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活動

情報 推動畜禽健康與生物安全 嘉大獸醫學院舉辦「家禽管理與疾病防控」研討會
為推動畜禽健康與生物安全,嘉義大學獸醫學院6月28日於新民校區獸醫系館1樓視聽教室舉辦「家禽管理與疾病防控」研討會,吸引產官學代表百餘人與會。 本研討會由嘉大獸醫學院動物疾病診斷中心與嘉義縣獸醫師公會共同主辦,嘉義縣家畜疾病防治所、嘉義市獸醫師公會及台南市獸醫師公會協辦。並感謝貿立實業、天馨實業、台灣福基畜牧、佳力德實業、台灣禮藍動保、聯華製藥廠、久普實業等企業贊助支持,產官學齊力,為推動畜禽健康與生物安全共同盡一份心力。 本次研討會聚焦於四大關鍵主題:(1)抗體檢測技術的應用最佳化、(2)家禽重複感染之管理與防治、(3)環境冷熱緊迫對禽隻健康的影響與改善策略、以及(4)禽場現場快速檢測的臨床判讀與決策應用。與會講者來自嘉大、中興、屏科大及檢測產業代表,深入淺出地分享最新研究成果與實務經驗,為現場參與者帶來跨領域的知識整合與應用啟發。 與會者普遍反映,課程不僅具備高度實用性,更能有效回應業界當前面臨的重大挑戰,包括各類重要病毒性疾病持續威脅、場內感染反覆、氣候變遷導致的冷熱緊迫反應與防疫即時判斷需求等。透過此次交流,強化了學術與產業之間的連結,也為未來共同推動禽病防控科學化奠定更穩固的基礎。 嘉大獸醫學院表示,未來將持續擴大與地方政府、產業界與專業公協會的合作,以「診斷服務」、「防疫教育」、「技術轉譯」為核心,建立一套更具前瞻性的畜禽防疫協作平台,協助臺灣家禽產業邁向智慧化與永續發展的新階段。
情報 克蘿伊生技獲戰國策銀獎 嘉大推動草本智慧敷料邁向國際
由國科會產學技術司補助設立的嘉義大學衍生新創「克蘿伊生技股份有限公司」,參加嘉義市政府與經濟部大健康產業加速器共同主辦的「第20屆戰國策全國創新創業競賽」,在眾多競爭隊伍中脫穎而出,榮獲「健康永續類」銀獎,展現嘉大在創新研發與產學合作方面的堅實實力。 「克蘿伊生技」核心團隊以「天然植萃 × 綠色科技 × 黏膜照護」為研發主軸,致力開發適用於高敏感應用場域的創新敷料平台。該團隊指出,現行市售敷料多聚焦於一般皮膚創傷,對於口腔、肛門及婦嬰等濕潤黏膜區域的照護,長期面臨三大臨床痛點「無可用、不可用、不敢用」。 無可用:產品無法附著於濕潤黏膜,使用受限。 不可用:常含刺激性酒精、有機溶劑,不適合術後病患、癌症患者及嬰幼兒。 不敢用:藥物性產品具副作用風險,缺乏天然、可長期使用之替代品。 本次得獎的提案「台灣草本植萃×智慧敷料應用開發平台」結合臺灣原生藥用植物、新型天然高分子綠色溶劑與高附著性水凝膠系統,並透過AI智慧演算優化配方設計,成功推進放化療口腔炎、牙周修復、術後肛門照護與婦嬰肌膚照護等多項產品原型,切中高敏感族群的實際需求。 團隊代表嘉大生化科技學系陳政男教授表示,團隊看見的不只是市場缺口,更是來自臨床與使用者對於「安全、溫和、有效」照護產品的深層渴望,這項平台的目標就是解決「有痛點卻無選擇」的現實困境。 目前克蘿伊生技已與GMP醫療器材製造廠及臨床醫療院所建立合作,並啟動B2B ODM授權與國際通路洽談,期望未來將臺灣草本與綠色醫材推向全球高敏感照護市場,實現永續醫材的在地創新與國際影響力。 嘉大將持續支持優秀師生團隊發展創新創業動能,強化研發成果落地轉化,推動地方產業升級與全球鏈結,展現大學社會責任與學術應用價值。
情報 畢業從農四年分享會 嘉大農場管理公費班展現豐碩成果
嘉義大學農場管理公費班畢業從農四年成果分享會6月28日於嘉大蘭潭校區國際會議廳舉行,73位畢業四年之校友分享從農成果,展現從農之經營績效。 分享會活動於上午9時正式展開,首先由嘉大洪滉祐副校長及農學院江彥政副院長致詞,參加之貴賓有嘉大胡懋麟前校長、農業部前主任秘書張致盛、農業部農民輔導司黃仕嵩科長、彰化縣北斗鎮顏宏霖鎮長、秀水鄉農會推廣部白鴻恭主任、田尾鄉農會推廣部江育謀辦事員、臺東專科學校園藝景觀科吳榮彬主任、民雄農工陳鶴駖實習處主任、曾文農工余美鳳實習組長與邱麗茱科主任、大湖農工園藝科林慈裕老師與鄭雅玲老師等人,以及農管公費班教師20位;連同與會學者專家、畢業校友、在校學生、專業農民、社會大眾以及本次分享者73位,總計有240多人與會,會場相當熱絡。 洪滉祐副校長致詞時特別強調,嘉大農業公費班之設立係配合農業部「新世代農業工作者培育方案」,在學期間由農業部全額補助四年學雜費、住宿費等費用,藉此培育現代化農業所需之自營農場和農企業專業經營管理人才。第二屆106級農場管理公費班73位同學於110年6月畢業,有享受公費之權利就有盡畢業從農四年之義務,目前此73位已成為臺灣農業的生力軍,在蔬菜、瓜果、果樹、花卉種苗、農藝作物經營與農產加工、畜牧經營等各領域皆展現專長。畢業從農至今已滿4年,特別辦理本次成果發表會,集結73位畢業同學從農成果,不僅栽培管理技術精進,並著重於經營管理效益分析,希望與會之農業部長官、各界貴賓、嘉大師長、校友及學弟妹,能藉由此分享會從中吸取從農經驗,獲得滿滿的收穫。 農業部農民輔導司黃仕嵩科長致詞則感謝嘉大承接公費班培育優秀之青農人才,延緩農村人口老化,帶給農村新的希望與活力。而農業部前主任秘書張致盛則感性表示,104年擔任司長時特別委託嘉大成立農業公費班,轉眼間已10年,今天受邀參與看到公費班畢業生展現經營成果,為臺灣農業注入新的正能量,感到相當欣慰。 農場管理公費班侯金日主任表示,本公費班於73年至88年專科與技術學院時期曾招收16屆公費生,畢業校友達1,017位,後因改制嘉大而停招。104年復招附屬於園藝學系農場管理組,本次分享之73位校友為106年入學之農場管理公費班,於110年6月畢業,畢業從農至今已滿四年。此73位校友中,60位在自家農場、自家農業生產合作社、自家農企業公司與自家畜牧場經營,13位在私人農企業場就業。7場分享會分別於兩會場同步舉行,第一會場於國際會議廳舉行,第1場蔬菜經營管理組;第2場果樹經營管理組;第3場花卉、多肉植物與景觀苗木經營管理組。第二會場於三樓階梯教室舉行,第1場家畜經營管理組畜牧經營管理組;第2場家禽經營管理組;第3場農產加工與養蜂經營管理組;第4場農藝作物經營管理組。分享過程中每位從農者皆有旺盛之企圖心,藉由在校四年所學從技術面與管理面充分發揮,展現出高度經營效益。 經由成本分析、損益分析、投資報酬率等分析評估獲利概況,60位自家農場經營或自家之農企業場與牧場之經營績效,淨利超過70-120萬元者有20位,超過120萬元至3百萬元者有15位,而許多自營牧場與自家農企業場淨利超過5百萬元甚至達1千萬元以上,顯示從農年薪百萬不是夢。分享經營多肉植物之施秉良校友表示:「生產設施創新、省工設備創新、品種創新、栽培方式創新、產品創新、包裝技術創新、銷售方式創新、行銷通路創新,八大創新,進而創立自我品牌-多肉好好買」,總收入超過1,750萬元,年淨利超過650萬元。分享者陳柏翰校友認為:「增加耕作面積、增加作物種類、增進土地利用率、建立每年生產之SOP,必能有所成長」。整個分享會於下午花卉、多肉植物與景觀苗木經營管理組分享完成後圓滿結束。
情報 智創未來AI創意生成式競賽!亞洲大學幼教系獲總亞軍、文創藝術組金牌和銀牌
亞洲大學主辦「智創未來:2025生成式AI創意設計競賽」,6月7日盛大登場,吸引全台15所大學、12所高中,共222組隊伍踴躍參賽。總獎金超過30萬元,展現生成式AI在教育、健康、金融、藝術等多元場域的無限應用潛力。
情報 嘉大與日本山口縣立大學簽訂合作協議 為國際教育合作注入新動能
嘉義大學與日本山口縣立大學(Yamaguchi Prefectural University, YPU)於6月27日正式簽署合作協議,締結為姊妹校,為兩校國際交流合作揭開新篇章。山口縣立大學理事長岡正朗(Masaaki Oka)及校長田中麻紀子(Makiko Tanaka)率團蒞臨嘉大,雙方舉行簽約儀式,承諾未來將共同推動學術研究合作、教職員與學生交換等實質合作計畫,為兩校師生拓展更為多元的國際交流資源。 山口縣位於日本本州地區,擁有三面環海的優越地理條件與深厚的人文歷史底蘊。嘉大與山口縣的交流可追溯至嘉義縣政府與山口縣的城市連結,今年3月嘉大木質材料與設計學系與嘉義縣政府合作,支援山口縣防府天滿宮製作檜木賽錢箱,以防府天滿宮提供的設計圖為藍本,融合臺灣傳統木工「鳩尾榫」工法製成,打造一座不需使用任何螺絲的精緻工藝品,不僅展現臺灣木工技藝精髓,同時大幅提升結構穩固性及耐久性,展現政府、產業與學界合作推動臺日友好交流的成功典範。 此次合作能順利展開,有賴嘉義縣政府與日本丸久株式會社田中社長牽線,以及兩校國際處密切協調之成果。山口縣立大學成立於1941年,以國際文化、社會福利、護理與營養等領域見長,長期致力於培育地方人才,為當地永續發展注入能量,獲各界高度肯定。 嘉大校長林翰謙表示,關注地方永續發展是大學的重要社會責任,很榮幸能在各界祝福下與山口縣立大學建立合作關係,未來雙方將以生命科學、人文領域為重點,積極開展實質合作,共同促進優質教育與社會福祉發展,為兩地合作再添新猷。
情報 「形意之間」展現藝術成長軌跡 嘉大視藝系許茂彬、黃薰葶以竹崎高中美術班傑出校友身分返校辦展
嘉義大學視覺藝術學系許茂彬、黃薰葶同學「形意之間」創作聯展,6月25日上午於嘉義縣竹崎高中賈宓藝文中心開幕。許茂彬、黃薰葶皆為竹崎高中美術班校友,在學業及創作方面表現亮眼,這次特別回母校舉辦創作聯展,與母校師長及學弟妹分享大學期間的創作成果與心路歷程。 許茂彬同學是嘉大視藝系應屆畢業生,除擔任畢業生致詞代表外,亦榮獲嘉義縣縣長獎、績優禮賓大使獎、實習成績優良獎等多個獎項。在本次聯展中展示了大學期間的創作設計以及畢業製作成果,除了傳統的水墨書法外,更多的是透過電腦繪圖輸出的專題設計,主題涵蓋環境保護、性別平等、公民意識等,豐富多元,傳達的概念鮮明、有內涵。許茂彬同學已錄取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將繼續攻讀碩士學位,期許在藝術領域成為閃耀的新星。 黃薰葶同學現任嘉大學生議會副議長,作品媒材從炭筆、水彩到油彩,還有多幅版畫作品,作品中可以看到每一筆、每一刀刻畫下的軌跡,主體呈現細緻,唯妙唯肖。黃薰葶提到這次的創作風格有別於以往,主要是藉由自己在大學兩年所學,透過不同媒材表達出來,呈現在藝術中的探索及實驗,讓大家一起感受作品想傳達的故事! 竹崎高中蘇淵源校長表示,這是美術班成立以來首次有校友回校辦展。許茂彬是第一屆美術班的學生,高中時期擔任美術班學生代表,積極參與學校事務,在大學期間更是如此,也把這些經歷化成創作的養分,轉眼間即將邁入更高更遠的學習里程。黃薰葶是第三屆美術班的班長,待人處事積極認真,高二時就成為領頭羊勇敢跨出第一步,在校內辦理個人畫展,後續也成為眾多學弟妹效法的楷模。看到兩位優秀校友在藝術道路上持續發光發熱,是學校莫大的榮耀,也期盼這次的展覽,讓校友感受到母校給予的支持與肯定,也激勵在校同學們勇敢追夢,築夢踏實。 嘉大視藝系謝其昌主任表示,樂見學生辦理個展或聯展,增加自我的藝術經歷,兩位同學於系上表現傑出,也透過大學所學回高中母校以「不一樣的藝術形式」和師長及學弟妹溝通與交流,值得讚許。 「形意之間」創作聯展展期自即日起至7月10日,地點在竹崎高中賈宓藝文中心,歡迎社區民眾蒞臨參觀,共同見證嘉大視藝系與竹崎高中美術班聯手培育藝術人才的豐碩成果。
情報 嘉大資工系與永慶高中簽署策略合作備忘錄 共築AI科技人才培育新里程碑
嘉義大學資訊工程學系與嘉義縣立永慶高級中學6月25日正式簽署「夥伴學校策略合作備忘錄」(MOU),建立跨校合作夥伴關係,攜手推動人工智慧與程式設計教育,為學生打造多元進路與優質學習資源。 永慶高中自設立「AI科技特色班」以來,結合程式設計與人工智慧核心課程,並配合APCS大學程式設計先修檢測、機器學習、生成式AI應用與資安等實作課程,績效卓著;學生在KIBO機器人挑戰賽、世界青少年發明展、全國電子設計競賽等舞台上亦嶄露頭角,成績斐然。 本次合作係為促進雙方在教育、師資、學術資源等領域的深度交流與合作。嘉大資工系將安排師資至永慶高中進行AI與資訊科技相關講座與課程,提升永慶高中學生的學習視野與專業素養;永慶高中則鼓勵教師進修嘉大碩、博士班,以強化教學能量,持續深耕專業能力。 嘉大資工系林楚迪主任表示,嘉大資工系在AI、資安、虛擬/混合實境、區塊鏈等熱門技術皆有專業師資,很榮幸有機會與永慶高中合作,共同培育具有創造力與實務能力的科技人才。期待此次合作能成為大學與高中攜手推動科技教育的典範,共同為嘉義地區的教育與產業注入新能量。 永慶高中郭春松校長表示,這次與嘉大資工系的策略聯盟,是永慶高中深化AI科技教育、拓展學生學習資源的重要一步。透過雙方資源共享與師資互補,期待能激發更多創新思維與跨域能力,為學生未來的升學與職涯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透過本次備忘錄的簽署,雙方將攜手打造更完整的學習生態系,實現高中與大學之間無縫接軌的合作模式,為推動臺灣科技教育與人才培育貢獻心力。
情報 嘉大農藝志工關懷大埔鄉和平社區長輩 舉辦向日葵吊飾製作與唱跳活動
嘉義大學農藝志工隊本著關懷社會及照顧弱勢團體之精神,6月24日下午至嘉義縣大埔鄉和平村和平社區發展協會活動中心,舉辦「南島浮浮日在椰影下和風等你來~樂齡活動」愛心服務,帶領社區20多位長輩活絡筋體、唱唱老歌回憶過去,讓長輩度過開心愉快的下午。 大埔鄉和平社區發展協會位於大埔鄉和平村,發展協會蔡欣豪經理表示,感謝嘉大夥伴用心規劃整個活動,為長輩帶來歡樂氣氛。農藝志工隊指導老師侯金日副教授以親切的臺語向長輩問候,請長輩們開心過好每一天,大家必能健康快樂。侯老師並說明今天的活動內容,長輩們紛紛露出期盼的神情。 農藝志工隊召集人李詠淳同學表示,活動內容涵蓋唱跳時間與向日葵吊飾教學,臺語帶動唱教唱「心花開」,教唱後連續唱跳3次,長輩們開心表示已經很久沒有這樣活動筋骨了。接著進行向日葵吊飾教學,選擇的植物材料為黃色與黑色毛線,12條黃色毛線折成12個向日葵花瓣,黑色毛線則以蝸牛狀折成頭狀花序,折好黏好後再黏住美麗的吊飾,即成為美麗的向日葵吊飾,長輩們看到自己的成果都相當開心,並說要帶回去與孫子分享。另一團康活動項目為投球遊戲,練練長輩們的手力與腳力,長輩們分兩組比賽,玩得非常開心。 侯金日老師表示,嘉大農藝志工隊成立至今27年,秉持著「服務、輔弱、愛心、成長」的精神服務社會,關懷弱勢團體。此次服務偏遠地區大埔鄉和平社區,該村村民約700人,大多務農,且以種植麻竹筍為大宗,鄉村人口老化嚴重,因此志工們來此服務關懷,讓老人倍感開心。侯老師也表示,農藝志工隊服務表現深獲社會各界肯定,多次代表嘉大參加教育部舉辦之全國大專院校績優學生社團評鑑或彰雲嘉大專校院學生社團評鑑,獲得優等與特優獎等佳績,表現令人刮目相看。
情報 前進嘉良與德元埤 嘉大巡禮課程打造農業生技職場體驗
為培養學生農業生技產業之實務能力與拓展視野,嘉義大學教務處通識教育中心113學年度開設「嘉義巡禮2.0產業篇—農業生技產業之職涯探索」課程,該課程由植物醫學系林明瑩副教授規劃帶領,獲高教深耕計畫A主軸創新教學精進經費支持,課程設計新穎,成功吸引來自數位科技、科技管理、食品科學、獸醫、景觀設計、行銷與觀光、財務金融、外語及視覺藝術等十餘個不同領域的學生踴躍參與,展現嘉大跨領域整合人才培育之用心與成果。 課程特色「走出課堂,前進產業現場」,嘉大師生實地拜訪嘉大傑出校友蕭登波總裁所創辦之嘉良事業體,以及南良集團經營之德元埤荷蘭村,近距離觀摩農業生技產業運作模式與經營理念,深入了解有機資材、友善環境與永續發展之實務脈絡。當日嘉良事業體曾耀銘執行長、謝順成高級專員、方金河協理與蕭富后協理熱情接待,分享創業心路歷程與企業發展願景,鼓勵同學們未來以「創造與包容」為座右銘,在學習與就業中成就自我。 同日下午,同學們前往德元埤荷蘭村,現場體驗划獨木舟及欣賞園區美景,實地感受南良集團結合觀光與農業生技之經營成果,活動氣氛輕鬆熱絡,也讓學生留下難忘回憶。林翰謙校長與蕭登波總裁亦特地前來為同學們打氣,林校長期許同學們珍惜難得的實地學習機會,拓展視野;蕭總裁則對母校辦理此類實作課程給予高度肯定,勉勵年輕人未來能將所學回饋社會、開創新局。 課程成果獲得參與同學一致好評。農管學程廖芷妍提到,嘉義巡禮課程完全顛覆過去對校外參訪的刻板印象,不僅學到實務與永續知識,也留下溫暖美好的回憶!科管系賴侑利指出,課程有趣又能實際了解業界,應該多舉辦,跳脫原本教室內的通識教育,讓學生接觸更多產業的實務面。數位系于嘉瑤則表示,原以為只是一般導覽,沒想到實地體驗這麼有深度又好玩,真的收穫滿滿! 林明瑩副教授指出,課程核心目標是讓學生及早與產業接軌,掌握農業發展趨勢,為未來職涯預作規劃,培養面對挑戰的實力與視野。本次課程深入了解嘉大傑出校友所領導的南良集團在農業生技領域的實務運作,為校內通識課程創新之最佳實踐,也為嘉大實踐大學社會責任與人才培育再添新猷。
情報 世界女記者與作家協會走進世新大學 見證台灣傳播教育翹楚風采
世新大學再次成為傳播教育的焦點,近期迎來世界女記者與作家協會(AMMPE)中華民國分會參訪團蒞臨校園,深入體驗校方精心打造的高階媒體設備與創新教學環境,並透過雙方互贈書籍,展現對傳播文化傳承的深厚共識。   此次參訪由第13屆理事長胡幼鳳、副理事長葉樹姍領軍,榮譽顧問高惠宇、常務理事李蜚鴻、常務監事歐陽元美、理事田麗雲,及會員趙心屏、劉玲琳、翟倩玫、施沛琳、丁華華、李宗慈、陳艾妮、楊明、楊艾俐等多位資深媒體人與作家共同參與。世新大學校長陳清河、公共事務室、教學發展中心接待交流,並帶領參訪團一同探索全媒體大樓、圓桌影音播客直播間、多功能實景棚與智能攝製基地等校內最具代表性的專業教學空間與創新設施。   活動中,雙方進行了意義深遠的書籍交流。胡幼鳳代表協會致贈《風雲際會一百年:女記者》與《誰領風騷一百年:女作家》兩本著作,這些書籍記錄了百年來女性在新聞與文學領域的卓越成就,展現了女性在傳播與文化創作中的重要角色。陳清河則回贈由其與世新大學師長編著的《廣播電視電影經典人物口述歷史》,此書以15位傳播界經典人物的生命故事為核心,完整呈現台灣廣播、電視、電影與跨領域產業的歷史脈絡與文化價值,為傳播教育提供了珍貴的學術與實務參考。這場書籍交流,不僅象徵雙方對傳播文化傳承的重視,更深化了彼此的專業連結。
情報 嘉大教職員羽球隊揮拍奪冠!團結拚搏榮獲2025大專盃團體乙組冠軍
嘉義大學再傳捷報!嘉大教職員羽球隊日前於金門大學舉行的「2025年大專盃教職員羽球錦標賽」中展現超凡實力,以絕佳默契與堅強實力勇奪團體乙組冠軍,為校爭光! 此次賽事匯聚全國各大專校院菁英選手同場切磋,賽況激烈,嘉大羽球隊憑藉紮實的技術與絕佳的團隊合作精神脫穎而出,奪下冠軍獎盃。隊伍成員橫跨校內各單位,由體育與健康休閒學系廖偉成老師擔任總教練、生化科技學系陳政男老師任隊長,成員包括體育系陳俊汕、林明儒、張家銘,農藝系許育嘉、應數系潘宏裕、教育系何宣甫、企管系楊英賢等教師,以及園藝中心翁泰源、木設系潘靜茹、總務處鄭鈺潔等行政同仁,展現出嘉大校園裡「文武雙全」的最佳典範。 平時工作繁忙之餘,嘉大教職員們仍不忘積極練習、提升球技,將對運動的熱愛落實在日常生活中,為健康職場與運動風氣樹立良好榜樣。嘉大也對教職員羽球隊給予高度肯定,未來將持續支持各類運動發展,鼓勵更多教職員工踴躍參與體育活動,不僅為校園注入活力,也凝聚師生向心力,展現嘉大人追求卓越與熱情的精神。
情報 嘉大與清邁大學合作交流 共創低碳永續農業新里程碑
為積極拓展國際合作與實踐低碳永續農業,嘉義大學低碳農業合作小組一行三人,包括農藝學系黃文理教授、曾鈺茜副教授及國際處國合組陳宣汶組長,於6月17日至21日前往泰國清邁大學農學院進行為期五天的專業交流與田野考察,雙方針對低碳農業與永續實務合作展開深度對話。 此次參訪特別召開第二次「嘉大-清邁低碳農業合作會議」,其重點探討水稻與咖啡等作物之碳盤查方法學、低碳排放農法技術,以及林下農業碳收支模式,雙方研究人員透過實地訪查與座談,分享各自面對不同地理與農業條件下所採取的實踐策略與挑戰解方,為建立有效的碳排放與吸存量測工具奠定合作基礎。 清邁大學農學院自1970年受泰皇拉瑪九世委託發展泰北山地農業,長期累積山地咖啡、高地精緻農業與森林永續利用等實務與研究經驗,為嘉大團隊提供重要借鑑。參訪期間,在清邁大學農學院院長Prof. Daruni Naphrom、副院長Associate Prof. Tonapha Pusadee、稻米中心主任Prof. Chanakan Promuthai與高地農業研究中心Asst. Prof. Teerapong Saowaphak熱情接待下,嘉大成員實地考察清邁山區實驗站、高地咖啡種源保存中心、森林碳收支觀測站與高山茶葉生產農場,深入體驗泰北農業現場與在地農民永續經營的實踐智慧。 嘉大低碳農業合作小組召集人黃文理教授表示,清邁大學在低碳稻米、高地精緻農業研究與實驗場域的資源豐沛,對臺灣發展永續農業轉型具有極高參考價值。未來,雙方將落實常態化交流合作,包括研究人員與師生互訪、田野調查、合作計畫與培力工作坊,培養具國際視野與實作能力的永續農業人才,實質推動兩校在低碳農業領域共同成長。 國際處國合組陳宣汶組長與清邁大學農學院國際副院長Tonapha Pusadee也就合作協議細節與未來實習、研究合作專題的規劃達成共識,為接下來雙方交流開啟新篇章。 此次出訪為嘉大與清邁大學之間奠定穩固合作基礎,不僅拓展嘉大與國際學術界合作版圖,也展現臺灣農業在因應全球氣候變遷中肩負之責任與貢獻,未來雙方將持續深耕合作,積極推動區域低碳治理與生態生產之共榮策略,共創永續農業新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