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校園

大學校園 考大學:運動管理科系學什麼?
運動管理是將現代企業管理的理論與方法,應用到運動事業的經營管理。學習內容除了企業經營和體育運動事務外,運動行銷與企畫的實務經驗也很重要。隨著台灣運動事業的興起,對於專業人才的需求也同步提升。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運動事業管理學系系主任黃錦煌指出,過去國內體育人才的就業多拘限於學校,並沒有滿足企業所需的運動管理人才需求,相關科系就是為了滿足這個缺口,帶動產業升級而誕生。 根據國家教育研究院對「運動管理」的解釋,運動管理是一門新興的運動科學,是指運動組織內的管理人員,運用一般管理的理論、技術方法,經由規劃、組織、人員晉用、領導和管制等五大功能的發揮,並善用組織人力、物力和財力等資源,以達成經營運動事業,提供大眾參與運動、觀賞運動或提供運動服務的一種動態的過程。 將企管理論與方法應用到運動事業 運動管理是把現代企業管理理論與方法,應用到運動事業和運動企業的經營管理,而就讀運動事業管理相關學系的學生,除了學習企業經營知識與體育運動事務之外,更要具備實際參與運動賽會活動、提升管理、領導和問題處理的能力。因此,相關學系的主要目標,就是培養運動產業經營與管理人才、運動賽會規劃與管理人才加強運動管理的學術研究能力、體育專業知能、運動場館規劃、行政能力和運動觀光與遊程規劃能力。除了課堂所授,也規劃學生到業界實習,提升個人運動行銷企劃與推廣能力、了解專業倫理道德和創新能力,以增進學生實務經驗。 以臺灣體育大學運動事業管理學系為例,除課堂學習與業界實習之外,還以「產學雙師」方式授課,邀請校外學有專精,或在專業領域中有傑出表現的產業界人士擔任企業講師,共同教授課程,提供學生提早接觸職場機會,也積極與多家企業簽訂「產學合作」案,經由專任教師輔導學生共同承辦活動,培養企劃活動等專業能力,造就運動管理專業人才。 運動管理人材正夯 國內自行車產業、高爾夫球製造與遊艇製造均執事業之牛耳,近幾年,隨著國內職業運動興起、運動休閒設施數量增加,還有專業運動媒體企業的成立等,都顯示了運動產業雛形的形成與茁壯,這些運動組織或企業也必然需要專業管理人才。國內過去所培育了許多體育人才,但就業市場多半仍侷限在學校體育的範圍,並未能滿足各運動組織所需的企業人力。專業人才不足是產業升級的一大障礙,因此,運動管理科系的誕生,正是針對這些企業的人力需求,期望透過嚴謹的訓練環境,孕育出帶動產業升級的先驅。 運動管理相關科系畢業的學生,生涯發展方向包括:運動與運動觀光相關產業的作業管理、行銷、人力資源源管理、財務管理、資訊管理、運動新聞與傳播。同時畢業生也能到公私立學校從事教職,經高普考至政府單位運動體育相關單位任職,也可以到各單項運動協會服務,可從事的工作相當多元。以臺體運管系為例,許多畢業生任職於自行車產業、健身俱樂部、運動行銷、飯店業、觀光旅遊業、體育教師,公職人員等相關產業,無論主管、企劃,專案人員,例如名衍運動行銷公司專案經理、捷安特女性事業專案負責人、職業棒球球團經理等。 ★★運動管理相關科系都在這(管理學群、遊憩與運動學群)
大學校園 考大學:企業管理科系學什麼?
企管相關科系是為了培育經營管理幹部與專業幕僚、行銷企劃人員、業務人員、人力資源專員等,這也是企管系學生傳統的畢業出路。 東海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系主任黃延聰指出,未來企業會更需要符合產業發展趨勢的人才,例如數位行銷、電子商務、市場/大數據分析師、品牌企劃與行銷、服務設計與創新、永續性管理、及創新創業人才等。因此有志就讀企管系的同學也要注意產業趨勢,及早學習相關的知識與技能。 企業管理學系在培養企業經營管理的人才,也就是能夠有效地整合與運用資源達成企業或組織目標的人才。各行各業、甚至是政府機關或非營利組織都需要經營管理人才,都是企管人可以任職或發揮專長的地方。 一家企業是由人、知識、技術、資金、及資產所組成,經營管理者要有效地整合與運用這些資源達成組織的目標(通常是獲利),企業中各主要功能活動的運作,經營管理者都需要瞭解,包括行銷管理、作業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資訊管理、創新或科技管理等。因此,企管系希望能夠培養以整合性觀點,管理好一家企業的人才。 訓練經營管理者所需能力 企管系的課程目的在培訓學生未來擔任經營管理者所需的各項能力。以東海企管系為例,要培養學生的問題分析與解決、經營規劃與執行、溝通與團隊合作、數位應用與創新、國際視野與多元學習、人文與社會關懷等核心能力。 只要未來想在企業擔任管理職位或自行創業的人,皆適合選擇企管系就讀。一般來說,願意與人互動合作、樂於溝通協調、喜歡接受挑戰及實現事業理想的人,都適合就讀企管系。 一般企業管理VS國際企業管理 目前企業管理學類的系所大致區分為著重於一般企業經營管理的企業管理學系或經營管理學系,以及著重於跨國或國際企業營運管理的國際企業學系等兩大類。由於企業管理專業領域較為廣泛,部分系所會鎖定特定產業,如服務業,或特定管理功能,例如創新創業,發展特色課程。以東海企管系為例,將傳統企業管理的課程重新設計,因應產業趨勢與市場需求規劃出行銷與數位經營、永續與服務創新、創業與組織領導等三個深具特色的跨領域分組。 高教體系企管系與技職體系企管系的課程安排大致相同,以往技職體系的企管科系,會比較強調基礎商管技能的訓練與實作,甚至將實習或專題列為必修課程。不過近年來,高教體系的系所已體認到企管的專業性與實踐性,也強調結合產業實務進行學習。例如東海企管系的專題實作課程、及企業實習制度等。 ​​​​​​​企管系培育經營管理者所需的各項能力(東海大學提供) 符合產業趨勢的課程 近年產業發展逐漸走向全球化、數位科技化、跨領域整合、及經營模式的創新,諸如電子商務、數位行銷與經營、工業4.0、大數據、創新創業、永續發展、及跨國營運是目前產業發展的趨勢。在選修企管系的課程時,應修讀符合產業發展趨勢的課程。如東海企管系推出數位經營策略、綠色生產與消費、綠色創新、商業模式設計、創業組織設計與領導、社會創新與創業等創新的課程。有意就讀企管系的學子應該關注未來產業發展趨勢,及早學習相關的知識與技能,培養自己成為當代企業所需的經營管理人才。 目前產業對於經營管理幹部與專業幕僚、行銷企劃人員、業務人員、人力資源專員等,仍有需求,這是企管系學生傳統的畢業出路。不過,在未來企業會更需要符合產業發展趨勢的人才,例如數位行銷、電子商務、市場/大數據分析師、品牌企劃與行銷、服務設計與創新、永續性管理、及創新創業人才等。 ★★企業管理相關科系都在這(管理學群)
大學校園 考大學:成人教育科系學什麼?
你知道高齡少子化、科技快速發展,帶來什麼樣的產業革命嗎?你知道哪些職缺將不復存在嗎?又有哪些機會已悄然興起呢?對於未來的職業想像與變遷,你準備好了嗎?中正大學教育學院前院長胡夢鯨教授多次指出,「有人的地方,就有我們的出路」,加入成人教育科系不僅教你創造個人自我價值,更帶你看見未來出路。 以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為例,它的所學讓同學具備進入職場與規劃生涯的必要管理知能,包括企劃、執行、評鑑等三大核心能力,同時也啟發創造力、教學技巧、溝通領導、多媒體設計、社區實務等跨領域能力喔,藉此將你打造稱職方案企劃、推廣、教學、訓練的人才。不僅如此,只要精熟成教系所提供的專業知識,並融入於職場任務中,就能讓你在職場上加分,也能展現優人一等的職場競爭力,使你從職場中脫穎而出。對成人教育科系有興趣的同學,快來看吧! 處於終身學習的時代,以及高齡社會的來臨,未來的產業也愈來愈需要成人與高齡教育的專業人才,以協助政府在高齡教育相關政策與實務的推廣。唯有瞭解與掌握所屬產業環境及市場需求的脈動,才能洞察先機。成人教育不只是單純的教育學科,它更牽動職場技能與生涯能力,成教系以培育「成人教育的研究人才」、「教學創新人才」、「方案企劃專業人才」、「企劃及實務推廣人才」,以及「政策規劃與推動人才」為目標。 除了成人教育基本技能訓練外,還有方案計畫創新、口語溝通表達、分析評鑑,以及多媒體設計能力也不可或缺,另外也培養具備創造、教學、溝通、多媒體設計、社區實務經驗等跨域整合的能力,歡迎有志成為方案規劃師、成人與社區教學自由講師、職場教育訓練師的同學們選讀。 打造三大專業核心能力 成人教育系主要培養學生「企劃」、「執行」與「評鑑」三大專業核心能力。在課程中重視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整合理論與實務等能力,積極投入學生輔導,且強調跨學科的合作與訓練,並實際讓學生從實際操作與參與競賽至實習職場體驗中,學習如何進行訓練、瞭解成人與高齡需求、資源掌控等,透過精確的分析,以提供出正確的訓練方案,以及落實方案,最終評估成效,打造學生成為具備就業力的成人教育人才。 或許會有同學會擔心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不佳,或是對自己的創造力與規劃力感到質疑,甚至不確定成人教育的實用與應用性而感到懷疑,因而打退堂鼓,這是很可惜的決定。因從成人教育學系所學的實用價值與技巧,例如培養具有良好互動關係、團隊合作能力,以及自主性行動與規劃能力等,這些軟實力在未來的職場上與生活上都可立即應用,同時也會影響你對於學習的價值觀,甚至影響日後平均高達40年的退休生涯規劃,對你及你的家人都有正向影響與幫助。因此,成人教育系是培養你具有帶的走的軟實力,讓你可立即應用與發揮,只要你對於成人與高齡有興趣、喜歡與人互動、方案設計、訓練教學等,並具有熱愛學習新事物的特質與態度,就讀成人教育系就是你最好的選擇。 著重培養職場軟實力 目前國內與成人教育相關的系所,僅有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所、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但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是國內第一個從學士班、碩士班到博士班完整的成人及繼續教育學術機構,也是中南部唯一一所具有完整的成人及繼續教育體系的系所,更獲評選為中正大學的標竿系所。 另外,過去技職體系較偏重於專業知識與技術證照方面,在專業知識與技術上可能會顯得比較佳。然而,在職場上企業要的除了個人專業知識外,更注重於個人的學習意願、態度、穩定性與抗壓性等軟實力的培養,而成教系所提供的課程與培訓正是可以培養學生具備這些職場上的軟實力,從學生課程中師生溝通互動密切,以關懷尊重營造和諧溫馨氣氛,教師與學生不僅對系上向心力強,還經常參與社會服務工作,運用成人教育的專業知識協助社會大眾。 此外,鼓勵學生參與競賽、實習職場體驗等,可使學生將所學直接應用於職場中,並且學習與他人互助合作、溝通、態度等軟實力,使學生不僅具有專業知能,亦能成為擁有即戰力的人才,以因應職場上的各種變化,進而在職場上嶄露頭角。 成人教育與高齡產業需求日增 面臨全球化,以及少子高齡化的影響,政府日益重視高齡教育與實務相關的發展,促進高齡產業的興起,如:高齡科技產業、高齡教育機構、安養機構、社區工作推動、醫院護理、成人教育方案規劃、教學設計等專業人員,更需具備關於瞭解成人與高齡學習特性、成人與高齡教育方案等專業知能,以設計更符合成人與高齡者的各種方案,並因應高齡社會的各種挑戰。因此,為因應高齡社會的來臨,未來產業趨勢也會愈來愈需要成人與高齡方面的專業人才。 成教系的老師會依據學生的興趣與特質,塑造屬於個人的專業角色;學生可實際體驗未來職業的角色,如對活動規劃與設計有興趣者,就鼓勵學生多參與此方面的競賽活動,指引實習內容,引導成為專案管理師;對於教學課程有熱忱者,則鼓勵到相關領域實習與開設課程,培養學生成為專業的成高自由講師;對於員工的訓練與管理有興趣者,則引導成為人力資源管理師。另若對於成人與高齡產業有興趣,想要自行創業者,教師也會給與指導與建議,以創造新興產業。這些職業的發展與軟實力的培養,皆是未來產業所需要,且較不容易被淘汰的職業,此更應證成教系所強調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我們的出路」 ★★成人教育相關科系都在這(教育學群)
大學校園 考大學:廣告科系學什麼?
廣告是個呼應時代脈動的科系,隨著數位行銷與大數據的盛行,廣告更講求策略、創意與數據分析的緊密結合,以打造品牌或是促進產品銷量。廣告不只講求創意或設計能力,也重視思考與團隊合作,想要讓自己大腦更活化,對廣告科系有興趣的你,快來了解廣告都在學什麼。 廣告是讓人最能發揮創意的專業,廣告人就是憑藉創意及縝密的策略來幫品牌及產品建構形象,同時更期待能夠藉以創造銷量;而就讀廣告系的同學就是要將相關的專業know how,做一個通盤的了解,舉凡消費者心理、廣告與行銷策略、媒體特性、數位與社群、創意設計、視覺傳達、公共關係、文化創意產業等相關領域內容,都是廣告系的同學為進入廣告職場的必備專業。 也就因為要了解及學習以上諸多相關專業,所以廣告系也確實是最能呼應時潮脈動的科系;如現今數位行銷及大數據盛行,廣告科系多開設相關課程來因應時代及職場的需求,讓同學能與現今實務上的廣告行銷趨勢做緊密結合,突顯理論與實務結合之綜效。 強化數位及社群行銷 以中國文化大學廣告學系來說,就依潮流趨勢將課程分為廣告策略企劃、廣告表現創作及創意產業行銷等三大學群,現今更強化數位及社群行銷相關專業課程,除結合時潮脈動外,也希望藉多元課程滿足學生需求;此外,相關課程均強化與業界之合作與接軌,除了有業界之專業師資授課外,即將升大四前的暑假,學生都會赴業界實習,以培養其於職場的適應能力,大四的畢業展更是突顯產學合作成果的最具體明證。 對於理論與實務緊密結合的畢業展而言,中國文化大學廣告學系每年的畢業展多於信義新光三越、SOGO或誠品舉辦,不論是就規模、專案表現水準、參與人次等皆深獲廣告、公關實務界肯定,媒體亦多有報導;同學於大四上學期皆會以類似廣告公司的模式至廣告主端進行提案,爭取到專案後就會不斷地藉腦力激盪與團隊協作來激發出創意策略,並與廣告主細膩討論以更加符合其需求。這產學合作之方式行之有年,都使同學能將在校所學之專業理論策略與實務操作進行完美結合,達到學生、產業與學系各方面多贏的局面。由於產學合作非常到位,是以中國文化大學廣告學系便將自己定位為「最具職場即戰力」的科系,亦即畢業生到相關職場必能做到「無縫接軌、立即上手」。 行銷時代廣告人炙手可熱 再就廣告系畢業同學來看,其就業之路非常寬廣,舉凡廣告公司、公關公司、數位行銷相關產業、文化創意產業、影片拍攝或編導、媒體、大企業公關行銷部門等,都會有廣告科系畢業同學的足跡或蹤影;特別是在這以媒體為主的行銷年代中,公司、行號、機關、學校、政黨、候選人、個人都得要做廣告行銷包裝及正面形象形塑的當下,廣告科系的畢業同學將更炙手可熱,商機無限。 就國內來說,除了中國文化大學於民國75年就設立了全國最早的廣告學系之外,政大、輔大、世新、銘傳等老牌大學亦皆有設立廣告科系;此外,許多科技大學也漸次地設立廣告相關學系,都欲致力於培養廣告或是公關業界專業人才,為我國的廣告產業界作出深刻貢獻。 基於以上論述,若是認為自己具有創意或設計能力,願意思考並樂於融入團隊與人合作,且充滿正能量的莘莘學子們,廣告學系應該就是你最適當的選擇。 ★★廣告相關科系都在這(大眾傳播學群)
大學校園 考大學:勞工關係科系學什麼?
在邁向21世紀的過程中,台灣的社會、經濟和政治正在加速變遷,勞雇關係和勞工問題在質和量上也隨之急遽轉變。勞工研究關心的是所有的勞動者,以及勞、雇、政之間的互動關係。進入勞工關係學系就讀,主要可以學習「勞工關係與政策」或「人力資源」的跨領域知識與整合能力,未來可從事企業人力資源部門工作,或是於政府勞資關系相關單位任職。 2014年我國中央政府組織的「勞工委員會」升格改制為「勞動部」,可以看出政府對於勞工關係的重視;同時,近來勞動相關議題,如工資工時的調整及工會罷工等新聞,常佔據媒體顯著版面,顯見「勞工」相關議題之其重要性與日俱增。對雇主而言,為創造企業利潤,其經營模式自不可忽視勞資關係;而且 近年來國際上已將勞動權益保障認定為企業的社會責任,台灣企業身為國際生產供應鏈一員,更不可輕忽這個趨勢。 國內大學的勞工關係相關學系主要有國立中正大學與中國文化大學。其中中正大學勞工關係學系以「勞工關係與政策」與「人力資源管理」作為兩大重點發展領域,教學兼顧理論與實務,培育具科際整合視野的專業人才。教學和研究重點領域包括勞工關係、人力資源、勞動社會、勞動經濟、勞動法、職業安全衛生等,都是目前國家勞動政策及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策略之重要議題。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生力軍 本系教學除重視學生專業知識的理論基礎外,也強調傳授實務經驗,多項課程中設計有校外參訪行程。同時,本系學士班設計有「實習」之課程,學生需至公私營機構實習4至8週。此外,本系亦重視培養學生的國際觀,每年均有多項國際交流或師生赴海外參訪的活動。 勞工關係學系畢業生的就業機會主要有三;首先是到民營企業從事人事或人力資源部門的工作,處理薪資、員工福利、勞工輔導、職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勞資爭議及員工關係等事務;其二是在中央或地方政府勞工主管機關,從事勞資關係相關工作;第三是在工會、勞資關係協會、工業會及商業會等非營利組織,從事勞資關係相關工作。 ★★勞工關係相關科系都在這(社會與心理學群、管理學群 )
大學校園 考大學:兒童家庭科系學什麼?
在台灣少子化與高齡化的二大趨勢下,兒童與家庭專業的需求反而更受重視。兒家科系學的是助人專業,從兒童教育與家庭教育出發,透過預防與教育的方法因應社會變遷的需求。本文以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為例,帶同學們一窺兒童與家庭相關科系所學。 兒童與家庭學系的所學,是一項助己助人的專業。這一項助人專業,是預防性、教育性的,從幼兒及兒童教育做起,從家庭教育出發。 呼應少子化和高齡化社會需求 在少子化的現今,兒童與家庭專業的需求反而更受重視。政府為了鼓勵生育,挹注資源協助家庭安心育兒,因此大量設置公共托育中心、非營利幼兒園及各區親子館。這些機構的專業人員皆須兒童與家庭學系的畢業生投入。此外,在高齡化的趨勢下,老人的健康與照顧,除了需完善國家社會福利體系外,家庭的支持系統實為重要。而上述社會變遷下的需求,都是同學們將在兒家系學習到的專業知能。 兒童與家庭學系學生在幼兒園進行教育實習。(輔仁大學提供) 多元的兒家產業領域 輔仁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擁有直接隸屬系所的幼兒園:輔仁大學附設新北市私立幼兒園(以下簡稱輔幼),它是同學實習的重要場域。輔幼是國內的標竿幼兒園,每年吸引許多海內外幼教同業參訪。同時,兒童與家庭學系的實習場域不只是幼兒園,它涵蓋多元的兒家產業領域,包含兒童教玩具及文教業、教保及親子相關產業,如各地親子館、公共托育中心及親子餐廳/親子廚房等。此外,婚姻與家庭相關產業也是兒家系產學合作的範疇,如愛家基金會、社團法人中華兒童與家庭促進協會及金車教育基金會等。同學們在兒家系將有理論與實務兼備的學習。 輔仁大學附設新北市私立幼兒園是學生實習的重要場所(輔仁大學提供) 兒家系豐富的學習資源 兒童與家庭學系除了大學部外,也設有碩士班及碩士在職專班,可做為同學未來攻讀碩士學位的管道。同學們在大學時期也有機會遇到碩士碩專的學長姐們。他們會是課程的助教,有的時候也可能和大學部同學選修一樣的課程,在課堂中以同學的身分,大家共同學習。系上也有外國籍、大陸、港、澳的同學們,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下,彼此交流、共同激發出更多的創意與火花。 兒家系也提供跨文化和國際化學習的機會,本系與美國奧勒岡州立大學(Oregon State University)人類發展與家庭科學系(Human Development and Family Science)合作,多年來均有來自該系的教授、博士生及大學生至本系,進行全英語工作坊及共教共學之課程,系上也曾帶領學生至奧勒岡州立大學上課與參訪、此外,系上學長姊也積極參與輔大海外服務學習團隊,足跡遍及香港、印度、外蒙古、緬甸等地,同學們得以拓展國際視野、並實踐公民的社會參與。 除了兒家系的學習外,同學們也可以選擇輔系、雙主修及學程等,進行跨領域的學習。跨領域學習除了能累積更多元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外,也能為自己未來的職涯帶來更開闊的選擇。 ★★兒童與家庭相關科系都在這(社會與心理學群)
大學校園 考大學:心理科系學什麼?
心理學是一門有趣實用的科學,生活中的一切言行舉止、起心動念都和心理學有關,它進可攻,應用於臨床醫界、諮商學界、或工商企業界幫助他人、解決問題;它退可守,可應用於個人生活中維持健康、人際和諧、家庭成長。除了醫療體系外,心理學也可應用在為增加企業績效,例如畢業生也可進入企業市場成為市調專員、市場分析員、消費者行為分析師、廣告網頁分析員、使用者行為分析員等職務。 心理學是研究個體外在行為及內在心智歷程的科學,它結合了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強調探究每個人的個別差異,包括研究每個人的思考、情緒、動機、性格、能力、人際關係、兩性關係、壓力與調適等,進而也研究一個人為什麼會有偏差行為以及如何透過心理治療來幫助他。因此,心理學可以了解自己、了解別人,進而幫助自己、幫助別人。 心理系的課程包括大一的共同必修課:普通心理學、教育與心理統計學、生理學等;大二的專業必修課:發展心理學、人格心理學、社會心理學,認知心理學、生理心理學、心理測驗學、心理實驗法等:大三則是各領域的選修課程:變態心理學、健康心理學、心理衡鑑、犯罪心理學、諮商心理學、家庭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工商心理學、人力資源、消費者心理學、環保心理學等;大四則是各領域的見習實習課程。以東吳心理系為例,大學部主要在訓練學生具備基礎心理學專業知識、具備應用心理學實務能力、資料分析與邏輯推理能力、人際溝通與團隊合作能力、了解自我與關懷生命的人文素養。 冷靜理智思考習慣 清楚分析人的心理 以東吳心理系為例,它隸屬於理學院,因此選讀心理系的學生需要具備冷靜理智的思考習慣,才能敏銳清楚地分析人的心理;此外還須具備溫暖善解人意的特質,才能親近別人、同理別人;還要有包容接納的心胸,才能進入別人世界,傾聽心聲、客觀協助別人。 以東吳心理系為例,鼓勵學生畢業後往應用心理學發展,包括進入勞政體系,成為就業服務中心輔導員、身心障礙就業輔導員、職業輔導評量員等;進入司法體系成為少年法庭心理測驗員、少年法庭心理輔導員、觀護人、監獄官等;進入兒童少年福利機構成為早期療育保育員或輔導員等;進入企業市場成為市調專員、市場分析員、消費者行為分析師、廣告網頁分析員、使用者行為分析員;或進入醫院、學校、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健檢中心等擔任臨床心理師及諮商心理師;或自行開業經營心理治療所、心理諮商所。 心理系學生進行臨床心理實習發表會(東吳大學提供) 幫助他人和自己解決問題的學門 心理學是一門有趣實用的科學,生活中的一切言行舉止、起心動念都和心理學有關,它進可攻,應用於臨床醫界、諮商學界、或工商企業界幫助他人、解決問題;它退可守,可應用於個人生活中維持健康、人際和諧、家庭成長。只要你有心,心理學有無限奧妙殿堂讓你探索尋寶,有無限寬廣空間讓你發揮開創。 若想進一步閱讀心理學相關書籍,請到: 1.東吳心理系系友所經營的粉絲頁-心理師想跟你說 2.提供給高中職學生的心理學書單 ★★心理相關科系都在這(社會與心理學群)
大學校園 考大學:建築科系學什麼?
建築系的學科複雜性較高,養成期也較長,多數的專業建築學系都需要五年才能獲得學士學位,然而因為有紮實的訓練,畢業生的就業率在大學科系中相對較高。 東海大學建築學系系主任邱浩修指出,建築橫跨工程、藝術與技術,還得兼顧人文思想與建築美學,並思考使用需求,唸建築科系不只要有熱情,還要有能完成大量設計的毅力。 建築是一門橫跨工程、藝術與技術的綜合應用學科,既需要涉略結構學、建造技術與圖學,又要兼顧人文思想和建築美學,更要思考使用者的基本心理與功能需求,因此學科的複雜性較高,在大學教育的學習密度上自然也較一般學科要高出許多,養成期也較長,多數的專業建築學系都需要唸五年才能完成建築學士學位。 學習辛苦 成就感高 一般的大學建築科系,多以『建築設計』課程為核心,來整合其他課程的相關知識,因為設計課程的學習密度高,時數多,需要持續被要求以畫圖、做模型等方式練習思考與手做,來進行建築創作的表達與溝通,因此通常需要花大量的設計與製作時間,也因此常常被視為『爆肝學系』之一,某個層面來說是事實,但是也因為紮實的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訓練,學生受建築教育後通常有很高的獨立思考能力、以及創造整合能力,也有機會將來積極為社會環境帶來正面的影響,若對建築有熱情的同學,是相對辛苦但也能獲得成就感的科系。除了注重美學創意與專業實務並行的設計課程外,主要還有建築技術、歷史理論與都市環境等相關課程,一般來說也注重在校期間的實務實習,以獲取畢業後就業的相關經驗。 路思義教堂位於東海大學內,是著名美國華裔建築師貝聿銘與台灣建築師陳其寬的作品。圖片來源 Flickr 就業率相對較高 建築系的畢業學生,專業上相關就業出路除了傳統上的建築師事務所、建設公司與營造公司外,相關設計產業機構如室內設計、設計教育、公務部門與地產開發、都市設計與環境規劃等也都有機會接觸,也有一定比例的學生會選擇國內外的相關研究所繼續進修。總的而言,唸建築的相關出路相對寬廣,就業率若以過去經驗來說也相對其他學科高。 產業轉型中 就業市場國際化 過去台灣建築業的發展快速,但近年的不景氣影響使得建築產業逐漸朝向幾個方向轉型,例如舊建築再利用,都市更新、永續綠建築、跨領域設計等等趨勢日益明顯,就業市場也逐漸國際化,因此因應此趨勢,許多學校也開設更彈性多元的特色課程,例如藉由跨國協同教學、異地教學教學或實習、跨領域合作等,拓展建築系學生學習的多元視野與適應力,如東海建築系每年暑假提供到義大利羅馬一個月的異地設計教學,以及各國的國際實習機會,鼓勵年輕人向外拓展與探索各種發展機會,都是建築教育獨特之處。 ★★建築相關科系都在這(工程學群、建築與設計學群)
大學校園 考大學:工業設計科系學什麼?
蘋果公司的產品能夠在世界上引領潮流,優異的工業設計能力就是成功的因素之一。 東海大學工業設計系系主任柯耀宗指出,工業設計科系注重多元化設計力培育,畢業生除了可從事主流的產品設計工作之外,其他像視覺傳達設計、多媒體設計、產品行銷企劃、產品開發研究、設計整合管理、使用者經驗與介面設計、環境設計、包裝機構等領域,也都能一展所長。 設計是一門綜合性的科學,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將日常生活中情、事、物的感受力,轉化為實用的巧思能力。東海工業設計教育的養成,除了基本美學素養外,更包含了創意思維、科學統合實踐、多元學習與邏輯辨證的能力。 藝術 科學 工程 市場的綜合科學 工業設計以大一~大四設計課為主線課程,並配合輔助技法、電腦輔助設計、人文藝術、工程製造、人因與設計等專業領域必選修課程,大一主要培養創意態度、活化思考模式;大二提升美感訓練以及創意思考的學習能力,並加強工程、製造、材料應用之知識和訓練;大三加入實務層面思考,奠定工學兼具美學的整合能力,讓學生不僅能創新外型,更能深入機構探討相關原理並改進;大四便將三年所學完整活用,由產品企劃、意念展開,以迄精緻模型製作、展示,將設計由創意至量產商品化,完整的應用於設計專題中,培育學生兼具科學、工程、市場與藝術的厚實基礎。 喜歡繪圖、動手做,具有獨立思考、創造能力及整合能力的學生適合就讀工業設計相關科系。 工業設計系的作品展出(東海大學提供) 企業永續生存的軟實力-設計 目前國內工業設計相關科系約有30所,技職體系相關設計科系著重於學生設計技法的訓練,而高教體系的設計科系則比較著重於設計思考的培養。過去台灣產業從代工生產(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OEM)、到原始設計製造商(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 ODM),發展到建立自有品牌生產(Original Brand Manufacturer,OBM), 其中設計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過往產業重視的是生產設備的硬實力,未來企業如要永續經營,做出市場區隔則必需要借重設計之軟實力才能達成。 近年來由於消費者意識高漲,產業型態也出現重大轉變。隨著產品越來越講究美感經驗的使用,工業設計變成當代產業的新顯學。在這樣的經濟氛圍下,市場對於工業設計人才需求殷切。 工設系注重多元化設計力培育,理論與實務並用,因此畢業生進入就業市場時,不僅有能力從事目前工業設計領域中最主流的產品設計工作,其他同屬設計領域的行業類別選擇亦相當多樣,舉凡:視覺傳達設計、多媒體設計、產品行銷企劃、產品開發研究、設計整合管理、使用者經驗與介面設計、環境設計、包裝機構、室內設計、平面設計,展示設計等領域,皆能使工設系所畢業生一展所長,學以致用。 設計課成果展示與行銷(東海大學提供) ★★工業設計相關科系都在這(建築與設計學群)
大學校園 考大學:生命科學科系學什麼?(系列一)
生命科學學門的核心是生物學,但有更多跨領域與技術發展的題材,學習的層面更為廣泛。整體來說,生命科學學門中又可分為生物學學類、生物化學及相關學類等兩大類。而為了快速吸收日新月異的生命科學知識,優異的英文能力也是標準備配。 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系主任謝明麗指出,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生命科學系的學習引導,已經特別強調跨領域能力的養成;也因此在就業方面有無限寬廣的可能。對生命科學系的畢業生而言,別問「我能從事何種行業?」,真正的問題是「我想從事何種行業?」 ​​​​​​​生命科學系在台灣大專院校相當常見,但是每個學校的生命科學系由於教師結構、專長與系所發展重點不同,課程安排往往具有差異。整體而言,生命科學學門包含了生物學、生態學、微生物學等基礎理論,以及應用於生物科技、生物化學、生物資訊的科學。生命科學學門的核心是生物學,然而生命科學比較起生物學來說,有更多的跨領域與技術發展的題材,學習的層面更為廣泛。 以生物學為核心的科學 從新版學科標準分類的資料,我們可以知道:生命科學學門中又分為生物學學類、生物化學及相關學類。生物學學類是學習所有活生物的結構、功能、繁殖、生長、演化及行為。相關的課程包含: 生物學、植物學、細胞生物學、昆蟲學、基因學等。再細分來說,生物學學類培育植物、水中生物、動物等生物學人才,從事遺傳、物種、生態學、自然保育、演化生物學、及生態系多樣性研究。 生物化學及相關學類是學習所有活生物的化學,包含所有的生物,而且不限於生物,相關的課程包含: 生物化學、細胞科技、法醫學、基因密碼 (DNA、RNA)研究、基因工程等。再細分來說,生物化學及相關學類又分為生物科技、微生物、生物化學、生物訊息等。其中常見的生物科技主要是使學生具備生物基礎理論與技術、生物與分子生物知識基礎、生物產業知識、生物資訊管理、仿生生物學的專業知識,以及資訊運用能力,並應用於生物醫學、生化、分子生物、遺傳及基因體等相關領域,主要培育生物醫學、生物物理、生物科技產業、生物工程等人才。 學生正在進行野外勘查(東海大學提供) 培育全方位的生命科學視野 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成立於民國44年,是全國第一所以生物學系為名的科系,並於民國93年更名為生命科學系,並依教師專業領域分為「生物醫學」及「生態暨生物多樣性」兩組,課程安排就涵蓋了生命科學學門的二大學類:生物學學類及生物化學及相關學類。東海生命科學系辦學特色在培育學生具有全方位的生命科學視野及健全人格發展。 生命科學系開設的課程涵蓋從分子、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個體、個體間、生態系及演化學的完整生命科學教育,透過核心課程及學群選修課程,使學生具有一定整合及專業分工的能力。教學目標在於培育學生具有基本完整的生命科學專業能力,課程設計特別強調理論與實作並重,透過多元化學習的資源,提供學生全方位的優質學習環境,鼓勵學生朝向學術研究、生物產業及多元化發展。 生命科學系的課程強調理論與實作並重(東海大學提供) 別問能做什麼 要問想做什麼 選擇就讀生命科學系的學生常常會問,這一個沒有證照的科系,畢業後未來的出路為何?一般而言可分為升學進修與就業兩部分。升學進修的方向可以是國內外各大學生命科學相關研究所、學士後醫學系、或學士後中醫學系。職涯就業方向則非常多元,包括: 1、國家考試:技術人員類、農業化學、自然保育、生物多樣性等。衛生福利部、疾管署、食藥署、農委會、林務局等。 2、研究單位:生態保育工作、動物園、科博館、林業試驗所、防疫檢驗單位、生化科技相關政策規劃管理、財團法人研究單位、專案研究計畫執行、醫院研究部門等。 3、生醫生態產業:生物技術公司、生態環境評估事業、醫藥研究檢驗、醫藥材料開發、精密儀器銷售管理、有機農業、生態旅遊等。 4、教育機關:小學自然科教師、中等學校生物教師、大學教授等。 生命科學系學生正在野外採集(東海大學提供) 強調跨領域能力養成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生命科學系的學習引導,已經特別強調跨領域能力的養成,一個在綜合性大學中的生命科學系的利基在於,跨學系甚至跨學院的學習可就近在校內進行。生命科學系的學生如果再加上法律系、企管系、應數系、環工系、化學系、化工系、畜產系、或食科系等跨領域學習,未來將可從事生物專利、醫務管理、 生物統計顧問、環境教育、分子藥物模擬、生物醫材、組織工程、畜產轉殖動物、再生醫學、食品藥物檢驗等跨領域的工作,就業的選擇不會受到限制。 最後特別值得強調的是,英文能力的提升對生命科學系的學習,是絕對不可輕忽的,因為唯有掌握國際溝通的工具,生科系的相關學習才能精準有效,可取得最新資訊並且與國際接軌。所以對生命科學系的畢業生而言,問題不應再是「我能從事何種行業?」,真正的問題是「我想從事何種行業?」。無限寬廣的可能,是給所有準備好的生科系學生。 ★★生命科學相關科系都在這(生命科學學群)
大學校園 考大學:航空工程科系學什麼?
航太科系主要是為了培育航太工程、飛行控制、噴射推進、航太結構與材料等領域的專業人才,而各大學再依學校特色發展相關次領域,例如電腦輔助工程、民航飛行、無人飛行載具等領域。其中逢甲大學與安捷航空訓練中心進行產學合作,使有志飛行的同學往「機師」的專業生涯邁進。 台灣航太產業產值連六年成長,今年已確定突破千億的歷史新高,再加上新政府推動五大創新研發計畫,其中的振興國防產業是以航太產業為重心,因此航太系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上相當有競爭力。 飛行,長久以來是人類最偉大的夢想;而航空與太空(航太)科技的發展,則是「人類因夢想而偉大」的最佳見證。一百多年前,萊特兄弟成功製造出世界上第一部動力飛機,帶領人類進入「航空時代」。21世紀人類邁向「地球村」的同時,對飛行載具的倚賴越深,也對航太工程專業領域的人才需求日殷。 航太科技具高度跨領域的特質,含跨力學、熱學、電學、材料學等學科,並將這些學問運用於到飛行載具上的系統整合工程。航太屬於高科技工業,它所延伸的民航、國防軍事、衛星通訊、遙測、無人飛行載具等工業,都是航太工程的範疇。在科技日新月異的現代,具有航太專業的人才,其發展將是無可限量的。 從不同角度一圓飛行夢 航太科系主要是為了培育航太工程、飛行控制、噴射推進、航太結構與材料等領域的專業人才。此外,各校系再依據師資與設備,發展不同的相關次領域。例如逢甲大學航太與系統工程學系(簡稱航太系)針對電腦輔助工程、民航飛行、無人飛行載具及應用、微機電系統與構裝、先進流體動機械、奈米科技、能源工程以及其他相關系統工程等領域培養專業之人才,並訓練學生具獨立思考、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逢甲大學航太系也設立民航專技學程飛行組,並與安捷航空訓練中心密切進行產學合作,使有志飛行的同學完成夢想,往「機師」的專業飛行生涯邁進。 飛具升阻力模擬與分析(逢甲大學提供) 大學重分析與設計 技職以維修實務為主 由於航太產業屬於高科技產業,必須與波音、空中巴士等歐美的航太大廠接軌,為了有較大的發展舞台,必須吸收最新科技與飛航技令,因此英文的能力相對重要。此外,良好的數理能力也能幫助吸收航太專業知識、進而創新與解決航太相關問題。團隊合作也是航太人的重要特質,所以個性主動積極、喜歡分析思考、具備良好溝通能力、勇於接受挑戰與專業自信,都是航太科技人所不可或缺的特質。 國內相關的航太工程科系有成功大學航空與太空學系、逢甲大學航太與系統與工程學系、淡江大學航空與太空學系,學習內容偏重培養航太人才相關的設計、分析、執行等專業知識能力。技職方面則有虎尾科技大學飛機工程系與中華科技大學航空機械系,主要配合航空產業趨勢及市場需求,專門培養學生具備飛機維修所需實務技術與知能。 逢甲大學與雷虎科技產學合作,研發出國內首架任務型渦輪/電動單軸雙旋翼無人飛行載具(逢甲大學提供) 國機國造預期帶動產業發展 航太科技為各科技工業的整合,它的發展可帶動國家的現代化。台灣航太產業產值連六年成長,今年已確定突破千億的歷史新高。振興國防產業是新政府推動的五大創新研發計畫之一,而航太產業就是國防產業的重心;台中地區包括漢翔公司及中山科學研究院,可以串聯起整個台灣航太產業供應鏈,而藉由航太工具機產業技術A-I-M大聯盟的成立,預期能有效帶動台灣產業再次起飛。 因應未來「國機國造」,透過自製高級教練機,重建戰鬥機外型、結構、推進、航電、武器系統界面的設計、分析、測試與製造能量,作為研發第三代戰機的基礎,藉此充份掌握戰機後續使用的自主權。漢翔與中科院航空研究所預計,在4年內可完成2架XT-5的原型機起飛,4年後將陸續生產66架XT-5,所需經費約690億元,預估可帶動周邊產值達2500億元,可以促成產業轉型與升級。 隨著全球航空業日益發展壯大,未來二十年將會有大約四萬架的需求量,而亞太地區的客機數量成長最為快速,光是台灣地區就需要近500架的飛機,不論是航太製造、飛機維修、航空人才需求急增。因此航太系的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上具有相當競爭力。航太科技為各科技工業的整合,航太科技的發展可帶動國家的現代化。逢甲大學位於中部航太工業的中心,多年來的主要任務就是持續從事航太科技的研究,並為下一個世代的航太國防產業發展培育出適當的人才。 ★★航空工程相關科系都在這(工程學群)
大學校園 考大學:材料工程科系學什麼?
大學很多科系的熱門程度會隨著社會環境景變化而改變,但由於任何產品的生產製造都需要材料,許多領域關鍵零組件的製作瓶頸,皆有賴新材料開發或材料製程改善才能迎刃而解;材料工程人才也必然是產業界急需招募的對象,因此材料工程科系幾乎不會有退流行的問題。義守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系主任陳厚光表示,材料工程科系的課程與物理與化學較有關聯,數學推演的比重沒有其他理工科系高,因此數學較不好的同學不必因此卻步。 任何產品的生產製造都需要材料,因此材料工程含跨領域相當廣泛,舉凡資訊、通訊、機電、能源、化材、國防及民生領域等產業之基礎皆為材料科學的範疇。材料工程是結合基礎科學與應用工程的學門,其課程牽涉層面廣泛,只要對理工學科有興趣的學生都非常適合選擇就讀材料工程,特別是面對新事物具有強烈好奇心及求知慾,本身具有專注及追根究底人格特質更好。 科技的進展與近代材料科學與工程的發展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例如航空運輸的發展與鋁合金技術的進展有密切的關係,高分子材料廣泛地被應用於日常生活中,資訊科技產業則隨著半導體材料發展而日新月異。在許多不同工程領域中,材料工程均扮演關鍵性的角色。材料種類大致上可以分為金屬材料、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電子材料及複合材料等。雖然材料種類繁多,學生們則可藉由各項專業知識的學習,分別從材料製程、顯微結構、材料性質及材料應用等面向瞭解及掌握材料的發展。 材料系學生到工廠參觀(義守大學提供) 數學不好也沒問題 有許多同學會自認為自己數學不好,最後在選系時會怯步打退堂鼓,這是相當可惜的,材料系本身專業課程與物理及化學較有關聯,但對於數學推演比重反而不若其他理工科系高(如:電機、機械、化工等系),材料所學則較強調現象觀察、理論理解及實務經驗獲取,重視務實態度、動手實作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以義守材料為例,本系除理論課程教學外,亦相當重視學生透過實際動手實作或實驗所印證及學習到的經驗與知識,因此學生必須透過執行專題研究,配合相關儀器設備的操作進行實驗,藉此培養同學實作能力。此外,學生亦可透過至業界實習機會,提升自身實務經驗及就業實力。 學生正在實際操作儀器。(義守大學提供) 不會退流行的科系 近十年來,有許多大學成立與材料領域相關之學系,各系的發展則依各校特色而有所不同,部分大學則是將原本「化工系」改名為「化學與材料工程系」;「材料」與「化工」雖有部分領域類似,但是「材料系」對於金屬、陶瓷、半導體等領域及在材料的顯微結構、性質與製程的探討上則著墨較深。 從鋼鐵、化材、機械等傳統產業,到半導體、光電、顯示器等電子光電製造產業,乃至綠能、國防航太及生醫等產業皆需要材料人才投入。許多領域關鍵零組件的製作瓶頸,皆有賴新材料開發或材料製程改善才能迎刃而解;甚至透過跨領域整合,舊材料也可有新應用,開創新藍海。在產業技術升級與創新過程中,新材料研發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項目,材料工程人才也必然是產業界急需招募的對象,因此材料工程科系幾乎不會有退流行的問題。 ★★材料工程相關科系都在這(工程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