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校園

大學校園 產學接軌!「醒吾三立影視學院」將開課 向下扎根挖新星
產學接軌!「醒吾三立影視學院」將開課 向下扎根挖新星 畢業即就業是每個大學生努力的目標,有感於現今學生和業界存在產學落差,醒吾科大校長及表演藝術相關科系系主任、高中職師長近日來到三立電視台參訪,為未來產學合作暖身。三立電視未來將前進校園,成立「醒吾三立影視學院」,透過幕前、幕後兩大方向,找來各界專業講師,於醒吾科大開設一學年課程,讓學生能在就業前了解業界所需人才特質,未來更有機會畢業即就業。 校長、老師們首度來到電視台參訪,從新聞棚、戲劇棚,深入了解作業流程,醒吾科大校長陳義文更用「驚訝」二字形容感想,對於產學落差情形,他表示一定得讓學界和業界互相配合,將企業文化帶進學校,在學生還沒出社會之前,就和企業有共同認識,因為認識、了解,才有機會在畢業後快速進到業界,才不會因適應不良而被淘汰。 三立電視台無論在新聞、節目、藝能經紀、新媒體皆以發展成熟,建立完整媒體產業鍊,未來也將透過幕前、幕後兩大方向,安排一系列課程,請來各界專業講師,帶同學認識企業所需人才特質、技能,不只讓學生早日接觸業界所學,也讓電視台有機會挖掘新星,表現優異同學未來更有機會進到電視台。 此次參訪不只醒吾科大表演藝術相關學系系主任,包括醒吾中學、稻江護家、南強工商、智光高工、泰北高中師長們也出席,希望透過合作,讓學生提前認識業界,向下扎根,南強工商校長徐美鈴說,期盼未來學生在高中時找到方向,到科大時進階學習,未來畢業無縫接軌,真正為企業所用。 去年八月,三立電視即與醒吾科大首度合作,甚至推出電視劇《高校英雄傳》,讓學生獨挑大梁、真槍實彈上鏡演出,時隔一年再度攜手成立「醒吾三立影視學院」,期盼縮小產學落差,同學們的表現更令人期待。
大學校園 醒吾科大榮獲Predator League電競盟校盃《英雄聯盟》總決賽季軍
2020 Predator League台灣英雄聯盟項目總決賽,於12月13日起一連三天,在三創電競館展開精彩賽事,由前12強隊伍競逐2020亞太區電競聯盟大賽門票,以代表台灣前往菲律賓進行國際決賽。最終醒吾科大代表隊榮獲Predator League電競盟校盃《英雄聯盟》總決賽季軍,不但參賽選手的辛苦努力獲得回報,也激發了同學們的鬥志,紛紛表示希望能持續努力,繼續參與更多重要賽事,以登上國際舞台為目標。 Predator電競聯盟預賽今年共在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馬來西亞等17個區域進行預賽,為深耕校園教育並培育國內電競人才,宏碁Predator League電競盟校盃,邀請包括醒吾科大在內具備Predator專業電競設備的20所聯盟學校參賽,透過經驗的累積,養成選手在不同項目的團隊默契與實戰技巧。為了爭奪進入總決賽的資格,醒吾科大從10月份舉辦一連串校內競賽,經過激烈競爭後由資訊科技應用系蔡承家、劉康驊、黃芯強、劉康煜及資訊管理系章家誠組成最強團隊,再經過兩個月密集紮實的訓練,終於在總決賽傳來佳績。 醒吾科大近年來積極投入電競產業的人才養成,並與包括宏碁在內多家知名企業合作,打造完善的軟硬體設施,例如電競教室、水冷式電腦、直播室等等。除了電競選手外,包括專業電腦組裝、賽事講評直播、遊戲開發等等,都是培育的重點項目,期望幫助有興趣的學生在電競產業的不同領域,都能有專業且突出的表現。
大學校園 文藻外大外教系年度鉅獻『曠肆鉅作』 強勢登場引領親子互動教材新風潮
文藻外語大學外語教學系秉持培育優良語文教育人才理念,展現優異辦學績效,第十四屆外語教學系畢業成果展,以「曠肆鉅作 Dinfinity」為展覽主題,打造好玩又有趣的英語親子互動教材,於上月23、24日假台鋁MLD舉辦為期二天之教學產品展示,盛況空前,吸引超過千人前往觀展及同樂。此次展覽活動核心理念在於期待突破現今教育的框架,發揮出令人驚豔的創意及教學課程設計,展現出本校外教系活潑、創新及獨具色彩的多元教學能力。 因應國際化及全球化的趨勢,政府更提出2030年將全面實施雙語國家政策,文藻外大外教系自民國92年起即秉持培育具專業全英授課能力之外語教育工作者為創系宗旨,提供最完善的師資教育系統,自創系以來已培育多位優秀英語教師任教於各級學校,延續外語教學系的教學理念。第十四屆外教系畢展總指導老師藍美華老師及陳思安老師對本屆學生表現及能靈活運用四年所學的知識辦出此次畢展十分讚賞,確實傳達外語教學系的核心價值與培育優良外語師資的資訊給民眾,讓更多人更加了解文藻及外語教學系辦學特色,並能親自體驗第十四屆應屆畢業生與指導教師共同研發的教材與教具。 外語教學系第十四屆畢展以校外靜態展及校內英文專題發表會方式展出,靜態展於11月23、24日在台鋁MLD舉辦為期二天之教學產品展示,現場有好玩又有趣的親子互動遊戲,以及60多種精美好禮抽獎活動。吸引眾多民眾前往參加,盛況空前,打破創系紀錄!本校大家長陳美華校長更親臨現場,給予各組建議及勉勵,讓全體師生充滿動力,陳校長肯定外教系本次畢展富有創造力及專業的水準,未來外教系師長將大力協助學生使其研發之教材得以商品化,走出校園,並在業界取得一席之地,擦亮文藻品牌,打造文藻外大培育優良外語師資之形象。 29日校內專題發表會,共有七組費時近一年時間研發、設計、產出的原創教學作品,主題包括國家、自然災害、性教育、藝術、烘培及親子共學等議題,以跳脫傳統教學框架的學習方式,提供不同年齡層的學習者更多元的學習選擇。例如,透過繪本及立體書學習性騷擾防治、透過電子書學習自然災害、利用桌遊及動畫學習英文單字及文法。發表會現場更有陳美華校長、許淮之副校長、學務長、公關室主任及校外貴賓、家長會長等共同蒞臨現場親自觀摩同學發表,盛況空前。此外,文藻外教系為打造優秀英語教師的搖籃,系上為展現外教系學生國際移動力及學生參與實習成果,今年成果展中也安排曾赴北京金寶幼兒園、胡志明Amy Class語言中心、阿蓮國中和長頸鹿及何嘉仁美語實習之應屆畢業生,為系上學弟妹及家長分享其海外實習及職場學習經驗,鼓勵系上學生於在學期間,累積海外實習或職場實務經驗,每場講座皆受學弟妹熱情迴響,實際反映出文藻學生國際視野及勇於接受挑戰的精神,亦期許自己能夠於畢業即接軌市場的決心。 文藻外大外語教學系畢業成果展是該系的年度盛事,更是讓學生將在校所學運用於專題製作當中。學生作品結合外語教學理論、第二外語習得、語言學、課程設計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及實際教學經驗,設計出全新的教學教材作為專題成果,獲得觀展民眾的肯定與讚揚。畢展行政同學大四的萬惟真、陳俊德、吳庭諭和蘇尹亭分享一年以來的籌備歷程,「曠肆鉅作」將本屆所有畢業生的心連結在一起,為的目標只有「完美展現文藻學習成果」,將所學的課堂理論、實際教學經驗,能透過動、靜態展確實地傳達給觀展的每一位朋友,亦將如此貫徹的精神傳承給每一屆的學弟妹,讓文藻外教系繼續茁壯,樹立為令人刮目的英語教學品牌。
大學校園 【英文潮流無法擋】 文藻與波麗士大人共同打通任督二脈
英文潮流銳不可擋,高雄雙語城市口號一出,三民二警察分局攜手文藻外語大學籌劃「警用美語會話」,望能藉由文藻外大活潑與創新的英文教學課程設計,讓分局有志學習警用美語的員警們,提升其執行勤務所需之英文能力。文藻外大外語教學系陳念霞老師所開設「職場體驗實習」於108年度第一學期首次與高雄三民二警察分局合作,打造「警用美語會話」課程及教材,不僅讓公務繁忙的波麗士大人於工作之餘提升英語力,也同時精進本校外語教學實例與成效,為全國唯一大學進入警方建立合作互助一里程碑。 自108年7月由文藻外大外教系實習生為鼎金及覺民派出所的員警們打造為期4個月各60小時的美語會話課程,利用各式的英文活動及客製化教材,包括遊戲、實作、實用情境對話,增加同儕互動,課程內容生活化且配合警務所需,以口語及聽力為主,加強警員基本英語能力,以利警員執行日常與英語相關之職務。 陳念霞老師表示天涯若比鄰,雙語、甚至國際城市是一個趨勢,隨著科技的進步、時代的潮流,各國人種居住在世界各地,因此善用國際語言「英文」交流變得更為重要。三民二分局跟隨大環境轉變腳步,率先投入提升警員英文能力的規劃,不僅讓文藻未來的合作能有更多發展的空間,相信其他相關機構也能效法此模式規劃進修課程,一同打造高雄雙語城市。 反觀文藻學生於實習的過程中,透過與員警們的英語教學互動,「小老師」習得許多不同的體驗。為了不讓課程造成警員在執勤時間外的負擔,在英文課程設計上須考量成人學習者的英語學習興趣,針對不同程度的學習者規劃難易適中的教材,讓學生們以輕鬆愉快的方式學習英文,因此突顯備課的重要性,挑戰著每一位小老師的教學技巧。鼎金派出所的員警分享到,經過了這次多樣化的英文課程體驗,「英文不再是一個陌生的科目,而是一種溝通的工具」;面對合作單位對本校實習生的回饋與肯定,亦是學校推展校外實習中的終極的目標。 文藻外大不僅培育學生成為英語教學專業人才,更結合產、官各領域為實習機構,望藉由實作拓展文藻生跨領域能力,提升學生就業一條龍的競爭力,成為兼具語言能力和國際視野的人才。
大學校園 德明科大資科系與數聯資安公司簽訂實習備忘錄
德明財經科技大學資訊科技系積極推動學生赴產業界進行大四一學年之專 業實習課程。目前以內湖科學園區之廠家佔比最高,其餘之實習廠家亦為國內 資訊產業之翹楚。日前於11 月10 日前往內科資訊安全廠商遠傳電信子公司數 聯資安公司,拜訪資深顧問林燦柔先生及其研發部門洪欽滿協理,並完成簽訂 實習備忘錄,預計於109 學年度起媒合學生前往數聯資安公司進行資訊專業實 習。資科系李主任勉勵大三同學提前準備資訊專業的證照及技術履歷表,以符 合該公司提供實習機會的技術基礎要求,順利進入資安領域開拓資訊專業職涯。
大學校園 文藻外大與法國羅亞爾河區工藝商會簽屬合作備忘錄 共同推動國際人才移動力
歷時近一年的商談後,日前法國羅亞爾河區工藝商會會長喬爾·富合尼夫婦率大西洋羅亞爾省工藝商會會長飛利浦.貝利夫婦、羅亞爾河地區工藝大學培訓中心主任奧立維.夏希耶、羅亞爾河地區工藝商會國際交流代表大衛.余方等人拜訪文藻外大,進行會議交流並簽屬共同合作備忘錄。 由本校校長陳美華代表簽屬合作備忘錄,促成雙邊未來合作事宜。陳美華校長表示「本校法文系學生人數高達800餘人,為全台灣法語學習人數最多的學校,亦感謝法國羅亞爾河工藝商會提供本校修習法文的學生專業實習機會,至博物館、飯店、酒廠、酒莊、修道院、城堡和歷史主題公園等地學習,得以落實本校致力培育學生外語結合專業的教育目標。」 法國工藝產業所擁有的專業技術是奠定法國經濟的重要基石,喬爾·富合尼會長致詞時表示與文藻外大合作讓他特別感動,「目前法國工藝商會(CMA)與15個國家進行國際交流合作,此次更是首度與亞洲地區大學簽訂合作備忘錄,希望未來法國羅亞爾河區工藝商會可以與文藻外大共同推動本校國際人才培育的各項合作契機。」 法國羅亞爾河地區為法國第八大區,也是法國人公認生活品質最好的區域。法國羅亞爾河區工藝商會創立於1925年,隸屬法國的公共行政機構。2015年整併地區5個省級商會而成,底下包括69,000多家企業,提供二十萬的工作機會,「地區工藝大學」包含五個培訓中心,目前擁有4,500家產業夥伴、5,500位參加培訓的年輕學徒、7,500位持續進修的成人以及600位國際學生,將積極推動亞洲地區人才培育,因此本校與法國工藝產業所簽訂合作備忘錄後,可以在觀光旅遊領域落實本校同學的外語專業應用能力,實為拓展本校國際外語專業人才實務培育的重要里程碑。 法國羅亞爾河區工藝商會代表團此行與文藻外大團隊雙邊會議之後,並與本校學生進行交流,羅亞爾河地區工藝大學培訓中心主任奧立維.夏希耶特別介紹培訓課程內容,以及提供現場學生提問,交流氣氛良好。未來學院各系所中心將推廣此實習機會,期望將來能與法國羅亞爾河區工藝商會保持密切合作。期盼能夠透過雙方的互動交流,結合教育理念與海外實務經驗,增強本校學生的國際競爭力,共創學生語言、技能、國際移動力的三贏局面。
大學校園 醒吾科大與義大利廚藝學院簽MOU 開啟國際進修新管道
醒吾科技大學為推動國際學術交流,拓展國際視野,與義大利國際廚藝學院(ICIF)簽署學術交流備忘錄,將進行海外實習等合作項目,為醒吾師生進修開發國際管道。 ICIF(Italian Culinary Institute for Foreigners)成立於1991年,是義大利最具規模及影響力的國際廚藝學院,堪稱「米其林星級主廚培育殿堂」,義大利國寶級大師Massimo Bottura所經營的米其林3星餐廳Osteria Francescana就是該學院的實習餐廳之ㄧ。 義大利國際廚藝學院校長皮耶羅 (Pierino Sassone)表示,醒吾餐旅系歷史悠久,不論是教學資源與成果都令人讚賞,很高興能與台灣指標性的餐旅院校合作;醒吾科大觀餐學院無論在師資或是硬體設備都令他印象深刻,希望透過兩校合作,讓異國學員也能學習到亞洲與台灣餐飲製備技術的精髓。 醒吾科大觀光餐旅學院結合觀光休閒、餐旅管理、旅運管理與應用英語四系,餐旅管理系結合中西廚藝、烘焙飲調等餐飲製備與服務領域,師資陣容堅強,歷年得獎無數成績輝煌。 陳義文校長表示,餐飲為兩校的強項,期盼未來兩校能資訊共享與師生交流,相互切錯技藝與文化交流。此項合作是國內技職院校少有的國際資源,期許同學們未來能善用機會,為自己的未來創造更多可能性。
大學校園 【最HOT教授】台大電機葉丙成 6招讓學習變主動
當數學機率課也能像玩線上遊戲般,讓年輕學子愈來愈樂在其中,甚至捨不得關掉電腦、離開網路,恨不得能多解幾道數學題、多破一些關卡時,枯燥無味的機率課上起來將會多有趣!這樣的夢想臺大做到了,透過首創類似競技遊戲的學習平臺,國立臺灣大學成功地讓機率課跳脫傳統的制式教學模式,徹底翻轉高等教育殿堂! 量身打造教學工具,邊玩邊學讓課程變有趣 這位翻轉大學教育的幕後推手,正是現任臺大電機系副教授葉丙成。為了把數學機率變好玩,他與十多位資工系及電機系學生攜手設計程式、建構出一套線上學習遊戲平臺「PaGamO」,讓學生可以直接透過解題遊戲來占領地盤、擴大勢力,只要每多成功解出一道題目,自己的地盤就會跟著擴充,讓學生一邊線上解題、一邊攻城掠地。 這樣的創新概念引發學生強烈的學習動機與學習樂趣,解題速度之快令葉丙成大感訝異,但也讓他看見學生樂在其中的專注與熱情,而學習成效當然也直線上升。PaGamO具備了為學生「量身打造」的教育精神,站在學生角度來思考什麼樣的教學方式與內容才能引發學習動機與熱情,也為這幾年興起風潮的「大規模開放式線上課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MOOC)帶來另一番教學風景。 重新思考「教」與「學」的關係 談起創新教學的靈感來源,留著一頭濃黑蜷曲長髮、看起來相當有個性的葉丙成笑著說,或許是與生俱來的熱血個性使然,每次上課他總是賣力地手舞足蹈,使出渾身解數,恨不得將自己一生絕學通通傳承給學生,讓他們的知識行囊可以滿載而歸。 但這樣「一廂情願」的想法卻在某一天看到學生在課堂上「夢周公」時頓而驚醒過來。「當時我真的很驚訝,我都已經這麼努力地把課程上得有趣、清楚了,怎麼還會有學生在教室度估(打瞌睡)呢?」在極度震驚之餘,葉丙成開始思考「教」與「學」之間的關係及高等教育本質。 第一招:點燃學生學習動機 過去,葉丙成認為只要老師認真教學,把內容教得清楚有趣,學生自然而然會專心聽課;但經過深思長考後,他發現並非如此,箇中關鍵在於老師是否有辦法點燃學生內心的學習動機,一旦有了學習動機,才能激發出學習熱情與動力。 他語重心長表示,現在的學生已經跟以前不一樣,「絕不是老師教他的內容全都照單全收,而是會去思考學這個東西對我未來有什麼用處?為什麼我要去學它?」 因此,老師的思維也要跟著與時俱進才行,現在的臺灣教育早已不同以往,必須讓學生了解為什麼自己該好好花時間在這個課程上。身兼臺大教學發展中心教師發展組組長的葉丙成,建議各領域老師可以思考如何告訴學生,現在課堂所學的東西對他畢業後未來三年有什麼樣的幫助?彼此間具有什麼關聯性?藉此點燃學生的學習動機。 葉丙成以「公民社會」相關課程為例,如果光講一長串的政治制度與法制條文,對學生來說可能會覺得無聊乏味;但如果老師可以舉一些新聞實例來解釋,學生可以更清楚知道為何他們要上這堂課,以及該課程對自己未來的幫助,藉此讓學生熱衷於學習。 第二招:從學生喜好發想教學創意 除了思考如何燃起學習動機外,葉丙成也談到教師教學另一個需要改變的重點,還包括出作業與出報告的方式,因為他發現不少大學生作業抄襲情況嚴重,每次老師派作業下來,往往不是抄網路,就是抄襲學長姐「代代相傳」下來的回答內容,原因之一在於國內大學生修課學分多,導致沒有辦法好好花心思在課後作業上。 為改變這樣的現況,他開始觀察學生的喜好,發現不少人都對線上遊戲感興趣,於是靈機一動,想到何不利用現今學生最喜歡的線上遊戲方式來進行創新教學?讓學習也能變得跟玩遊戲一樣有趣! 第三招:讓學生自己命題出作業 再以課堂作業為例,葉丙成採取了「反客為主」模式,讓學生化被動為主動,以分組方式來自行設計題目。因為是學生自己出題,即使想抄襲也無從抄起,讓他們得乖乖思考、用心完成每一道練習題,讓學生從解題過程中一步步打通學習任督二脈,教學成效自然也就跟著水漲船高。 日積月累下來, 葉丙成發現,學生不但會因為自己出作業習題而必須融會貫通授課內容,就連出題方式也愈來愈具巧思,甚至展現令他讚嘆不已的創作能力。像有學生就以冒險家印第安納瓊斯的故事為靈感,將機率課作業變成一道結合數學概念與闖關遊戲的練習題,來計算取得勝利的機率,讓學生解題時就像冒險英雄般得一一過關斬將,既緊張又刺激。也有學生將自己喜歡的哈利波特故事融入在機率題目中,把題目變成如魔幻小說般新奇好玩。 值得一提的是,學生五花八門的出題創意與葉丙成的創新教學模式也獲得出版社青睞,師生還因此攜手完成一本名為《葉丙成的機率驚艷》著作,將一道道機率習題變成臺大學子的集體創作,留下難忘的學習回憶。 第四招:還給學生學習主動權 藉由這樣的教學方式,也讓葉丙成體會到給予學生「學習主動權」的重要性,過去老師常常只是單向教學,設計各種教材與練習題,在課堂上不停「餵食」知識給學生;對老師而言,這是盡其所能,但卻也可能因此剝奪了學生在學習上的主導權,即使老師為學生付出了這麼多,卻不見得能回收該有的教學成效。 於是他開始思考另一種「For the student, By the student, Of the student」的教學新思維,嘗試讓學生找回學習主動權,不只讓學生自己出作業,他更放手讓學生自行決定學習的快慢節奏,甚至由學生來設計課程內容、自己來評分。而這也正是葉丙成想告訴每位老師的教育觀念:試著多給學生一點空間,給予他們學習主動權,讓教與學的關係從「by teacher」轉變為「by student」,不再是由老師說了算。 第五招:讓學習走出教室、跨越時空 除了讓機率課也能像玩遊戲般有趣外,葉丙成也融入這幾年揚起教育熱潮的「翻轉教室」理念,讓學習走出教室,跨越時間與空間的限制。葉丙成說,他把「機率與統計」這門課的內容錄製影片放上網路,讓學生以「事先預習」方式在家先進行自修,之後再來課堂上發問,並將問題與老師進行討論。如此一來,學生即可依照自己的節奏來學習,對於有疑問或不懂的地方可以一再觀看教學影片來加強理解,藉此提高學習成效,避免學生在教室上課時跟不上老師的進度。 葉丙成更別出心裁設計「體驗式簡報教學法」,把上課場景拉到小學,請小學生來打大學生的期末簡報分數,讓修課的學生們知道,無論聽眾的程度如何,上臺簡報時都要把聽眾擺第一。 而不同過去的傳道、授業、解惑方式,經常受邀為教師演講的葉丙成認為,每個世代的學生都有適合他們的教學模式,隨著時代進步,老師的教學也應該與時俱進,好好思考什麼樣的方式才能激發學習動機、點燃學生熱情,藉此為教育模式挹注創新能量。 第六招:用臉書和學生互通有無 打開葉丙成的社群網站臉書頁面,上頭的臉書追蹤者多達一萬九千餘人,不知情的人可能會以為這是哪個明星或歌手的臉書粉絲頁,事實上裏頭有不少都是他的徒子徒孫與學生粉絲。 相較於以往大學教授給人深居學術象牙塔、埋頭做學問的刻板印象,如今的高等教育也隨著科技進步而逐漸改頭換面,尤其是臉書等社群網站興起,更讓教學模式不同以往。像是葉丙成就經常透過臉書發表自己對教育議題的看法與教學心得,學生也常在臉書上給予回應,甚至提出問題,師生間的互動透過臉書分享與交流而變得更頻繁,不再受限於下課鐘聲的響起,彼此感情也愈來愈麻吉,老師更可以透過臉書了解學生的觀點,讓教學回饋更為即時方便。 正因臉書在全球大行其道,改變許多人觀看世界的方式,也讓葉丙成逐漸在心裡醞釀著一個教育夢:期望有朝一日,臺灣能打造出屬於學習領域的臉書模式,完成一個可以影響全球人口學習的創新產物,藉此發揮教育影響力,不僅更多人可因此而受益,也讓臺灣有機會被全世界看見!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評鑑雙月刊第52期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學習如「打Game」 葉丙成翻轉大學教育
大學校園 醒吾科大數位設計系同學拿下第5屆我是導播datavideo盃冠亞軍
「我是導播」奪冠亞 醒吾數位放光芒 說到影視產業,除了微電影、動畫或者電視影集等,其實拍攝現場的多機導播作業,也是這個產業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也是醒吾科大數位系一直以來所致力培育的專業技能之一。過去導播的工作能見度較低,近年來藉由金馬、金鐘及金曲等頒獎典禮或演唱會等大型活動,社會大眾才開始注意到導播這個角色的重要性,因此台灣唯一的「我是導播」大賽,也成為各方競逐的焦點。這一次第五屆「我是導播」大賽,醒吾科技大學數位設計系在競爭者眾的情況下,一舉奪得冠亞軍的殊榮,真的十分難能可貴。 「我是導播」由洋銘科技所主辦,透過參與EFP(Electronic Field Production)多機位現場轉播比賽,激發學生團隊合作精神、硬體實際操作和影像創新能力,希望能夠培育出更多優秀導播人才。此項賽事已經是第五年舉行,過去醒吾數位系的團隊也都有很好的表現,這一次除了冠軍隊伍當中有畢業系友外,亞軍隊伍更完全都由數位系的學生組成,充分展現出數位系的教學成效。 亞軍隊伍中,擔任攝影師的陳姿璇本身就非常喜歡攝影,但過去完全沒有類似的經驗,這一次純粹是聽到比賽訊息,想要應用所學自我挑戰,才主動邀約其他同學加入組隊。姿璇回想,剛開始根本不知道要怎麼做,還好有吳尚樺老師的細心指導,才發現原來多機導播作業有這麼多需要團隊協調的工作,完全不像自己在攝影時一樣,能夠愛拍什麼就拍什麼。但也因此讓她學習到與隊友合作,能夠發揮出自己更大的能量。 同樣擔任攝影師的江承紜也因為這一次的比賽,建立自己在專業能力上的信心。承紜說,最困難也最高興的就是,在比賽現場能夠克服聽導播指令的恐懼感,專注地依照平常的練習,展現出專業的水準。決賽當天,承紜的媽媽也到現場幫大家加油,親眼看到承紜在比賽過程中的努力與成長,讓她也是與有榮焉,非常感動。 至於一樣擔任攝影的蔡誌恩,則笑著分享了整個參賽的過程中,除了辛苦之外,最讓他傻眼的是,導播竟然要他蹲著拍攝,結果他就真的從頭到尾都是蹲著拍攝。對此,擔任導播的張薰云則解釋,為什麼有這樣的奇思異想,是因為平常的練習中,吳尚樺老師經常提醒大家在現場要隨機應變,針對實際狀況重新調整自己的想法,因為創意是一種滾動式的嘗試,千萬不要太過於堅持自己原有的設計。 薰云也提到,之前以為導播的工作就是在導播機上隨便按一按就可以,參賽之後才發現在多機導播作業上,還有許多眉角與專業需要學習,真的體會到一山還有一山高的感覺,對於成品品質的追求更是無窮無盡,而這樣的精神也是醒吾數位系所秉持的教學理念。 事實上,多機導播作業一直都是醒吾數位系的發展重點之一,因為多機導播這一塊領域在影視產業中有極大的需求。時下許多棚內作業節目都需要多機導播,而這必須以團隊的型態執行,因此非常適合讓學生在學習專業技能的同時,也了解團隊間彼此溝通和協調的重要性,這正是醒吾數位系對學生能力與態度的養成重點。相信這一次的比賽過程,不但再次展現了醒位數位系對準專業的教學成效,更有助於提升學生未來在職場上的就業競爭力。
大學校園 插旗網紅藍海 醒吾科大舉辦直播競賽 挖掘新秀
繼與1111人力銀行、Up Live聯名合作「網紅學院」,結合業界、學界資源培訓網紅人才,獲得迴響。醒吾科大日前再辦全台「第一屆醒吾盃網紅直播競賽」,挖掘直播新秀。本屆競賽主題貼合林口在地特色農產品—有機菜,廣邀全國高中職、大專生參加,藉由初生之犢天馬行空的創意以新媒體直播方式推廣在地特色農產。 醒吾科大深知唯有建構出一個實務的教學環境,學生的學習才能與業界接軌。因此課程規劃的重點透過地域、產業與優秀人才的多元結合,期望帶動地方產業發展及專業人才的培育。藉由與在地企業產學合作,讓學生們直接接觸業界對於直播及社群經營的需求,轉化成課堂上的實務演練。上半年搭配母親節的活動,與鍋寶合作推出一系列針對年輕族群所行銷的家電網路影片。下半年在課程規畫上協助在地打鹿岸原住民餐廳經營社群媒體,以分組執行方式,帶動餐廳粉絲團人氣。 此次舉辦的「第一屆醒吾盃網紅直播競賽」,也是透過與林口在地的四家有機農場合作,芽寶寶有機農場、周好小農場、畦遊季有機農場及語林農場共同合作,提供對於網紅直播有興趣的年輕人一個創意表現的平台。學校也邀請目前在直播業界具有相當知名度,曾獲Youtube大獎的伊林人氣網紅鄭雅昀Selina、擁有近20萬粉絲的Youtuber Gino勁宥及阿里巴巴電子商務專業講師蔡建郎來擔任此次競賽活動的評審委員。評審們也會直播他們對於參賽者的評選標準及得獎小秘訣,參賽者們敬請期待。更多相關資訊請上Youtube頻道搜尋「醒吾一番」。
大學校園 德明科大資管系連續18年獲得 全國大專校院資訊應用服務創新競賽大獎
德明財經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連續18年在全國大專校院資訊應用服務創新競賽獲得大獎。該系2組學生團隊從初賽一路到決賽,11月2日於2019第24屆大專校院資訊應用服務創新競賽中,經過一整天與全國各大專校院資訊相關科系激烈競爭,打敗許多國立及知名私立校院再創造佳績。其中韓文銘老師指導的團隊,學生呂長紘、李志文、黃星耀、李翌群以作品:「兒少網路安全防護罩」榮獲iWIN兒少網路安全防護創新應用組第二名,另一組徐翠琇老師指導的團隊由學生詹志文、林浩倫、許庭維、李睿恩、張喬豐、王崧宇、陳建旭組成,以作品:「兒少網安一把罩」榮獲第三名及全場最佳人氣獎。 全國大專校院資訊應用服務創新競賽為經濟部、教育部等舉辦之官方正式比賽,為提升各校系所知名度與地位之重要全國性資訊類最大競賽。因此,國內公私立校院皆踴躍參與,競賽競爭之激烈可想而知。德明科大資管系能夠連續18年在此大賽中獲得許多獎項實屬不易。
大學校園 【109臺師大】修畢「第一門課」 即可登記雙主修╳輔系
為因應社會發展、跨域人才需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推動近年來堪稱規模最大的跨域學習課程改革,除了全盤檢討全校共同必修科目,並要求各系調降雙主修、輔系學分數外,大幅鬆綁修讀雙主修、輔系門檻從甄選制改為登記制,學生只要修畢各該領域規定「第一門課」,即可申請登記修讀雙主修及輔系,以鼓勵學生探索興趣、強化多元知能。 臺師大教務長陳昭珍表示,目前師大學士班學生有興趣跨域修習雙主修、輔系、學分學程比例占約50%。與臺大、臺科大合作成立臺灣大學系統以來,每年三校跨校選課學生超過六千人次,106學年度開放跨校修習學分學程,今年更開放跨校修習輔系,這次透過雙主修輔系新制,除了可適用所有師大在校生,也將適用臺大、臺科大學生。 首開雙主修、輔系與通識學分雙重採認 臺師大各學院和學系於10月30日教務會議中,共同研議通識課程納入雙主修、輔系修習科目事項,各院和各系預計從現有通識課程、各學系必修課程或院共同課程,挑選出一門核心課程,設定為各系雙主修和輔系課程架構的「第一門課」,並將該課同時納入通識課程和雙主修、輔系學分採計範圍。 採雙重採認的「第一門課」,可採計為通識課程學分,或作為雙主修、輔系規定學分計算。陳昭珍說,學生可藉由修習「第一門課」,探索自身第二專長,修畢後若對該領域感興趣,可進一步申請雙主修、輔系;若發現興趣不足,仍可採計為通識學分,以協助學生有效學習,觸發學生興趣探索、強化通識課程跨域引導的功能。 配合雙主修、輔系新制,師大全盤檢討近10年來沿用至今的通識課程架構,從原本「七大領域」及「自由選修」劃定方式,變更為「博雅課程」、「跨域探索」及「自主學習」三類型通識課程。其中,「跨域探索(4至10學分)」類型課程可採認各學系為雙主修及輔系學生規劃的「第一門課」。 雙主修、輔系開放登記制 放寬申請門檻 在雙主修、輔系修習資格上,將從「甄選制」放寬為「登記制」,減少名額限制,且配合跨域探索學習目的,學生需要先修畢規定的「第一門課」,才可申請登記修讀雙主修、輔系。少數學系除了第一門課外,因為申請人數過多,會有2至5門先修課的要求;此外屬於術科性質,如體育系、音樂系、美術系等,因需具備術科專長之技能,仍會沿用甄選制。 針對登記制開放後可能衍生修課人數較多的調整需求,例如教室空間不足、排課時間衝突和教師員額安排問題,陳昭珍強調,學校會積極研擬配套措施,盡量安排大教室上課、增加教學助理、同一門課開兩班、分散各系課程排課時間等方式,排解實際執行時所遇問題。 修習課程方面,師大透過建立適當選課機制和線上課架系統等方式, 希望協助學生完成課程修習以順利畢業。選課機制上,強調已具雙主修、輔系修習資格學生,具有較優先選課分發順序;建立線上課程架構系統後,學生可隨時進入教務系統,依「歷年修課檢視表」查閱缺修情形,以利提早規劃選課。 精實雙主修輔系課程 促跨域學習風氣 陳昭珍強調,單一科系知識已不足以應付未來社會需求,過去傳統以系為導向的做法,讓師資及課程受到侷限,不易發揮出最大效益,學生也失去培養跨域能力機會。臺師大自101學年度起,要求各學系將該系必選修課從過去90幾學分,降低到75學分,約佔總畢業學分六成,以全面檢討課程架構,精實課程設計。今年統計,多數學系規定雙主修多達60至75學分,輔系多達32至47學分,下學年起,更要求各系雙主修降低至50學分以下。 臺師大於108年4月24日的教務會議先修訂通過全校雙主修、輔系辦法,並於10月30日通過各學系的雙主修、輔系辦法以及共同教育課程實施辦法,各系均已精實雙主修及輔系課程,調降雙主修課程學分數,以40至50學分為限;輔系課程學分數,調降至20至30學分為限;學分學程以12至20學分為限。降低雙主修、輔系學分數,能使各系全面盤點專業知能,模組化各系課程架構和必修設計重點,合理化學校資源分配,並促使學系及學院間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