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校園

大學校園 賀! 長榮大學學生動畫比賽獲獎連連
長榮大學學生近日在全國動畫比賽上獲獎連連表現亮眼,由大四數位媒體設計學系學生陳怡蓁、張喬瑋、蔡怡婷、陳采綾四位所共同製作的3D動畫「赤繩繫足」 日前獲得「第18屆全國技專院校電腦動畫競賽」一般大學組優勝獎。另外「長榮角川3 1 CG動漫學程」學生關伊婷、林許若芹、黃怡靚、劉怡娟、林芸彤、林佳萱、賴宥宇等7位大一同學參加第一屆全國「2022 元宇宙虛擬偶像角色設計大賽」也獲得佳作獎,可謂喜上加喜。 「全國技專院校電腦動畫競賽」每年吸引眾多動畫專題畢業生參賽,獎項包含優勝、佳作和入圍三類。今年全國一般大學組的優勝獎只有8個名額,可見競爭激烈。一般大學組優勝獎作品「赤繩繫足」屬驚悚風格,內容改編自台灣民間傳說「椅仔姑」。故事闡述女主角銀蓮自小就是童養媳,結識靈魅後對夫家、對周遭的人們產生想藉機謀害她的負面幻想,最終導致家破人亡悲劇。故事情節緊湊,視覺效果強烈,加上指導老師鄧偉炘建議也把傳統皮影戲帶入3D動畫表現,讓整部動畫產生獨樹一格的特色,表現結果令人印象深刻。老師和學生們很開心一年多的動畫製作成果總算有所代價。 「2022 元宇宙虛擬偶像角色設計大賽」為今年全國首屆比賽項目,吸引北中南共133件學生作品參賽,比賽要求學生必須設計出以元宇宙為概念的虛擬偶像角色,並且透過動作捕捉設備完成角色90秒到2分鐘的完整動畫,短時間的製作工時對學生頗有難度,長榮大學角川3 1 CG動漫學程班主任鄧偉炘決定由大一學生來代表學校參加比賽,雖大一學生無任何比賽經驗,但透過比賽可以提早讓他們了解整個3D動畫的製作流程,無論有無得獎都是難得的經驗,而這次表現不俗,7位同學共3件作品獲得佳作,對於初次參與全國賽事就能有這樣的成績已是難能可貴。 鄧偉炘說,長榮大學這幾年為了迎合產業人才需求,積極投入3D動畫教育工作,108年成立長榮角川3 1 CG動漫學程至今已2年半,參與的學生遍佈學校各學系與年級。在這兩年半的課程裡,學生除了學習所有3D動畫製作技術外,也參與各項產學合作來增進實務經驗,且課程安排學生參加全國及國際動畫比賽,入圍與得獎至今已達20項,專業國際動畫證照也已考取24張,課程修畢也會輔導學生到動畫公司實習,因此,每年皆吸引對動畫有興趣的學生來就讀。在設備方面,除了高階專業電腦教室外,更成立虛實跨境媒體中心並投資高價位的角色動作捕捉器讓學生們在虛擬角色的動作製作上更加順暢。在元宇宙開發的熱潮上,市場極缺這方面的專業人才,而學生在學校嚴謹的課程與先進的設備相輔下達到學以致用,傑出表現令人激賞。
大學排行 【2022泰晤士】教育學科排名,臺灣9校入榜
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簡稱THE)於4月公布了「2022世界大學教育學科排名」,在全球597所參與評選的大學中,臺灣有9所大學入榜,其中有3校在百大排行以內,分別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而教育學科的世界排名中仍是美國的史丹佛大學居全球之冠,其次是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哈佛大學第三。 臺灣9大學入榜 臺師大及臺科大今年仍為臺灣入榜名次最高的兩所大學,分別是25名及79名;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居於第三,為86名。 世界大學教育學科TOP10 在教育學科排名前十的榜單中,幾乎都是美國的學校,今年就有6所,其中史丹佛大學位居榜首,哈佛第三。英國則有2所大學進入前十,分別為第2名的牛津大學與第6名的劍橋大學。而亞洲進入前十的大學則只有香港大學和北京清華大學,分居5和7名。 5大評選指標 「THE世界大學教育學科」的排名主要是突顯在教育科目、教師培訓和學術研究方面領先的大學,根據教學環境、研究數量與聲譽、研究影響力、國際化、產業創新等5大面向、涵蓋13項指標進行評比,5大面向的評選權重佔比如下。 ★資料來源: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22 by subject: education
大學校園 長榮大學獲環保署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 各界夥伴到場見證揭牌
長榮大學國際珍古德根與芽生態教育中心正式通過行政院環保署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7月5日舉行揭牌儀式,臺南市政府副市長趙卿惠、行政院環保署環境訓練所組長魏國鈞、臺南市政府環保局副局長陳幸芬、水利局專門委員黃信銓、教育局科長陳宗暘、工研院綠能所組長莊勝達、環教場域(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農委會水保局台南分局、農委會特生中心、臺南市仁德水資源回收中心、走馬瀨農場等)、環境教育夥伴學校、社團、社區等產、官、學界人士均到場一同見證歷史性的一刻。 揭牌儀式由永續發展國際學程學生著傳統服飾,以熱情的非洲鼓表演來展開序幕。除各界貴賓到場給予支持,工研院更捐贈環教設施「生態乾式廁所」為揭牌儀式一大亮點。 趙卿惠致詞時特別恭喜長榮大學通過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成為臺南市第19處環教場域,在李泳龍校長帶領下,一路走來不簡單,獲得多項環境教育獎項的肯定,包含國家環境教育獎學校組特優,是一個集環境教育、生態保育及公民參與等特色的「水岸綠色大學」,啟發學生成為環境友善公民,克盡大學生社會責任,促進臺灣邁向永續環境,未來臺南市政府也將繼續支持學校推動各項環境教育活動。 代表環保署出席的魏國鈞提到,長榮大學與在地社區共同合作,深化地方元素,藉由環境教育演繹創造價值、擴大社會影響力值得肯定,未來盼望雙方持續合作,發揮長榮大學環境教育國際化的優勢,培育國際生取得環境教育人員認證,發出臺灣第一張外籍人員證照。 長榮大學李泳龍校長指出,本校能在環境教育中紮根,要特別感謝各界夥伴給予支持與協助,生態中心結合永續發展學程國際生向外推廣國際根與芽行動,包括每年的世界地球日活動、愛鄉護水嘉南大圳鐵馬溯源、動物嘉年華、入校推廣、戶外教學,及巴克禮公園自然中心的營運等,未來將持續強化與環境教育產、官、學夥伴、二仁溪流域社群、社區、團體等多方連結,透過本校夥伴高中及國際姊妹校的教育網絡,擴大環境教育實績。 長期與長榮大學一起推動行動式環境教育的台灣珍古德協會執行長郭雪貞表示,2014年珍古德博士來訪長榮大學,共同推動國際珍古德根與芽生態教育中心建置計畫,以「深耕在地、連結國際、社會責任」為推動目標,於校園內陸續建設環境教育硬體設施包括綠色建築珍古德教室、根與芽工作坊、可食性地景、中水回收池、鎖孔廚餘花園、太陽能教學設施等綠能及零廢棄示範場所,過程中採協力營造方式,在場域建置過程已經納入環境教育理念,更期許未來生態教育中心可以作為各環境教育設施場所、社區、河川社群的研發、創意基地,發揮大學陪伴社群成長的責任。 2018年興建的國際珍古德根與芽生態中心以綠色會呼吸的建築為出發點,做為零廢棄、環境友善的教學示範空間,於今年5月9日通過行政院環保署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未來可提供參與民眾環境教育時數登錄;生態中心環境師以愛觀察、懂思考、勇於探索及國際化元素設計了「二仁溪流新希望」、「水水魔法師」、「紙為你磚心」3套認證教案,涵蓋二仁溪環境保育、水資源重要性及資源循環利用。未來,將持續以珍古德博士的根與芽精神引發行動來關懷環境、社區及動物,提供環境教育專業服務給社會大眾、機關學校及團體。
大學校園 111學年度聯合登記分發重要日程【下一站 X 健行】
各位同學: 111學年度前往 #健行科大 通往 #未來 的列車即將發車,本站停靠的是【#聯合登記分發站】 請靠站旅客記得手邊乘車志願號碼 此站停靠時間7/14-8/2日 請往 #健行站 的旅客記得再度上車 --〉7/14-7/25網路選填登記志願(練習版) / 繳費期間 (集體繳費7/14-7/18 ; 個別繳費7/19-7/25) --〉7/28-8/2 網路選填登記志願(正式版) --〉8/9 放榜抵達【#健行站】 本班列車終點【#未來站】 未來有夢請於抵達 #健行站 後,由專人帶您轉乘 您的未來請看影片https://reurl.cc/VDgdzn
大學校園 【長榮大學】學系停看聽- 醫學社會暨健康照護學士學位學程 游淑真 助理教授 (健康科學學院)
大學校園 長榮大學攜手高中生 2022暑期國小雙語科學營開跑
長榮大學、台南一中、台南女中以及家齊高中等4所學校,將於7月6日至8日在阿蓮國小聯合舉辦「2022暑期國小國際雙語科學營」,60多位國小學童踴躍報名。 本校USR綠色大武崙社區推動辦公室(以下簡稱USR辦公室)於7月1日安排營隊工作人員以及隊輔培訓課程,讓學生們演練三天營隊的流程與教學活動,彼此熟悉、建立默契,同時也讓永續發展國際學士學位學程(以下簡稱IPSD)的國際生們加入團隊,與台灣高中生們互動學習。 培訓當天邀請「過日子社會企業」執行總監廖昱傑,分享營隊以及帶領孩童的經驗。透過實際的活動示範掌控全場的技巧,並提醒大家成為孩子的最佳引導者,勇於讚美,以同理心與包容心欣賞接納孩子,相信能順利捕獲學童們的心,成為「全場孩子王」。 台南一中老師張志成表示,在阿蓮國小家長及校方支持下持續辦理實體營隊,為確保所有參與者的健康將做好所有疫情因應措施。他提到,高中學生們利用課餘時間自行籌備營隊,實屬不易,其中有一位高中生曾參與本校USR辦公室所舉辦的第一屆兒童營,深具意義。 本校環境教育國際實驗學院署理院長暨USR計畫主持人洪慶宜則表示,長榮大學長期進行環境教育,暑期營隊是每年的重點活動。今年是USR辦公室第6次辦理相關營隊活動,第1次與高中學校合作,展現求新求變的一面,大學社會責任的影響力也更擴散。 暑期營隊將進行科學實驗、水質監測、國際文化及再生能源與環境永續之南極經驗分享等,IPSD的國際生藉此機會與台灣高中生進行交流合作,共同創造學童難忘的暑假回憶與學習。
大學校園 長榮大學轉學考報名至7/15 歡迎有志學子踴躍報考
長榮大學111學年度第一學期轉學生招生,將招收大學日間部2年級、3年級暨進修學士班,其中,日間學制各學系2年級聯合招生,以不分系方式報名暨錄取,報到後再選系。報名日期至7月15日止,網路報名網址https://admission.cjcu.edu.tw/Home/Index「招生資訊系統」,歡迎符合報名條件學子踴躍報名,加入長榮大家庭的行列。
大學校園 【長榮大學】學系停看聽 -醫藥科學產業學系 紀宗呈 助理教授(健康科學學院)
大學校園 孟加拉尤努斯中心主辦 2022社會型企業世界年會(Social Business Day 2022) 長榮大學參與分享USR計畫成果
長榮大學創新應用管理學系老師劉嘉麒,在會議中分享管理學院所執行的USR計畫(打造台南「社創矽谷」-佈建新化歷史街區社會創新與經濟永續)之計畫成果。打造台南「社創矽谷」為本校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之一,主要以台南新化歷史街區為推動執行實踐場域,佈建台南「社創矽谷」為目標。該計畫以社會創新實踐、跨域共學,以及尤努斯社企聯盟為基礎,透過場域、社創、資源完整鏈結所建立之「社會企業生態圈」已初具型態,有效地培力學生社會責任實踐與創新創業能力。此計畫進一步連結本校新創業家計畫(The New Entrepreneurs Program),作為外籍學生進行在地創生、青年社企創業之觀摩與實踐的場域。
大學校園 推展全民美學藝術教育 長榮大學與臺南市美術館簽訂合作意向書
長榮大學與臺南市美術館為共同推展美學藝術教育,提升臺南文化藝術生活,6月27日由臺南市美術館董事長蘇憲法帶領團隊與長榮大學簽署合作意向書,將藉由雙方資源共享、產學合作、人才培育、實習及學術研究等交流,落實美學藝術全民化的理念,一同為增進城市文化競爭力努力。 長榮大學校長李泳龍致詞提到,本校今年首次進入THE 世界影響力大學排名(THE Impact Rankings)獲得第601-800名的排名佳績,本月再獲2023年QS(Quacquarelli Symonds)世界大學排名第801-1000名,較2022排名大幅進步200名,種種優異表現都顯示學校極具未來發展性及國際合作能量,而國際化的臺南市美術館這次引進人氣展亞洲的地獄與幽魂發揮影響力,身為台南市民與有榮焉,期待接下來與臺南市美術館一起推展人文藝術教育,盼能一同深入沙崙智慧綠能園區迸發嶄新活力,引領共生共榮文化生機。 與長榮大學淵源頗深的蘇憲法不僅曾擔任講座教授,更是長榮大學董事長黃仁村的油畫老師。蘇憲法致詞時表示,非常高興能與長榮大學成為合作的夥伴,期望透過雙方合作關係,整合資源共享,共同推展全民美學藝術教育,凝聚文化認同。2024年是台南建城400週年,屆時將有一系列國際知名美術館的館藏在台南展演,除了跨國館際合作、展覽及藝術家的交流外,本館也積極為在地藝術家打造國際連結的平台,期望以美學、人文、藝術作為城市文化櫥窗,讓臺南與國際產生連動關係,與世界趨勢對話並進,提升城市文化競爭力。 簽約儀式由長榮大學董事長黃仁村率校長李泳龍、全校一級行政主管、美術學院所屬學系主任與臺南市美術館進行簽署;臺南市美術館董事長蘇憲法、館長林育淳、教育推廣部主任黃基鴻、行政管理部主任莊崇志、教育推廣部專員黃淑萍、董事長秘書邱耀億等人到場見證歷史性的一刻。
大學排行 【2022泰晤士】年輕大學排行,臺灣17校入榜
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2月公布了「2022全球年輕大學排名」,臺灣今年有17所大學入榜,和去年一樣。此排行榜主要以校齡50年以下的大學為評比對象,依據大學的教學品質、學術研究、論文引用、國際化及產學合作等五大指標13項次標,在全球選出475所年輕大學。年輕大學少了傳統的束縛,多了創新精神與開放風氣,辦學成效不輸百年老店,有志出國留學的同學可以作為參考。 臺灣入榜17所 今年,臺灣有17所年輕大學入榜,新入榜的學校為長庚科技大學,校齡雖短但辦學成效已受到國際肯定,一入榜即躍居私立科大之首。 今年,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仍居臺灣榜首,名次大躍進獲得49名,亞洲大學居次,為116名,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則為148名。 全球年輕大學TOP10 今年,巴黎文理研究大學前進1名成為榜首,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獲得第2,香港科技大學則為第三名。整體來說,在亞洲方面,臺灣入榜17所大學、日本36所、南韓7所、香港4所、中國11所;而在歐美地區,則是英國58所、法國24所、德國10所、美國7所大學入榜;另外,澳洲也有23所榜上有名。 【小編提醒】 排行榜的名次只是一個參考值,並非一成不變。且各種排行評比條件不一,也不能代表大學的唯一評價。不過,當同學在眾多大學中難以抉擇時,排行榜有時不失為選擇時的參考指引。 ★資料來源: Times Higher Education Young University Rankings 2022
大學校園 南華大學創新創業工作坊 元宇宙看見諸羅的美
南華大學產學合作與職涯發展處日前舉辦的「110學年度創新創業工作坊」,今年以「元宇宙看見諸羅的美」為主題,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專業領域,與其他領域同學跨域思考,透過元宇宙議題一起探索嘉義更多可能性。工作坊一開始由救國團嘉義團委會翁嘉賢組長以破冰遊戲進行團隊分組,演講部份邀請木更咖啡MUGENERATION黃思涵主理人進行案例分享。探索體驗由南華大學林辰璋副校長帶領學員以VR方式體驗臺灣生命教育意象館;下午由精璽創新整合行銷有限公司陳俊安顧問帶領學員解析元宇宙時代,接續由孫易新心智圖法教育機構張桓瑋講師透過心智圖讓學員發散思考。最後進行分組業師指導,由昇億水電材料有限公司黃彥富總經理及陳俊安顧問帶領4組學員,將每組產生之構想繪製成海報,接著進行評比與競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