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校園

大學校園 全校AI化未來無限大! 中華大學打造高薪人才基地
根據資策會數據顯示,台灣製造業已有28%實踐AI、規劃中占46%。中華大學五大學院皆開設AI相關課程,與園區知名科技廠等知名企業合作,為學子打造職涯優勢,畢業生薪資逐年提升!加上清華大學半導體學院即將進駐,將再為校方挹注更多的豐沛資源,為產業培植更多優質的科技高薪人才。
大學校園 高中生也能就讀科技大學!嶺東數媒培育影視、遊戲、動畫與AI設計新星
想在影視、遊戲、動畫與生成式AI設計領域大展身手嗎?嶺東科技大學數位媒體設計系提供業界頂級設備與豐富的實務課程,強調「動手做、做中學」的教學理念,培育學生在媒體設計的跨領域多元能力,從影視、遊戲、動畫的媒體設計拓展至生成式AI設計應用,為學生提供全方位的跨領域學習環境。
大學校園 《名偵探柯南》動畫原畫師、作畫監督小幡公春再度來訪,稱讚亞洲大學同學展現極高的動畫技術水準
日本知名《名偵探柯南》動畫原畫師、作畫監督小幡公春再度來訪,稱讚亞大同學展現極高的動畫技術水準,更也代表日本先鋒動畫公司與數媒系簽訂產學合作協議,讓同學們可以參與日本多部動畫製作,嶄露頭角進一步深化與日本動畫產業的合作。
大學校園 中華大學35週年校慶盛大舉辦! 迎接新里程碑 「回歸初心,未來精彩」
中華大學於今(15)日盛大舉辦35週年校慶,結合豐富多彩的園遊會、社團展演、趣味遊戲與街頭藝人表演,校園宛如舉辦一場盛大的嘉年華會,吸引許多來自校內外的師生、校友及貴賓蒞臨共襄盛舉,展現中華大學的青春與活力。
大學校園 高中生也可以就讀科技大學,嶺東數媒跨領域數位學習,遊戲設計勇奪教育遊戲設計大賞「銀獎」
嶺東科技大學數位媒體設計系團隊,結合數位學習與遊戲設計,打造3D VR教育遊戲《絕種危機Extinction Crisis》,榮獲2024全球華人教育遊戲設計大賞之數位教育遊戲設計組「銀獎」與摘下2024德國「紅點品牌與傳達設計獎」之紅點獎,展現嶺東科大數媒系在數位教育遊戲領域的創新實力。
大學校園 亞洲大學物理治療系舉辦以「腦筋脊轉彎–萊莉的腦中尋物」為主題的物理治療營隊,吸引來自全台各地的高中踴躍參與
亞洲大學物理治療系舉辦以「腦筋脊轉彎–萊莉的腦中尋物」為主題的物理治療營隊,今年主題以知名電影「腦筋急轉彎」為發想,取諧音梗「腦筋脊轉彎」,因為「腦筋」指的是大腦對於人體動作控制的中心,而「脊」是維持人體直立最重要的脊椎,是透過搭配物治專業課程而定的營隊活動。
大學校園 亞洲大學舉辦「亞大廿四、乘風之勢」24周年校慶。
去年亞洲大學日間部新生註冊率達99.54%,接近百分百,代表家長與學生們對亞大的認同。同時也宣布,與美商超微半導體AMD公司合作,將啟動人工智慧(AI)、生醫計算領域的「七大創新計畫」,培育更多台灣AI科技、生醫領域人才,邁向永續大學。 新聞詳見:https://reurl.cc/XZO06E
大學校園 探索宇宙之生命 首選生命科學院
生命科學院設有食品科學系、水生生物科學系、生物資源學系、生化科技學系、微生物免疫與生物藥學系共五個學系(所)。 最沉穩的民生事業-食品產業 食品科學系以培育食品製造、管理、創新、企劃等之實務及研發能力專才。113年辦理大成長城企業、中原食品工業開發、台灣食研食品、永健健康促進中心、屏榮食品、統一超食代、愛之味、碁富食品、福比及嘉義地方檢察署等10家產業界蒞校舉辦企業說明會;也透過美國里德生態中心首席科學家羅揚銘博士之專題講座分享以生態永續的方式開發臺灣成生態島。安排41名大二學生至大成長城、中原食品、台灣食研食品、瓦城泰統、生達化學製藥、宏全國際、佳味香食品、阿甘薯叔、屏榮食品、政益食品、嘉創中心、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得意中華食品、統一企業永康廠 、覓食お弁当屋さん、陶板屋、博堯生物科技、貳樓、愛之味、源順食品、嘉義市政府衛生局、嘉義縣衛生局、榮合食品等23家食品相關產業實習,從學生身分到實習生身分,從理論到職場實務作業,親身體會能更直觀面對職場專業能力的需求,進而利用在學期間加強自身能力的投資。 研究與產業並進 國際觀與專業培育並行 水生生物科學系以培育「水產研究」和「水產產業應用實務」人才為宗旨,特色包括:觀賞及食用魚繁(養)殖技術及原生魚類保育、機能性飼料及貝類餌料開發、水環境控制與生物檢測技能及太陽能光電和智慧型養殖技術的訓練。協助水試所文蛤養殖環境科學化管理,執行農業部漁業署牡蠣養殖環境分析、強化產銷履歷驗證;辦理養殖場認證教育訓練、太陽光電綠能設施養殖技術規劃,輔導漁電共生生態調查。研發特製人工飼料及微米級文蛤輔助飼料與益生菌,對高單價之水晶鳳凰螺及硨磲貝進行飼料開發等。另與綠岩能源集團子公司綠昇能源簽署合作;與馬來西亞血蛤繁(養)殖技術建立合作;與養殖戶簽署文蛤輔助飼料養殖合作。針對布袋地區漁電共生養殖場之大數據管理APP開發等合作。為培養學生國際觀,加入熱帶水產國際鏈結聯盟碩士學位學程(International linking program ILP),與日本鹿兒島大學、菲律賓Visayas大學等亞洲7校聯盟。獲農業部「一般公費生培育計畫」補助,每年補助公費生5名,學生可於修業期間每學期獲11萬5千元生活費補助,輔導於畢業後至養殖現場就業。 探索生命、守護未來 培育生態永續專才 生物資源學系課程以1. 理論與實務並重的教學理念:與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林業試驗所、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內政部國家公園署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等機構合作提供訓練機會。2.多元的環境教育推廣:開設「環境教育學程」為永續發展貢獻心力。3. 特色課程:科學繪圖、生態攝影培養學生以視覺藝術呈現科學內容。教師研究成果在生物多樣性研究、野生動物保育與環境管理等領域取得重要成果。學生在學術研究、實務應用及國際交流等均有亮眼表現。海外交流與國際實習,韓國猛禽研究交流:蔡若詩助理教授帶領學生前往韓國,參與猛禽繫放教學工作坊,與首爾大學、慶熙大學進行學術交流。新南向學海築夢計畫;陳宣汶助理教授執行「新南向學海築夢計畫」,帶領學生前往泰國進行熱帶疾病病原診斷與田野寄生蟲學實習,提升學生專業技能與跨文化交流能力。並率領學生參訪滋賀縣立大學、龍谷大學、京都大學,深化學術交流與國際視野,在培育學生具備專業素養與國際競爭力表現卓越。 精準健康科技推手 踏實‧創意‧國際觀 生化科技學系針對全球綠色產業潮流及精準健康趨勢,組成「中草藥綠色萃取技術團隊」,經國科會科研創業計畫補助,以超音波防高溫萃取技術及量產製程等專利技術,衍生新創企業­克蘿伊生技股份有限公司,並榮獲三屆「國家新創獎」。配合醫學院籌備處,聘任2位現任西醫和中醫主治醫師。依教師專長分「醫學科學」與「生化科技」兩大領域。研究涵蓋眼科疾病、神經疾病、中醫治療、腫瘤抑制、微生物致病、生醫材料、生物藥劑、天然物萃取、植物生物防治、微生物應用、蛋白質結構及質譜分析等。業界連結方面,藉中研院、國家中醫藥研究所、國衛院、長庚醫院之學者和醫師擔任兼任或合聘教授,與嘉創中心、永昕生醫、大江生醫等生技公司簽署產學合作協議書。學生可申請教育部學海築夢等計畫,赴美國、澳洲、日本、泰國或印尼等海外學習交流。也藉由「全球優秀青年學子來臺蹲點計畫(TEEP)」,與來自日本、印尼、印度和香港之大學師生進行短期實習。畢業後除可繼續升學,亦可從事藥品、醫用化學、生物製品、食品製造、生化科技研發、醫療保健服務、檢測技術服務、法律服務等行業之研發、品保、銷售、製造或採購等職務或公職。 紮根生醫科研,強化中西醫藥產學鏈結 微生物免疫與生物藥系師資與課程結合三大生醫科技奠基領域:微生物、免疫、生物醫藥,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專題研究提升研發基礎,發掘優良生醫企業強化產學鏈結。積累學術界、研究界與生技醫療產業各領域優秀畢業系友,橫跨相關領域管理階層。關鍵特色:1.畢業系友表現亮眼:任職學術教職,台大流預所、成大醫學系、國家衛生院;任職生醫產業管理職,輝瑞大藥廠、台灣神隆、金穎生技、台灣東洋藥品、大江生醫等;另有專利事務所等相關領域專業人士。2.為生醫領域知識與技術奠基:完整的基礎課程、扎實的實作與實驗課程、緊貼科技脈動的專業選修、配合課程的產業參訪、搭配跨系、院、校與國際學程的多元學習與交流。3.因應研發與課程需要廣邀專業師資:與中研院農業生物科技研究中心合作研發並延攬合聘師資;延攬研究型醫師協助中西醫藥相關課程授課。4.積極推動專題研究提升學生研發能力:國科會大專生專題研究計畫通過率將近五成,指導計畫超過5件通過核准。5.完善學產鏈結:每年推薦1-3名學生畢業前一學期前往知名生醫產業進行全學期專業實習,例如:葡萄王生技、台美檢驗、大江生醫等。
大學校園 南華大學推動半導體學程 與崇越石英洽談產學合作
南華大學積極落實在地產學合作,產學合作及職涯發展處處長褚麗絹與科技學院院長陳柏青於3月6日拜訪位於頭橋工業區的崇越石英製造廠股份有限公司,洽談產學合作,將結合系所專業及校方環境永續與生命教育之辦學特色,展開產學合作,攜手培育人才。
大學校園 大蔚阿昌自創藝術品牌 帶領華大師生探索木材之美!
中華大學藝文中心邀請到知名藝術公司CEO大蔚阿昌(廖述昌)到校設展,以「植山林域:森林到都市的旅程」為主題,帶領校內師生探索木材之美、大玩互動藝術;並分享他從企管系畢業到一路成為藝術公司CEO,甚至是Youtuber的”超跨域”人生,鼓勵學生擁有創新、廣闊的眼界,不設限地創造屬於自己的生活!
大學校園 日本帝京平城大學參訪亞大職治系,參觀專業教室、操作輔具,強化國際交流
亞洲大學職能治療系,課程即通過世界職能治療師聯盟(WFOT)認證,引起日本帝京平城大學職治系鎗田英樹、吉野智佳子教授關注,特地來亞大參訪,參觀專業教室、了解學生上課情形等,對於亞大職治系的創新教學方式十分感興趣,且表示亞大職治系教師利用各種鼓勵方式,引導學生在課堂上雙向互動的方式,很值得借鏡學習,此次來訪亞大職治系取經會帶回日本應用。
大學校園 新創跨域整合 嘉大理工學院培育國家高科技智慧產業人才
嘉大理工學院為兼具基礎科學與應用科學特色之學院,設有電子物理學系、應用數學系、應用化學系、資訊工程學系、生物機電工程學系、土木與水資源工程學系、電機工程學系及機械與能源工程學系等8個學系,以培育具備科學素養、科技倫理、卓越知能與國際觀之理工人才為目標。 培育優秀研究人才 生物機電工程學系陸品丞同學在龔毅助理教授指導下,專題研究「基於浮萍之光學生物感測器應用除草劑毒性評估(Duckweed-Based Optical Biosensor for Herbicide Toxicity Assessment)」成果豐碩,刊登於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期刊(Impact factor 10.7)。此期刊為國際生物感測領域界之聖杯,常年高居排名第一,是領域同儕間的攻頂標的。 電子物理學系蘇炯武教授指導碩士班李詠瀚同學及雙主修學士班賴誼珮同學,共同發表「應用Arduino開發製作推廣教具-茶乳現象(Tea Creaming)的臨界光學性質與茶葉品質關聯性的探討」現象研究,榮獲2023年物理教育聯合會議研究生及教師組壁報論文發表第一名。 電機工程學系江政達教授與食品科學系陳志誠助理教授共同指導電機工程學系大學部學生楊書桓及吳翊誠,以滴定法方式量測金針花中二氧化硫濃度,研發出「量測金針花中二氧化硫濃度的偵測器」,有別於傳統的偵測方式,其完整之研發設計與結果已收錄於IEEE Sensors Journal知名國際期刊。 高普考技術類科錄取人數斐然 土木與水資源工程學系致力於土木工程領域知識之教學、研究與成果推廣,主要以防災科技、結構耐震設計、耐震評估及補強、營建材料、公共工程設施研究、灌溉排水及水土資源保育為主,培育符合國際觀兼具本土環境需求專業人才,因應國家公共工程建設及社會發展需求,提升水土資源永續利用、國家經濟發展及全民福祉。學生畢業後可參加土木、水利及水土保持工程等高普考試、地方特考及中油、台電、自來水公司等國營事業考試;亦可報考土木技師、結構技師、大地技師、水利技師、水土保持技師等技師執照,參與土木工程相關的開發建設之規劃、設計、施工與研發工作。歷年報考高普考技術類科錄取人數在全國各級大專院校排名前十名,每年有為數不少的在學學生或畢業系友通過土木高考、普考、工程技師執照考,113年畢業系友考取土木高考及普考者共21人,成績斐然。 從無到有的艱辛與喜悅--機械系第一代電動車 機械與能源工程學系113年11月27日在系館中央大草坪舉行「智能電動運具系統平台」成果發表會,此次發表的第一代電動車涵蓋多項核心領域的研究成果,包括車體結構設計、車體焊接組裝、懸吊系統設計、機構與傳動系統,以及電池與馬達系統的集成開發。這些成果不僅展現了從零開始建構智能電動運具的完整過程,也為未來的創新與實驗奠定了穩固的基礎。研發團隊從最初的設計規劃到實體呈現,歷經多次測試與調整,最終成功打造出第一代電動車,這項成果彰顯該系的技術實力,也體現了團隊合作、創新研發及解決問題的卓越能力。透過這個研發平台,師生將課堂所學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具體成果,實現教育實務應用價值的深化。未來,該計畫將聚焦於課程理論與實務製造的緊密結合,研發團隊已經著手規劃後續研究課題,包括:電動車性能優化、新能源系統應用及自動駕駛功能的初步探索。這些研究方向不僅呼應全球綠色能源趨勢,更為學生提供更多實作與學術研究的機會。也希望透過這樣的實作驗證平台,能持續推動高等教育的深耕發展,成為連結校內外資源的重要樞紐,讓更多學子參與智能電動運具的研發,並培育兼具創新能力與實務經驗的工程人才。 雙聯學位--碩士班畢業可同時取得堪薩斯州立大學雙碩士學位 嘉大積極推展國際交流,除擴大招收國際學生外,更推動一系一院一國際化特色,透過雙聯學位、交換學生、學生海外實習、暑期文化參訪及教師短期研究等措施,建構國際接軌平台,帶動學校國際化,朝向共榮永續的國際化發展目標邁進。 應用數學系與資訊工程學系於113年12月24日分別與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管理學院簽署完成1 1雙聯學位協議。未來學生可申請修讀碩士雙聯學位,畢業同時可取得嘉大及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雙碩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