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考情

技職考情 【特殊選才】考試不是升學唯一的路
兩週前受邀參加政大商學院60週年慶,現場冠蓋雲集,席開百桌,MBA、EMBA校友成為主流,大學部反而成為配角,當年的大系,只有一桌10位。召集的學長是我大學助教,人長得帥又優秀,幾位學弟妹創業有成。聊到幼兒公托政策、大學入學制度,我侃侃而談,無人可及。從當年系上的榮景,談到現在的升學制度。我提到德國高中畢業就讀大學比例只有25%,紐西蘭20%,美國34%,坐在對面一位學弟聽了不解問我:「不念大學要做什麼?」我笑笑回他:「就業啊」。 特殊選才,升學考試不是唯一選擇 為什麼會有這個問題?因為台灣高中職畢業就讀大學的比例是97%,好像不念大學就是魯蛇,整個社會有很大的力量驅使人非念大學不可。大學原本是追求真理與知識的殿堂,工業化後大學為企業大量複製人才,大學文憑成為找工作的條件之一。德國10歲開始依照學生的性向分流,職業學校畢業有一技之長,可以馬上就業,在社會上得到的尊重不亞於大學生。高中教師跟牙醫的薪水差不多,各行各業的生活品質不會差異太大,念大學不是人生唯一的道路。 如果猷高三沒有休學一年去德國交換,他明年就大學畢業了。Nu明年高中畢業,升學、就業、出國唸書,我們完全讓他自己決定。兩個月前還可以感受到他對未來的迷茫,這是很正常的現象,當年18歲的我,不也是如此。無意間我們看到了特殊選才這個入學制度,不看考試成績,只看有沒有特殊才能與自學能力,這像是在大海中看到了一座燈塔,燃起Nu的希望,開始積極準備他的備審資料,開學第一次模擬考完全放在一邊。 厚厚一疊多達46頁的自傳、讀書計劃、特殊才能證明、推薦函,光是從小到大各種機器人相關領域競賽獎狀就30張,這是臨時惡補做不來的,即使是當年的我,現在一般高中生也不一定做得到。網路上查了很多資料,整個過程很像在美國申請大學,因為施行的時間只有三年,這跟現在絕大部分都是參加學測、統測的體制很不一樣,我們也沒有經驗。因為每個欄位有嚴格的字數限制,看Nu細心的斟酌每一個字,把一本一本資料影印裝訂成冊,小心翼翼地加上字跡工整的書籤。對於報名表、附件證明等放在哪裡簡直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很符合他的個性,套句他的話,就是要有質感。他頻頻問我的意見,我告訴他:「就照你自己認為最好的方式去做,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得很好。」 未來發展,興趣導向?就業導向? 回到商學院週年慶晚宴現場,我問在座的每一位學長姐、學弟妹,如果企管系要辦特殊選才,不看國英數學測成績,那個特殊才能的標準和條件是什麼?很多專業的科系細分出去,整個大學教育與就業環境的改變,我認為這樣就能回答企管系未來的發展方向。 以Nu的備審資料來看,強調機器人領域的科系有很大的面試機會,但是他研究各個學校科系的課程後,還是很堅持一定要符合他興趣的資工系,即使是很相近的科系都讓他有點猶豫。我們建議他多嘗試,如果上了相關科系,還是有機會轉系,不管上哪一所大學都是很好的結果。看到他站在這個人生轉折點,想到周遭功成名就的同學朋友,包含以前的我,哪一個不是高成就動機,強烈的企圖心,自我意識很強,想要出人頭地。但是學業事業上的成功不代表人生的成功,不少事業成功的人,無法兼顧婚姻家庭。陪伴孩子,是要鼓勵他追求成就感、企圖心?還是找到他的天命、興趣與熱情,以幸福快樂為優先? 從小到大我就喜歡讀書,一直到現在還保持這個習慣,家裡有超過3,000多本書,讀書從來不是因為考試才有的樂趣。雖然考試成績讓我有榮譽感,但是回憶起來,大學以前從來不知道什麼是成就感、企圖心。這些字眼一直到工作上班以後才正式接觸到,老闆同事之間經常轉發這方面的文章報導,把它當作面試錄取新人與晉升主管的標準。從企業的角度來看,不失為選才的一個標準,但是從人生幸福的條件來看,未必正相關,甚至有時候會衝突。 島內移民,尋找快樂學習的樂土 Nu的升學會落在哪個大學,我們不知道,他下定決心說如果特殊選才上不了他要的科系,他寧願拼明年的統測。哥哥說他有志氣,我們告訴他以現在的情況來看統測要考上國立大學不容易,他很有guts的回說,沒有一件事是容易的,困難才有價值。我們提醒他如果考上私立大學學費要兩倍,他說會打工賺學費。總而言之,就是很堅持。我跟他說如果統測考得不理想,還是有很多選擇:重考、就業、申請國外大學,或是念一個沒有聽過名字的科大,都可以,爸媽都支持。明年同一時間,弟弟妹妹也分別要從托嬰中心與幼兒園「畢業」了,他們未來教育環境上的預期變化,讓我們思考是不是要仿效古代孟母三遷,讓孩子搬到一個沒有作業、沒有考試、沒有排名,只有快樂的求學環境。台灣有沒有這樣的地方,如果有,在哪裡?我們想到島內移民。 有一段期間我們真的很認真的去看房子,一開始是考慮到弟弟妹妹大了需要獨立的房間。我們家有4個房間,但是妹妹長大終究需要一個女生的房間,預估大約還有5年的時間可以考慮。Nu說等他和哥哥長大搬出去,弟弟妹妹就有自己的房間了,但是如果家裡還有房間給他們住,當然住在家裡比較好。我跟他說,如果哪一天你結婚了,還是要考慮老婆的意見,也要問問媽媽的意見。我們討論之後設定找房子的條件必須是5個房間以上,跟現在一樣獨門獨戶,沒有隔壁鄰居,不用爬樓梯,離捷運近,管理要好,坪數要大,總價必須盡可能在沒有房貸的預算內,就是整體環境要比我們現在住的房子好。這麼多的條件還要住在台北,我跟老婆笑說,我們還是直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比較快。 有一位朋友語重心長的跟我說:「安佐,聽說你要搬回北埔,我衷心的建議你不要,跟家鄉保持一點距離才有美感」。我很清楚我的家鄉是北埔,曾經以為我退休後的首選是搬回去,那裡有我最熟悉的人事物,有我從小長大的記憶,有我祖先父母的故事,但是,如果問我們的孩子,他們的家鄉在哪裡,他們會如何回答? 返鄉回饋,飲水思源淵遠流長 北埔國小是我啟蒙成長的地方,每一位級任老師的名字我都記得,校歌我還會唱。這次120週年校慶,校長邀請我回去帶領大家合唱校歌,因為一些緣故與時間考量,沒有參加。兩年前聽朋友說北埔國小從我們的年代將近兩千個學生減少到現在只剩下不到300個,其中1/4單親、1/4外配、1/4隔代教養,從那時候開始,我就一直想著如何幫助那些孩子。今年的校慶有很多活動,我認為與其煙火式的贊助,不如號召志同道合的同學,用同學會餐費結餘款幫助弱勢的孩子,讓同學會更有意義。就我所知,有些孩子沒有錢買文具,沒有錢參加畢業旅行,午餐靠縣政府全額補助,一家五口沒有洗衣機,連一盞檯燈都沒有,知道他們的家庭狀況很令人心酸。一開始有不少同學響應,以為進行順利,後來有一些不同意見,沒有進展下去。霎那間感到家鄉好像很近,隔著不遠卻又好像很遠的距離,讓我近鄉情怯。回去,此時此刻,不會是我的選擇。縱使家鄉青山綠水,似乎不如待在台北單純而清淨。 隔天早上跟老婆討論,我們決定用個人的名義設立一個獎學金,這是我們的初衷,就是要幫助那些弱勢的孩子。我們匯了一筆錢,足夠提供獎學金給他們到我們離世前。我們告訴猷和Nu整個想法與背景,讓他們參與討論,猷給了很多很好的意見,他的考慮很周全、成熟,有一些點是我們沒有想到的。我們用妹妹的名字作為代表取名為「治甯感恩獎學金」,希望有一天我們不在了,等到他們四個孩子長大,有能力可以幫助別人,可以飲水思源,繼續捐獻這個獎學金,讓它永續下去。 獨立面對,20歲以後的人生自己負責 朋友聽到我們跟猷和Nu說養他們到20歲,如果住家裡供他們吃住,在外面就給剛剛好的生活費,20歲以後要繼續求學就打工賺學費,要不然就休學就業存夠了錢想唸書再復學。他認為這樣很殘忍,至少要供應到研究所畢業。我的想法跟前面一樣,念不念研究所是他自己的決定,絕大部分父母會比孩子先離開這個世界,在我來看,把孩子養到二三十歲還沒有能力在社會上靠自己活下去那才是殘忍。乍看之下,我們有錢捐出去設立一個獎學金卻不給錢供應孩子20歲以後的學費,似乎很不符合世俗的標準,但是我依然認為,留給子女最好的禮物不是金錢,不是一棟房子,也不是給他一個家鄉的記憶。到底會去哪裡念大學不重要,沒有念大學又如何?以後有需要,他會自己想辦法去念。有一天發覺「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也不會怎麼樣。我相信,只要心存感恩,就會看見美好,那就是幸福的所在。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張安佐(CEO奶爸)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不念大學要做什麼
大學考情 108五大升學管道時程表,高三生必藏
高三同學請留意,108學年度升大學五大管道中,除了各校「特殊選才」早於107年11月即開始報名與甄選外,其他如「個人申請」、「繁星推薦」、「四技申請」等皆於108年3月報名繳費,「指考分發」則於5月報名考試科目。「大學問」(www.unews.com.tw)將高中生升大學五大管道的最新時程表整理如下,供考生參考。 108五大升學管道時程表 108「繁星推薦」於108年3月11日開始報名,「個人申請」則於108年3月20日開始報名。其中「個人申請」第二階段指定項目甄試則於4月10日起至4月28日止,於週間及週末辦理;而「指考分發」則於108年5月7日開始報名指考。 至於想進入科大就讀的同學請留意,「四技申請」於108年3月18日起開始報名,經第一階段篩選後於3月28日公告,4月將進行第二階段複試,具體日期依各招生學校而定。 *各項考試及招生日期,請以108學年度各入學管道招生簡章為準。 ★資料來源:大學多元入學升學網
大學考情 【108英聽II】11/27寄考試通知,請留意
108學年度英語聽力測驗第二次考試,將於11月27日寄出「考試通知」,考生若遲至寄發後第5天(不含例假日)仍未收到「考試通知」,集體報名者,請洽代辦報名單位;個別報名的考生,則可上網至「大學入學考試中心」網站查詢列印或以電話(02-23643677)語音查詢應試相關資料。 「考試通知」印錯,怎麼辦? 收到「考試通知」後,請考生仔細檢查各項資料,如果發現姓名、身分證號、考區、無冷氣試場等5項,有任一項與原報名資料不同,請在「考試通知」寄發後3個工作日內以傳真方式更正。(傳真號碼02-23661365;連絡電話02-23661416 轉 608) 【集體報名】:集體報名的同學請向代辦單位反映,由代辦報名單位傳真「考試通知資料更正表」至大考中心。 【個別報名】:個別報名的考生,請傳真身分證影本、更正項目及聯絡方式至大考中心,傳真完成後並以電話確認收件與否。 「考試通知」遺失,怎麼辦? 若於考試前毀損或遺失「考試通知」,大考中心不再重製或補發。考生可自行上網至「大學入學考試中心」的「應考資訊查詢系統」瀏覽列印應試相關資料或以電話(02-23643677)語音查詢。 「應考資訊查詢系統」的開放時間至108年8月31日。 考試當天請攜帶有照片證件 考試當天須攜帶身分證正本或附有照片的居留證、護照、駕駛執照、全民健康保險卡等作為身分查驗的證件。 ※身分證或健保卡遺失怎麼補辦?請參考:【學測新制】身分證帶了沒?沒帶就GG了
大學考情 【108個人申請&繁星推薦】38系組採計音樂術科
108學年度「個人申請」和「繁星推薦」的簡章日前皆已出爐,其中「個人申請」採計術科音樂成績的系組共有31個,而「繁星推薦」採計術科音樂成績的系組則有7個,「大學問」(www.unews.com.tw)將其整理如下,供有心報考大學音樂相關科系的同學們參考。 108個人申請:31系組採計音樂術科成績 【北區】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 2.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表演藝術學士學位學程 3.東吳大學音樂學系 4.東海大學音樂學系 5.國立清華大學音樂學系 6.中國文化大學音樂學系 7.輔仁大學音樂學系器樂組 8.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音樂學系 9.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音樂學系(公費生) 10.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音樂學系(芝山組) 11.臺北市立大學音樂學系 12.實踐大學音樂學系(臺北校區) 13.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音樂學系 14.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作曲組 15.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聲樂組 16.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管樂組 17.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彈弦組 18.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撥弦組 19.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擦弦組(胡琴) 20.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擦弦組(低音擦弦) 21.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擊樂組 22.真理大學音樂應用學系演奏教學組(臺北校區) 【中區】 23.國立臺中教育大學音樂學系 【南區】 24.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音樂學系 25.國立中山大學音樂學系 26.國立中山大學音樂學系創作與應用組 27.國立臺南大學音樂學系 28.國立屏東大學音樂學系 29.國立嘉義大學音樂學系 【東區】 30.國立東華大學音樂學系甲組 31.國立臺東大學音樂學系(一般生) 108繁星推薦:7系組採計音樂術科成績 【北區】 1. 東海大學音樂學系 2.輔仁大學音樂學系器樂組 3.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系 4.實踐大學音樂學系(臺北校區) 5.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音樂學系 【中區】 6.國立臺中教育大學音樂學系 【南區】 7.國立嘉義大學音樂學系
大學考情 【特殊選才】免學測,擺脫考試展現自己
「特殊選才」主要招收具有特殊才能或不同教育資歷學生,讓部分具有特殊才能、經歷、成就或不同教育資歷的學生(如境外臺生、新住民、弱勢族群、實驗教育學生等)能順暢升學,大學能錄取真正具有潛力與才能的學生。 教育部104學年度起推動「大學辦理特殊選才招生試辦計畫」,自107學年度起特殊選才招生已納入正式入學管道,鼓勵學校以單獨招生方式進行小規模試辦,學校提供並強化學生學習適應與輔導機制,以協助經由特殊選才入學的學生適性發展。108學年度大學持續辦理特殊選才招生,共有44校403學系參與,提供1,014個招生名額,各校目前正在受理報名。(★請參考【108特殊選才】44校403系招生免學測) 學經歷不同也可以 海大海洋經營管理學士學位學程大二陳可安同學,從小跟著爸媽駐外,回臺灣後唸了國立南科國際實驗高級中學,一直很想留在臺灣唸大學,剛好得知海大特殊選才的招生以英文為專長、在校成績為輔。入學後,經過和教授們的溝通,發現大學教授們的包容力和多元性比高中的老師要高許多,並認同可安使用英文原文書、用英文寫作業和考試。可安建議在高中時期多參與課外活動和志工服務,創造自己的價值,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特殊性,感恩自己擁有的,努力圓一個屬於自己的夢。 而海大海洋文創設計產業學士學位學程大一謝緯儒同學,在華東臺商子女學校就讀時,懷著試一試的心情,在學測前,將部分時間拿來準備。緯儒向學校闡述身為一名臺商子女和在臺學生的視野及生長背景不同,包括長期在工廠學習機器、獲得設計專利、到其他公司的學習經歷、以及高中和同學成功創業網路商店等經歷,順利進入理想校系。緯儒建議欲參加特殊選才管道升大學的學弟妹們,首先,學習重心不能本末倒置,不能耽誤自己的學習時間;再來,要清楚地表達出為什麼希望學校能錄取自己,選擇適合的校系就讀,透過自身的獨特性並展現決心,讓學校看見自己的特色及努力,適性學習。 堅持可讓夢想成真 靜宜大學社工系大三劉子瑜同學,清楚自己不是天賦異稟的人、在學習階段得第一名都是比別人多花十倍努力才能得到的。但這樣的努力,無法應付接踵而來的大範圍模擬考,長期下來產生的挫敗感,曾讓子瑜思考過畢業後是否要直接就業。直到大學辦理特殊選才招生,讓子瑜的「不放棄」有機會被看見,亦十分感謝父親的教導─讀書不要有壓力,但不能輕易放棄,盡力就好。透過特殊選才進入社工領域後,子瑜不忘高中在建築科所學,各行各業皆有跨領域合作之處,並樂於學習。 志向明確脫穎而出 逢甲大學建築專業學院大二徐韻芬同學,在高三教師宣導時,發現大學也有設計相關系所辦理特殊選才招生,有設計相關比賽經驗的自己,也想試試看不同的入學管道,為未來創造更多可能。韻芬高一時確定未來科系方向後,開始訓練基本繪圖能力,並在讀書之餘準備作品集和備審資料,雖需承受獨自面對的壓力,但最後苦盡甘來,努力得到回報。入學後,韻芬更加努力學習,在設計課上得到好成績,且大學老師的教學方式讓韻芬能更加輕鬆自在地面對學業,助於正向學習。 而中興大學植物病理學系大一生張登清,高中就讀興大附農園藝科,出身農家的他,以植病為目標,希望未來能成為協助農民解決耕作疑難雜症的植物醫師。登清參加106學年度全國技藝競賽獲得金手獎第二名,對於植物嫁接及栽培十分純熟,經由師長得知自己符合興大植病系特殊選才的報考條件,順利進入理想校系就讀。開學至今,登清對於大學生活的自由與多元,感到悠然自得,除加強自身的基礎學科,同時也選修大三的作物保護學,希望可多深入學習植病專業;並建議欲以特殊選才管道進入大學的學弟妹,應提早確定方向,立定未來目標。 特殊經歷成就能加分 交大百川學士學位學程大一石恩亞同學,來自宜蘭慈心華德福實驗高中,自幼幼班開始就在體制外的華德福體系就讀,從小就對各類體育富有熱情,從高一開始撰寫籃球專欄、經營粉絲專頁,至今已經寫了超過四百篇文章,並在各大體育網站擔任專欄作家。恩亞在高中期間參與國際志工、智慧鐵人競賽、學生會等經歷,透過特殊選才管道進入交大就讀,他認為交大百川除了有專業核心課程之外,可以選擇其他課程來輔助主要專業,再將不同領域的知識融合,對未來發展有更多幫助。入大學後,選擇傳播科技作為專業核心,除了平時仍維持運動的習慣以及撰寫專欄外,與同學們的互動也相當熱絡。
大學考情 【108個人申請】師培公費讀大學,5校招生18名
108學年度「個人申請」有5所大學10系招收師資培育公費生共18名。「大學問」(www.unews.com.tw)將5校10系的招生名額及類別和分發縣市列表整理如下,供想要當老師的高三同學們參考。 師資培育公費生就學期間享公費待遇,畢業後需分發至偏遠或特殊地區學校履行服務義務,違者需退還所領之公費。此外,就學期間也須維持學業成績和達到輔導時數,否則會喪失公費資格。 108個人申請:師培公費生名額 享公費待遇4年,履行服務義務6年 師資培育公費生於就讀期間可享公費待遇4年,畢業並取得合格教師後,需分發至規定縣市地區學校服務至少6年。若公費生畢業分發任教後未依規定年限連續服務滿3年,則需償還已領的全部公費;若已連續服務3年以上但未滿應服務年數,則依其未服務之年月數比例償還已領的公費。 此外,請特別留意以下情況將會喪失公費待遇: 1.學業總平均成績連續二學期未達班級排名前30%(但成績達80分以上,不在此限)。 2.曾受申誡處分三次以上或記過以上處分。 3.畢業前未取得符合歐洲語言學習、教學、評量共同參考架構(Common European Framework of Reference for Languages:learning,teaching, assessment)B1級以上英語相關考試檢定及格證書(但離島地區及原住民籍公費生取得 A2 級以上英語相關考試檢定及格證書,不在此限)。 4.每學年義務輔導學習弱勢、經濟弱勢或區域弱勢學生課業,未達72小時。 5.畢業前未通過教學演示。 6.畢業前未符合中央、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教育專業知能需求。 ★資料來源: 1.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網站。 2.師資培育公費助學金及分發服務辦法。
大學考情 【108個人申請】9校醫學系招公費生64名
108學年度「個人申請」有9所大學的醫學系共提供64個公費生名額,今年開始招生的義守大學醫學系,提供公費生7名。「大學問」(www.unews.com.tw)整理9校系的招生名額,供有志報考醫學系的高三生參考。 要注意的是,醫學系公費生於新生註冊入學時,須填寫契約書及保證書,就學期間享公費待遇,畢業後需履行醫療服務義務,違者則無法領取醫師證書並需繳納罰款。 108個人申請:醫學系公費生名額 享公費待遇6年,履行服務義務6年 衛生福利部自105年度起開辦的「重點科別培育公費醫師制度計畫」,預定培育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及急診醫學科,於「個人申請」及「指考分發」兩大招生管道辦理。 醫學系公費學生就讀期間可享公費待遇6年,畢業並完成專科醫師訓練後,需分發至醫師人力不足地區的醫療機構服務6年。服務期滿後,檢具服務證明文件,送核准後即可離職,衛福部則會將醫師證書發還給公費生。 若畢業後若不履行服務義務,醫師證書將會由衛福部保管,並會應依公費生未服務的年數除以應服務年數的比例,要求公費生償還在學期間所領受公費總金額的四倍罰款。 ★資料來源: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網站。 【小編提醒】 想知道108學年度「指考分發」中有哪些學校的醫學系招收公費生嗎?請參考:【108指考分發】9校醫學系招公費生36名
大學考情 【108個人申請】11/12-3/21簡章發售
108學年度「個人申請」的簡章預計於107年11月12日起開始發售,每本180元,有需要的同學可以利用網路或郵匯購買,也可直接到全省21個販售點現場購買。網路或郵匯販售時間到108年3月8日止,而現場販售則於108年3月21日截止喔。 網路購買 【販售時間】:107年11月12日起至108年3月8日止。 【購買方式】: 1.請進入「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選擇「個人申請」,點選「網路購買簡章」,輸入基本資料及購買份數。 2.將購買所需費用,利用自動櫃員機(ATM)轉帳繳款或至便利商店(7-11、全家、萊爾富、ok)繳款,或至臺灣銀行繳款或至各金融機構辦理跨行匯款。 「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確認繳費成功後即會寄出簡章(收到款項後約需5個工作天,不含郵寄時間)。團體網路購買免運費,個別網路購買則須另加掛號郵資65元。 郵匯購買 【販賣時間】:107年11月12日起至108年3月8日止。 【購買方式】: 1.請先至郵局購買欲購份數金額的匯票(郵票、現金概不受理;須另加65元掛號郵資),匯票受款人請填寫:「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 2.將匯票寄至:「62102嘉義縣民雄鄉大學路一段 168 號 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收」。請於信封上寫明購買人姓名、電話、地址及郵遞區號,並註明「購買大學個人申請入學招生簡章」。 「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收到匯票後約需5個工作天(不含郵寄時間)處理寄出。 現場購買 【販賣時間】:107年11月12日起至108年3月21日止。 【販賣地點】:
大學考情 【108繁星推薦】11/12-3/12簡章發售
108學年度「繁星推薦」的簡章預計於107年11月12日起開始發售,每本80元,有需要的同學可以利用網路或郵匯購買,也可直接到全省21個販售點現場購買。網路到108年3月1日止、郵匯販售時間到108年2月27日止,而現場販售則於108年3月12日截止喔。 網路購買 【販售時間】:107年11月12日起至108年3月1日止。 【購買方式】: 1.請進入「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選擇「繁星推薦」,點選「網路購買簡章」,輸入基本資料及購買份數。 2.將購買所需費用,利用自動櫃員機(ATM)轉帳繳款或至便利商店(7-11、全家、萊爾富、ok)繳款,或至臺灣銀行繳款或至各金融機構辦理跨行匯款。 「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確認繳費成功後即會寄出簡章(收到款項後約需5個工作天,不含郵寄時間)。團體網路購買免運費,個別網路購買則須另加掛號郵資65元。 郵匯購買 【販賣時間】:107年11月12日起至108年2月27日止。 【購買方式】: 1.請先至郵局購買欲購份數金額的匯票(郵票、現金概不受理;須另加65元掛號郵資),匯票受款人請填寫:「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 2.將匯票寄至:「62102嘉義縣民雄鄉大學路一段 168 號 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收」。請於信封上寫明購買人姓名、電話、地址及郵遞區號,並註明「購買大學繁星推薦入學招生簡章」。 「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收到匯票後約需5個工作天(不含郵寄時間)處理寄出。 現場購買 【販賣時間】:107年11月12日起至108年3月12日止。 【販賣地點】:
大學考情 【108英聽Ⅱ】11/8報名截止,別再錯過了
108學年度高中英語聽力測驗第二次考試的報名時間為107年11月2日上午9時至11月8日下午5時。高三同學由學校集體報名,其他非應屆畢業生則可經由補習班集體報名或個別網路報名。千萬別錯過報名時間囉! 個別報名的考生請備妥數位相片檔和身分證正面影像檔(曾報考大考中心91學年度以後任一考試者免繳),並於報名期限內至大考中心網站,點選「高中英語聽力測驗--試務專區」,選擇「個別報名」登錄報名資料,並列印「個別報名繳費表」,於繳費期限內完成繳費。 繳費注意事項 【報名費】:集體報名費每人350元;個別報名費每人380元。 【中、低收入戶減免】:低收入戶免繳報名費。中低收入戶考生減免報名費十分之六,集體報名者每人140元,個別報名者每人152元。 【繳費方式與期限】:繳費方式有三種,請於期限內完成繳費。 【注意事項】: 1.中低收入戶考生若未能於報名期限內繳驗證明文件,則無法減免報名費,報名結束後亦不接受補件。若是第一次英聽考試審驗符合的中低收入戶考生,則在報名第二次英聽考試時無須再繳驗證明文件。 2.跨行匯款轉帳繳費或便利商店繳費,皆有手續費須請考生自付。繳費後,收據請妥善留存。 3.報名截止後,考生若符合退費條件,可於11月19日下午5時前向大考中心申請退費。 報名注意事項 【繳交相片規定】: 1.請考生報名時繳交107年1月1日以後拍攝的相片。若曾報考大考中心107或108學年度任一考試且相片為106年1月1日以後拍攝者免繳。 2.相片規格:人像之頭頂至下顎之高度應介於2.5至3公分之間。人像須脫帽、面貌清晰(不得遮蓋眉毛)、正面之半身照。黑白或彩色不拘,背景須為白色或淺色。不得配戴深色鏡片眼鏡。不得使用合成相片。 3.數位相片檔使用應注意事項:相片檔應為灰階黑白相片檔或高彩之彩色相片檔。數位攝影之影像,寬×高像素不得少於450×600 pixels;掃描器掃描之解析度不得低於300 dpi,最高解析度建議不超過500 dpi。 4.個別報名考生的相片檔請以身分證號命名,並以JPG格式儲存。 【報名進度查詢】: 集體報名或個別報名的考生,可至大考中心網站,點選「高中英語聽力測驗--試務專區」,選擇「報名處理進度查詢」,或以電話(02-23643677)語音查詢報名處理情形。 【報名資料確認】: 集體報名或個別報名的考生,在完成報名手續之後,請於107年11月16日上午9時至11月19日下午5時前,至大考中心網站,點選「高中英語聽力測驗--試務專區」,選擇「報名資料確認查詢」,或以電話(02-23643677)語音確認自己的報名資料是否完備。考生如發現與原報名資料不符或有遺漏,請檢具相關證明文件,向大考中心申請補正,逾期則不予受理。 【更改姓名或身分證字號】: 1.報名資料確認截止日後暫停受理更改姓名或身分證號碼作業。有更改需求的考生請於考試時攜帶更改後的戶籍謄本或載有更改姓名或身分證事項的戶口名簿供查驗。 2.如需更改成績通知單姓名,請於107年12月21日前,備妥上述資料向大考中心申請更改相關資料。 【小編提醒】 ★108英聽有哪些調整呢?請參考:【108英聽】考試日程表出爐,播音方式有調整 ★想知道英聽怎麼考嗎?請參考:英聽怎麼考?高中生不可不知(108新版) ★哪些人可以報考英聽呢?請參考:英聽,哪些人可以報名?
大學考情 【108英聽Ⅰ】成績單11/1寄出,沒收到怎麼辦?
108學年度第一次英聽測驗成績單將於107年11月1日統一寄發,參加集體報名的考生,請洽詢報名單位;採個別報名的考生,則請留意信件收取。 如果沒收到成績單怎麼辦?還有哪些查詢成績的方法?或者想申請成績複查,該怎麼做呢?讓「大學問」(www.unews.com.tw)告訴你~ 想搶先查分,怎麼做? 在還沒收到成績單以前,也可用電話語音或上網方式查詢成績喔。另外,考生在報名資料上若有填寫行動電話號碼,大考中心也會在成績通知單寄發當日,發送簡訊通知考生成績。 【電話語音查分】:107年11月1日上午9時起至108年8月31日止,可以電話語音 02-23643677 查詢成績。 【網路查分】:107年11月2日上午9時起至108年8月31日止,請至大學入學考試中心網站,進入「高中英語聽力測驗--試務專區」,點選「成績查詢」。 沒收到成績單,怎麼辦? 考生若於成績單寄發後未收到成績單,要盡快申請補發,逾期不受理喔。 【申請時間】:107年11月2日至11月5日止。 【申請方式】:以電話聯絡大考中心查詢寄發情形或申請補發。電話:02-23661416#608。 想要複查成績,怎麼做? 如果對考試成績有疑慮,可以向大學入學考試中心申請成績複查。 【複查時間】:107年11月2日上午9時起至11月5日下午5時止。 【複查方式】:請使用成績通知單上的「考生申請複查成績密碼」,至大學入學考試中心網站,進入「高中英語聽力測驗--試務專區」,點選「成績複查申請」。登錄申請複查的相關資料。 【複查繳費】:作業費用50元。上網登錄申請複查相關資料後,持系統印出的「成績複查網路申請表」至華南銀行繳費(繳款帳號可由系統自動產生)。方式有二: 1.華南銀行臨櫃繳費,或至其他金融機構辦理跨行匯款:繳費期限107年11月2日至11月5日下午3時30分截止。 2.使用自動櫃員機(ATM)或網路 ATM 辦理轉帳繳費:繳費期限107年11月2日至11月5日夜間12時截止。 【複查通知】:複查結果通知書將於11月7日寄發,同時提供網站「成績複查結果查詢」及電話語音(02-23643677)查詢,查詢期限至12月6日止。 【注意事項】 1.繳費後請將收據妥善留存,以備查驗。 2.若未於繳費期間內完成繳費者,視同申請手續未完成,且逾期不再受理補繳。 3.申請複查時,不得要求查看或影印答案卷、答案卡,也不能指定題號複查。 想申請成績證明,怎麼做? 11月2日起,考生可依需要申請中文版或英文版的英聽成績證明,分為一般件(每份 100 元)、急件(每份200 元或300元),有郵寄或現場申請兩種方式可選擇。申請期限自考試當年度起 5 年為限。 【郵寄申請】 1.所需資料:大考中心「成績證明申請表」、考生身分證正面影本、繳費收據正本。 (劃撥帳戶:「財團法人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基金會」,收款銀行:華南商業銀行公館分行,華銀代號:【008】,帳號:118-10-0075900,請於劃撥單繳款人/匯款人欄註明考生姓名;自動櫃員機(ATM)或網路 ATM 辦理轉帳者,務必列印收據並妥善保存)。 2.將上述資料以限時掛號郵寄至大學入學考試中心(10673 臺北市大安區舟山路 237 號),信封上註明「申請成績證明」字樣。 3.若為一般件,大考中心將於收件後5個工作天內以普通掛號將成績證明寄出;若為急件,則於收件後2個工作天內以限時掛號寄出。(也可至中心親取) 【傳真申請】 1.所需資料:大考中心「成績證明申請表」、考生身分證正本、繳費收據正本。 2.將上述資料傳真至 02-23620755,傳真後務必去電(02-23661416 分機 804 或 802)確認,以免影響權益。 3.若為一般件,大考中心將於收件後5個工作天內以普通掛號將成績證明寄出;若為急件,則於收件後2個工作天內以限時掛號寄出。(也可至中心親取) 【現場申請】:可至大學入學考試中心現場申請,即可當場核發。 1.所需資料:大考中心「成績證明申請表」、考生身分證正本(如由受託人申請,請加帶受託人的身分證正本)。 2.申請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9:00 至 12:00、下午 1:00 至 5:00(國定假日除外)。
大學考情 【特殊選才】利用光譜專題競賽展現自己
論紙筆考試,我必定贏不了其他人;但論專題競賽,我可是不輸國內或國外他校學生。我不是一般高中學測生,我是參與過專題並擁有特殊專長的特殊選才生。 選擇特殊選才的動機 在高中一年級的時候,一月左右傳聞學長利用特殊選才升大學,而名字就掛在校門口的紅布條上,那時的我羨慕不已。「為何他能夠不用考學測,就可以升大學?」我口中嚷嚷著。忽然有一位老師站在我身後,說著「你想試試看嗎?可以的話明天到辦公室找我。」我不以為意,只是笑著說謝謝老師,事後才曉得那是那位學長的指導老師。回家想了想,決定聽聽看老師的方案,於是隔天赴了約,從此開啟了「專題人生」。 專題「升」心態轉變 當初的一場光譜研習,使我對光譜產生興趣,而我們的專題內容就是利用自製光譜儀分析高雄小港的空氣污染物質。說起來研究時間一久確實有點味同嚼蠟,而迫使我們想繼續做研究的動力,是得到最好的獎項,並且利用「特殊選才」提早升大學,但這是最初的想法。當真正上了專題競賽的戰場,並得到優秀獎項時,那時的我才知道,原來所謂的專題生,追求的並不是能夠「提早升大學」,而是將自己過去一、兩年的研究成果,學會整理、學會融會貫通,並且展示給全世界看,與國內外學生、教授交流,這就是我們所追求最享受的時刻。 不得不說,專題研究遠比讀書來得更加辛苦,時常因為實驗的失敗而感到挫折,甚至崩潰;又或者是為了想出新的實驗方法而想破了頭,有時會想到廢寢忘食,有時夢中驚醒只因突然來的靈感,而整個夜晚都會投入其中,越接近預定期限就越容易熬夜,這就是我們俗稱的「爆肝生活」。有時想放棄,但又覺得不甘心,所以繼續研究,到了比賽當天,將研究的每一步細心解說,得到許多人的認同及讚賞,也將感到無窮的成就感,在這同時,也得到了專題研究為我們所培訓出的「特殊專長」。 持續探索的學習之旅 有些人說特殊選才生不經學測、登記分發升大學,是旁門左道的入學管道,但是我認為,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旁門左道」!每位特殊選才中選生,都有著一項以上的特殊專長,這項專長在國內近乎沒有高中生可以取代,是自己從研究中、從自學中求得的,是高中課綱裡頭學不到的知識,然這些知識與專長,是我們在專題研究中的利器,而協助我們盡早升大學,為的是繼續鑽研、投入研究並且延伸專題內容,或者是開發新的相關研究,為大學專題生涯開啟新的旅程,在高中專題寫下結論,並畫下句點。我很幸運,我是中選生之一。我常思考,「我走過的人生路有好有壞,如果當初沒有走到壞路,也沒有現在我認為剛好的人生。」 總結來說,特殊選才對於專題生來說,也許是一種福利吧。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選才電子報同意授權轉載(節錄),原文請見:我的經驗我的路—我的專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