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校園

大學校園 【長榮大學】學系停看聽- 應用哲學系 杜嘉玲 副教授 (人文社會學院)
大學校園 專業熟成 應哲系舉辦線上「長榮X東海兩校大學生聯合論文發表會」
為擴大哲學專業的跨校合作與訓練學生論述表達能力,長榮大學應用哲學系10日與東海大學哲學系舉辦線上「大學生聯合論文發表會」。研討會由兩校共同籌劃,今年已邁入第七年,提供哲學系學生正式發表與交流的平台。 開幕式邀請東海哲學系系主任蔡家和與應哲系系主任杜嘉玲致詞,蔡家和感謝在這樣的疫情期間仍堅持舉辦兩校交流,給學生彼此觀摩學習機會。杜嘉玲指出,大四學生在畢業前需以一年時間完成畢業專題,我們希望學生除了拿到學分外,能有個場域讓學生陳述自己的論點。學術界針對大專生的發表平台不多,透過兩校長期合作,主動為學生創造舞台。除了訓練論述與表達能力外,更可以藉由跨校合作增廣專業視野。此外,每年獲選參加發表會的同學也同時獲頒學術獎學金以資鼓勵。 兩校共有六位師長及七位同學參與此次發表與評論。長榮大學由應用哲學系主任杜嘉玲、副教授劉俊麟、助理教授洪菁勵參與評論,並由林以庭、馬言與蔡淯晴等三位同學進行口頭發表,東海大學哲學系則是由主任蔡家和、副教授林熏香、助理教授潘怡帆進行評論,並由學生紀香忱、張簡寶諺、蔡弘祺及陳冠廷進行發表。發表會不只訓練正式場合的口條及臨場問答,更有機會親身受到他校教授的點評,客觀審視自己的文章,實是一難得機會,兩校師長都非常肯定研討會帶給學生的益處。 蔡家和在閉幕式指出,這兩年可以明顯看出學生們在問題意識上的提昇,也有同學將此次會議視為觀摩期待下次能獲選參加。這兩年兩校交流雖因應疫情改為線上舉辦,參與人數卻有逐年增加的趨勢,有助於提昇兩校的哲學風氣並形成交流的傳統。
大學校園 南華大學創業交享聚培養創業力 楊玲董事長分享如何跨域異業結盟的創業路
南華大學於日前舉辦【就業力職能培育跨領學分學程-創業交享聚】,邀請雲悅囍宴會館楊玲董事長線上演講,以「創新、創意與創業-檜木燒烙藝術&婚宴會館的異業結盟」為題,分享其藝術創作及創立婚宴會館之歷程,並探討現今創業之實踐與困境,透過案例分享讓同學於創業上的議題有更深入瞭解,也助於未來的運用。
大學校園 【長榮大學】學系停看聽-台灣文化創意產業學士學位學程 龔瑩慧助理教授(美術學院)
大學校園 長榮大學文創學程與日本玉川大學藝術學部合作國際線上展
「台日友好同盟-文創工藝國際交流展」於6月18日至6月30日採線上舉辦,由長榮大學17名、日本玉川大學藝術學部12名共29名師生合作推出29件作品共同在線上展出。 自2月合作台南活石藝術空間展出日本與台灣師生的陶藝與琉璃作品後,本次線上展覽再度與玉川大學攜手,除加強台日兩校雙方藝術文化交流外,也讓同學們增加國際展演經驗與視野。 因應疫情,活動由實體改為線上虛擬藝廊空間方式呈現。兩校展出作品形式非常多元,包括陶瓷、金屬、玻璃、木、玉石等工藝媒材,每位創作者皆利用不同素材屬性,超越實用/審美、工藝/美術、物質/精神、現代/傳統等二元分立的框架,不單以實用「生產」器物製作,更進入藝術性「創作」的審美領域。 日本玉川大學藝術學部教授樁敏幸表示,誠摯邀請文創學程師生的作品能在2022年9月日本東京展出,屆時將更加深台灣長榮大學與日本玉川大學兩校的國際交流促進互助與發展。
大學校園 南華大學攜手產官學推動「ESG與永續發展」
南華大學於日前舉辦「區域產學聯盟交流會」,邀請嘉義縣政府經發處江振瑋處長、晁陽農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邱信副董事長、台灣數位光訊股份有限公司羅文龍總經理以及順億關係企業林文村總裁擔任引言人,以「ESG與永續發展」為主題,從政府、學校、企業三方面,讓大家了解從環境、社會與治理三部分與永續發展進行經驗分享與交流。南華大學林聰明校長出席座談與產學合作業者進行交流,攜手產官學推動「ESG與永續發展」。
大學校園 【長榮大學】學系停看聽-醫藥科學產業學系 李孟娟教授(健康科學學院)
大學校園 【長榮大學】學系停看聽-醫務管理學系 秦兆瑋助理教授(健康科學學院)
大學校園 【長榮大學】學系停看聽- 資訊工程學系楊珮菁助理教授(資訊暨設計學院)
大學校園 長榮大學 「永續安全智慧化 校園創意競賽」結果出爐
為提升學生學習動機和培養學生具備創新應用能量,以競賽方式提供創新想法深入探索與構思永續安全智慧化校園,增加校園發展的認同感,今年度資訊工程學系與人工智慧研究中心共同舉辦以「永續安全智慧化校園」為主軸,鼓勵本校學生發揮創意並結合科技、智慧聯網等相關技術,提出具可行性之構想。 本次參賽主題內容有校園智慧門禁、智慧通報、智慧環境維護與警示(廁所、垃圾、灑水)等,從需求的探索與解決方案的思考,透過所學的技術將其結合、試作開發、除錯、實作出概念作品,將內容彙整、概念系統展示等等都花費大量心思,經過評審腦力激盪初選後,入圍競賽決賽僅有7隊,在6月17日進行線上決賽評選,這些作品讓五位校外專家評審大力稱許。評審團更表示,從系統規劃之新穎性、實用性設計、採用技術之難易度、作品規劃完整性、口頭報告的表現中,看見了同學對於比賽所展現的能力、態度及企圖心。 獲獎團隊簡介如下: 第一名:Pet feeder(for校園流浪狗),由應用日語學系與資工學系跨域合作共同提案,提供使用者方便管理的全自動化餵食機器,結合了環境監控與自動餵食,並以自訂的餵食時間打造安全智慧化的寵物餵食。 第二名:廁所衛生警示系統 由資工學系組隊提案,用來檢測廁所異味氣體是否濃度超標和廁內濕度是否過高以及提供電子化簽到紀錄,目的是為了方便宿舍管理員管理、進而改善公共衛浴環境整潔所設計。主要安裝於校內宿舍的公共浴廁內,相較於傳統定時定點的打掃,本提案可針對衛浴當下的環境做評斷,來確認目前環境是否要進行清潔。為能永續使用,也將規劃利用太陽能充電板。 第三名:辦公室數位貓眼 資工學系參賽隊伍表示,此發想主要以學校教師為使用族群,在個人辦公室時,透過人臉影像辨識,將照片擷取傳送,讓使用者獲知門外訪客資訊,確認後由使用者控制電磁鎖的開關讓訪客可開門進入,不僅避免推銷業務或不肖人士擅闖,也能遠距控制門鎖節省移動開門的時間,以達到教職員的人身安全及隱私避免受到侵害,另可記錄是否有可疑人士並進行通報,可視為智慧校園門禁上的加值管理。 佳作:李陳王灑水器 參加隊伍由資工學系同學組成,結合傳統定時灑水器與智慧偵測系統,服務使用者透過網頁互動服務與智慧灑水器解決植物澆灌過多過少及忘記澆灌等問題。同時,應用氣象資料的天氣預報和降雨機率,以判斷是否需要供水,增加系統彈性,還能分析使用者偏好在何時監看植物狀況、以提供氣象資料與土壤溼度等資料,達成智慧分析偵測以及供水目的。未來更可根據不同植栽給予不同澆灌之建議。
大學校園 亞洲大學111 學年度暑假轉學招生考試
大一、大二的你,是不是嚮往亞大歐風的校園建築、世界級的美術館、超高的國考通過率、國際設計大獎的培育、亞大醫院資源、AI應用、雲創學院、特色研究中心、世界百大排名.... 現在機會來了,歡迎你報名111學年度暑假轉學,考試方式僅採備審資料審查,詳細內容請參閱招生簡章。 簡章連結: https://rd.asia.edu.tw/....../Transfer/Summertransfer
大學校園 2022年晶彩人生 杞發創意競賽 長榮大學食安學程勇奪第一
2022年晶彩人生,杞發創意競賽是由聚盟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與彰師大創新育成中心聯合辦理,目的在激發學生對於創新創意的發想潛力。將在校所學之理論應用於創新創意產品開發與企業品牌經營,以落實學術與實務執行之結合為目標。此次競賽,食安學程學生以「杞食回~生乳卷」擊敗眾多參賽隊伍奪得第一名佳績。 參與此次競賽的同學表示:「這是一個難忘的經歷。一開始接觸到食品這門科學的時候,我們都是懵懵懂懂的大一新生,那時聽著學長姊的光榮事蹟,以及師長們的諄諄教誨,心底也因此漸漸萌發出對於食品的熱愛及夢想,在今年寒假時,有幸聽到教授柯文慶對於食品加工的演講,其中提到了關於食品創意競賽等相關經歷,更加堅定了嘗試參賽的決心,之後根據指導教授所提供的相關資訊,決定參加比賽,作為一個全新的團隊,我們需要更多的時間進行磨合,面臨種種困難,但依舊打消不了我們的信心與對食品加工的熱情。在討論之初,我們也觀察到,近年來發生許多食安事件,消費者們對於食品衛生安全非常重視而我們也不例外。也因為團隊中的每一個夥伴都是食安系的同學,在產品實作上我們都很細心的去處理每個步驟,不管是在備料上還是製作過程中都非常小心注意。我們善用所學,將食安的相關知識運用到這次的產品上,例如:HACCP程序書、食品衛生安全、食品加工等,除了課本上的知識外也查詢了許多食藥署公告的資料,包括食品衛生安全相關的法規,為了就是要更清楚食藥署最新的資訊,即時了解各項指標,確保我們做的產品,讓消費者吃得安心又健康。」 指導老師陳志瑋表示,學生將在校所學的知識結合現今重視的循環利用概念,將廢棄的蔬果皮利用簡易加工技術開發出具有護眼且低糖的下午茶點心。讓消費者除了能享受美食外也能夠攝取營養成分並且不用擔心或攝取過多的糖分。 食安學程主任許淑真提到,深化學生的基礎理論與加強實務技能,是食安學程主要的目標與方向,希望藉由師生的優秀表現,能鼓勵其他學生努力學習,考取相關證照來提升軟實力,並且積極參與各項競賽累積實作經驗,達到真正的學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