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校園

大學校園 南華大學優質辦學接軌國際 強化就業力
114學年度大學分發入學登記志願於8月1日至8月4日展開,位於嘉義的南華大學是優質公益大學,致力培育具品格素養與專業能力的優質人才,辦學成效備受各界肯定,在少子化趨勢下,招生表現仍持續穩健成長。114年大學部招生特殊選才及獨招管道滿招、繁星推薦分發達99.2%。該校重視學用合一,更因應AI時代及多元產業之需求,開設13個跨領域學程,提升學子就業競爭力,且學雜費優惠,海外學習資源豐富,不僅是考生最佳的選擇,亦是最信賴的優質學校。
大學校園 以「縱向當責 橫向溝通」形成「嘉大文化」
嘉義大學7月31日於蘭潭校區行政中心2樓第一會議室舉行114學年度第1學期一級主管致聘典禮,計有2位一級行政主管及8位學術主管接任新職。為感謝卸任主管們對學校的付出,林翰謙校長代表學校致贈卸任主管感謝狀,表彰他們對學校的貢獻,並頒發各單位新(續)任主管聘書。114學年度第1學期新任行政主管為黃月純副校長及總務處林明瑩總務長;學術單位主管分別為生命科學院吳思敬院長、輔導與諮商學系許忠仁主任、特殊教育學系陳勇祥主任、數位學習設計與管理學系王佩瑜主任、中國文學系林宏達主任、視覺藝術學系胡惠君主任、應用化學系王梓帆主任及微生物免疫與生物藥學系吳進益主任。 林校長表示,此次丹娜絲颱風造成嘉大校區多處災損,大家攜手共業完成這「韌性安全、綠色永續」的校園環境,令人感動。而來自校友及社會各界的支持力量源源不絕,「嘉大不孤單 同心同力重獲校園生機」,在此再次代表學校致上十分的感恩之意。今天適逢114學年度第1學期一級主管致聘典禮,感謝卸任主管盡心盡力的協助校務及學術行政工作;同時也恭喜新續任主管勇於承擔責任,共創嘉義大學「共識、共業、共好」的實質未來。特別提出「縱向當責 橫向溝通」共勉之。 「當責」與「溝通」是行政學術工作於縱向及橫向工作的不二法則,主管需協助屬下建立責任感,營造一個讓所有同仁勇於負責的工作環境,進而工作中注入協調與溝通,程序得以簡化順暢的要件,涵蓋如下:1.訂出清楚的期望值:職掌本份與檢視,適才適位適用。2.強調如何作對的事:行政程序簡化、工作時段的分配。3.幫助屬下建立自信:注入窩心與感動、形同家人朋友。4.確保必要事情做事:配合校務發展,爭取計畫與獲獎。5.做好授權主動負責:層層分責,縱向責任與橫向溝通。6.獎勵勇於負責員工:加乘正面效益,考績制定與評估。 另外校務經營管理之「韌性配套」相關,需與各位主管攜手嘉大「嘉大心、嘉大力、嘉大感」的期待!包括:1.因應未來工作型態與社會需求,如何推展「各學系的系務發展」,深化學校特色/系所亮點的敘事,走出屬於自己「唯一」的路,才是洞察所有問題的關鍵。例如:專業課程結構重整與核心能力的連動關係,應確實鏈結招生進路圖、學習地圖、課程地圖 學涯10跨(NCYU 10 CROSS)、職涯進路圖等。2.大學在區域中的重新定位,如何與地方連結,形成人才布局,產出於「學生職涯的方向」,例如:善盡大學社會責任(USR)、「在地連結」、「教學創新」、「終身學習平台」、「嘉義巡禮課程」的連結與推動、志工社團服務等。3.實質內控機制評估,如何辨識與防止最可能斷裂的節點,即「行政體系的改變」,例如:需要完整的人資支持、法規鬆綁與資源彈性來推動「嘉大文化」。 林校長期許續以「資源異見的整合」、「妥善運用適合的策略」,「適才適位適用」,共同開創嘉義大學,以利他共好的「嘉大心」,開啟嶄新的旅程;以互相支持的「嘉大感」,成為堅強的後盾;以底蘊價值的「嘉大力」,面對未來的挑戰,而更加茁壯。
大學校園 生成式AI強化就業力!中華大學拚職場即戰力
迎接AI時代的來臨,中華大學領先推動「AI 跨域」學習模式,建構全校性的人工智慧教育生態系,並提供免費輔導學生考取「微軟 AI 國際證照」的資源與專業輔導,致力培育兼具國際視野與實務能力的AI應用人才。不限科系,學生皆可參與AI學習計畫,全面強化未來職場競爭力。 中華大學校長劉維琪表示,每位學生都有參與AI跨域學習計畫,其中已超過千位學生成功考取微軟AI國際證照(Microsoft Azure AI Fundamentals,AI-900),成果相當亮眼。為強化教師教學能量,學校亦持續透過AI 體驗中心與教學發展中心合作,辦理AI教學工作坊及建置資源平台,全面提升校園AI教育實力。
大學校園 頂尖認證齊聚!中華大學教學品質獲國內外肯定
中華大學持續精進教學品質,成果斐然,全校教學單位皆通過國內外重要專業認證,展現卓越辦學成效與國際接軌實力。無論是校級整體發展、各學院系所,甚至通識教育中心,皆深受國內外評鑑機構高度肯定,為學生打造堅實的學習環境與未來就業競爭力。
大學校園 亞洲大學聽語系首屆畢業生,感謝亞大栽培、讓她有機會赴美進修,更於3年取得美國西北大學博士學位
亞洲大學聽語系首屆畢業生黃宥瑄同學,於2022年到全球知名美國西北大學攻讀聽力學博士班,只花了3年的時間就順利取得博士學位,且在美結婚、完成人生大事。她特地傳訊息給一直十分鼓勵她的亞大校長蔡進發,她說,「謝謝校長和母校的盡心栽培,讓她有機會到美國進修」。
大學校園 【亞洲大學數媒系 × 日本動畫產業】
隨著《名偵探柯南:獨眼的殘像》6月25日在台上映,南投戲院特別邀請亞洲大學數位媒體設計學系師生與觀眾互動,分享參與《柯南》、《哆啦A夢》、《戰鬥陀螺X》等多部日本人氣動畫製作的幕後歷程! 亞大數媒系設立專業動畫工作室,由「國寶級」動畫師涂國雄親自指導,半年內已有40位學生名字登上日本動畫片尾字幕!學生透過原畫訓練、實務接軌,國際競爭力強,打開國際職涯大門!
大學校園 嘉大舉辦校園清潔活動 號召教職員工生共同守護嘉園
為加速校園災後清理,復原往昔綠色大學優美校園環境,嘉義大學於7月24日下午2時30分舉辦「守護我們的嘉園-校園清潔活動」,號召全校教職員工生共同參與,守護美麗嘉園。 丹娜絲颱風7月6日至7日強襲嘉大,造成大量喬木倒塌、樹木連根拔起,校園景觀滿目瘡痍。經過校內外單位動員機具多日協力合作,目前將砍除或修剪之殘枝木條暫堆放於圖書館旁停車場空地,已堆積如山,但校園內仍有多處細枯枝、細木條及大量落葉待處理。總務處事務組特發起此項校園清潔活動,邀請全校教職員工生一同攜手,用雙手撿拾斷枝,用雙腳走出復原之路,用心守護共同的學習與生活空間。 林翰謙校長致詞表示,此次丹娜絲颱風造成嘉大四個校區及周邊道路多處出現樹木倒塌、折斷情形,嚴重影響師生通行與校園安全,災後學校即刻啟動緊急應變機制,並依據丹娜絲災後復原重點工作會議決議,全面投入復原清理作業。感謝總務處團隊的辛勞與付出,特別是朱健松總務長即將於8月1日退休,仍堅守崗位,率領總務處同仁不分平日、假日全力投入,爭取到最大的復原成效;也感謝各單位師長、同仁的協助,讓各單位能儘速恢復正常運作。此外,來自校友及社會各界的支持力量源源不絕,深重情誼讓人感念,在此再次表達最深的謝意。丹娜絲颱風帶來了災害,也讓我們看到嘉大校園的韌性,以及推動永續綠色校園的重要性,因此上午在森林系的會議中,已請森林系教師協助四個校區進行校園樹木重整規劃,也謝謝大家共同參與24日的校園清潔活動。 參與校園清潔活動的嘉大同仁表示,從災後第一時間校園的滿目瘡痍,到現在進入最後清理收尾階段,感受到校內外支持力量的強大與可貴。校園清潔活動在大家合力清掃及清運下告一段落,期許大家共同攜手恢復校園環境,以全新環境迎接新學年的到來。
大學校園 英國QS「2025世界大學」排名,亞洲大學名列全台第14名、私大第3名、私大非醫大第1名
英國高等教育調查機構QS (Quacquarelli Symonds),2025年6月公布最新的「2026世界最佳大學」排名,全台共有15家大學進入前1000大,亞洲大學再進步100名,排名在711-720名間,全台第14名、私大排第3名、私大非醫大排第1名。 亞大蔡進發校長指出,亞大11年來,在國內外「最佳大學」各項指標性的排行,辦學受到肯定;畢業校友逐年增多,在企業的好表現,也讓亞大連獲「企業最愛私大」,近幾年更積極布局人工智慧領域,全力打造AI人才培育基地,並結合智慧醫療與大健康產業需求,致力培養跨領域菁英人才。
大學校園 【《2025最佳大學榜》醫療×資通訊雙引擎,亞洲大學躍居私校標竿】
在AI浪潮與高齡化雙重挑戰下,亞洲大學瞄準「醫療健康」「資通訊」兩大特色,迎接AI挑戰,並打造全台首創「未來護理中心」,培育不被AI取代的未來護理人才,引領學生邁向世界。
大學校園 2025全民閱讀博覽會逾兩千人齊聚南華大學 共享書香盛宴
由人間佛教讀書會總部與財團法人佛光淨土文教基金會共同主辦的「大學裡書香味─2025全民閱讀博覽會」南部場,於7月27日在南華大學登場,現場匯聚兩千一百多位來自佛光山北、中、南部地區各道場之信眾,一同進行閱讀分享與交流,再度創下歷年來最多參與人數的場次。該活動透過多元化的閱讀方式,讓參與者以書會友、互相交流,並在閱讀與對話中激盪創意,促進知識的累積與心靈的成長。
大學校園 亞洲大學心理系8年通過國科會大專生研究計畫件數,全台私大第一,亞大心理系林同學更獲「113年大專生研究計畫」創作獎
亞洲大學心理系,有6件通過國科會「114年大專生研究計畫」補助,累計自107至114年共通過國科會大專生研究計畫44件,在全國31所有心理系的大學中排名第2、全台私大第1,僅次於台大心理系。大三生林同學執行「113年大專生研究計畫」,因成果優異獲「創作獎」。 亞大心理系廖主任表示,林郁珺同學跨領域修讀心理、醫健、資訊等課程,對每門課都抱持高昂的學習熱忱,將課堂所學的知識延伸至實證研究。她在執行大專生研究計畫期間,從文獻閱讀與分析,建立嚴謹的研究設計,再務實的進行實驗與資料分析,最後經過無數次編修才完成報告,每個階段都展現積極學習的態度,充分展現出無比的研究熱情。
大學校園 南華大學楊珮郁獲國科會大專生研究創作獎 展現學術與社會關懷力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日前公布113年度大專學生研究創作獎,全國共計4,046件研究計畫中,僅200件脫穎而出。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應屆畢業生楊珮郁在教授林昱瑄的指導下,以研究計畫「新管理主義下的順從與抵抗:護理人員之勞動過程分析」獲此殊榮,展現其學術研究與社會關懷上的研究力及社會省思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