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考情

大學考情 【考大學】哪些管道看學習歷程檔?
108課綱上路以來,不管就讀普通型高中(普高)或技術型高中(技高),都需要在三年就讀期間逐步累積自己的學習歷程檔,以便將來升大學時,可以直接使用作為備審資料。若自覺高一高二時期累積的學習歷程檔不夠完善,也可選擇自行製作符合大小規格的pdf檔上傳,供大學教授審查。 學習歷程檔看起來似乎很重要,其實也不盡然,主要是看你選擇什麼管道升大學,並不是所有升學管道都需要學習歷程檔的。在升大學的23個管道中,只有「申請入學」、「四技申請」、「四技甄選」、「技優甄審」這4個管道會採用學習歷程檔。因此建議高一同學提早認識升學管道,思索未來升學方向,了解學習歷程檔的內容項目,才可提早預做準備。 採計學檔 四大管道 4個要看學習歷程檔的升學管道中,普高生和技高生各有2個,有1個可以申請普通大學,另外3個則是申請科技大學。 ★【考大學】高中9大升學管道 怎麼選? ★【考大學】高職9大升學管道 怎麼選? 學檔上傳與件數 學習歷程檔包括「修課紀錄」、「課程學習成果」、「多元表現」,以及「多元表現綜整心得」、「學習歷程自述」和「其他有利審查的資料」等六大項。前三項在高中職三年就學期間,即可逐步累積。「課程學習成果」每學期可上傳3件,「多元表現」每學年可上傳10件,三年累積下來「課程學習成果」就有18件,「多元表現」則有30件,待高三升學時,再依升學管道需求勾選上傳,成為學習歷程備審資料,供大學教授審查。 如果不想採用已上傳的學習歷程檔資料,也可以自行製作「課程學習成果」、「多元表現」的pdf檔上傳,供大學教授審查。但要留意的是,不管是「勾選學習歷程檔上傳」或「自製pdf檔上傳」,每一校系只能選擇一種上傳方式,且確定後無法更改。此外,各項上傳件數與pdf檔容量皆有限制,要留意。 了解各升學管道學習歷程檔的上傳限制,請參考: 【普高生】 ★【申請入學】搞懂學習歷程 上傳限制 ★【四技申請】搞懂學習歷程 上傳限制 【技高生】 ★【四技甄選】搞懂學習歷程 上傳限制 ★【技優甄審】搞懂學習歷程 上傳限制 延伸閱讀 ★【高一必懂】學習歷程檔 5分鐘上手 ★【學習歷程】多元表現綜整心得 5大祕訣 ★【學習歷程】學習歷程自述 4大祕訣
大學考情 【108課綱】數A╳數B 大學招生要什麼?
一般來說,理工、醫藥、資工等類的學系多半參採學測數學A,而文法、設計、藝術等類則參採學測數學B,至於資管、商管、財經、生農等學系則會依各校系專業需求採計數學A或數學B,或是以數A、數B來分組招生。 因此,同樣的商管學系因領域專業需求不同,數學參採科目也各異。所以對商管有興趣的考生來說,數學A或B的選擇考量也較多,不像文法或理工,可單純地直接選數B或數A。 半數學群參採數AB 若從18學群來看,有4個學群的系組都參採數學A,有5個學群的系組都參採數學B;而有一半的學群,其系組有些採數A有些是數B,如資訊、建築設計、社會心理、管理、財經等,對這類學群有興趣的同學必須再去深究各系組的參採情形以及專業要求,才能為自己的修課方向做出適當的選擇。 ★認識大學18學群有哪些學類和校系,請參考:大學18學群—校系分類 數A和數B差別在哪 由於108課綱中,高二必修8學分的數學課程因應難易需求分流為「數學A」和「數學B」,前者較難,適合銜接大學「高數學需求」的學系如理工、資訊、醫學、財經等;後者較易,用來銜接「低數學需求」的人文、社會、設計、藝術、商管等學系。同學可擇一修習。而在111學測時,數學也是分為數學A和數學B兩考科分節施測,考生可自由選考不受限。 簡單來說,數A和數B在「三角函數」、「指數函數與對數函數」、「空間概念」、「向量」、「線性代數」、「不確定性」、「空間中的解析幾何」等單元中教授的內容份量有差異。數A預估會較過去的學測數學還要難些,基礎題可能會少些,以符合理工學系招生需求;而數B則偏易,著重閱讀理解和邏輯推演、資料剖析等生活應用。 ★高二數學A、B不知該怎麼選?請參考:【108課綱】高二選課 數A或數B? ★高二分組班群怎麼選?請參考:【108課綱】高中分組×四大班群怎麼選? 校系數學參採 怎麼查? 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通常在每年的4月底公布兩年後大學校系參採數學考科的情形。建議同學在高一下學期時,先了解兩年後的大學校系招生時,在各入學管道中參採數學考科的情形,作為將來升高二選班群、修習數A或數B的參考。 ★116考大學的同學怎麼查?請參考:【116考大學】學測╳分科 數學怎麼選? ★115考大學的同學怎麼查?請參考:【115考大學】學測╳分科 數學怎麼選?
技職考情 【考大學】高職9大升學管道 怎麼選?
在108課綱「適性揚才」、「終身學習」的願景之下,「成就每一孩子」是教育的最大目標,升學考招制度也更加多元化,不管你是就讀高中、高職或綜合高中,想要讀普通大學或科技大學,都有許多升學管道可以選擇。 以高職生來說,想報考四年制日間部大學,基本上就有6個升學管道可供選擇,若本身有運動專長,或想就讀軍校,也另有管道可供申請。選擇多是好事,但也容易感到迷惘困惑,因此,建議同學盡早認識不同升學管道的條件與標準,了解自己最拿手的強項,才能依照個人優勢做出最佳選擇。最好在高一時就確定方向,才能在三年間逐步做好萬全準備。 高職升學9管道 怎麼選? 以大學四年制日間部來說,高職生的升學管道基本上有6種為人所熟知,包括:「四技甄選」、「統測分發(登記分發)」、「技職繁星(科技繁星)」、「技優甄審」、「技優保送」、「特殊選才」,其他還有「運動甄審」、「運動甄試」、「軍校正期班」。 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升學管道呢?「大學問」(www.unews.com.tw)將高職升大學各管道所需的基本關鍵條件歸納為「校內排名」、「升學考試(統測等)」、「學習歷程」、「證照檢定」、「競賽獲獎」、「特殊專才」等項目,同學可以利用這些項目快速檢視自己適合選擇哪種升學管道。 這9大管道該如何選擇?簡單來說,若不想考統測,則須在校維持好成績走「技職繁星」,或是磨練技藝拿大獎就可以選擇「技優甄審」、「技優保送」;若是統測成績好,可以直接走「統測分發」;若成績普通,但學習歷程檔豐富,則建議選擇「四技甄選」。以下幾個思考關鍵點供考生自我檢視,選出最適合自己的升學管道。 思考點1:不想考統測 「技職繁星」、「技優甄審」、「技優保送」、「特殊選才」 簡單來說,若你校內成績優異,5學期科排前30%,可以走「技職繁星」,無須考統測;若擁有優良技藝,在國內外技能競賽或技藝競賽獲獎,則可以選擇「技優甄審」或「技優保送」;而「特殊選才」則是提供給在專業領域具備特殊成就的學生來申請。這些升學管道都不需要統測成績。 進一步了解高職升大學管道,請參考: ★3分鐘看懂技職繁星 ★3分鐘看懂技優甄審 ★3分鐘看懂技優保送 ★3分鐘看懂科大特殊選才 ★3分鐘看懂特殊選才 思考點2:力拼考統測 「四技甄選」、「統測分發」 若你在校學業成績普通,也沒有國內外大型技能競賽的獎項,那就建議高三時拼搏一擊考統測。統測成績好,可以選擇「統測分發(登記分發)」,直接填志願分發大學;若統測成績普通但有認真完成學習歷程檔,可以走「四技甄選」,藉由二階面試和課業外的多元表現提高錄取機會。 進一步了解高職升大學管道,請參考: ★3分鐘看懂四技甄選 ★3分鐘看懂統測分發 思考點3:不想準備學習歷程檔 「統測分發」、「技職繁星」、「技優保送」、「特殊選才」 如果你不想準備學習歷程檔,有4個管道可供選擇。只要在校內科排成績保持前30%可走「技職繁星」;或當黑馬拼出統測好成績可走「統測分發」;若在國際技能競賽獲前三名或取得國手資格,則可選「技優保送」;若有特殊專才則建議走「特殊選才」。這4個管道都不用看你的學習歷程檔。 思考點4:我的技能優異 「技優甄審」、「技優保送」 所謂技能優異,指的是在國際技能競賽前三名或具國手資格、在國內外技能技藝競賽得獎或取得乙級技術士證,前者可以選擇「技優保送」,不用考試直接填志願保送入學;後者則可走「技優甄審」,但必須準備學習歷程檔、面試或實作。 進一步了解高職升大學管道,請參考: ★3分鐘看懂技優甄審 ★3分鐘看懂技優保送 思考點5:我擁有特殊專才 「特殊選才」 若你在自己的興趣領域深耕發展,具備專業特殊技能、經歷、專長或成就,可以報名「特殊選才」,不需要統測成績、學習歷程檔,只要通過大學或科大的資料審查、面試或術科實作即可。 進一步了解高職升大學管道,請參考: ★3分鐘看懂科大特殊選才 ★3分鐘看懂特殊選才 思考點6:我運動成績優秀 「運動甄審」、「運動甄試」 運動成績優異的同學也可以申請大學。在國際級正式錦標賽獲獎的同學可以選擇「運動甄審」,無須筆試或面試,即可直接填志願;而在全國性運動競賽取得優秀成績的同學則可以選擇「運動甄試」,但必須通過術科、學科考試。 進一步了解高職升大學管道,請參考: ★3分鐘看懂運動甄審 ★3分鐘看懂運動甄試 思考點7:我想從軍,就業免煩惱 「軍校正期班」 若想報考軍校,則可以報名「軍校正期班」,以統測成績即可申請陸軍軍官學校、海軍軍官學校、空軍軍官學校、國防醫學院、國防大學等五大軍校,不用再經過其他考試。 進一步了解高職升大學管道,請參考: ★3分鐘看懂軍校入學
其他考情 名校申請必看!6 大地雷如何避?
申請名校是許多國際學生的夢想,但過程中有許多細節容易被忽略。想要脫穎而出,不僅需要好成績,還需要全面規劃學術、課外活動、英文能力與時間管理。 要如何提高名校申請成功率?MIE大都會國際教育藉由深入分析國際學生最常犯的6大申請錯誤,提供專業建議,讓你成功申請名校不採雷。 錯誤1:忽略課外活動和領導力 美國、加拿大等名校非常重視全人發展,「成績好」僅僅是你申請文件的一塊基礎拼圖。如果申請文件只有成績,沒有任何課外活動、志工經驗或比賽紀錄,很可能被認為缺乏社交能力與主動性。 想要讓申請更具競爭力,建議可參與兩到三項課外活動,例如:加入社團、運動隊、音樂表演或辯論社,累積領導與組織經驗。 同時,也可以參與自己有興趣的公益專案或各類競賽,並在申請文件中強調自己在過程中創造的影響力。比起短暫涉略,學校更看中長期且深度的投入,因為這展現了學生的熱情、責任感與持續付出的決心。 錯誤2:只看學校排名,沒有研究科系與校園文化 許多學生申請大學時,第一步就是打開世界大學排名(QS、Times Higher Education、U.S. News)並挑選前幾名的學校。然而,單純看排名選校往往會忽略了最重要的部分:「各校的科系強項」與「個人與學校的適配性」。 學校固定有幾個科系為強項科系,這可能根據學校的地理位置、周邊就業機會,以及城市本身的資源發展而有不同。學生若只關注學校名氣,可能導致進入後才發現課程資源有限,整體影響學習與生活滿意度,甚至未來就業發展機會等。 建議先釐清自己的職涯方向,確定想申請的專業,查閱各校課程大綱、師資背景與業界合作資源,或是在網路上尋找學長姐進行Coffee Chat,都可以更加了解校園文化是否真的適合自己。 錯誤3:英文能力太晚準備 許多學生低估語言考試的難度,等到申請季才開始準備,導致成績不理想,甚至錯過截止日期。常見的問題是托福(TOEFL)、雅思(IELTS)、SAT或ACT 準備時間不足,缺乏模考經驗導致臨場表現不佳,甚至忘記規劃重考的緩衝期。 建議提前12到18個月開始準備英文考試,每月安排模擬考,檢視弱點並調整讀書計畫,以便在成績未達預期時,仍有充足時間安排重考。語言能力不僅影響錄取,也會影響入學後能否跟上課程,因此提早準備非常重要。 錯誤4:申請文件太制式,缺乏個人故事 每年有數千位優秀學生同時競爭有限的入學名額,招生官每天要審閱上百封個人陳述。如果你的 essay缺乏鮮明的個人特色,甚至仰賴AI代筆撰寫,很容易在眾多申請中被忽略。 常見的問題是文章過於制式,只列舉成績和得獎經歷,忽略了個人經歷中的反思、成長與獲得的能力。 建議用故事呈現你的轉折點,例如克服困難或追求夢想的過程,並展現思考深度,為何會選擇該科系和該學校,說明為什麼自己與學校的適配性。一篇有故事性的 essay 能讓招生官記住你,並感受到你的真誠與熱情。 錯誤5:推薦信找錯人,錯失展現優勢的機會 與前面的申請文件大同小異,推薦信是一個能快速讓招生官了解你在課堂表現、人際互動與潛力的重要依據。如果找錯推薦人,可能讓申請檔案失色。問題通常在於推薦人對學生不熟,只能寫出空泛的內容,或只列舉成績而未能描述軟實力,如領導力與合作精神。 建議選擇真正了解你的老師、導師或實習主管,並事先提供學習成果和課外活動資料,方便推薦人撰寫具體的例子。一封具體、有說服力的推薦信能補足成績以外的資訊,幫助招生官更全面的了解你。 錯誤6:臨時抱佛腳,未提早規劃 臨時抱佛腳是國際學生最常犯的錯誤之一,錯過申請截止日或獎學金申請機會,等於白白失去寶貴的資源。許多人不了解各校 Early Decision、Early Action、Regular Decision 的差異,也忘記申請住宿、簽證和獎學金的時程,這些部分如果有不了解的地方,也可以尋找MIE專業留學顧問給予建議,針對你的目標給予方向,同時提前18 到24 個月開始規劃。 給自己充足的準備時間,提早規劃很重要,不僅降低壓力,也能讓你有更多時間修改文件、重考語言考試,提升整體申請品質,增加錄取的機會! ★此為MIE大都會國際教育提供的廣編稿。 了解更多留學資訊:大都會國際移動事務股份有限公司 【留學代辦】:美國、加拿大、英國、澳洲、新加坡、泰國 【電話】:0800-885-791 【e-mail】:885107@immigtant.com.tw
大學考情 【分科測驗】數學甲vs數學乙 考什麼?
114 學年度起,分科測驗數學分為數學甲考科和數學乙考科,考生可任意選擇報考。兩考科的第壹部分皆為單選題、多選題、選填題,占分70%~76%;第貳部分占分則為24%~30%,數學甲為混合題型與非選擇題型,數學乙則為混合題型。 分科測驗數學甲和數學乙有什麼不同?高三時要選修數學甲或數學乙?「大學問」(www.unews.com.tw)從這兩科的考試範圍和學習內容告訴你。 考試範圍:數甲VS數乙 分科測驗數學甲和數學乙的考試範圍涵蓋高一至高三的數學課程(見下表)。數學甲範圍較廣,難度較高,需要較強的邏輯思維與數學能力;而數學乙的考試範圍較小,難度較低,著重在生活應用,需要基礎的數學知識與計算能力。 學習內容:數甲VS數乙 簡單來說,高三選修數學甲和數學乙的課程內容皆包括:函數、微分、積分、複數、機率與統計等單元,但數學甲的深度、廣度,以及難度皆較數學乙來得高。 此外,數學乙另有線性規劃、導數的邊際意涵、總量與剩餘意涵等單元內容是數學甲沒有的,所以選修數學甲的同學若想跨考分科數學乙,這些單元需要另外補強。 數甲VS數乙 怎麼選? 通常理工電資醫等高數學需求的自然組科系,考試分發時多半採計分科數學甲的成績,而文史商管法律等低數學需求的社會組科系則以採計分科數學乙為主,考生可依需求選考。 除了依據大學校系採計科目來選擇數甲或數乙外,也可從高二選修數學的銜接與否來考量。簡單來說,如果高二選修數學A,高三時可以選修數學甲或數學乙;若高二選修數學B,高三時只能選修數學乙,除非有補修數學A的學分,才能選修數學甲。當然,若不想考分科數學,高三沒有選修數甲或數乙也是可以的,還有其他多元選修科目。 ★【115考大學】學測╳分科 數學怎麼選? ★【116考大學】學測╳分科 數學怎麼選?
大學考情 【115分科測驗】六大重要日程,快記下
115學年度「分科測驗」將在115年7月11、12日舉行,報名時間是6月3日至6月16日,想報名的高三同學請留意。有了分科測驗的成績,才可以參加「考試分發」。「大學問」(www.unews.com.tw)將115年分科測驗的重要日程整理如下,讓同學重要資訊不漏接。 115分科測驗 重要日程 【分科報名】:115年6月3日至6月16日 【試場公布】:115年7月7日 【學測考試】:115年7月11、12日 【成績公布】:115年7月29日 115分科測驗 簡章取得 考生可以直接下載學測、英聽、分科三合一的「大考中心115學年度考試簡章」電子檔,也可以購買紙本簡章。集體報名的考生可向所屬學校或補習班購買;個別報名的考生則可上網或至大考中心購買。 ★【115學測.英聽.分科】三合一簡章 8/5起下載
大學考情 【115英聽 I】9/16-9/22記得確認報名資料
參加115學年度「高中英語聽力測驗」第一次考試的同學,請留意,不管你是跟著學校、補習班集體報名或個別報名,最好在114年9月16日至9月22日的「確認報名資料」期間再次確認自己的報名資料是否正確。 報名資料包括「基本資料」和「報考資料」。其中,「基本資料」為姓名、身分證字號、通訊地址等,「報考資料」則有考試地區、報名科目、申請無冷氣試場等。若想更改,有兩個時間點,一是「報名」期間,另一則是「確認報名資料」期間。若過了這兩個時間點,就無法更改「報考資料」,只能更改「基本資料」了。 時間點1報名時:9/4-9/11 報名期間,集體報名或個別報名的考生,可在報名期間至大考中心網站,進入「高中英語聽力測驗--試務專區」的「考生專區」查詢報名處理進度,若報名資料有誤,不管「基本資料」或「報考資料」,皆可自行修改。 時間點2報名後:9/16-9/22 報名期間過後,集體報名或個別報名的考生,請於114年9月16日至9月22日的「確認報名資料」期間,至大考中心網站點選「高中英語聽力測驗--試務專區」進入「考生專區」,查詢確認報名資料是否正確。 如果發現姓名、考試地區、無冷氣試場等,與原報名資料不符或有遺漏,集體報名的考生請向報名單位反應,由學校或補習班代為處理;個別報名的考生則在截止日前,備妥相關證明文件,以電子郵件(photo@ceec.edu.tw)或傳真(02-23661365)的方式向大考中心申請更正,逾期不受理。 9/22後 想更改基本資料 【更改姓名或身分證字號】 1.「確認報名資料」截止日之後,考生若有更改姓名或身分證號碼(居留證號碼)的需求,請於考試時,攜帶更改後的戶籍謄本、戶口名簿或相關證明文件供查驗。 2.考試後,如需更改姓名或身分證號碼(居留證號碼),請於114年10月23日前,至大考中心「下載專區」下載「當年度各項考試資料更改申請表」,填妥後附上相關文件,向大考中心申請更改。 【更改通訊資料】 「確認報名資料」截止日之後,考生若有更改電話或通訊地址的需求,請於114年10月14日至10月23日間,至大考中心網站點選「高中英語聽力測驗--試務專區」,進入「考生專區」修改。
大學考情 【115術科】考試.報名 重要日程快看
115學年度大學術科音樂組、美術組、體育組的考試,將於115年1月27日至2月4日分組舉行。術科考試報名時間為114年10月28日至11月11日,術科成績可供大學「繁星推薦」、「申請入學」及「考試分發」等各入學招生管道使用。 115術科考試 重要日程 【術科報名】:114年10月28日至11月11日 【試場公布】:115年1月6日 【音樂組考試】:115年1月27日至1月29日 【美術組考試】:115年1月31日至2月1日 【體育組考試】:115年2月2日至2月4日 【成績寄出】:115年3月2日 115術科 簡章取得 術科考試最新簡章已於8月5日公告,考生可直接下載電子檔或購買紙本,發售至11月11日止。 ★【115術科】簡章8/5-11/11發售 怎麼買?
大學考情 【115考試分發】採計英聽19系組,較去年少
115學年度「考試分發」檢定採計英聽成績的校系19個系組(不含新增校系),較去年少6個。其中,需要英聽成績達A級的系組有10個,較去年減少1個;要求B級成績的系組有9個,較去年減少4個;另外,沒有系組要求英聽成績為C級。同學們可以看看心目中的理想校系是否需要採計英聽成績,提早做好準備。(*若有新增或更名系組另依115年考試分發簡章為主) ★想知道其他管道有哪些系組採計英聽嗎?請參考: 【115申請入學】27系組採計英聽,搶先看 【115繁星推薦】採計英聽35系組,較去年少 ★想知道英聽考試的重要日程嗎?請參考: 【115英聽】兩次考試 重要時間,別忘記 英聽成績A級校系10所 【北區】 1.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 2.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 3.國立政治大學創新國際學院學士班 4.國立清華大學外國語文學系 5.國立清華大學英語教學系 6.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牙醫學系 7.國立臺北大學應用外語學系 【中區】 8.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 【南區】 9.國立成功大學外國語文學系 10.國立成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普渡雙聯組) 英聽成績B級校系9所 【北區】 1.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 2.國立清華大學經濟學系第1組 3.國立清華大學經濟學系第2組 4.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 5.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學系 【中區】 6.國立中興大學行銷學系 7.國立中興大學獸醫學系 【南區】 8.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英語學系 9.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生物科技暨資源學系 ★資料來源: 大學考試入學分發委員會
大學考情 【115繁星推薦】採計英聽35系組,較去年少
115學年度「繁星推薦」檢定採計英聽成績的校系共有35個系組(不含新增校系),較去年減少8個。其中,需要英聽成績達A級的系組有17個,較去年減少2系;要求B級成績的系組有17個,較去年減少5系;而要求英聽成績為C級有1個系組,較去年減少3個。同學們可以看看心目中的理想校系是否需要採計英聽成績,提早做好準備。(*所有招生校系採計情形將於114年11月4日再次公告) ★想知道其他管道有哪些系組採計英聽嗎?請參考: 【115申請入學】27系組採計英聽,搶先看 【115考試分發】採計英聽19系組,較去年少 ★想知道英聽考試的重要日程嗎?請參考: 【115英聽】兩次考試 重要時間,別忘記 英聽成績A級校系17所 【北區】 1.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 2.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 3. 國立政治大學英國語文學系 4. 國立政治大學東南亞語文學系越文組 5. 國立政治大學東南亞語文學系泰文組 6. 國立政治大學東南亞語文學系印尼文組 7. 國立政治大學創新國際學院學士班 8.國立清華大學外國語文學系 9.國立清華大學英語教學系 10.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牙醫學系 11.國立臺北大學應用外語學系 12.臺北醫學大學藥學系藥學組 13.臺北醫學大學藥學系藥學組(英語組) 14.臺北醫學大學藥學系臨床藥學組 【中區】 15.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 【南區】 16.國立成功大學外國語文學系 17.國立中山大學物理學系量子科技組(全英) 英聽成績B級校系17所 【北區】 1.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 2.國立清華大學經濟學系 3.國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學士班 4.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與影像跨域學士學位學程 5.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系 6.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創作組 7.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學系 8.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動畫學系 9.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學系 10.國立中央大學理學院學士班 【中區】 11.國立中興大學行銷學系 12. 國立中興大學生物產業機電工程學系 13.國立中興大學動物科學系 14.國立中興大學獸醫學系 15.國立中正大學財經法律學系 【南區】 16.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英語學系 17.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生物科技暨資源學系 英聽成績C級校系1所 【中區】 1.中國醫藥大學藥學系 ★資料來源: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
大學考情 【115申請入學】27系組採計英聽,搶先看
115學年度「申請入學」第一階段檢定採計英聽成績的校系共有27個系組(不含新增及公費生校系),較去年減少7個系組。其中,需要英聽成績達A級的系組有12個,比去年減少1系組,要求B級成績的系組有15個,較去年減少3個;而今年則無校系組要求英聽成績為C級。同學們可以看看心目中的理想校系是否需要採計英聽成績,提早做好準備。(*所有招生校系採計情形將於114年11月4日再次公告) ★想知道其他管道有哪些系組採計英聽嗎?請參考: 【115繁星推薦】採計英聽35系組,較去年少 【115考試分發】採計英聽19系組,較去年少 ★想知道英聽考試的重要日程嗎?請參考: 【115英聽】兩次考試 重要時間,別忘記 英聽成績A級校系12所 【北區】 1.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 2.國立政治大學英國語文學系 3.國立政治大學創新國際學院學士班 4.國立清華大學外國語文學系 5.國立清華大學英語教學系 6.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牙醫學系 7.臺北醫學大學藥學系藥學組(英語組) 【中區】 8.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 【南區】 9.國立成功大學外國語文學系 10.國立成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普渡雙聯組) 11.國立成功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普渡雙聯組) 12.國立中山大學化學系英語組 英聽成績B級校系15所 【北區】 1.國立清華大學經濟學系 2.國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學士班 3.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土木學系乙組(科技暨基礎建設永續發展國際組) 4.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學系 5.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與影像跨域學士學位學程 6.東吳大學法律學系 【中區】 7.國立中興大學行銷學系 8. 國立中興大學生物產業機電工程學系 9.國立中興大學動物科學系 10.國立中興大學獸醫學系 11.國立彰化師範大學運動學系運動健康組 12.中國醫藥大學藥學系 【南區】 13.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英語學系 14.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生物科技暨資源學系 15.國立高雄醫學大學生命科學院學士班 ★資料來源: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
大學考情 英聽怎麼考?高中生不可不知(115新版)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每年舉辦兩次「高中英語聽力測驗」,以評量學生的英聽能力。大學校系可自訂是否將英聽成績設為「繁星推薦」、「申請入學」及「考試分發」等招生管道的檢定門檻。 高三或畢業後才可考,成績擇優採用 每年的英聽測驗,分別在10月及12月舉行,通常在9月初及11月初開始報名。考生可任選其中一次或兩次皆參加,兩次成績可擇優採用,成績有效期限為3年。舉例來說,如果要參加115學年度的申請入學,可以使用113-115年的英聽成績。 英聽僅限高三在學學生、高中畢業生或具同等學力者報考。集體報名費每次每人350元,個別報名則每人380元。低收入戶報名費全免,中低收入戶則減免報名費十分之六。 全卷選擇題,以高一二英文為範圍 考試範圍包括高一、高二所學的英文課程內容,詞彙則以高中英文常用的 4,500 字詞為主,測驗內容涵蓋生活化、實用性的主題以及108課綱中的議題,包括家庭、校園、公共場所與社交場合等情境。同學可以參考大考中心「高中英文參考詞彙表」第一級至第四級,為保留真實語言的使用,偶爾會有第五級以上詞彙。 所有試題皆為選擇題,共40題,評量考生對詞彙、句子、對話、篇章的聽解能力。 平時多練習,考時先看題 全卷共分五大題:「圖片聽解」、「對答」、「簡短對話」、「短文聽解」與「長篇聽解」,除了「圖片聽解」有數題為多選題外,其餘皆為單選題。五大題型的考前準備方向及答題時的小技巧說明如下: 【圖片聽解】:分為單選題及多選題兩種題型,主要在測驗考生常用詞彙及句型的聽解能力,題目所使用的敘述與圖片皆為貼近高中生日常生活熟悉的事物與活動。 單選題部分,建議考生平日多加仔細傾聽日常生活英語對話中對常見事物、活動的描述。作答時,建議在聽完題目後應快速掃讀四張圖片,針對題目敘述內容區辨其差異,選出與題目敘述內容相符的圖片。 多選題部分,則建議考生多注意日常生活中針對表格、圖片的說明或討論,傾聽其如何用英語表達。作答時,最好先仔細瀏覽圖片,並在聽完各個選項後,選出符合圖意的兩個答案。 【對答】:主要在測驗考生聽到以英語提出的問題或某項陳述時,是否能理解其義並選出最適切的回應。建議考生在聽到題目前,先閱讀四個選項,找出關鍵處,並在聽到題目後選出最適切的一個答案。 【簡短對話】:主要在測驗考生是否能聽懂有關日常議題、師生互動與學習或其它與學生生活相關的對話。建議考生應於平日大量聆聽並練習英語對話,才能熟悉並了解對話內容。作答時,可以預先瀏覽四個選項,聆聽題目後針對題意選取最適合的一個答案。 【短文聽解】:主要在測驗考生是否能聽懂基本常用的語音訊息,內容涵蓋課堂講授、廣播訊息、簡易新聞報導等。建議考生應於平日多加聆聽各種廣播或重要議題的報導。作答時,考生可先閱讀試題及四個選項,並在聆聽後選出最適當的一個答案。 【長篇聽解】:這是111學年度起新增的題型,主要在測驗考生對具明確主題之長篇談話內容的聽解能力。包括「長篇對話」、「長篇演講」兩種類型。以4題為一個題組,考生須先閱讀題目大綱或圖表及選項,聆聽題目時同步記錄重要訊息及細節,再選出最適當的答案。 ★新題型「長篇聽解是什麼」?請參考: 【111英聽】新增「長篇聽解」 怎麼考? 試題播放一次,用2B鉛筆作答 英聽測驗時間為60分鐘(含預備時間)。考試時,每題僅播放一次,需在該題播放完畢後直接作答。作答時,需使用黑色2B軟心鉛筆將答案畫記在A4的答題卷上。畫記要「粗」、「黑」、「清晰」,且須畫滿方格,不可畫記不全。更正時,請勿使用修正液或修正帶,必須使用橡皮擦將所畫之記號完全擦拭乾淨。 109學年度起,高中英語聽力測驗已全面使用 MP3 播放器,即兩次考試播音方式皆改採分散式個別試場播音。而不再像過去利用校園廣播設備,以校園廣播模式來播送考題。 成績分為ABCF四等級 英聽測驗的成績採等級制,以考生原始得分經由統計方法轉換為成績等級,由高至低依序為:「A」、「B」、「C」、「F」,共四等級。各級代表程度說明如下表。 多做參考試卷,模擬考試情境 每一次的英聽測驗皆無於考後公布試題。但大考中心會每年公布一卷由正式試題組成的參考試卷,內容與難度分布與正式考試試卷相仿,因此,想報考英聽的同學可以利用參考試卷多做練習,以了解自己的英聽程度,加強不足之處。 ★【115英聽必備】10年參考試卷 快下載 ▌延伸閱讀 ★絕對不要錯過英聽考試重要日程,請參考: 【115英聽】兩次考試 重要時間,別忘記 ★想知道115學年度哪些校系採計英聽成績嗎?請參考: 【115申請入學】27系組採計英聽,搶先看 【115繁星推薦】採計英聽35系組,較去年少 【115考試分發】採計英聽19系組,較去年少 ★我可以報名英聽嗎?請參考: 英聽,哪些人可以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