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校園

大學校園 「良師在嶺東數媒」,音樂書生靳鐵章教授傳承學生音樂創作與編曲經驗
嶺東科技大學數位媒體設計系致力於發展橫跨影視設計、動畫設計與遊戲設計等跨領域專業課程,在數位媒體與音樂創作日趨融合的當下,臺灣音樂界的傳奇人物靳鐵章老師來到嶺東科大數媒系任教,為學生帶來從校園民歌時代、流行音樂製作到AI時代的音樂革新教學,靳老師以真摯的故事與動人的歌曲,帶領同學們穿越時代的旋律,體會音樂創作的初心與變遷。
大學校園 南華大學10/30將舉辦「兩岸關係焦點:心理防衛」學術暨實務座談會
為回應數位時代兩岸資訊戰與假訊息挑戰,南華大學社會科學院、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將於10月30日共同主辦「兩岸關係焦點:心理防衛」學術暨實務座談會,該會議獲大陸委員會(陸委會)指導與支持。此活動為「中國識讀計畫」的重要推動之一,旨在強化公民辨識惡意資訊與心理防衛的能力,培育具批判思辨與民主韌性的青年公民。
大學校園 嘉大深化新南向高教合作 與泰國瑪希敦大學北碧分校簽署學術合作協議 共築永續科研新典範
嘉義大學持續以「十大國際化目標」與「一系一院一國際化」為推動藍圖,積極拓展國際學術合作版圖。10月21日至25日嘉大生命科學院吳思敬院長率團前往泰國瑪希敦大學北碧分校(Mahidol University Kanchanaburi Campus, MUKA)進行訪問與交流,並於10月24日與該校正式簽署學術合作備忘錄(MOU),雙方將在食品科技、生態保育與永續農業等三大領域展開深度合作,為未來雙聯學制奠定堅實基礎。此次合作不僅象徵嘉大在推動國際化及新南向高教合作上的再一步躍進,也展現嘉大持續深化亞太夥伴關係的堅定承諾。 瑪希敦大學北碧分校:結合自然與科技的綠色學府 瑪希敦大學為泰國頂尖學府之一,其北碧分校(MUKA)位於環境優美、生態豐富的北碧府,校園宛如一座大型自然森林公園,致力於融合綠色環境與科研創新。該校設有七個學士學程與兩個碩士學位課程,涵蓋食品科技、保育生物學、永續發展、環境工程及農業科學等領域,為泰國新興學術重鎮之一。嘉大食品科學系呂英震主任表示,MUKA的研究與教學設施相當完善,校內不僅擁有地方政府與企業共同捐建的食品加工廠,近期更興建大型食品製程研發中心,將成為在地產業創新與技術開發的重要基地。 攜手三大領域合作?共促學術與產業鏈結 在MUKAThatchavee Leelawat副校長主持下,10月24日嘉大生命科學院吳思敬院長與食品科學系主任呂英震副教授代表,與MUKA副校長及校長助理Amnat Jarerat助理教授簽署合作協議。見證人包括兩校主管與嘉大國際處陳宣汶助理教授、食品科學系許志宇助理教授及七位嘉大學生,象徵雙方正式建立長期夥伴關係。 吳思敬院長表示,雙方未來將以師生互訪、聯合研究與產業實習為核心,進一步推動跨國合作專案與學生專業培育。交流期間,嘉大師生除參訪MUKA的數位植物標本館、地質博物館及實驗設施外,也實際入班參與食品科技學程的創意手作課程,並與保育生物學學生共同探索森林校園的生態多樣性,展現跨文化、跨領域的學習成果。嘉大食品科學系許志宇助理教授進一步指出,MUKA與當地產業鏈結緊密,未來嘉大學生有望參與跨國企業實習與研發計畫,深化產學合作,提升國際實務經驗。 邁向雙聯學制?開啟長期國際合作新篇章 嘉大國際處國合組陳宣汶組長表示,雙方除短期交流外,亦規劃推動雙聯學制(Dual Degree Program),讓學生能跨校修課並取得雙學位,深化兩校學術鏈結與全球視野。此次與瑪希敦大學北碧分校的合作,是嘉大拓展新南向高教網絡的重要里程碑,未來將持續深化跨國學術與產業合作,打造兼具研究創新與永續發展的國際學術平台,培育具全球競爭力的專業人才,邁向更寬廣的國際舞台。
大學校園 民雄校區動起來! 嘉大體健休系以參與式實踐課程推動健康促進活動
為響應高教深耕計畫A主軸「參與式實踐課程」,並配合即將到來之校慶運動會系列活動,嘉義大學體育與健康休閒學系由許雅雯主任及陳建瑋老師帶領學生透過理論與實務結合,設計並推動「民雄校區動起來」系列活動,期望以學生的創意與行動力,帶動校園師生的運動風氣與健康意識。 本課程與南部運動產業-力躍運動健康管理顧問有限公司合作,邀請該公司陳良進執行長擔任業師,協助學生理解健身產業的實務運作與健康促進策略。學生在課堂中學習健康行為理論後,進一步將所學應用於校園場域,規劃並執行多元的運動推廣活動,透過真實場域的策劃、執行與反思,強化問題解決、團隊協作與社會實踐能力。 課程以「民雄校區動起來」為總主題,共有13組學生團隊設計活動,涵蓋健身、跑步、球類、體能訓練與生活健康等主題,內容豐富多元。例如:「一起動起來」、「跑步好好玩」、「runrunrun運動身體好」等三項活動,都是陪伴大家用最簡單的方式養成運動習慣;由輔導與諮商學系修課同學所設計的「爆汗不爆肝」、「如果能重來,誰想當訓咖」,則是以重訓為主題,帶領參與者在運動中紓解壓力,並邀請沒有經驗的嘉大師生一起勇敢踏進重訓室做重訓。另外,也有針對日常生活所設計的課程,例如:「要水水就喝水」鼓勵師生培養補水習慣,並以抽獎增添趣味;「在家也能動,一起來甩肉」針對女性設計居家運動課程,協助養成規律運動習慣;「下課了嗎?一起來動一動吧!」則邀請大家利用放學後30分鐘來動一動。而專為特定運動項目設計的體能訓練與技能強化活動也非常豐富,例如:「籃上加籃」讓師生重新體驗球場上的熱血,以及「嘉你打排—就差你!」、「排球核心力UP!」、「期待羽您有約的時光」、「羽球基礎體能訓練營」等,期望藉由體健休系學生的專業,帶領對於排球、羽球有興趣的學生,從基礎體能、重訓技巧到專項能力全面提升。 各組活動於11月陸續展開,地點涵蓋民雄校區樂育堂、操場及健身房等校內空間,讓民雄校區成為充滿活力的健康運動園地。每項活動並提供參加獎勵與精美小禮,還有抽獎驚喜。「民雄校區動起來」系列活動即日起開放報名,邀請全校師生一起動起來,享受運動樂趣、邁向健康生活!
大學校園 2025年臺灣科普環島列車冬山站 佛光大學承辦激發創新探究力
由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主辦、佛光大學資訊應用學系承辦的「2025年臺灣科普環島列車-冬山站」科學嘉年華,將於今(24)日於宜蘭縣冬山火車站站前廣場及月台區熱鬧登場。本次活動以「AI × 科學 × 永續生活」為主題,結合全台大專院校、研究機構及地方團體的力量,推動全民科學教育,期望縮短城鄉教育資源差距,並激發學生的探究精神與創新思維。 佛光大學資訊應用學系團隊以創新科技為亮點,推出多項互動體驗,包括,《噶瑪蘭VR互動》、《山路駕駛模擬》、《AI你懂我畫什麼嗎?》、《生成藝術家》及《天空任務大挑戰》等,讓民眾透過沉浸式體驗探索AI與科技的結合,感受智慧應用的無限可能。
大學校園 佛光大學啟動國際雲端媒合 打造蔬食餐廳智慧化
「國際雲端應用服務媒合暨輔導活動-場域實證需求媒合會」,10月23日上午在佛光大學熱烈展開,本活動由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主辦,佛光大學與資策會數位轉型研究院共同執行。
大學校園 南華大學推動碳盤查 引領製造業邁向淨零減碳與永續發展
在全球邁向淨零碳排與永續轉型的趨勢下,日前南華大學永續中心與久隆機械工業有限公司攜手合作,共同執行經濟部產業發展署「製造業轉型推動計畫」碳盤查加值應用,促進傳統製造業導入碳盤查與低碳技術,並推動智慧化升級,提升國際競爭力。
大學校園 佛光大學攜手河川教育聯盟 師生以行動深化永續素養與生態實踐
佛光大學永續發展辦公室與河川教育聯盟合作,日前在「柯林湧泉自然教育中心」舉辦河川教育志工行動,由永續發展辦公室周鴻騰副教授兼執行長與河川教育聯盟許珍玉理事長及其專業團隊共同帶領本校學生與國際生參與。透過水域調查、生態復育與系統建構三大實作,學生以行動深化對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理解,並將抽象概念轉化為具體,讓參與者執行「監測→理解→行動」的永續實踐,深度學習水資源(SDG 6)、陸域生態多樣性(SDG 15)、氣候行動(SDG 13)、優質教育(SDG 4)、夥伴關係(SDG 17)等面向。
大學校園 巴拉圭駐華大使傅達耀蒞臨佛大 關懷華語生深化國際教育交流
傅達耀大使同時肯定佛光大學在華語教育、國際生照顧與文化體驗上的用心,並感謝佛光山系統與校方團隊提供安全友善的學習環境。他也提到台巴合作的多年成果,期待未來在學生培育、教育資源共享與文化互訪等面向上,創造更多具體成果。 趙涵?校長代表學校致詞表示,佛光大學十分珍視與巴拉圭的情誼,感謝巴拉圭長年對佛光大學堅定的支持。學校將持續精進華語教學品質,並拓展多元國際合作,希望讓來自巴拉圭的同學不僅學好中文,更在台灣獲得開闊視野、厚實能力與溫暖經驗,成為兩國未來的重要力量。
大學校園 亞洲大學幼教系獲新南向學海築夢計畫補助,到馬來西亞實習,展現多元教學方案,帶給幼兒新學習體驗
大學校園 南華大學環境教育新體驗 以實地課程啟發學生永續思維
南華大學致力推動環境教育與生態永續,執行成效獲各界肯定,自與經濟部水利署第五河川分署簽署合作意向書(MOU)後,雙方不僅共同辦理綠色足跡活動,更強調教育資源均衡,並優先補助偏鄉學校參與環境教育活動。南華大學於日前帶領嘉義縣黎明國小學生至戶外場域進行環境教育課程,讓國小學童親身體驗自然環境之外,也提升防災知識,更啟發學子的永續意識。
大學校園 南華大學文創系實地參訪 深化學生跨域創意與永續思維
在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的支持下,南華大學文化創意事業管理學系於10月8日由副教授陳寶媛及系助理郭宣育帶領文創系及旅遊系共35位學生至嘉義縣馬稠後工業區冷研碳索館及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參訪,藉由產業與文化的雙重體驗,深化學生對環境永續與文化傳承之間關聯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