀教科書以外的優良作品,才能有脈絡的領會一家之言。例如,對先秦到漢武帝時期的歷史,好好讀些司馬遷《史記》裡的重要篇章,不僅能提升語文與閱讀能力,還能體會這位大師「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深奧功力。無論今古,必有傳世不朽之歷史作品,與其把時間完全花費在教科書內容的記誦,還不如好好領略一下大師們樹立的風範。 總之,學習歷史非僅記誦年代、人名與事件,而是基礎知識與思維能力並行,從閱讀與證據中提萃出重要歷史概念,以「歷史思維」進行思考,獲得「鑑往知來」、「知人論世」與肯定生命價值之歷史修為。 高中生如何考歷史? 在考、招分離的政策下,大考中心是國內非常專業的命題機構。以歷史科試題而言,有其命題、選題、修題、審題之嚴謹作業程序。尤其近年來在命題技巧與試題內涵、形式上,逐年進化,爭議性的題目已不多見。 在一綱多本的原則下,大考中心會蒐集各版本教科書與歷屆大考、各區模考試題,避免重複,以期每年題目皆能創新又不偏版,且能以史料證據來測驗學生是否理解重要史事概念與因果關係,甚至以證據補教科書闕漏不足之處或尋求不同的歷史解釋。在此情況下,教科書雖盡力蒐集各家精華,卻絕非定論。也就是說,歷史事實也許不能改變,但歷史解釋永遠有例外,不可能被各版本之教科書內容所完全框架。 【四步驟破題法】 因此,考生面對大考試題前,平時可先針對歷屆試題多加練習。 1.首先要從題幹提供的文本史料或敘述中,先抓出關鍵概念。 2.接著為題幹的內涵做出時空情境的定位(因為特定的人事物,只能發生在特定的歷史時空中)。 3.再來找出題幹與選項間的因果關係,以歷史思維進行辨證(換句話說,如果題幹與選項提出與教科書不同的證據與解釋,你必須依靠試題內涵進行回答,而不是硬套教科書內容來作答)。 4.最後再判斷該段史料的特殊背景與立場(例如,洪秀全、曾國藩、英國大使、孫文等人,在提及太平天國時,立場必有差異,留下的史料敘述當然也會不一樣)。 經過以上步驟,大致可以得出選擇題的合理選項。而非選題,也可用同樣的方法進行判讀,再加上平時訓練有素的論述能力,才能在正式上陣時,駕輕就熟,獲得自己滿意的成果。 總之,「文本閱讀」、「史料證據」類型的試題是大考歷史試題的趨勢,史料內容的取材更是來源廣博,遠非教科書所能涵蓋。惟有訓練培養自己紮實的歷史功力,才能以庖丁解牛的技巧,輕易化解各種類型的歷史試題之挑戰。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選才電子報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打開歷史天窗說亮話 ! ──高中生要如何學歷史、考歷史?
高中學科 【高中生物】動物組織學與「黑白切」的相遇
每次在麵攤吃麵,我的重點往往放在小菜好不好吃。除了海帶、豆乾外,台灣特色的「黑白切」更是店家料理功夫的呈現。滷的會不會味道太重,因而只剩滷包的氣味?清水燙的會不會太硬,導致沒有那個豬器官應該有的口感等等,都是我品嘗的重點。 回到課堂中,常常問學生她們有沒有吃過「黑白切」的XXX?身為南台灣小姑娘的她們,竟然有很多人沒有吃過或不敢嘗試,真是罔為下港人。造成我實在是太想要給學生一個體驗的機會,讓她們了解,課程中說了那麼多的組織器官,統統可以吃耶!! 這幾年當中,有聽過惠紋學姊與雅婷學姊的做法,更從後者獲得教案,底下分享的教案很多都出自學姊的資料。其實本來怕自己對於組織學的詮釋不夠好,讓學生吃了不夠了解口感與組織間的關係。但是後來一想,我的目的不就是讓學生認識黑白切跟自己學過的東西嗎?(不吃又怎麼會知道呢?) 與其擔心這些,不如直接去做做看,再來看自己可以怎麼修正。第一件很明確的決定就是不要自己處理,因為很多豬的內臟清理是非常專業的,我一點都不想讓學生因為吃了我準備的食物而留下陰影。於是就開始積極的找店家。後來才發現,要湊齊很多器官的店家真得很少。有的麵攤主攻消化器官,有的主攻呼吸器官,而像是腎臟跟膀胱大部分都是跟著麻油麵線一起賣,一般的麵攤就比較少。 但我想要準備各種器官,後來在一番取捨之後(吃過很多家的內臟之後或被很多店主人臭臉說不賣之後),決定訂高雄蠻有名的阿進切仔麵攤的黑白切。他的內臟處理得很乾淨,而且老闆很堅持衛生與美味。我本來因為班級課程的關係說要前一天拿回去,隔天微波。殊不知老闆眉頭一皺說:「這樣不行、會不好吃。」而且還跟我說他是現場燙的,要兩三個小時內吃完。協調的結果是我中午去領,下午第一或第二堂就要用光。一共有11種清燙的器官,配上好吃的醬料跟薑絲,就這樣被我帶入了課堂,開始了口腔生物學的探究。 十一種擺在我辦公桌上都快要滿出來了 「黑白切料理」豬內臟器官的品嘗課程 【目的】:觀察並認識台灣在地「黑白切」小吃,並且與生物器官學知識結合。主要解說內容為各器官具有甚麼組織,造成吃起來的口感不同。 【時間】:一節課或兩節課(一節課的話學習單沒辦法當天交)。 【材料】 【上課流程】 1.去跟小吃店領貨,前一天記得打電話提醒老闆。每一個種類放在一個盒子裡,醬油跟薑絲分開放。盒子用麥克筆寫上編號1~11。 2.上課前請學生先分六組坐好。每組一有份彩色印有器官切面組織的講義(下課後回收,可以重複在不同班即使用),用來講解動物的組織有哪些,每個器官裡面有什麼組織。 3..先說明待會要進行的步驟:(1)請各組拿到第一回合的盒子時,打開先數幾片,除以六就是各組可以吃的片數,用麥克筆寫在盒子上。(2)開始第一回合的試吃,要邊吃邊寫學習單。(3)五分鐘後將盒子傳到下一組。 4.等學生都了解流程後,再發下盒子(每組兩盒,有一組一盒)開始試吃,每隔幾分鐘就將盒子傳給下一組。試吃的時候學生並不知道是什麼組織,每一組要把每一盤中的食物猜出來是哪一種。 5.最後,公布編號1~11分別是什麼器官。 如果有兩節課的班級,則可增加特別加分題(也順便把器官吃光光),挑幾個同學上台,矇眼試吃,用味覺口感作答,吃得是哪一種器官,答對率比我想像中高欸! 「黑白切料理」豬內臟器官的組織介紹 以下是我給學生關於豬內臟器官組織介紹的補充教材。 【1.豬皮】:為豬的皮膚,包括表皮(epidermis)、真皮(dermis)及皮下結締組織(hypodermis, subcutanous tissue)三部分,而真皮層中的結締組織纖維可分為三類:膠原蛋白纖維(collagn fibers),網狀纖維(reticular fiber),及彈性纖維(elastic fiber)。其中最重要的組成為膠原蛋白,是強韌的纖維性蛋白,占結締組織的90%,是皮膚重要的支撐結構。 豬皮(沒有毛)清燙的剛剛好,學生的最愛之一 #參考資料:家庭醫學常識 【2.上顎:為豬上顎】 豬上顎吃起來很脆,本身沒有什麼味道 【3.豬肺】:肺泡為單層扁平皮膜組織,但是吃的時候會吃到具有軟骨組織的支氣管。 豬肺的支氣管軟骨看得很清楚 【4.豬肝】:肝臟內多屬於腺體細胞(皮膜組織),內有血管或是運輸膽汁的管道通過。 這家的豬肝是粉肝燙的有點生,但軟嫩多汁 【5.軟管:為食道】:具有平滑肌肉層,可以蠕動推進食物。 食道又稱為軟管,常可以看到跟主動脈塞在一起切來吃,口感又脆又軟 【6.管頭:為氣管】:即喉頭,氣管開口,具有軟骨組織。 管頭就是氣管開口,有一大堆軟骨,像是甲狀軟骨、會厭軟骨等 #參考資料:小小整理網站-喉頭軟骨 【7.生腸:為子宮角】 【8.生腸頭:為子宮體】 也有的稱為生腸的另一個部分,比較是子宮本體 【9.咽管(脆管):為主動脈】:大動脈的管壁中有多層彈性膜和大量彈性纖維,平滑肌則較少,故又稱彈性動脈(elastic artery)。管壁結構特點如下:彈性膜由彈性纖維相連=>細彈性纖維網(fine elastic network),彈性膜之間有環形平滑肌和少量膠原纖維和彈性纖維。 每一組輪到的兩種都會有點像,這是生腸(子宮角)跟脆管(主動脈) 【10.粉腸】:小腸前段空腸,內含有經胃消化後的食糜。 【11.豬心】:主要為心肌構成,內有冠狀循環系統的血管通過。 豬心外面還帶一點脂肪,另外也可以看到豬心臟裡的血管 #參考資料: 1.各種內臟料理方式 2.各種內臟台語發音 貼近生活來認識動物組織 課堂結束後,其實收到許多不錯的意見,例如: 1.吃完可以再解說一次,避免吃完就忘光光了。 2.可以請每一組把拿到的第一回合的食物直接照片數分到各組桌上。可以讓學生先留下午餐的容器自己標號碼,這樣可以11種一起比較分析。(學生認真到我都快哭了,本來以為只會一口吃掉) 3.對於器官的認識就算沒有吃,光是用看的也覺得跟看課本想像中的質感跟大小有很大不同。特別是主動脈跟輸卵管或子宮。(這個部份我可能需要找人體的來確認比照) 4,很多學生第一次吃到豬肺,覺得非常驚奇。然後知道吃了很久的生腸竟是生殖器官,更加驚奇了。也有很多學生第一次吃很多內臟,然後就馬上跟家人還有別班炫耀。 5.小組討論可以讓大家在歡樂的氣氛中邊吃邊寫學習單。(還給我寫什麼感謝老師給我們滿滿的大內臟之類的~) 6.有學生想吃滷的(當我是滷味攤嗎),但是我先前也有考慮過滷過的內臟顏色都黑嚕嚕的,實在不容易看清各種組織。而且清燙的也比較有原味。(附上薑絲跟醬油膏就是去掉一些腥味的)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部落格「南方天空下的生物手札」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動物組織學與黑白切攤位的相遇
高中學科 【學測考前衝刺】地球科學三大決勝關鍵
Photo via geralt via Visualhunt.com 地球科學這門學科所闡述的內容,包含天文、地質、大氣、海洋等四個領域,以及近年新興的環境變遷。這些內容最終指向兩個問題──我們所生存的這個環境是如何演變至今?而我們未來又將面臨什麼樣的改變? 這門學科其實是相當生活化的,每年都有很多新鮮的素材可供上課使用。高中地科鮮少使用公式描述自然現象變化,理應容易準備才對。但不知為何,每年學測都會變成自然科的「決勝」關鍵。除了課前預習、上課認真聽講、課後複習這些老師常叮嚀的話語外,在此想從幾個面向切入,說明這門學科應該如何學習。 一、熟讀課本,掌握知識的脈絡 地球是一個複雜系統,這個複雜系統裡會發生許多事件。這些事件是如何發生的?會造成什麼影響?地球科學就是在談這些事情(雖然天文有些概念與地球系統無關,但在此暫且將它當成例外處理)。地球系統是如此地複雜,以至於我們只能把它拆解,以不同主題切入去描述它,就像瞎子摸象一樣,試圖從局部的瞭解去拼湊出地球系統的全貌。 課本是學習地球科學的基礎讀本,它有著大段落的文字敘述,並配合適當數量的圖表輔助說明。熟讀課本內容是最基本的,這裡所說的熟讀,並非把課本看完、畫完重點,而是逐字逐句地閱讀、推敲,並將前後文連結。舉例來說,當我們提到米蘭科維奇循環時,要解釋黃赤交角的變化為何會造成年溫差的改變,就要回到「不同緯度的恆星視運動軌跡」這個天文的概念。這概念說明高緯度地區會因為黃赤交角變大,使得夏季更接近直射、冬季更斜射,年溫差因而變大。又例如自轉軸的運動,也會導致四季星座、天球坐標系統的改變。這些都是前後章節連結後,才能更深刻地瞭解課本內容的意涵。 在此必須再次強調「地球是個複雜系統」,地球科學這門學科在各主題章節之間是會互相連結的。因此,熟讀課本是學習這門學科的第一要務。坊間有許多參考書會用簡短地文字整理出許多重點,這對學習而言是有用的,但也是有害的。在這個強調「快速」的社會裡,學習可以是有效率的,但不一定是快速的。回想一下剛剛提到的瞎子摸象,如果今天這群瞎子只有拿到「象的身長、體重」等數據,他們會更容易明白「象」是一種什麼樣的動物嗎?答案自然是否定的。這樣做很快速、數據也正確,但對於瞭解「象」是什麼動物,並沒有任何幫助。所以,學好地球科學的第一步,就是好好地熟讀課本,而不是直接看參考書。 二、閱讀圖表,一張圖勝過千言萬語 同樣是三國演義,羅貫中的文字版本、橫山光輝的漫畫版本、KOEI的遊戲版本對我們的吸引力不同,「通關」的速度也不一樣。這表示同樣的文本,以不同形式呈現,對閱聽人而言會有很大的不同。之所以不同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個原因在於「人是一種視覺的動物」,我們對圖形的理解能力比文字高。「圖表」是文字精煉後的產物,課本一張圖片、一份表格所表示的內容,往往可以涵蓋1~2個段落的文字敘述。因此,學會如何閱讀圖表是很重要的,它能讓你/妳較快速地掌握課本陳述的重點。 舉例來說,講到地球內部分層時最重要的就是「地震波波速隨深度變化圖」,要把這張圖所涉及的概念講清楚,至少需要半節課的時間;講到米蘭科維奇循環時,只有3張圖,但講完它造成的影響就需要1節課。所以,要讀好課本,一定要記得搭配圖表閱讀! 文字蘊藏的資訊量很高,但解讀起來並不是那麼容易,大段落的文字閱讀下來,往往會讓人迷失在文字海裡,茫然不知所措。此時,圖表就如燈塔一般,可以幫助學生抓住重點。但這不代表只要看圖表就夠了,就像要瞭解三國,不能只看漫畫版,要閱讀文字版才能獲得更多細節。當然,讀陳壽的三國志,比讀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更好,不過那又是另一件事了。 三、多思考,以點連線,以線成面 「記憶」、「理解」這兩種方法一直都是學習的主旋律,面對新的知識,我們採取什麼方式學習,會影響我們最後的成效。以高中地科來說,有些內容只能記憶,有些可以理解,例如:「由北極上空看地球,地球以逆時針方向繞太陽公轉,與地球自轉方向相同」這樣的知識就只能記憶;「表層海水的鹽度主要受到蒸發量和降水量的影響」則可以理解。前者只能記憶的原因,是因為它是「偶然」的結果(地球公轉方向最終可推論到形成太陽系的原始星雲自轉方向,但原始星雲為何是這樣自轉,就只能說是偶然了);後者可以理解,是因為它表示某一現象的形成機制。 過於偏廢某一種學習方法都會造成問題。試想,如果不記得「地球公轉與自轉方向相同」,那「太陽在天球黃道上的運行方向與地球自轉同向」、「1恆星日比1太陽日少4分鐘」等內容就無法理解了。反之,如果全然記憶而不理解,前述例子就會變成毫無相關的內容,只能一一記憶,顯得龐雜而瑣碎。 但更基本的問題在於「人是如何學習的」?高一剛開學時,同學們不免會自我介紹,大家輪流介紹之後,你/妳認得幾位?若換個方式問,班上同學顏值最高的是誰?這個問題相信大家都能順利回答。不管一開始認得幾位,相處越久,我們認識的同學就會越多。對人類來說,單一的知識點並不容易回想或記憶,但知識間連結越多、越緊密,就越不容易忘記。因此,盡可能地將所學到的知識彼此相連結,是件重要的事。而知識的連結需要靠思考,思考需要時間。所以,如果你/妳要補習,不管要補幾科,請確認自己有足夠的時間可以思考,不然補習是沒有意義的。請記住,無論老師上課講的多有道理,那些知識連結都是他的,除非你/妳自己重新建構一次,不然那些知識對你/妳而言,都只是「單一的知識點」。 再者,知識的連結必須是有邏輯的、合理的,不然可能會產生以下的錯誤連結:「因為高壓有下沉氣流,且颱風中心有下沉氣流,所以颱風眼在地面的氣壓比周圍大。」這是高一學生很容易出現的錯誤連結,會有這樣的錯誤,源自於對「名詞定義」的誤解。大氣在垂直方向上,因氣壓梯度力與重力達平衡,所以空氣塊的上升、下沉運動並不是氣壓梯度力或重力造成的。換句話說,下沉運動的成因可能有很多,而颱風眼之所以會有下沉氣流,與眼牆在低層大氣有最強的輻合作用,造成較強的空氣抬升運動有關。 最後,感謝你/妳耐心看到這裡,畢竟一篇兩千多字的文章,沒有任何圖表輔助的情況下,要硬吃下來真的是有些辛苦。無論你/妳是高一、二的學生或即將面臨學測的高三生,都希望這一篇文章的觀點對你/妳有些幫助。在此,由衷地希望學生追著地科老師問問題的情況可以因這篇文章而有所改善,畢竟地科老師在每個學校都是稀有動物,請大家好好愛護、珍惜。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選才電子報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如何學習地球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