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活動

比賽 2025 第十一屆宜蘭遊程設計競賽 開始報名
情報 聚焦生命韌性!世新大學學生用影像說故事 奪「感動久久」金銀佳作
以影像創作切入人性深處,世新大學新聞系與口傳系學生在2025年第16屆「感動久久」全國校園短片徵選中脫穎而出,勇奪直式短影音金獎《雲霧裡的前行者》、銀獎《尋》,以及橫式短影音佳作《無聲也能唱出動人歌聲》。作品透過細膩敘事展現人文關懷與創作力,深受評審肯定,讓世新成為本屆最受矚目的學校之一。   金獎作品《雲霧裡的前行者》由新聞系石若妤與劉佳涵製作,聚焦高山協作員的真實故事,展現他們在雲霧中堅守對山林的熱愛與責任。影片以細膩影像語言捕捉協作員工作中的艱辛與生命力,獲得評審一致讚賞,被視為直式短影音組金獎的最佳代表。   銀獎作品《尋》由口傳系許庭瑞、許宸與李宜蓁共同創作演出,探索青春的孤單與希望。影片透過光影與情感交織,呈現溺水般的無力感與重新找回自我的韌性。評審認為作品在情感刻劃上十分到位,成功引發共鳴,展現口傳系學生在敘事能力上的卓越表現。   橫式短影音組佳作《無聲也能唱出動人歌聲》由新聞系杜子心與黃鄒承恩製作,記錄聽損者「天聽合唱團」與無喉者「無聲之音」的故事。影片展現成員跨越身體障礙,以練習唱出屬於自己的聲音,傳遞生命的韌性與溫度。作品以真摯情感打動評審,彰顯新聞系學生對社會議題的敏銳觀察力。   此次徵選由公共電視與華碩文教基金會共同舉辦,共收到近400件投稿,創下近五年新高。世新學生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展現學校在影像創作教育上的卓越成果。本屆更邀請世新廣電系知名校友、新生代演員章廣辰首次擔任評審,他表示,大學生的創作充滿生命力與社會關懷,讓人看到影像敘事的無限可能。章廣辰的參與不僅為活動增添亮點,也凸顯世新校友在影視界的影響力。   世新新聞系與口傳系秉持專業培育與社會關懷的核心理念,透過完善資源與創作環境,鼓勵學生以影像敘事展現多元視角,並持續在各大影像創作賽事中取得亮眼成績。世新大學校長陳清河表示,影像創作不僅是技術的呈現,更是情感的流動與生命的記錄。世新將繼續以影像教育為基石,培育更多具備創意與深度的影像敘事者,為台灣內容創作產業注入源源不絕的活力與感動。
情報 亞洲大學職治系獲教育部學海築夢補助赴日本實習。
亞洲大學職能治療系5位同學,獲教育部學海築夢計畫補助,前往日本神奈川縣伸江福祉會,在該會旗下的長照機構等實習,深入學習日本的長期照護制度與職能治療應用,也在實務操作、活動設計與照護技巧上獲得全方位的成長。
情報 從嘉義連結世界 ACPA11國際會議引爆智慧農業新浪潮
2025年第11屆亞洲-澳大利亞精準農業會議(2025 ACPA11, Asian-Australasian Conference on Precision Agriculture,ACPA)於10月14日至16日在嘉義市耐斯王子大飯店盛大舉辦。今年大會由中華農業機械學會(Chinese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C.I.A.M.)爭取到主辦權,委由嘉義大學生物機電工程學系承辦,吸引來自16個國家及地區的專家學者與產官研代表齊聚嘉義。與會國家包括韓國、日本、中國、孟加拉、越南、印尼、馬來西亞、德國、義大利、美國、新加坡、紐西蘭、印度、盧安達、阿富汗及臺灣等,展現精準農業領域的高度國際參與。 「亞洲-澳大利亞精準農業會議」(ACPA)2005年由10個國家共同發起,旨在推動與交流精準農業(Precision Agriculture)之最新發展成果,每兩年舉辦一次,首屆會議於日本豐橋市(Toyohashi, Japan)舉行,至今已歷十屆,為亞太地區最具影響力的精準農業學術盛會之一。 該日會議主題涵蓋智慧感測技術、無人機應用、作物生理資訊監測、AI數據分析、農業機械自動化及環境永續管理等前瞻議題,共發表學術論文172篇,包括專題演講4篇、邀請演講8篇、口頭報告103篇及海報展示57篇,內容豐富、討論熱烈。 會議由嘉大副校長兼中華農業機械學會洪滉祐理事長與臺灣大學陳世銘名譽教授共同揭開序幕,農業部科技司陳瑞榮副司長及嘉大林翰謙校長與會致詞,展現臺灣在智慧農業與精準技術領域的堅實實力與國際連結。大會邀請多位國際知名學者發表專題演講,分享全球智慧農業的最新趨勢、數位科技應用與永續農業實踐案例,精彩可期。 嘉大生物機電工程學系邱永川主任表示,本次承辦ACPA11會議,不僅展現臺灣在精準農業研究與技術創新上的豐碩成果,更為亞太區農業科技交流與合作搭建重要橋樑。期盼藉由此國際平台,推動農業數位轉型與永續發展,打造更高效率與環境友善的智慧農業新生態。
情報 【中華醫大醫技系產學實作參訪】學生走進景岳生技 探索益生菌研發與產業鏈運作
中華醫事科技大學醫學檢驗生物技術系由陸德容教授帶領二技三A班同學,參訪南科景岳生技公司,實地了解益生菌產品從研發到生產的完整流程。 在 生產面,同學近距離觀摩益生菌發酵槽製程,認識產品品質控管與生產安全的重要性; 於 研發面,了解以管餵方式餵食實驗鼠及健康髮根益生菌的開發應用; 在 營養設計面,則實際試吃各式益生菌產品,體驗不同配方的風味與功能差異。 景岳生技公司亦介紹與統一企業的 OEM合作模式 —— 由統一提供LP33配方與規格,委託景岳生技負責生產,最終以統一品牌銷售。 透過此次參訪,學生不僅加深對益生菌產業鏈的認識,也理解研發、生產與行銷整合的重要性,為未來進入生技產業奠定紮實基礎。
情報 世新大學觀光系「神仙課」掀討論 舌尖美味開創高階餐飲管理教育
世新大學觀光學系以創新課程設計吸引全網目光,新學年推出的選修課程「美食餐廳品味鑑賞」在選課第一天便額滿,並因學生在社群平台threads上分享課程內容與評價「真的頂」、「神仙課」、「太幸福」而爆紅,甚至有單篇貼文吸引超過22萬次瀏覽。課程由系主任林長郁與具備星級餐廳經驗的專業主廚與經營者協同授課,透過品嚐美食、拍攝照片及分享心得等多元方式,讓學生深入探索餐飲藝術的文化魅力,並培養品味鑑賞力與餐飲美學。   課程內容涵蓋料理風味、空間設計、服務細節及整體用餐氛圍,全面解析頂級餐廳的核心元素。協同教學老師、米食企業負責人張傳卿,一步步帶領大一學生品嚐松露、紅酒燉牛肉及蘆筍果凍沙拉等精緻料理,並透過學習單設計,啟發學生思考食材價值與餐飲文化背後的深層意義。此外,課程還探討咖啡廳、夜市及美食街等場域如何透過光線、座椅材質及音樂選擇影響顧客的用餐體驗,進一步引導學生以鏡頭講述食物故事,建立個人化的美學觀點。世新觀光系主任林長郁指出,這門課程的設計不僅在於舌尖上的享受,更希望透過實作與理論結合,幫助學生理解餐飲藝術的多層次魅力。   「美食餐廳品味鑑賞」課程的成功不僅來自創新的教學設計,也得益於世新觀光系結合業界資源的辦學特色。課程邀請星級餐廳主廚與經營者進行實務分享,並由合作單位提供食材、器材及教材支持,學生無需額外負擔費用。透過這樣的合作,學生能直接接觸業界專業觀點,提升學習價值與職場競爭力。   世新觀光系在課程改造上,致力於培育高階餐飲管理人才,並以國際化視野為核心,打造一系列特色課程,進一步與瑞士教育集團(Swiss Education Group, SEG)建立深度合作。瑞士教育集團旗下包括瑞士旅館管理大學、瑞士蒙特勒飯店工商管理大學、凱薩里茲飯店管理大學及瑞士廚藝管理大學4所頂尖學府,透過雙聯學位學程、學分銜接課程及跨國實習機會,世新學生得以直通世界級觀光與餐旅產業舞台,並參與全球帶薪實習及跨國就業計畫,顯著提升其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力。   此外,世新觀光系也緊貼產業脈動,開設如「觀光大數據與AI應用」等特色課程,結合數據分析與智慧旅遊技術,培養具備跨域思維與國際視野的專業人才。系上配備多套與業界接軌的資訊系統,包括國際通用的訂位系統與餐飲模擬系統,讓學生在校園內即掌握專業技術。透過創新、實作與整合能力的教學理念,世新觀光系期望培養下一代具備智慧觀光視野的專業人才。   世新大學觀光學系以其完整師資群、創新課程設計及國際合作資源,持續在台灣觀光教育領域中展現出色的影響力。從課堂到實務,從在地到全球,世新觀光系以扎實的教學理念與多元的學習機會,為學生開啟前進世界的全新視野。
情報 嘉大學生獲頒「謙回(燃燈)助學金」 愛心接力讓學子安心向學
嘉義大學10月13日在蘭潭校區行政中心四樓瑞穗廳舉辦「謙回(燃燈)助學金」頒發典禮,本次共有11位嘉大學生獲頒助學金。謙回基金會由林豔柔執行長、志工張憶潔女士及顧淑馨女士出席典禮,嘉大由黃文理學務長代表出席,並致詞感謝基金會長年支持嘉大學子安心就學。 愛心傳承:燃燈基金會與謙回基金會攜手交接 燃燈基金會自2008年起在臺灣推動助學計畫,至今已逾18年,遍及全臺多所學校,資助無數清寒學子。2025年起,燃燈基金會正式與臺灣在地的「謙回基金會」完成工作交接,由謙回基金會全面承接助學業務,持續關懷與支持弱勢學生。 謙回基金會林豔柔執行長表示,未來將延續燃燈基金會的理念,讓更多學子能在穩定的經濟支持下專心學業,並以實際行動落實教育平權精神。 現場互動溫馨感人 典禮中,林執行長除勉勵同學珍惜學習機會,也分享基金會創辦初衷與多年來在臺推展助學心得。學生於領取助學金後,親自向基金會表達感謝之意,現場氣氛溫馨感人。基金會志工並收取學生撰寫的聯絡信與成績單,將轉交予海外資助人,讓愛心循環不斷延續。 長期支持,點亮學習希望 「謙回(燃燈)助學計畫」採一對一認助方式,學生自申請後次學期起至畢業皆可持續受助。申請者除需檢附清寒證明與成績單外,亦須手寫家庭情況報告及教師推薦信,以展現真誠與責任心。 黃文理學務長致詞時表示,感謝燃燈與謙回兩基金會長期對教育的支持與投入,讓學生在學業路上不再為經濟煩惱。他提到,這份助學金不只是金錢的幫助,更是一份相信與肯定。希望同學們懷著感恩的心,把今天的鼓勵化為前進的動力,未來也能回饋社會、傳遞愛心。 基金會每年春、秋兩季各頒發一次助學金,並透過面談與書信交流持續關懷學生成長。此次頒發典禮象徵著愛心接力的延續,讓學生在追求學業的道路上多一份力量與勇氣。
情報 益生菌K6能有效減輕焦慮提升運動表現及整體健康 嘉大教師研究成果刊登國際醫學期刊
嘉義大學體育與健康休閒學系陳建瑋助理教授攜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臺北教育大學及中興大學研究團隊,近期於國際知名醫學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發表最新研究成果。此項跨校、跨領域的合作,不僅彰顯嘉大在運動醫學、營養科學與跨領域健康促進研究上的深厚實力,更大幅提升嘉大在全球學術舞台的影響力與能見度。 這項研究的重要性在於針對現代人普遍面臨的睡眠不足挑戰,提出了一套確切可行的營養增補方案,特別適合那些需要保持高強度工作與運動表現的族群,幫助他們提升身心狀態。該研究透過動物模型,模擬睡眠不足與運動訓練負荷對生理造成的影響,並探討益生菌 Lactobacillus kefiranofaciens K6(克菲爾乳桿菌K6)補充,是否能有效緩解睡眠剝奪引發的生理失調、神經心理問題以及運動表現下降。研究團隊成功證實,補充益生菌K6能有效減輕憂鬱與焦慮症狀,改善葡萄糖耐受性及耐力運動表現;此外,更能透過降低發炎反應、調節晝夜節律基因及緩解壓力來全面提升整體健康,此研究為益生菌在健康促進與運動營養的應用上,提供了強而有力的新科學佐證。總結來說,益生菌K6有望成為一種有效的營養補充策略,不僅能減輕睡眠不足帶來的健康風險,還能提升身體面對睡眠剝奪與體能挑戰時的適應力與表現。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作為具有高度學術影響力與引用率的國際醫學期刊,刊登本次研究成果意義非凡。不僅彰顯嘉大「高等教育深耕計畫(C主軸)-多元健康促進」的卓越成效,也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中的「健康與福祉」及「優質教育」核心價值,突顯嘉大教師在跨校合作與國際學術交流上的重大突破。 嘉大表示,將持續支持教師推動跨領域研究與國際合作,致力將學術成果轉化為促進公共健康與社會福祉的強大動能,持續為全球健康議題注入創新力量。
情報 嘉大行銷與觀光管理學系碩士班畢業生李雨軒 榮獲臺灣教育大學系統碩士論文優良獎
臺灣教育大學系統第11屆優良博碩士學位論文獎頒獎典禮10月9日於臺北市立大學博愛校區舉辦,由臺灣教育大學系統總校長吳清基博士親自頒獎。嘉義大學行銷與觀光管理學系行銷研究所應屆畢業生李雨軒在數百名申請者中脫穎而出,榮獲碩士論文優良獎,獲贈獎助學金1萬元,並與指導教授蕭至惠教授共同應邀出席頒獎典禮。 李雨軒的碩士論文研究主題為「負面使用者生成內容與品牌醜聞對品牌背叛與品牌仇恨的影響,同時兼論品牌摯愛的調節效果」,會探討這個研究議題,源自於她個人對社群媒體現象的觀察。在當今社群媒體與網際網路高度發達的環境下,品牌的一舉一動都容易被放大檢視,一旦發生爭議,往往會在極短時間內引發消費者大規模討論與情緒反應,嚴重時,消費者甚至可能出現背叛、仇恨或抵制行為。然而,有些品牌即使面臨爭議,但因為受到消費者長期的喜愛與支持,卻能夠順利度過難關,這樣的極端反差行為,引發她深入探討消費者情感與品牌關係間互動的強烈企圖心。此外,鑒於當時疫情逐漸趨緩、國人出國潮逐步回溫,因此該研究選擇臺灣知名航空公司品牌為研究對象,此舉使得這份碩士論文的研究不僅深具實務價值,亦極具時代意義。 在撰寫碩士論文過程,從前期閱讀大量文獻、確立研究主題與方向,到中期進行文獻整理、問卷設計與資料蒐集,再到後期的數據分析,每一個環節都充滿未知與難關。所幸在指導教授蕭至惠教授和碩士班同學協助下,逐一克服難題,並順利完成碩士論文。 李雨軒自嘉大行銷觀光系畢業後,由於希望能更深入地結合理論與實務,因此選擇繼續就讀嘉大行銷所以拓展研究視野及累積專業能力。在嘉大求學的這六年中,透過課堂作業練習及校外競賽參與,都讓她的專業知識有所精進。 另外,李雨軒也與另外二位同學共同參與蕭至惠教授與宗教團體的產學合作計畫,將嘉大所學行銷理論實際應用於真實的行銷場域中,這段產學計畫的經歷,讓她學會如何在多方需求與不同立場間找到平衡,並嘗試設計出符合目標的行銷方案,這段歷程所累積的能力,成為她在未來道路上不可或缺的養分。
情報 嘉大農生系師生出席印尼ICoN-BEAT 2025國際會議 農業生技及永續發展成果獲高度肯定
嘉義大學農業生物科技學系何一正主任、莊慧文教授、王文德教授、吳希天教授、周蘭嗣副教授、張岳隆助理教授、施寅澤助理教授,以及林園鈞、廖婉均、嚴云騰、張珍綾、曾珮妤等5位研究生,9月17-18日參加在印尼瑪琅穆罕默德迪亞大學(University of Muhammadiyah Malang, UMM)盛大舉行的「關注於生物能源與環境農業技術的國際研討會」(Th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Energy and Environmentally Agricultural Technologies, ICoN-BEAT 2025)。嘉大農生系教師發表1場Plenary Speech與2場Keynote Speech,師生合計發表8篇poster,充分展現該系在動植物科學、奈米科技及永續農業領域的研究深度與國際學術影響力,獲得與會國際學者高度肯定。 9月17日上午穆罕默德迪亞大學舉辦國際學者專題演講,由農生系何一正主任及周蘭嗣副教授擔任主講,以”Horticultural Excellent and Biotechnology: Innovations and Global Impact”主題,分別提出”Nanotechnology and Microbiology for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Synergies for Plant Health and Productivity”之2堂精彩的國際課程。何一正主任以「奈米技術在農業上的應用」為題,深入探討如何藉由奈米科技提升農業產能、促進永續發展。周蘭嗣副教授則分享「微生物快速檢驗的原理與應用,強調微生物檢測在病害防治及作物健康管理上的價值。現場農業與動物科學院師生反應熱烈,對演講內容與研究展現高度興趣。演講結束後,何一正主任與UMM Agrotechnology系Dr. Ir. Agus Zainudin, MP.共同簽署授課合作協議,為日後共同開課、師資交流與研究合作奠定穩固基礎。農生系5位碩士生則參與由Dr. Ir. Wahono, MT.主持的課程體驗,獲得國際課程參與證書,實地感受印尼校園的學習氛圍與文化差異。 17日下午,農生系師生以協辦單位參與ICoN-BEAT 2025/ 5th ICoSDev 2025國際研討會。在印尼農業部官員發表專題演講後,莊慧文教授受邀擔任大會Plenary Speaker,以生物技術應用於作物之專業研究成果為研討會揭開學術交流的序幕。18日由UMM農業與動物科學院院長Prof. Dr. Ir. Aris Winaya, M.M., M.Si., IPU, ASEAN Eng進行開場,說明農業技術的永續發展極為重要,相關議題值得全球的關注與討論。何一正主任與周蘭嗣副教授受邀擔任 Keynote Speakers,針對農業生技及永續發展相關議題進行深度分享,展現嘉大教師於國際舞台的學術影響力。此外,農生系研究生亦積極參與Poster展示,發表8篇海報論文,不僅增進學術表達能力,並提升跨文化溝通與國際交流經驗。其中,曾佩妤同學(指導教師:莊慧文教授)榮獲「優勝獎」,張珍綾同學(指導教師:何一正主任)榮獲「最佳人氣獎」,學生作品在研究設計、專業內容與創新應用方面均展現高度水準,獲得與會國際學者一致肯定。 此行,嘉大農生系教師擔任國際會議之主題講者,演講內容獲得與會國際學者與代表的高度評價,進一步提升嘉大在東南亞區域乃至全球農業科學領域之學術地位與國際能見度,將有助於吸引更多國際學生與合作資源。
情報 世新大學如何引領跨域傳播教育?校長陳清河受邀美國媒體專訪
世新大學憑藉卓越的辦學實力,再次成為教育界的焦點!校長陳清河近日接受美國南加州洛杉磯的KAZN AM1300中文廣播電臺節目《盼盼當家》專訪,分享世新大學近年的非凡成就與全球化發展。該節目由世新廣電科畢業校友黃盼盼主持,聚焦世新在2025年《遠見雜誌》「大學五長互評」中,大眾傳播領域榮獲私校第一、全國第二的亮眼表現。專訪內容也將於10月12日中午12時至下午1時30分,在世新廣播電臺的《翠谷名人播客室 特別篇》中播出,聽眾可透過世新廣播電臺官網及APP收聽。   在訪談中,陳清河校長特別提到,世新大學透過創新課程設計與高端設備建設,持續鞏固其在台灣傳播教育界的領先地位。校內的LVS智能攝製基地是全球校園中規模最大的影視設施,結合AI、遊戲引擎及動態捕捉等尖端技術,為學生提供貼近產業需求的實作環境,甚至超越美國南加州大學的LED智能棚規模。此外,正在建設中的數位影音教學大樓,配備沉浸式影音空間、次世代導播系統及AI剪輯平台,將成為世新培養跨域創意人才的重要基地。   除了硬體設施,世新大學在課程設計上的創新也令人矚目。學校率先推出「AI五哩路」計畫,結合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數位行銷與傳播科技應用,打造跨域學習模式,讓學生在校期間掌握產業最新趨勢。世新還與國內外多家知名企業、姊妹校合作,推動產學合作與實習計畫。像是與日本「西武集團」超過8年的企業實習,亦於今年成為全球頂尖飯店與餐旅管理教育機構「SEG瑞士教育集團」在台唯一合作的私校,透過雙聯學位學程與跨國實習機會,讓學生在畢業前即具備豐富的實務經驗,顯著提升就業競爭力。   值得一提的是,世新廣播電臺與KAZN AM1300中文廣播電臺的合作,成為台美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樑。這段合作始於2022年,在南加州世新校友會榮譽理事長于惠民、世新榮譽董事長成嘉玲等人的協助下,促進兩家電臺的成功合作。自此,世新廣播電臺節目《您好,我世新來的》開始在KAZN AM1300播出,至今已超過一百集,成為台美媒體合作的典範。   世新大學即將於2026年迎來創校70週年,並計劃在台北小巨蛋舉行盛大校慶活動,邀請來自全球25個校友會的成員共同見證這一歷史性時刻。陳清河校長表示,世新大學的教育使命不僅在於傳授知識,更致力於培養具備創新思維與國際競爭力的人才。70年來,世新以數位傳播為核心,結合各學門,將學術與實務無縫接軌,成為產業界爭相招募的優秀人才搖籃。
情報 亞洲大學幼教系暑假同學們走向國際!
亞洲大學幼教系學生獲教育部「學海築夢計畫」補助,讓同學走向國際,赴日本名古屋實習一個月。 亞大幼教系學生在日本實習期間,透過幼稚園與保育園進行繪本導讀、教案設計,實戰中累積滿滿教學力,不僅學以致用更跨國學習提升國際視野,讓自己的夢想變得更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