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校園

大學校園 線上教學很時尚 躍上雲端華向國際 文藻外語大學線上華語教師團隊有口皆碑
文藻外語大學致力於華語遠距同步教學多年,且順應科技風潮的創新模式,長期經營並累積相當程度的網路教學經驗,從2019年6月推出重大創舉-線上華語教師培訓與認證,開辦全臺首創線上直播華語教師認證課程,為線上教學品質把關。線上華語教師培訓分甲、乙級,及商務華語班:甲級設定在具有華語教學背景者可報考;乙級則不限科系皆可報考,並提供通過認證者可發揮所長的就業舞臺;文藻外大更積極與臺灣新創公司好漢教育科技合作,將具有線上教學專業能力之教師輸出至該公司任教,讓業界免去召募優質線上教師之煩惱。校方亦於10月初展開「試賣會」,將培訓完成的華師推向市場,正式投入線上華語教學的崗位。 文藻外大華語師資認證培訓強打5大特色,「培訓-認證-就業」一條龍、「華語X外語數位化教學模式」、「從1到100的線上平台」、「最環保的無塵學習」及「最AI的華語資料庫」,有別於他家培訓機構,文藻外大強調認證與媒合就業服務,且文藻外大出品的華師亦具有多國語與數位媒體製作的能力,能提供學生更多元的輔導機制;文藻研發100項線上華語教學能力指標,以此為依據予以不同等級認證,因此文藻線上華師面對的是1個線上平台,及須通過100項文藻研發之線上華語教學能力指標依據;文藻提供無塵學習,從粉筆到滑鼠、從板擦到指間,本校線上華語擺脫了筆墨、紙張的耗費,將教材化為影音、課堂練習變成可以一再回顧的檔案,並導入「前沿科技的語音辨識技術和雲端資料存取」,將學習者的發音作有效的糾正,其練習資料將儲存於雲端系統,有助於分析其學習歷程,設計客製化的學習策略,挾著臺灣資訊產業的優勢、創新活潑的教學法便可將華語及中華文化傳播至國際,樹立不朽的華語教學品牌。 搭上線上教學時尚潮流,文藻線上華師認證班躍上雲端「華」向國際,將徹底翻轉華語教學的軸心打破受限於固定時空條件的面授式華語教學,轉變為不受時空限制的線上華語教學。使華語教學原本對接的國內外藉人士的市場,藉由數位網路的無遠弗屆,轉而面向廣大的國外全世界市場,目前本校合作國家包括美國、德國、荷蘭、盧森堡、法國、西班牙、日本、韓國、印尼、越南等。亦全力研發有別於面授華語教學的嶄新模式,將教材從紙本轉而為各類影音媒介(含電腦、手機、APP等);帶領華語透過線上模式,走向新一波的藍海。由文藻外大強大的華語教學團隊打造紮實的(全)線上培訓(全)線上認證,開啟線上華語的新紀元,由文藻確立模式、規格與標準,創立文藻外大全臺線上華語培訓及認證的領導品牌。 文藻外語大學線上華語教師團隊簡介 文藻外語大學線上華語教師團隊(小名「雲聚」團隊),成軍於2014年,由文藻應用華語系林翠雲老師帶領一群熱愛線上教學的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研究生自發組織而成,此群首批成員至今仍在團隊任教,成為最具有戰力的一軍教師,2018年則由第二批研究生成立最有創意的培訓成員。教師團隊從2014年至2019年承接國外多所學校之遠距教學合作案,合作的國家包括美國、德國、荷蘭、盧森堡、法國、西班牙、日本、韓國、印尼、越南等,其中最著名者為承接美國維吉尼亞大學的「星談計畫」,執行線上教學華語的任務。2017年開始對外開設培訓課程。2019年在文藻新任校長陳美華、副校長施忠賢的號召之下,文藻外大舉辦臺灣首創線上華語教師培訓與認證,為線上教學把關,幫助有意從事線上同步華語教學之人才確立自身專業能力與資格,且於培訓課程後參與認證通過者,直接推薦予校方精選的合作對象「好漢教育科技公司」、「前沿科技公司」任教,加入線上華語師資的行列。目前文藻外語大學線上華語教師團隊持續努力經營品牌,努力朝華語教學圈建立口碑及知名度的目標邁進。
校長開講 【台中】興大校長薛富盛:只要不討厭就該去嘗試
在去年調漲學費成功的國立中興大學校長薛富盛認為,做事要懂得「換位思考」、「直接溝通」,要有耐心、走中庸之道,才能使事情圓滿執行達成目標。對於同學們的科系選擇困擾,他則建議,先認識自己,不要盲目跟流行,打好基礎學科最重要。 每個人的成長背景和歷練都不同,因此想法也不一樣,但重要的是認識自己,了解個性,才能找到人生的定位、適性發展。而在探索志向的時候,應該多方嘗試,大至某個專業領域或科系,小至學校考試科目都是如此,只要你不討厭它,就應該去嘗試、試著接受進而理解,而不是道聽塗說或以刻板印象來使自己裹足不前,這樣只會喪失了解不同領域真正樣貌與本質的機會。 那麼,怎樣算不討厭?就是做這件事情不會讓你感到痛苦。舉例來說,像我喜歡數學,可以從中獲得樂趣,但對有些人來說讀書卻很痛苦,他寧願動手做也無法靜下來學習抽象理論,這時就不用勉強一定要念高中讀大學,可以選擇讀高職或科大,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若發現學術理論上有所不足,自然就會想繼續學習再深造。更何況現在這個社會有許多讀書學習的機會,想要的資訊,隨時上網即可查得,無處不可學習。只要有心,都可以辦得到。 現在網路非常發達,教育的觀念和以前大不相同,學校與老師的角色也跟著改變,知識的來源不一定要依賴老師或學校,但是,學校傳授知識的功能並不會被網路取代,而是轉變成為一個可以獲取知識、溝通交流、拓展人脈、學習合作的教育平台,甚至成為產業創新的研發基地。 薛校長建議要多方探索志向,只要不討厭就去嘗試。 認識自己,找到定位 雖然現在大學學歷看似貶值,許多人也認為起碼要讀到碩士才有競爭力,但是同學們對自己的大學學歷應該要有信心,如果想要繼續往上讀,就該認真思考對讀書是否真有興趣?也可考慮先出社會工作一段時間,發現所學不足,再來充實提升。 以我自身為例,從小學、國中、高中一路走來就是偏好數理科,理解力較強,喜歡數學,但對於要背誦的科目如國文、歷史等則較差。後來就讀清華大學材料科學工程學系,在當時許多同學大三就開始準備托福、GRE,但我因為家境因素,完全沒有出國讀書的念頭,畢業後當完兵就去中鋼上班,工作內容主要是處理統計報表並瞭解鋼鐵品質好壞。工作1年後才開始思考自己是否也該出國看看,因此開始準備托福和GRE,1年後申請到美國康乃爾大學的獎學金,可以直攻博士。現在回想起來,我的人生就此而轉變,而2年的業界工作經驗也讓我獲益良多。 面對全球化浪潮襲來,市場更大,機會更多,但是競爭也更激烈,這時候一定要找出自己的定位,不要隨波逐流,選擇科系時也是如此,不要盲目跟流行。重要的是要將基礎學科的根基打穩,如此一來,不管你未來進入哪個領域,皆可面對各種變化進而自我學習。只要基礎學科越紮實、你的路就越寬廣。 工作兩年後才出國深造的薛校長認為,基礎學科要紮實,路才寬廣。 雙聯學位,邁向國際 在國際化的思維下,有些父母會早早送小孩出國念大學,但我認為要先了解孩子的個性是否夠成熟?是否具獨立性與自制力?然後再適時的放手。當然也要尊重年輕人的自主性,不要因為自己的面子或喜好去強迫小孩走上自己不喜歡的路。「適性揚才」很重要,就算學業表現不佳,也有其他的出路。以我自己四個小孩為例,就算在相同的教養環境下,四人發展各自不同,但我相信行行出狀元,年輕人要認識自己、選擇適合的領域或職業,而父母則給予尊重與支持。 臺灣高教卓越,cp值很高,具有國際競爭力,品質不輸香港或新加坡的大學。許多大學都邁向國際化,與國外大學合作設立雙聯學位就是最明顯的例子,學生可藉由雙聯學位以較短的時間獲得國外學習經驗與兩校學位。以興大獸醫來說,中興大學與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的獸醫學士跨國雙聯學位非常具有特色,可說是獸醫領域強強聯手,不僅是領先全台的創舉,也是亞洲唯一與美國簽約的獸醫學士學位。 由於美國現行獸醫教育為學士後四年制,即大學四年加上學士後四年,一般需八年才能取得獸醫學士學位(DVM);美國政府嚴格管制獸醫學院的設立,美國上千所大學中只有30個獸醫學院,且只允許具有美國居留身分的學生才能就讀;此外,也不開放外國人考獸醫證照。而興大與堪薩斯州立大學的獸醫學士雙聯學位,則是在興大就讀兩年大學部,再加上堪薩斯州立大學一年預科教育,以及四年獸醫專業學院教育,只需花七年即可獲得兩校兩個等級的獸醫學位(學士學位及學士後專業學位),同時兼具臺灣與美國獸醫師執照的考照資格。對有志於獸醫的臺灣學生而言,是一個邁向國際的絕佳機會。 換位思考,面對問題 身為一個澎湖偏鄉出身的小孩,在教育資源較缺乏的情況下,我很感念有機會可以念大學,進而翻轉人生。我母親常說「量大福大」,即指一個人的心胸與氣度夠大,福氣就大。這句話對我受用良多,因此在人生成長的過程中,我不介意讓他人佔些便宜,因為老天回報給我的多更多,一路上常有許多貴人相助。 而在待人處事方面,我認為「換位思考」則非常重要,也就是要站在對方的立場去考慮,然後「面對問題」,不閃躲、直接溝通、傾聽對方的想法,事情才有圓滿的可能。以去年興大調漲學費一事為例,我先站在家長和學生的角度來思考這件事是否可被接受,透過意見調查,然後和老師、同學們開會,面對面溝通,最終得以順利通過。 有時候一件立意良善的事,常會因缺乏理解與溝通而無法執行,實在可惜,因此要多傾聽他人的想法,不要事先抱有刻板印象。加上許多事情的達成並非一蹴可幾,必須分階段進行,所以一定要有耐心,堅定朝目標前進,才有機會成功。 國立中興大學校長 薛富盛 小檔案 ★出生:1959年 ★現職:國立中興大學校長 ★學歷:馬公高中、國立清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學士、美國康乃爾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碩士、博士 ★專長及研究領域:電子顯微鏡、奈米技術、顯示器材料、薄膜技術、電子構裝 、燃料電池 ★專業所屬大學學群:工程學群材料工程學類 ★專業所屬技職群類:化工群 ★想看更多校長開講嗎?請參考:【大學問週末報】台灣.香港大學校長,給高中生的生涯指南
高中校園 【岡山農工】航太專班╳漢翔實習 畢業即就業
國立岡山農工由國教署輔導於106學年開設「航太精密機械就業導向課程專班」,高三下學期到漢翔航空實習,期間不但可領生活津貼與獎助學金,畢業後還有機會成為漢翔正式員工。二年來留用率分別為90%、100%,讓這些學生一畢業就往航太夢想大步邁進。國立岡山農工已與漢翔簽訂意向書,自108學年度起每年都將繼續合作辦理該專班。 教育部國教署透過就業導向課程專班,持續幫助高職生提早追求理想職業,其中,具國際發展潛力的航太產業更受年輕學子嚮往。國教署表示,國際航太產業大廠漢翔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位居台灣航太產業的龍頭地位,有志從事航太工作的年輕學子往往都將漢翔視為「第一志願」。不過,以精密機械為主體的航太產業,就業門檻相對較高,因此,國教署與國立岡山農工創設的「航太精密機械就業導向課程專班」,即成為許多學生想進入漢翔工作的最佳管道。 航太專班 畢業即就業 國立岡山農工與漢翔航空合作開設的「航太精密機械就業導向課程專班」,自106學年度開始招生,以培育「國機國造」及航太產業基層技術人才為號召,吸引該校學生參與。歷經高一、高二的機械等基礎課程學習,高三下學期轉往漢翔實習,期間由漢翔加強航太零件、綜合機械加工等專業技能訓練,讓學生學習最符合業界需求的專業技能。 除學習專業,漢翔也會發給每位學生生活津貼每月2萬4千元,國教署每學期再另外核發5千元獎助金;畢業後,若當年度就業累計3個月以上,國教署還會加碼每人1萬元就業獎勵金,做為專班學生「畢業即就業」的鼓勵。 根據統計,「航太精密機械就業導向課程專班」106學年度企業留用比率高達90%;107學年度更是100%全數留用。起薪2萬4,427元,工作滿一年若取得相關乙級證照,薪資調升為2萬8,575元,工作滿三年且經公司考核通過,即成為正式員工,以「員級」員工任用,起薪3萬元以上。 業師教導專班學生操作量測儀器。 就業導向專班 培育技術人才 國教署表示,有了106、107兩學年度的成功經驗,國立岡山農工已與漢翔簽訂意向書,自108學年度起每年都將繼續合作辦理該專班,國教署對此成果也與有榮焉。參與就業導向課程專班的學校,多能與在地產業建立長期合作關係,引導學生走向優質產業,不但可幫助企業培育基層技術人才,也可促進學生就業在地化。國教署未來將會持續推動此項政策,幫助更多年輕學子加速追求夢想。 國教署強調,「做中學」是技職教育一大特色,高職學校在課程方面向來著重實務操作與理論結合,重視學生技能學習與就業能力培養;在就業選擇方面,學校均努力媒合優質企業並合作開班,希望兼顧學生就業保障與未來職涯發展。未來將持續支持與輔導職業學校與國內優質企業合作開設此專班,使高中職與國內優質企業建立長期合作關係,共同培育人才,傳承產業技術人力,提升學生就業意願及比率,也讓學生贏在職涯起跑點上。
大學排行 【泰晤士高教】2020世界排名,臺灣入榜36所較去年多
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9月公布「2020世界大學排名」,臺灣今年入榜36校,較去年多了4校,其中國立臺灣大學從去年的170名躍升至120名,是臺灣入榜大學中唯一進入世界前200大的學校。今年的第1名仍為英國牛津大學,第2名為美國的加州理工學院,第3名則為英國劍橋大學。 臺灣入榜36校,3校在500內 臺灣共有36所大學入榜,其中全球500名內的大學共有3所,包括台大、清華、北醫等且名次皆大幅提升。而中國醫藥大學、交大、台科大、陽明等四校則在600名內。今年臺灣入榜的大學數量也較去年多,有4所大學新入榜,分別是國立勤益科技大學、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東海大學和慈濟大學。 泰晤士世界大學的指標與權重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的排名是依教學、學生、研究、國際化等五大面向,共分13項指標來對世界大學進行評分排名。各指標的權重如下表。 泰晤士世界大學TOP10 亞洲12所大學列百強 在亞洲部分,新加坡、日本、南韓皆各有2所大學入百大,中國、香港則有3所,中國清華大學的全球排名(23名)超過新加坡國立大學,成為亞洲排名之首。 【新加坡】:新加坡國立大學25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48名。 【日本】:東京大學36名;京都大學65名。 【南韓】:首爾國立大學64名;成均館大學89名。 【中國】:清華大學23名;北京大學24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80名。 【香港】:香港大學35名;香港科技大學47名;香港中文大學57名。 ★資料來源: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20 【小編提醒】 排行榜的名次只是一個參考值,並非一成不變。且各種排行評比條件不一,也不能代表大學的唯一評價。不過,當同學在眾多大學中難以抉擇時,排行榜有時不失為選擇時的參考指引。
大學校園 【長榮大學】豐富高中學習歷程 長榮大學Open campus特色課程邀你參加
為讓高中生能對大學院系的多元學習環境有進一步的了解,長榮大學將於11月16日舉辦Open Campus,當天各院系將舉辦特色課程,讓高中生有機會透過活動了解大學生活,對於豐富高一生新課綱學習歷程檔案將有很大的助益。
大學校園 【長榮大學】Open campus 11月16日現場抽五月天演唱會門票
為增進對校園的認識,長榮大學將於11月16日舉辦Open campus活動,當天除了課程體驗活動外,安排國際村主題展,現場更有抽獎活動,特別獎為五月天年底的演唱會門票2張,另有Switch lite、藍芽耳機(AirPods)等豐富大獎,邀請大一學生與高中生共同參與。
大學校園 【109招生】成大新增 綠材應用╳智慧製造╳人工智慧 3碩士班
國立成功大學於109學年度將新增3個碩士班,包括「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系綠色應用材料碩士班」、「智慧製造國際碩士學位學程」,以及「人工智慧與資訊系統碩士在職專班」,全都呈現多元跨域的未來趨勢。基於未來新興產業發展以及培育高科技人才,成大教務長王育民表示,大學教育著重在奠定專業學識基礎與應用,研究所則是培養高階人才以及創造知識的價值,成大有9大學院,跨領域研究是常態。 綠材應用碩班 整合材料與工程 王育民表示,發展綠色經濟是全球趨勢,政府推動綠色產業、發展循環經濟,需要的高階人才不僅要懂材料,也要有一定的電機、機械、資訊等專業,「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系綠色應用材料碩班」,由材料系、工程學系共同設立,配合國家發展培育所需的高階跨領域人才。 智慧製造碩班 跨域機電、生醫和資訊 智慧製造國際碩士學位學程,雖然是工學院機械工程學系單一申請設立,然而支援的系所含括機械系、工程科學系、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生物醫學工程學系、資訊管理研究所、資訊工程學系、製造資訊與系統研究所等,跨及的領域非常多元。 人工智慧碩專班 產業人力再升級 人工智慧發展快速,產學界對於人才需求殷切,坊間推出許多相關課程,反應熱烈。成大已在今年108學年度新設「人工智慧科技碩士學位學程」,支援系所為工程科學、資訊管理、電機工程、資訊工程、生物科技與產業科學系。考量到業界現職人力對於人工智慧學習與精進的需要,109學年度電機資訊學院資訊工程學系增設「人工智慧與資訊學系碩士在職專班」,以回應業界發展之需。王育民透露,不少知名廠商基於本身發展需要人力再升級,在符合規範下主動與成大合作開設產碩專班,提供對特定產業有興趣之考生就讀、提升專業的機會。 人文理工跨域 培養創新人才 王育民表示,現今科系的疆界愈來愈模糊,單一領域的專業已經不夠用,成大積極推動跨域學習,提供學生挑戰性的題目、跨領域學習的機會,以培養出解決問題、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理工雖是成大強項,但多年來成大也積極推動人文、社會科學與理工的跨域,例如建築系氣候研究室,針對蘆筍園創新設計可監測溫度的智慧噴灌系統,幫農民解決作物面臨高溫化,影響產量的問題。此外,科技發展雖然帶來創新與便利,卻也考驗著人性、公德心,如無椿式的共享單車,最後導致的棄置與環境髒亂等問題,都需要深入的人文反思。 全國就讀研究所人數雖然下滑,成大研究所報考人數卻上揚。統計資料顯示,2010年至今,10年來全台就讀研究所人數減少9%,但其中國立大學碩士班報考人數呈上升趨勢。106學年度成大碩士班報考總人數為19236人、107年18520人、108年報考人數20634。王育民表示,是否就讀研究所,各有不同的考量,不過現今大學學歷幾乎已成為基本,就讀研究所的相對訓練以及獲得更上一層知識,都是競爭力的提升,除了會反應在薪資上,也有助於未來職場的發展與升遷。
大學校園 醒吾科大新媒體傳播系開啟新頁 正式改名揭牌
醒吾科技大學資訊傳播系日前獲教育部通過改名為「新媒體傳播系」,簡稱「新媒系」,今日舉行揭牌儀式,正式向外界宣告未來發展方向以因應新媒體世代的到來,並藉著改名突顯課程的新媒體及科技藝術特質,落實辦學特色。 數位傳播科技的快速發展改變了媒體生態及人們使用媒體的習慣,因應新媒體浪潮到來、產業型態變遷與人才需求轉變,醒吾科大新媒體傳播系積極規劃新媒體產業中具特色的實作課程。 讓教育與人才的培育能夠與時俱進,跟上時代脈動,改名後的學系名稱能更貼切反應出新世代媒體傳播教育的走向與內涵。 新媒體傳播系揭牌儀式由醒吾科大校長陳義文主持,並邀請許多教育界先進出席,包括1111人力銀行李大華總經理、自由人國際事業黃振家先生、私立光啟高中陳成業校長,私立清傳高商林怡宏校長、私立智光商工黃益政主任、觀英高中黃仁健主任、鶯歌高中資處科蔡曜如主任、羅東家商單益章實習主任。 典禮中並邀請與會貴賓蒞臨「醒吾科技藝術展演中心」體驗觀賞新媒體世代的創意演出,這項結合AI科技、科技互動投影動畫、全息投影與表演藝術的演出給予觀眾全新的視覺體驗。 於108年啟用的「醒吾科技藝術展演中心」是一座媲美小巨蛋的多功能實作與展演場域,具備光、聲、影先進的科技元素:包括高畫質攝影、光雕投影、VR與MA2燈光系統等。 這座科技展演廳將提供本系學生與「科技藝術」學程及作為優化實作場域的使用。 由醒吾科大新媒體傳播系主導的「科技藝術」學程以培育跨領域的科技藝術與新媒體傳播人才為目標,是國內唯一一所專精於新媒體科技與藝術的學系。 正式更名後,醒吾科大新媒體傳播系在課程規劃上將結合多年在影視製作及數位傳播領域深耕的資源與經驗,以現有的4K超高畫質、VR(虛擬實境)影視科技、水下及空拍攝影、科技藝術展演互動科技等優勢融合新媒體特性,發展出極具特色的實作課程。 醒吾科大新媒體傳播系在未來除持續深耕原本影視內容製作的特色,並將創意內容跨域結合流行生活與產業趨勢,學生未來在內容設計與製作上會有更多元的展現與應用。 醒吾科大陳義文校長表示:「醒吾在數位浪潮中領先趨勢,積極規劃創新課程因應新媒體世代,新媒體傳播系配合學校發展方向重新定位,正式改名後更強化辦學特色,大幅提升學生優勢競爭力,達到『務實致用』的目標。」
大學校園 醒吾觀餐新風貌 鳳凰展翅夢飛翔
為因應現代社會注重觀光休閒旅遊生活品質的提升,醒吾科技大學在董事會支持下,耗資新台幣三億七千餘萬元興建觀光餐旅大樓,10月18日(星期五) 9:30~11:00舉辦落成啟用典禮。參加典禮計有醒吾科技大學陳義文校長、周燦德前校長…等業界嘉賓與歷屆醒吾校友等觀禮見證。 醒吾科大陳義文校長致詞表示,民國54年,「醒吾商業專科學校」為全國最早設立觀光科系之學校。技術學院時期,陸續開設觀光餐旅相關系科;民國101年8月1日升格後成為一所具備商管、觀餐、資訊及設計等四個學院之科技大學。醒吾觀光餐旅學院結合觀光休閒、餐旅管理、旅運管理與應用英語四系與觀光休閒管理研究所,培養學生具有「實務執行力」、「創新設計力」、「資訊應用力」、「國際接軌力」、「職場適應力」等五項核心就業競爭力,順應社會期待,培育業界所需人才。近年來,國內外觀光餐旅產業不斷推陳出新,休憩產業蓬勃發展,因應時勢潮流並與產業接軌。在醒吾科技大學即將邁向一甲子的同時,新觀光餐旅大樓的完成象徵觀餐師生新夢想的啟航。將持續在觀光餐旅學術領域耕耘不懈。 醒吾觀餐學院院長黃寶元說明,未來觀光休閒系將致力在休閒遊憩產業,發展智慧旅宿、遊憩體驗師相關領域;餐旅管理系集合系上菁英師資,擴充教室與設備,全力發展中西餐、精緻餐飲(fine dining)、休閒餐飲與烘焙相關領域;旅運管理系則化理論為實作,建置航空模擬、機場地勤服務與遊輪巴士情境教室,讓學生學習旅遊業、郵輪旅遊、旅遊新創等熱門發展趨勢;應用英語系則專注發展連鎖兒童美語教學人員與觀光餐旅美語服務人員領域,在課程設計、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材教具、教學活動,與業界專業人才訓練同步,並且安排業師來校進行實務授課,強化實務技能,達到訓用合一之目標。 醒吾觀光餐旅大樓採五樓挑高設計,樓地板面積約6767平方公尺。觀光餐旅大樓硬體設備融合在樂活環境中,將「餐飲技術」、「觀光休閒」、「旅館管理」,透過課程規劃與實務訓練,培養學生學理與實務兼備的專業人才,是醒吾「服務教育」的提升、「辦學精神」的落實、「經營教育」的體現。
大學校園 【聯合大學】「建築與工業設計跨產業聯盟」產官學跨域協力模式 設計產業聯盟成立大會
本校設計學院、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建築系系友會及建築與工業設計產業之企業於9月25日(三)上午11點在國立聯合大學第一(二坪)校區建築系館舉行「建築與工業設計跨產業聯盟」產官學跨域聯盟成立大會,由設計學院吳桂陽院長、建築學系梁漢溪主任和工業設計學系方裕民主任共同舉辦成立大會,並邀請本校蔡東湖校長、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林彥甫局長、文創產業科何文琪科長、新緯建築陳元吉總經理、文元營造許育誠總經理、苗栗縣建築師公會葉啟明理事長及苗栗縣室內設計裝修公會胡國勇理事長蒞臨出席。聯盟發展目標:強化在地連結、實踐社會關懷、協助產業發展、推動社會創新。
大學校園 花甲男孩在聯大!
為了使民眾和學生認識新一代的台灣文學優秀作家,在旅日醫師張武彥的大力推廣與贊助下,促成本校與台灣文學學會攜手合作。特別邀請知名電視劇《花甲男孩轉大人》編劇,同時也是原著小說作者-楊富閔擔任本校駐校作家。於10月2日(三)上午11時在本校第二(八甲)校區國鼎圖書館二樓大團體視聽室舉行國立聯合大學駐校作家記者會,期望透過新生代作家前衛的視野和積極的創作活力,為苗栗地區注入一股「文學瘋」。
高中校園 【2019總統教育獎】黃資翔&吳興明,不畏逆境正向積極
「2019年總統教育奬」共有56位學生獲獎,包括大專組8名、高中組12名、國中組18名及國小組18名,這些同學以不畏困境、奮發向上的精神,為實現夢想的未來持續前行。透過獎項讓更多人看見這群學生的努力,面對人生中不同的逆境仍能熱情學習的歷程,為社會帶來鼓舞與力量。 總統教育獎於2001年設立,是國家最高教育獎項,得獎者可獲頒獎狀、獎座及獎助學金,除了彰顯國家對學生優良品德及特殊才能的重視,更激勵學子見賢思齊,激發向上學習的動力。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高中組獲獎者黃資翔、吳興明的故事。 黃資翔-「突破逆境」 黃資翔出生八個月時,罹患脊髓肌肉萎縮症,是第五對染色體異常所造成的染色體突變。開了四次刀,髖關節突出、膝蓋韌帶斷裂、腳部逐漸萎縮進行放筋手術、因脊椎側彎嚴重擠壓到心肺等重大器官,安排全身性的開刀治療。一直到麻醉前,他的眼淚才滴下來,因為覺得,死亡離他好近。他希望自己的病情可以穩定,順利考上理想的大學,未來能獲得彩券經銷商的資格,並承接電腦文書相關工作,減輕家中經濟負擔。 資翔榮獲107年第十五屆全國身心障礙技能競賽電腦軟體應用第五名、通過勞動部網頁設計、電腦軟體應用丙級檢定、獲頒新北市立自強國中優秀校友獎、新北高工106學年度孝悌楷模。並曾經在101年自強國小階段獲得2012年總統教育獎國小組進入複審階段,受到鼓勵。 106年9月,除了病痛的折磨,屋漏偏逢連夜雨,唯一經濟支柱爸爸罹患口腔癌末期。為了子女,爸爸決定跟癌症大戰一場,投入金錢與體力,跟上天借命。資翔跟爸爸住在不同的醫院,媽媽來回奔波。不久,爸爸癌細胞復發,再度走向手術台。如今,爸爸切除半邊的臉,病情相對穩定,爸爸願意用半張臉的代價來換取跟他們相處的時間,讓他體會到生命的珍貴價值,也真切地希望著,把握多一些時間能陪伴在父親身邊。 文書處理是資翔擅長且感興趣的科目,進入資料處理科,認真投入每一門課,成功獲選為身心障礙技能競賽選手。培訓過程中,自願從早練到晚,突破身體的障礙,手腕因過度使用導致發炎。成績公布,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現在榮譽榜上,一切都值得了。資料處理科教師吳勝雄認為,資翔在校技藝成績優異,並且認真向學,考取多張證照,更曾獲第15屆全國身心障礙者技能競賽電腦軟體應用第五名,雖遭遇家庭遽變,卻沒因此而意志消沉,反而積極向上、努力完成學業。 黃資翔同學從小罹患脊髓肌肉萎縮症,手腳萎縮不良於行,父親罹癌,家庭經濟困頓。雖然身心條件深受限制,但求學動機極強,在電腦資訊表現優異,除了取得乙級技術證照之外,參加技能競賽屢獲佳績,熱心服務他人,積極參與社區服務,足為年輕學子之楷模。 高中職組獲獎者-熱心服務、突破障礙的黃資翔。 吳興明-「一路前行的美好人生」 藉由運動,發揮天賦,是吳興明期望前往美好人生的道路。他獲得106年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高男組個人型第2名、107年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高男組個人型第3名、2018年亞洲盃糸東流空手道錦標賽青少年個人型第3名、107年全國啟仲盃高男組個人型第1名。 自興明懂事以來,都是由阿嬤一人扶養長大。爸爸在他小學二年級時因九二一地震創傷症候群而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媽媽為了家計鋌而走險誤入歧路而服刑。和姐姐、阿嬤相依為命,阿嬤年邁平時在自家種菜維持家計,靠著些微的收入生活。國小二年級在道館外面偷看姐姐練習空手道,而讓教練發掘,進入空手道隊幫忙學長姐倒水、煮茶葉蛋等雜事,就這樣加入了南投空手道訓練這個大家庭。而後在國小五年級時,考上黑帶,並在國小階段就獲得全國賽金牌。 該校空手道隊是全國運動的強隊,練習強度非常的高,全隊都是金牌的常勝軍,教練常要求他們要正面思考、正向積極,而興明的運動成績保持在全中運前三名,在校學科亦然。空手道項目中他主攻個人型和團體型,「型」是內在心理素質的涵養,是一種精神氣度。練習時的爆發力與速度,消除了恐懼與壓力,提升韌性,鑄造強韌與自信。一次學校進行反毒宣導,看著各式各樣像糖果般美麗繽紛的毒品,興明就想到在監獄裡灰色的母親,他開始思考,他是毒品的最大受害者,家庭因為毒品支離破碎,因此他加入社區反毒小尖兵,擔任青少年反毒大使,積極參與南投草屯分局反毒志工宣導、埔里仁愛之家藝起做公益關懷老人、南投北安功德會服務志工、參與「停好Talk」公益影片拍攝、南投縣國姓鄉孝悌楷模獎。未來希望繼續上大學,繼續往選手的路前進,繼續擔任反毒志工,協助更多青少年不要陷入毒品的泥淖。 吳興明同學生長在父亡艱困的家庭,姐弟與阿嬤相依為命。他奮發向上,積極參加空手道訓練,不畏艱辛,屢獲冠軍並當選國手。學業成績名列前茅,更利用課餘時間,關懷長者,擔任反毒大使,熱心投入公益活動,出類拔萃,堪為典範。 高中職組獲獎者-正向思考、投入公益的吳興明。 高中組獲獎名單 ★看更多:2019總統教育獎獲獎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