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校園

大學排行 【2018QS】全球最佳留學城市 台北勝北京
英國高等教育調查中心(QS,Quacquarelli Symonds)近期公布了最新的「2018全球最佳留學城市排行榜」(Best Student Cities),其中,英國倫敦奪冠,為世界最佳留學城市,而臺北雖位居20名,仍勝過26名的北京。在亞洲部分,日本東京則居首,其次為首爾、香港、新加坡。 去哪裡留學,除了考量大學的學術專業與資源排名外,也需考慮當地的生活環境是否友善、經濟消費是否負擔得起,城市安全與未來就業發展等面向,有志出國念書的同學,可以參考一下QS發布的留學城市排行榜。 亞洲入榜城市TOP10 在百大留學城市排行榜中,臺灣有兩個城市入榜,分別是第20名的臺北和第73名的新竹,為台清交等名校所在地;而臺北的排名更遠超過中國的北京(第26名)、上海(第29名)和南京(第88名)。 全球最佳留學城市TOP10 倫敦去年排名為第三,今年首度獲得第一;東京去年第7名,今年獲得有史以來最高排名,位居第二;墨爾本去年第5,今年則躍居第三。 在前十名榜中,多為歐洲國家的城市,日本和韓國則是唯二的亞洲國家,而今年並無美國城市入榜,擁有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的美國波士頓,從去年的第8名降至13名,紐約則為第18名,洛杉磯和舊金山則分別是第35名和第38名。 QS留學城市排名指標 QS 「018最佳留學城市排名」是從全球489座有大學的城市中,以城市内的大學排名、學生組成、城市吸引力、就業發展、消費水準和學生評價等六個面向來考量,選出100個最適合學生就讀的城市。 ★資料來源:QS Best Student Cities 2018
大學排行 【2019 QS世界排行】臺大72名 臺灣入榜17所
英國高等教育調查中心(QS,Quacquarelli Symonds)於今年6月公布「2019世界大學排名」,麻省理工學院連續第7年榮登世界之冠,第二、三名和去年一樣,仍是史丹佛大學和哈佛大學。今年臺灣有8所大學進入排行前400名,較去年減少2所,居首的臺灣大學名次由76名上升至72名,但其他進榜學校排名普遍比去年退步。 臺灣入榜17所,8大進四百強 臺灣今年有17所大學進入QS世界大學排行榜,比去年多了一所。今年位列百大排行之中的仍是臺灣大學,為72名,名次較去年稍提升;科大部分臺灣科技大學和臺北科技大學再度雙雙入榜,且名次皆有所提升。 今年多所學校的排名皆較去年退步,只有臺灣大學、臺灣科技大學、長庚大學、臺北科技大學等四所名次較去年為佳,而中正大學再次入榜。 QS排名的指標與權重 QS世界大學排名,是調查全球萬名學者及僱主,以及對全球最大論文數據庫Scopus/Elsevier中的學術期刊和論文引用的數據分析,再依照6項指標評分,包括學術聲譽、僱主評分、生師比、教員論文平均被引數、國際學生與教員等來對世界大學評分排名。 QS世界大學排行TOP10 今年進入QS世界大學排行榜前10名的學校和去年一樣,只是名次稍有升降。而牛津大學,首度擠下劍橋大學,成為英國排名最高學府。前四名都是美國的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繼續蟬聯冠軍;英國大學有4所,瑞士1所。 亞洲23所大學列百強 在亞洲部分,包含國立臺灣大學,一共有23所大學進入世界百強。 新加坡有兩所大學進入TOP100,其中新加坡國立大學大居11名,為亞洲最佳名次,12名則為新加坡南洋理工。 日本則有五所大學入百大,分別是:第23名的東京大學、35名的京都大學、58名的東京工業大學、67名的大阪大學,以及77名的東北大學。 南韓也有五所,包括:第36名的首爾國立大學、40名的韓國科學技術研究所、83名的浦項科技大學、86名的韓國大學,以及100名的成均館大學。 中國入榜百大的則有六所大學,包括:17名的清華大學和30名的北京大學,44名的復旦大學和59名的上海交通大學,以及68名的浙江大學和98名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香港也有四所大學進入前100,其中香港大學居25名,而香港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則分別是37、49、55名。 ★資料來源: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19 【小編提醒】 各種大學排名的指標比重不一,因此對於排名結果,可以當作學校強化改進與資源投入分配的參考依據,而非著重在名次高低。在參考排名前,應先了解各類排名評比的指標,才能得到正確的理解喔。
大學排行 2018全球年輕大學,臺灣入榜11校歷年最多
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6月公布了「2018全球年輕大學排名」,臺灣今年入榜11所,為歷年最多,入榜數為亞洲之冠。 此排行榜主要以校齡50年以下的大學為研究目標,依據學院的研究引用、教學表現、師生比例及國際形象等13項指標,在全球48個國家中,選出排名前250所的年輕大學。 年輕大學少了傳統的束縛,多了創新精神與開放風氣,辦學成效不輸百年老店,有志出國留學的同學可以作為參考。 臺灣入榜11所年輕大學 今年,臺灣有11所入榜的年輕大學,為歷年最多的一次,雖然名次不如以往,稍有下跌,但辦學成效仍受到國際肯定。 其中以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排名最佳,從去年的59名上升至57名,是臺灣入榜大學之首。國立陽明大學維持排名在101-150,其他排名在151-200間的有長庚大學、 國立中山大學,而 亞洲大學、逢甲大學、國立中正大學和元智大學落在201-250間,排名與去年相比均下滑。另外, 國立東華大學、義守大學和國立臺北大學今年首次入榜,排名在201到250名間。 全球年輕大學TOP10 今年,由香港科技大學榮登榜首,擊敗已連續3年居冠的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而巴黎文理研究大學和美國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翰分校今年都是第一次進入前10名。 本次入榜最多的國家為英國的31所大學,台灣入榜11所大學,與義大利、德國並列第5名,亞洲方面日本入榜9所大學、南韓7所大學、香港3所大學、中國2所大學。 ★資料來源: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2018全球年輕大學排行」 【小編提醒】 排行榜的名次只是一個參考值,並非一成不變。且各種排行評比條件不一,也不能代表大學的唯一評價。不過,當同學在眾多大學中難以抉擇時,排行榜有時不失為選擇時的參考指引。
大學排行 【2018泰晤士高教】新經濟體大學排行 臺灣31校入榜
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5月公布了「2018新興經濟體大學排名」,評比對象來自英國富時集團(FTSE)列為新興經濟的國家和地區,這次上榜的全球42個國家,共有378所大學。排名前10的大學中有7所來自中國,其中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蟬聯前兩名,第三名為俄羅斯莫斯科國立大學,國立臺灣大學名次則持平,為第10名。今年臺灣共有31所大學進榜,比去年25所增加。 臺灣入榜31校,9校在百大 今年臺灣有31所大學名列其中,雖然臺灣的大學上榜數提升,但名次表現與去年相比不若以往。100名內的4所大學,清華、交大、成功、中醫大名次較去年滑落,臺大則持平。臺科大、師大、北醫大、陽明名次則稍有提升,政大則上升至167名。 今年有7所大學新入榜,分別是東華大學(184名)、臺南大學(201-250名)、臺北大學(251-300名)、銘傳大學(301-350名)、嘉義大學(301-350名)和高雄大學(301-350名)。科大部分為朝陽科技大學(351 )新入榜,中興大學則首次跌出榜外。 泰晤士全球新興經濟體的指標與權重 《泰晤士高等教育》全球新興經濟體的排名是依教學、學術研究、研究影響力、國際化等五大面向,共分13項指標來對世界大學進行評分排名。各指標的權重如下表。 泰晤士新經濟體大學TOP10 排名前10的大學中有7所來自中國,除北大、清華外,排名第八的南京大學首次躋身前十,另外4所是復旦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浙江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而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再度蟬聯前兩名。 中國共有63所大學上榜,表現十分搶眼。其他新興經濟體中,印度共有42所大學上榜,巴西有32所,俄羅斯有27所,南非有8所。其中,俄羅斯的莫斯科大學排名第三,南非的開普敦大學的排名從去年的第四下降至第九。國立臺灣大學維持在排名第十。 ★資料來源:《泰晤士高等教育》2018年新興經濟體大學排名 【小編提醒】 各種大學排名的指標比重不一,因此對於排名結果,可以當作學校強化改進與資源投入分配的參考依據,而非著重在名次高低。在參考排名前,應先了解各類排名評比的指標,才能得到正確的理解喔。
大學排行 【2018大學排行】臺灣31大學進泰晤士亞洲排行
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專刊》今年提前於2月公布了「2018年亞洲大學排行榜」,依照各大學的教學、國際化、研究、論文引用次數和知識傳遞(或智財收入)等13項指標做評比,列出亞洲前三百五十所的大學。前三名分別是:新加坡國立大學、清華大學和中國北京大學。 其中,日本有89所大學進入排行榜中,數量居冠;中國(含香港)也有63所大學入榜,位居第二但名次表現出色。一起來看看兩岸三地及日本、韓國、新加坡,各有哪些大學擠進排行榜中。 亞洲大學排行榜TOP10 進入「2017亞洲大學排行榜」前十名的國家,以中國(含香港)數量最多,有五所大學,南韓、新加坡次之。而新加坡國立大學連續3年蟬聯冠軍,而清華大學則是在此排行榜歷史上排名首次超過北京大學。 臺灣:31所大學入榜 臺灣今年進入排行榜的大學共有31所,較去年多了5所,但排名多有下滑。台大仍居首但名次下降2名。今年有8所大學在百大排名中,而臺科大的排名首度超越交通大學。 中國:24所大學入百大 中國今年進入亞洲排行榜的大學共有63間,其中24所大學進入百大排名中。 香港:6所大學入百大 香港今年進入排行榜的大學共有6所,皆在百大排名中,其中5所名次都在20名內。 日本:11所大學入百大 日本今年進入排行榜的大學共有89所,其中有11所大學進入百大排名中。 南韓:16所大學入百大 南韓今年進入排行榜的大學共有16所大學進入百大排名中。 新加坡:2所大學入百大 【小編提醒】 各種大學排名的指標比重不一,因此對於排名結果,可以當作學校強化改進與資源投入分配的參考依據,而非著重在名次高低。在參考排名前,應先了解各類排名評比的指標,才能得到正確的理解喔。 ★資料來源: 《泰晤士高等教育》2018年亞洲的大學排名
大學排行 【2018 QS】臺灣18大進學科排名500強
英國「Quacquarelli Symonds」(QS)三月公布「2018世界大學學科領域排名」,在「藝術與人文」、「工程與科技」、「生命科學與醫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與管理學」等五大學科領域中,臺灣共有18所大學進入500大行列,表現優異。 在「工程與科技」領域中相較去年,排名普遍上升。國立臺灣大學在五大領域的排名成績持續亮眼;科技大學中,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和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維持在500大的行列;此外,長庚大學、中國醫藥大學、臺北醫學大學、高雄醫學大學、逢甲大學等私立大學在各領域中也有不錯的名次表現。 「QS」的「2018世界大學學科領域排名」共評鑑全球4,750所大學,排名的指標包括:學術權威與聲望、雇主意見與就業競爭力、論文引用與影響等項目。今年在學科部分新增2項,包括:西方古典與古代歷史、圖書館及資訊管理,使原本的五大領域46學科變成五大領域48學科。 「藝術與人文」領域500大:臺灣9所 「工程與科技」領域500大:臺灣14所 「生命科學與醫學」領域500大:臺灣10所 「自然科學」領域500大:臺灣9所 「社會科學與管理學」領域500大:臺灣10所 ★資料來源:QS官網「2018世界大學學科領域排名」
大學排行 【泰晤士高等教育】2017亞洲排行,臺灣入榜26大學
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專刊》今年提前於3月公布了「2017年亞洲大學排行榜」,依照各大學的教學(25%)、國際化(7.5%)、科學研究(30%)、論文引用次數(30%)和研究技轉或智財收入(7.5%)等13項指標做評比,列出亞洲前三百的大學。前三名分別是:新加坡國立大學、中國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 其中,日本有69所大學進入排行榜中,數量居冠;中國(含香港)也有60所大學入榜,位居第二但名次表現出色;臺灣和南韓則各有26所大學,居第三。一起來看看兩岸三地及日本、韓國、新加坡,各有哪些大學擠進排行榜中。 亞洲大學排行榜TOP10 進入「2017亞洲大學排行榜」前十名的國家,以中國(含香港)數量最多,有四所大學,南韓次之。而新加坡國立大學和北京大學繼續蟬聯冠亞軍。 臺灣:26所大學入榜 臺灣今年進入排行榜的大學共有26所,較去年多了2所,但排名多有下滑。台大仍居首但名次下降9名。 今年有9所大學在百大排名中,臺北醫學大學首入百大,而中央大學和陽明大學則名次下滑掉到百大外。科大則是臺灣科技大學和臺北科技大學雙雙入榜,臺科大的排名更緊追在臺清交之後,表現亮眼。 中國:24所大學入百大 中國今年進入亞洲排行榜的大學共有54間,其中24所大學進入百大排名中。 香港:6所大學入百大 香港今年進入排行榜的大學共有6所,皆在百大排名中,其中5所名次都在20名內。 日本:12所大學入百大 日本今年進入排行榜的大學共有69所,其中有12所大學進入百大排名中。 南韓:15所大學入百大 南韓今年進入排行榜的大學共有26所,其中15所大學進入百大排名中。 新加坡:2所大學入百大 ★資料來源:《泰晤士高等教育》2017年亞洲的大學排名 =====【小編提醒】===== 各種大學排名的指標比重不一,因此對於排名結果,可以當作學校強化改進與資源投入分配的參考依據,而非著重在名次高低。在參考排名前,應先了解各類排名評比的指標,才能得到正確的理解喔。
大學排行 2017兩岸四地百強大學,北京清大奪冠
Photo by firepile on Visualhunt / CC BY 2017年兩岸四地百強大學排行榜出爐了,前三名分別是位於北京的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以及臺灣的清華大學。今年,臺灣有22所大學位列百大排名,港澳有8所,中國則有70所入榜。在少子化、高教競爭激烈的現今社會,臺灣這22所大學能夠在兩岸四地三千多所大學中,脫穎而出進入百大,顯見在培育人才、學術研究和師資方面仍有優異的表現。 「大學問」(www.unews.com.tw)整理「2017兩岸四地百強大學」,分別列出臺灣與港澳地區入榜的大學排名,希望幫助同學們不管在升學或就業,皆能以區域移動的觀點,放眼大中華地區,為自己的未來增添不同的選項,開拓更寬廣燦爛的世界。 四地百強:臺灣22所 臺灣上榜的22所大學中,包括臺清交,以及中國醫和陽明兩所醫大等,都在「兩岸四地百大排行榜」的20名內。其中清華大學緊追在北大和北京清華之後,位居第三,臺灣大學則居第9。 此外,老字號的成大、政大、師大、高師大、彰師以及中字輩的中央、中山、中興、中正等也都榜上有名;科大部分則有臺科大、北科大、雲科大等三大,不難看出臺灣高教傳統老店還是有著難以匹敵的優勢。 特別的是,在這22所大學中,醫學專業校院就有5所,包括中國醫藥大學、陽明大學、長庚大學、臺北醫學大學、高雄醫學大學等,也顯示出臺灣醫學教育的軟實力不可小覷。 四地百強:港澳8所 香港今年共有6所大學入榜,澳門則是2所。大多人所熟知的港中大、港大、香港科技和香港理工大學等都不負重望的在25名內。 2017兩岸四地百強大學 百大中前三名分別是北京的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以及臺灣的清華大學,前三名和去年一樣。而香港中文大學從去年的第5名進到第4名,浙江大學則從去年的第9名躍升至第5名。 四大評量13項指標 由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團創辦的上海軟科教育信息諮詢有限公司(簡稱「軟科」),於2011年開始發布兩岸四地的大學排名。其依據「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師資素質」、「學校資源」等四大類共13項指標來衡量中國、臺灣、香港、澳門等地的大學排名。其中以「科學研究」、「師資素質」占比最大,各占35%。 ★資料來源:2017軟科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 =====【小編提醒】===== 各種大學排名的指標比重不一,因此對於排名結果,可以當作學校強化改進與資源投入分配的參考依據,而非著重在名次高低。在參考排名前,應先了解各類排名評比的指標,才能得到正確的理解喔。
大學排行 2017自然領域大學排名,臺灣入榜5所
Photo via Visualhunt 自然出版集團今年公布了「2017自然指數排行榜」(Nature Index 2017 Tables),列出去年在物理、化學、地科、生物等自然科學領域論文研究表現傑出的500所大學,哈佛大學、史丹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分列前三名,臺灣今年也有包括臺大、清華等5所大學入榜。 旗下《自然》雜誌(Nature)為大家所熟知的自然出版集團,是一間科學期刊的國際出版公司。其根據全球約兩萬所科研機構去年在68份高水準科研刊物中發表的論文進行分析,衡量論文數量和論文作者的貢獻,提出「2017自然指數排行榜」,作為全球科研機構在國際學術產出成果的參考評價之一。 臺灣五大學入榜 2017自然排行前10大 進入前10名的大學,多為歐美地區,其中以美國數量最多,共有5所。而亞洲地區則分別是日本的東京大學和中國的北京大學入榜。 ★資料來源: Nature Index 2017 Tables ====【小編提醒】==== 排行榜的名次只是一個參考值,並非一成不變。且各種排行評比條件不一,也不能代表大學的唯一評價。不過,當同學在眾多大學中難以抉擇時,排行榜有時不失為選擇時的參考指引。
大學排行 【泰晤士高等教育】2018世界大學排行,臺灣26所入榜
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9月公布了「2018世界大學排名」,第1名為英國牛津大學,第2名為英國劍橋大學,第3名為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臺灣今年也是入榜26校,但排名表現不如去年。國立臺灣大學從195名掉到198名,其他學校排名也多為持平或退步。 臺灣入榜26校,4校在500內 臺灣今年和去年一樣,皆有26所大學入榜,但名次表現普遍不佳,與去年相比多為落後或持平。500名內的4所大學,臺大、清華名次較去年滑落,交大及臺科大則持平。頂大中只有政治大學名次大幅躍進,從去年的801區間進步到今年的601-800區間。 今年有3所大學新入榜,分別是東華大學、臺南大學和臺北大學。科大部分則是臺灣科技大學和臺北科技大學雙雙入榜,臺科大更躍入五百強中。 泰晤士世界大學的指標與權重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的排名是依教學、學生、研究、國際化等五大面向,共分13項指標來對世界大學進行評分排名。各指標的權重如下表。 泰晤士世界大學TOP10 亞洲11所大學列百強 在亞洲部分,一共有11所大學進入世界百強。其中新加坡、日本、南韓、中國皆各有2所大學入百大,香港則有3所,而新加坡國立大學居22名,為亞洲最佳名次。 【新加坡】:新加坡國立大學22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52名。 【日本】:東京大學46名;京都大學74名。 【南韓】:首爾國立大學74名;韓國科學技術研究所95名。 【中國】:北京大學27名;清華大學30名。 【香港】:香港大學40名;香港科技大學44名;香港中文大學58名。 ★資料來源: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18 ====【小編提醒】==== 排行榜的名次只是一個參考值,並非一成不變。且各種排行評比條件不一,也不能代表大學的唯一評價。不過,當同學在眾多大學中難以抉擇時,排行榜有時不失為選擇時的參考指引。
大學排行 2017世界學術排名,臺灣7大學進500強
中國上海交通大學「世界一流大學研究中心」於8月中發布了2017年「世界大學學術排名」,臺灣一共有13所大學進入800強,和去年一樣,今年也是相同的7所大學在500大排行榜中,只是名次有異動。 想知道臺灣有哪些大學入榜?而國際哪些大學在學術排行10名內?一起來看看「大學問」(www.unews.com.tw)的整理。 臺灣入榜13大學 在500名以內的臺灣7所大學,和去年一樣只是名次略有變更,仍是臺大和中國醫藥兩所大學在200名以內,而成大和交大名次皆從去年的四百名左右爬升到三百名左右。 今年的世界大學學術排名擴大到800名,臺灣有6所大學首次入榜,在500-800名間,其中臺科大是唯一上榜的科技大學。 學術排名的指標與權重 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的評比指標有四大項,分別是:教育素質、教職員素質、科研成就,以及人均學術表現。各評比項目的指標與比重如下表。指標中,關於國際獎項的獲獎量占了統計比重的30%,而學術論文的數量評比則占了40%。 2017世界大學學術排行TOP10 世界大學學術排行前10強中,只有劍橋和牛津是英國大學,其餘8所都是美國的大學。 而在百大排行中,日本有三所大學入榜,分別是:第24名的東京大學、35名的京都大學,以及84名的名古屋大學。中國入榜百大的則有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分占48名和71名;新加坡今年入百大的則是新加坡國立大學,為91名。 ★資料來源: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2017 =====【小編提醒】===== 各種大學排名的指標比重不一,因此對於排名結果,可以當作學校強化改進與資源投入分配的參考依據,而非著重在名次高低。在參考排名前,應先了解各類排名評比的指標,才能得到正確的理解喔。
大學排行 【2018 QS】臺灣10大學列世界四百強
英國高等教育調查中心(QS,Quacquarelli Symonds)於今年6月公布2018世界大學排名,麻省理工學院仍居世界之冠,第二、三名和去年一樣,仍是史丹佛大學和哈佛大學。今年臺灣有10所大學進入排行前400名,雖然較去年多2所,但前三所大學名次較去年退步,居首的臺灣大學名次由68名滑至76名。 臺灣入榜16所,10大進四百強 臺灣今年有16所大學進入QS世界大學排行榜,比去年多了一所。今年位列百大排行之中的仍是臺灣大學,為76名,可惜名次較去年滑落;科大部分則是臺灣科技大學和臺北科技大學雙雙入榜,臺科大更躍入四百強中。 今年多所學校的排名皆較去年退步,只有成功大學、臺灣師範大學、中山大學、中央大學、臺北醫學大學、政治大學等六所和首度入榜的逢甲大學名次較去年為佳。 QS排名的指標與權重 QS世界大學排名,是調查全球萬名學者及僱主,以及對全球最大論文數據庫Scopus/Elsevier中的學術期刊和論文引用的數據分析,再依照6項指標評分,包括學術聲譽、僱主評分、生師比、教員論文平均被引數、國際學生與教員等來對世界大學評分排名。 QS世界大學排行TOP10 今年進入QS世界大學排行榜前10名的學校和去年一樣,只是名次稍有升降。前四名都是美國的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繼續蟬聯冠軍;英國大學有4所,瑞士1所。 亞洲23所大學列百強 在亞洲部分,包含國立臺灣大學,一共有23所大學進入世界百強。 新加坡有兩所大學進入TOP100,其中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居11名,為亞洲最佳名次,15名則為新加坡國立大學。 日本則有五所大學入百大,分別是:第28名的東京大學、36名的京都大學、56名的東京工業大學、63名的大阪大學,以及76名的東北大學。 南韓也有四所,包括:第36名的首爾國立大學、41名的韓國科學技術研究所、71名的浦項科技大學,以及90名的韓國大學。 中國入榜百大的則有六所大學,包括:25名的清華大學和38名的北京大學,40名的復旦大學和62名的上海交通大學,以及87名的浙江大學和97名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香港也有五所大學進入前100,其中香港大學居26名,而香港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則分別是30、46、49名,以及95名的香港理工大學。 ★資料來源: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18 =====【小編提醒】===== 各種大學排名的指標比重不一,因此對於排名結果,可以當作學校強化改進與資源投入分配的參考依據,而非著重在名次高低。在參考排名前,應先了解各類排名評比的指標,才能得到正確的理解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