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校園

大學校園 【文科生的逆襲】讓你看見 東吳哲學系
持續在職場中發光發熱的東吳大學哲學系學長姐,利用短短百字分享自己就讀哲學系的收穫,以及對於人生職涯的啟發和助益,讓你看見不一樣的哲學系,展現文科生逆襲的氣魄。 ★看更多;【東吳大學】看見文科生的20種逆襲 逆襲1:杜雯華 ▌美國伍斯特理工大學中文教學副教授(哲學系86級) 年輕讀哲學時,並不能真正體會這門學科給予自己的隱形素養。伴隨人生閱歷的累積、不同場域的歷練中逐漸發現,原來在大學期間奠定的哲學養分,後勁如此強烈地影響著我:它給我了清晰、靈活、跳脫窠臼的批判思維,以及對人生詮釋的智慧。哲學就是人生,越陳越香。 逆襲2:徐國益 ▌電影製片|網頁設計|行銷企劃(哲學系94級、碩105級) 好看的電影,除了天馬行空的想像力之外,更重要是在故事結構上沒有不合乎情理的橋段呈現。劇本重視的是邏輯推理過程,想像力的呈現就是思想實驗的辯證過程,哲學對來我說不只是學以致用,更是成就我現在生活的基礎。 逆襲3:徐家琦 ▌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生(哲學系110級、碩111級) 東吳哲學系培養學生的能力在於如何貫徹「推理的藝術」與「思辨的素養」。我在這裡受過五年、兩個學位的訓練,不僅僅增進了對哲學議題的認識與掌握,同時在日常生活與職場上,推理與思辨的核心能力更是全方位地增廣了我適應工作任務、表達創新意見的實力。我曾經是一個愛玩又不好學的孩子,來到東吳哲學系,我才知道讀書也可以「很好玩」。思考剖析那些這輩子從不曾想過的問題,在無形之中精進了自己許多,也實踐在我的生涯規劃,改變了我的一生。選擇東吳大學哲學系是我一生都不會後悔的決定。 【看更多】 ★【文科生的逆襲】讓你看見 東吳中文系 ★【文科生的逆襲】讓你看見 東吳歷史系 ★【文科生的逆襲】讓你看見 東吳社工系 ★【文科生的逆襲】讓你看見 東吳社會系 ★【文科生的逆襲】讓你看見 東吳政治系 ★【文科生的逆襲】讓你看見 東吳師培中心
大學校園 【文科生的逆襲】讓你看見 東吳歷史系
持續在職場中發光發熱的東吳大學歷史學系三名校友,利用短短百字分享自己就讀歷史系的收穫,以及對於人生職涯的啟發和助益,讓你看見不一樣的歷史系,展現文科生逆襲的氣魄。 ★看更多;【東吳大學】看見文科生的20種逆襲 逆襲1:何基丞 ▌康普材料科技|董事長(歷史系69級) 大四的時候很多時間到故宮去參觀,看那時候的書畫、文物,這段經歷影響我一輩子,因為我到現在還是有收藏藝術品或繪畫的習慣,在東吳歷史四年的時間,給我的感覺就像一輩子你可以帶走的饗宴,受用無窮。 逆襲2:李德維 ▌立法委員(歷史系82級) 在東吳歷史系四年當中,我覺得我學到最多的其實是從歷史的各個段落中學會很多教訓跟經驗,而這樣的成長過程也學會了抉擇跟判斷,這個部分我覺得是東吳歷史給我最大的禮物及恩賜。 逆襲3:劉俐均 ▌新聞記者(歷史系100級) 大學所學的歷史很多是論述跟邏輯思考,課堂中的分組討論,讓我提早適應使用採訪及討論的記者工作;而不管是史官或是記者,都是寫歷史的人,東吳歷史也養成了我對當代的事件不輕易給予歷史評價的人格特質。 【看更多】 ★【文科生的逆襲】讓你看見 東吳中文系 ★【文科生的逆襲】讓你看見 東吳哲學系 ★【文科生的逆襲】讓你看見 東吳社工系 ★【文科生的逆襲】讓你看見 東吳社會系 ★【文科生的逆襲】讓你看見 東吳政治系 ★【文科生的逆襲】讓你看見 東吳師培中心
大學校園 【文科生的逆襲】讓你看見 東吳中文系
持續在職場中發光發熱的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學長姐,利用短短百字分享自己就讀中文系的收穫,以及對於人生職涯的啟發和助益,讓你看見不一樣的中文系,展現文科生逆襲的氣魄。 ★看更多;【東吳大學】看見文科生的20種逆襲 逆襲1:吳娮翎 ▌oopsWu創辦人|作家|記者(中文系98級) 中文系是當時喜歡書寫的我,人生的夢幻目標,入學後不只有喜歡的現代文學也學習到經典古籍,有機會多元學習去認識中文,習得的知識在往後的人生也有所啟發,像是當時選修的莊子時至今日,仍印象深刻;除了學習專業外,在東吳中文結識的朋友、同學也都成為一輩子的好朋友。 逆襲2:葉延儀 ▌ME30地中海設計珠寶|行銷總監(中文系100級) 中文系訓練我獨立思考的方式,溝通表達技巧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如今在品牌經營之路,過去的文本和學習內容給我很多養分,讓我得以清晰的信息,傳達品牌的承諾,並從情感的切角找到TA與品牌間更深的連結。 逆襲3:洪逸辰 ▌旅日教師|作家(中文系104級) 你我本如雛鳥色簡樸疎,中文系以思想、文學或神話的羽毛,扦插在年少輕狂的翅膀上,於是學會視戰如喪,管理以法術勢,善惡的終點皆是教育。學風自由的我們羽化為各色鳳凰翱翔,心懷鴻鵠志,傲立世界群峰,一鳴驚人。 【看更多】 ★【文科生的逆襲】讓你看見 東吳歷史系 ★【文科生的逆襲】讓你看見 東吳哲學系 ★【文科生的逆襲】讓你看見 東吳社工系 ★【文科生的逆襲】讓你看見 東吳社會系 ★【文科生的逆襲】讓你看見 東吳政治系 ★【文科生的逆襲】讓你看見 東吳師培中心
大學校園 長榮大學2022宣傳影片 特色系所學程系列-美術學院
大學校園 【東吳大學】看見文科生的20種逆襲
東吳大學人文社會學院以「人文再造,社會永續」為目標,追求一個以人為本的永續文明。歡迎每位卓越的年輕學子進入東吳人社院,探索自我的價值,在一個結合人文、藝術與社會的優質教育環境中,學習培養人的一生中所需要的技藝、能力與人格特質,不止掙一個工作,更要爭一個人生。當你步出校園、進入社會的霎那,你並不是因為從某個系畢業而獲得某個工作,你是因為你身上具備的某種氣質、某些能力與某個能力,而讓你有開創生涯與經營人生的無限機會。 人社院 心與世界的交會 院長米建國指出,為了完成上述理念與規劃,人社院將成立一個「計畫歸屬學習中心」(Project-based Learning Center)。這個中心將結合現有一切教學與研究的資源,涵括所有的老師與學生,一起在「學習」的前提下,鼓勵創新研究實踐計畫,推動師生共同學習與共同成長,培養複雜問題解決能力,從事跨域、跨界與跨國的合作交流、成就優質、卓越與永續的教育目標。 東吳人社院在此發出英雄帖,歡迎所有青年學子,挑戰這個全新的教育制度,一個結合「榮譽制」(Honor Program)、「師徒制」(Mentorship Program)與「卓越制」(Excellency Program)三制合一的教學環境。同時配合以「目標導向」(Goal-oriented)、「計畫歸屬」(Project-Based)與「問題解決」(Problem-Solving)三大能力培育的教學環境,為我們國家的未來,一起成就一群具有人文素養、創新品味、與卓越成就的社會中堅。 看見 文科生的逆襲 東吳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包括中國文學系、歷史學系、哲學系、社會工作學系、社會學系、政治系、音樂學系,以及師資培育中心。各系所畢業校友,人才輩出,往往擔任職場與社會組織要務,成就斐然。文科生的逆襲,讓人眼睛為之一亮。 ★【文科生的逆襲】讓你看見 東吳中文系 ★【文科生的逆襲】讓你看見 東吳歷史系 ★【文科生的逆襲】讓你看見 東吳哲學系 ★【文科生的逆襲】讓你看見 東吳社工系 ★【文科生的逆襲】讓你看見 東吳社會系 ★【文科生的逆襲】讓你看見 東吳政治系 ★【文科生的逆襲】讓你看見 東吳師培中心
大學校園 長榮大學校園安全會擴大召開 強化跨單位消弭校園危安事件
長榮大學111年7月份擴大校園安全委員會議於7月21日召開,會中邀請臺南市政府警察局少年警察隊隊長、歸仁分局偵查隊副隊長、大潭派出所所長、歸仁分局交通組、歸仁消防隊小隊長、大潭里里長、武東里里長及學生議會議長等與會,共同商議校區週邊治安與一般安全預防諮詢,建構校園安全防護網。 本次會議中,校長李泳龍對於校內外各單位協助共同守護校園及鄰近地區深表感謝,特別因應沙崙綠能科技示範場域及三井outlet周邊開發,本校持續於學生常態通勤路段及工讀場域鄰近區域實施巡查,打造更為健康安全的學習與生活環境。委員會中校安中心針對校園安全、交通安全、新世代反毒、學生賃居及夜巡工作等成效進行成果報告,總務處、體育室、環安室、性平會、衛保組及諮商中心則分別就編組執掌進行工作報告。 在綜合座談中,臺南市政府少年警察隊隊長蔡宗憲特別感謝長榮大學及校安中心投入協助社區治安工作,也邀請學校持續共同推動防治毒品及賭博計畫;歸仁分局偵查隊副隊長徐博文、大潭派出所所長董育成特別針對詐騙案件極常見手法進行宣導。臺南市政府消防局歸仁分隊亦針對防溺及水域進行安全宣導工作。安全是一切工作的首要,人安、事安、地安、物安等面向之管制措施,缺一不可,透過每月定期召開校園安全委員會議積極採取應處作為,防範危安事件的肇生。
大學校園 海洋保育跨域團隊 長榮大學協力守護台灣海龜棲地
長榮大學永續發展國際學士學位學程國際生、大眾傳播學系以及綠能與環境資源學系學生,組成跨國跨系所團隊前往琉球嶼,於7月4日至8月12日在當地海龜棲地進行淨灘、打造海洋廢棄物裝置藝術以及海龜生態調查。預計透過無人機與水下調查的方式蒐集海龜生態與環境資料,以尋找到海洋廢棄物熱點和海龜棲地並建立資料庫,透過分析這些環境參數及生物參數後,在海廢牆裝置藝術上展示,於當地與網路上推動海洋環境教育。 學生們每天到當地的中澳、漁埕尾與龍蝦洞等海龜產卵沙灘移除海洋廢棄物,記錄海洋廢棄物的種類與重量,將資料上傳到國際海洋廢棄物的網站,藉此連結國際保育組織,並將這些海洋廢棄物與琉球嶼環境教育的夥伴、在地國小師生與遊客,協力打造出在地的海廢牆裝置藝術,接著將調查所得的海龜生態與海廢資料,連結行動網站於海廢牆裝置藝術展示推動環境教育,夜間與當地巡護員進行上岸產卵母龜的巡護調查,共同守護台灣海龜的棲息地。 長榮大學2022年的小琉球行動由永續發展國際學士學位學程老師謝議霆主責,台灣咾咕嶼協會以及海湧工作室等團隊提供師資與藝術指導,預計於8月中完成海廢牆裝置藝術作品。 來自坦尚尼亞的國際學生Michael表示,這是在他人生中相當美好的行動學習經驗!在海邊活動的遊客與鄉親對淨灘行動很有興趣,也給予很大的肯定。利用淨灘所得的廢棄物打造出的海廢牆裝置藝術,十分有成就感。民眾對於將淨灘收集的海廢打造出裝置藝術感到相當驚奇,也大力讚賞長榮大學的海洋保育行動。Together we can, together we will!, together we can change the world and make it a better place for all!
高中校園 【2022國際化奧】榮獲4金,國際排名第1
我國參加2022年「第54屆國際化學奧林匹亞競賽」,在83個國家(地區)、326名參賽學生中,榮獲4金佳績,國際排名第1名(以學生金牌數計算)。4位金牌獲獎者,分別為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學生陳品羲、臺中市立臺中第一高級中等學校學生陳楷鈞、國立新竹科學園區實驗高級中等學校學生趙訢閎及國立嘉義高級中學學生劉耀璘,表現優異。 受疫情影響,今年國際化學奧林匹亞競賽改為線上賽,各國代表隊伍在各自國內尋覓符合大會規定場地參賽,並依規定建置競賽環境及安排監督人員。 由左至右為劉耀璘、陳品羲、趙訢閎、陳楷鈞。 榮獲4金,世界排名第一 我國代表隊由國內大學10多名教授組成輔導團隊負責培訓,歷經國內初選、冬令選拔營、複選、決選營4階段,從1,742名學生當中選出4名代表我國參加比賽。 國際化奧 需融會貫通 國際化學奧林匹亞(International Chemistry Olympiad,簡稱IChO)是為20歲以下的中學生所舉辦的化學領域實作與理論的年度國際競賽。比賽分為「理論」(占總分的60%)和「實驗」(占總分的40%)兩部分,各部分比賽時限都是五小時,不在同一天內舉行(一般實驗先考)。 考題為英語版,由帶隊導師負責翻譯,考生可用母語作答。試題涵蓋化學中多項領域,包括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分析化學、生物化學以及光譜學等。雖為中學範疇,但較深入,需要較高的知識程度和理解能力。因此,應試考生不僅需要對化學高度的理解力和極大的興趣,更需要一種突出的融會貫通、聯繫實際的能力。 教育部為獎勵學生的優異表現,訂有「參加國際數理學科奧林匹亞競賽及國際科學展覽成績優良學生升學優待辦法」,於本項競賽獲得金、銀、銅牌獎者,除可保送大學院校各本學系或推薦入大學院校各學系外,亦可分別獲得教育部頒發新臺幣20萬元、10萬元與5萬元的獎學金。獲得榮譽獎者則可推薦入大學院校各本學系。 臺灣4度獲全金 我國自1992年起參加國際化學奧林匹亞競賽,歷年均獲佳績,參賽至今總計榮獲61金、51銀及11銅。代表我國參賽學生於2009、2015、2017及2022年的競賽中均全數榮獲金牌。
大學校園 2022桃園閩南文化節《藝閣VS踩街》健行科技大學數媒系榮獲金獎
2022桃園閩南文化節《藝閣VS踩街》 恭喜~~健行科技大學數媒系榮獲金獎!! 數位多媒體設計系同學發揮創意 以『健步前行 閩震藝時』為主題 用台灣神明維護海上船隻的「媽祖」 ,並加上健行吉祥物「健行熊」來做創意 也藉此讓大家知道文創的重要性和意義~ #台灣文創 #感謝媽祖加持 #健行科大 #數媒系
大學校園 長榮大學2022宣傳影片-校外生活機能
高中校園 【2022國際生奧】榮獲3金1銀,成績亮眼
我國參加2022年「第33屆國際生物奧林匹亞競賽」,在65個國家、238名參賽學生中,共獲得3金1銀的佳績。3位金牌獲獎者,分別為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學生黃與真,國立嘉義高級中學學生劉宸安以及黃亮昕,銀牌獲獎者為臺中市立第一高級中學學生胡凱捷表現優異。 左起胡凱捷、劉宸安、黃亮昕、黃與真。 榮獲3金1銀,成績亮眼 我國代表隊由國內大學20多名教授組成輔導團隊負責培訓,歷經國內初選、複選、選拔營及決選營4階段,從3,909名學生當中選出4名代表我國參加比賽。 國際生奧 命題範圍廣 國際生物奧林匹亞(International Biology Olympiad,簡稱IBO)是為國際間高中生舉辦的生物智能競賽。競賽包括「理論」和「實驗操作」(實作)兩個部分,各占總分的50%。 試題涵蓋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植物解剖與生理、動物解剖與生理、動物行為學、遺傳學與演化學、生態學、系統生物學等學門範疇。命題方向寬廣,讓考生能充分發揮認知及技能上的潛力,並可展現其獨立思考與創造能力。 教育部為獎勵學生的優異表現,訂有「參加國際數理學科奧林匹亞競賽及國際科學展覽成績優良學生升學優待辦法」,於本項競賽獲得金、銀、銅牌獎者,除可保送大學院校各本學系或推薦入大學院校各學系外,亦可分別獲得教育部頒發新臺幣20萬元、10萬元與5萬元的獎學金。獲得榮譽獎者則可推薦入大學院校各本學系。 臺灣國際平均排名前5 我國自1999年起參加國際生物奧林匹亞競賽,歷年均獲佳績,參賽至今總計榮獲70金23銀3銅,國際平均排名為前5名,代表我國參賽學生曾於2008年、2010年、2011年、2014年、2016至2018年、2021年的競賽中全數榮獲金牌。
大學校園 長榮大學USR計畫將台灣經驗於非洲實踐
長榮大學「綠色社區根與芽行動計畫:從在地到國際」(以下簡稱本計畫)USR辦公室,於本月12日出發前往非洲坦尚尼亞與蒲隆地兩國,共計5人的參訪團,進行兩週的非洲實踐之旅。與當地學術機構、珍古德協會及根與芽計畫交流互動,並透過工作坊將台灣經驗於非洲實踐。 參訪團首站抵達坦尚尼亞阿魯沙(Arusha)拜會珍古德協會。雙方介紹彼此的工作外,更暢談合作發展目標,期許未來展開更多的互動交流。此外,珍古德協會坦尚尼亞北部地區的計畫負責人Erasto也向團隊介紹即將於明年落成的珍古德博物館,館內除了常態性的珍古德博士相關展覽外,更重要的是將成立互動教室。他也邀請本校師長提供線上講座向各國遊客與當地學生分享更豐富的環境教育課程。協會也安排團隊前往當地的Moshono中學,由根與芽社團的學生介紹在學校與社區執行成果斐然的植樹計畫。USR辦公室執行長甘玲華代表團隊勉勵學生努力追求夢想,如同根與芽計畫行動所說:”Together we can, together we will, change the world.”,我們每個人都有改變世界的能力。 本計畫為促進國際連結,特別前往「坦格魯社區發展學院」(Tengeru Institute of Community Development),向院方介紹本校長期發展環境教育以及力行大學社會責任的成績。學院校長George全程接待並提及Tengeru為坦尚尼亞歷史最悠久的社區發展學院,關心社區、解決社區問題一直是學院任務,與USR的精神不謀而合。因此在此次拜會中,與珍古德協會阿魯沙區域以及學院簽訂合作備忘錄,未來三方將在環境教育、學術交流、性別平等以及社區工作等議題上建立長期且友好的合作關係。 結束阿魯沙行程後,團隊隨即飛往坦尚尼亞的經濟中心-三蘭港,拜訪珍古德協會坦尚尼亞總部,並由執行總監Frederick親自介紹協會的各項執行計畫。他也提及由於本校與台灣珍古德協會提供獎學金,讓來自非洲與世界其他地區的根與芽計畫學生得以前往台灣接受高等教育,對此珍古德博士跟他都相當感謝。五年前在這裡與學生道別,今日學生帶著學習成果歸來,相當動人,也一同見證教育的力量。期許台灣與坦尚尼亞雙方能夠強化現有的制度,讓更多國際學生到台灣學習成長。 此行另有一項主要目標,讓學生將台灣所學於非洲實踐,因此在7月20日和Farhari(以「女性」為榮)根與芽計畫合作,在三蘭港的Jangwani女子中學辦理Care計畫及布衛生棉工作坊。課程共有50名學生參加,結合SDGs第5項的性別平權(gender equality),向學生傳遞正確的生理衛生觀念。團隊帶著從台灣募集而來的布衛生棉,也準備了材料包,實際教導學生親手縫製布衛生棉。坦尚尼亞志工講師Habiba感謝台灣民眾的愛心,她表示製作布衛生棉除了響應永續環境外,更希望透過工作坊的辦理,解決坦尚尼亞女性長期所面對的「月經貧窮」。她也期待本校永續發展國際學士學位學程(以下簡稱IPSD)學生Benica 8月回到坦尚尼亞實習後,代表本計畫一起合作到不同城市辦理更多場次的工作坊。 非洲實踐之旅,接下來將展開水質監測工作坊、前往蒲隆地關懷第一屆IPSD畢業生及了解新創業家計畫執行狀況。本計畫第二期之第三年,將開展更多量能,發揮國際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