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校園

大學校園 南華大學永續行動與食農教育課程 結合實作培育綠領新世代
南華大學科技學院大學社會責任USR計畫在本學期(113學年度第二學期)推出一門兼具學術深度與實務體驗的特色通識課程「永續行動與食農教育」,以實踐大學社會責任,結合跨域學習、食農教育與永續行動,致力於培育未來的綠領人才。課程自今(114)年3月開跑,以地瓜葉的種植活動揭開序幕,歷經兩個多月的種植過程,終於在5月底迎來歡喜採收地瓜葉的時刻。透過實作課程,除了讓學生感受土地的力量,更重要的是傳授食農知識與永續理念,培育綠領新世代。
大學校園 「大學學分暑假先修、入學可抵免」嘉大課程開放高中生報名中
為協助高中生自主探索學習方向、提早規劃大學課程藍圖,嘉義大學作為教育部「大學先修課程」夥伴學校,今年暑假將開設多達6門先修課程,不僅是全國11所參與國立大學中課程數第二多者,更以豐富的美感素養課程結合理論與實作體驗,深獲學生好評。 本次開設課程橫跨通識基礎與美感素養領域,包含「基礎程式設計」(遠距課程)與「先修大一英文」兩門通識必修課程,讓學生可提早打好基礎。此外,延續去年廣受好評的美感素養課程,今年再度推出四門具實作特色的課程:「玉石工藝與設計」、「文創實務」、「文化創意作品開發實作」與「紙質文物之保存與維護」,皆為免學分費開放選修,提升學生在藝術鑑賞與創作實務的雙重學習成效。 其中,「玉石工藝與設計」課程由數位學習設計與管理學系李佩倫教授授課,學生不僅學習寶石切磨、水滴造型打磨等專業技巧,更能親手製作專屬寶石作品;「文創實務」課程則由前人文藝術學院院長陳茂仁教授授課,內容涵蓋篆刻、浮水印與絹印等多元創作技法;「文化創意作品開發實作」由莊淑瓊副教授主講,課程與在地懸絲偶劇團合作,邀請職人業師帶領學生親手製作具文化意義的創意作品,上述三門課程去年開辦後皆獲得學生一致好評,充分展現嘉大於美感教育的深耕成果。 完成先修課程並通過考核的學生,入學後可依各大學校系規定申請通識學分抵免,有助於未來學程規劃具多元彈性,如修讀雙主修、輔系、跨領域學程,或參與國際交換等計畫,強化學習競爭力。 全國大學先修課程資訊平台亦整合了各校認抵資訊,學生可查詢自身錄取科系的學分認抵情形,並一次報名跨校課程。嘉大今年暑期先修課程即日起至6月24日止開放報名,鼓勵全國高中在校生及準大一新生踴躍參與。 114學年度大學個人申請即將放榜,嘉大已準備好迎接嶄新的大一新鮮人。透過先修課程,高中生可搶先體驗遠距與實作並重的大學課程模式,提早啟動大學學習旅程,迎接更有自信與方向感的未來。 報名資訊請見:嘉義大學教務處網站「未來學生」專區(https://reurl.cc/yRNgzq)
大學校園 「2025 THE亞洲區最佳大學」全台48所大學上榜,亞洲大學名列全台第8、私大第3、私大非醫大第1
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特刊(THE)公布最新「2025亞洲區最佳大學」排名,亞洲大學榮獲第107名,全台有47所大學上榜,排在前200名的有13所大學,亞大名列全台第8、私大第3、私大非醫大第1。而在THE公布最新「2025台灣最佳大學」排名上,亞大與國內頂大齊名,為全台第3、非醫大私大第1,展現學術實力與國際競爭力。 亞大校長蔡進發指出,亞大掌握世界趨勢,全校推動AI應用教學,培育學生不被AI取代的能力,與封測大廠矽品、虎門科技合作,積極打造「中部半導體基地」,且亞大十分強調培育亞大學生掌握未來趨勢、與社會接軌的能力。
大學校園 南華大學企業參訪 體驗在地農業實踐
南華大學產學合作及職涯發展處於5月23日辦理企業參訪活動,進行結合「健康創新」與「農業體驗」主題的參訪行程,第一站前往推廣自然健康生活的「台灣酵素村」,第二站則深入具在地農業特色的「千巧谷牛樂園牧場」,藉以讓大學生透過參訪實地了解傳統產業如何結合觀光與永續經營。
大學校園 AI跨域實戰課程開花結果 中華大學首戰「崇越行銷大賞」奪5項殊榮
中華大學學生近日參加有「臺灣行銷學界奧斯卡」之稱的崇越行銷大賞,首次參賽便從253組隊伍中脫穎而出,勇奪1特優獎、1優等獎與3項佳作的優異成果。學生們從競賽中展現出卓越的行銷企劃實力,靈活運用AI技術,成功證明自身實力與創新潛能。
大學校園 南華大學推動台灣慢城獲頒國際慢城之友 6月4日舉辦地方創生國際論壇
提倡永續宜居城鎮生活的「國際慢城」(Cittaslow),是由義大利國際慢城組織所發起的非營利公益單位。目前已有超過300個城鎮獲得認證,會員分布在五大洲30多個國家。台灣自2014年由花蓮鳳林獲得第一個認證城市之後,嘉義大林在南華大學協助下,於2016年成為台灣西部第一個獲認證的慢城,該校近年來也陸續協助苗栗三義及南庄、屏東竹田及台東池上等城市,獲得義大利認證的「國際慢城」。該校長期以來為推動國際慢城不遺餘力,並於5月29日獲頒「國際慢城之友」。更將於6月4日舉辦「慢運動思維下的地方創生國際論壇—實踐學習型城市的在地經驗」。
大學校園 南華大學瑜珈課程引領學生發現身心靈的連結與平衡
為了協助學生舒緩壓力、改善身體姿勢,南華大學於日前舉辦「瑜伽體位法之實踐」通識課程,特別邀請自然瑜伽研究所所長張廷禎擔任講師,帶領學生深入了解並體驗各種瑜伽體位。
大學校園 中華大學協助推動新竹首間「永續智慧教室」 攜手大庄國小推動環教創新!
為響應新竹市政府推動教育創新與永續發展政策,中華大學USR團隊於本學期協助香山區大庄國小建置「永續智慧教室2.0」,融合環境永續理念與科技創新元素,設計出富有趣味性與教育性的實體教具與多元學習關卡。不僅讓學童在遊戲中培養永續思維,也展現中華大學以行動實踐大學社會責任(USR),攜手地方共創宜居、韌性且智慧的永續城市。
大學校園 南華大學與LP專業運動防護品牌合作 攜手提升防護人才培育
南華大學為落實運動防護專業並深化產學鏈結,於 5 月 22 日與國際知名專業運動防護品牌 LP展開產學合作,並正式簽訂為期兩年的產學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推動以實務為核心的「運動防護人才培育計畫」,透過資源共享與跨域整合,致力打造符合產業需求的專業人才,為台灣運動防護教育開創嶄新格局。
大學校園 南華大學專題講座談布袋戲與文化創生
為了使學生了解傳統戲曲表演藝術的實務應用面向,文學系於日前舉辦「企業人文與創新產業」講座,邀請嘉義市傑出演藝團隊長義閣掌中劇團藝術總監黃錦章以「布袋戲如何帶動地方文化?長義閣掌中劇團的演出與文化創生」為題進行專題演講,讓大學生了解布袋戲的演出藝術與文本創新,以及劇團如何結合在地文化,發展團隊的演出特色,並且進行文化創生,形成新的文化產業鏈與文化推廣。
大學校園 中華大學以茶文化慶端午! 百位外籍生體驗傳統節慶之美
為推廣中華傳統節慶文化,增進外籍學生對端午節習俗的了解與參與,中華大學國際學園近日攜手中華宏宗傳統文化推廣協會,舉辦「國際學園外籍生歡渡端午佳節」。活動特別以茶道,讓學生透過品茗體驗東方文化的內涵,進一步認識端午節背後的歷史與意義,營造出既溫馨又充滿文化底蘊的節慶氛圍。 活動開場學生以「Team Taiwan」唱跳暖場與團隊合作破冰遊戲,藉由「端午節知識快問快答」與「團隊合作包粽子」等趣味挑戰,促進國際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同時,學生也泡茶代替傳統的雄黃酒,認識茶文化及品茗禮儀,在茶香中體驗東方美學與生活哲學,一邊享用美味的傳統肉粽,獲得學生熱烈迴響。
大學校園 嘉大歡送境外畢業生 離情依依展現跨文化情誼
嘉義大學國際事務處境外生事務組輔導的「僑生聯誼會」與「國際生聯誼社」,5月23日在嘉義市鈺通大飯店聯合舉辦「113學年度境外生送舊晚會」,歡送114級畢業的境外學生。活動現場溫馨熱鬧,來自馬來西亞、越南、印尼及泰國等多個國家的畢業生及在學生,連同遠道而來的親友齊聚一堂,共同見證這溫馨感人的時刻。 本次晚會邀請多位嘉賓蒞臨,包括林翰謙校長、張俊賢副校長、陳瑞祥副校長、黃文理學務長、楊正誠國際長、語言中心潘彥瑾助理教授,以及特別來訪的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許淳副院長,與境外生一同分享喜悅與祝福。 林翰謙校長致詞時,除恭喜畢業同學順利完成學業,也勉勵大家無論未來留在臺灣發展或返回僑居地,都應繼續努力開創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不負師長期望。他強調,嘉大將永遠是所有境外生的「娘家」,歡迎大家隨時回來。 活動中,僑生畢業代表張馨璟分享她在臺四年的求學經歷,並表示父母特地從馬來西亞來臺參加她的送舊晚會與畢業典禮,讓她格外感動。她談到曾因騎車受傷不敢讓家人擔心,這些經歷讓她變得更堅強與獨立。來自泰國的外籍生李娜樂也分享自己因家人的全力支持,得以安心完成在嘉大的學業,場面溫馨感人。 送舊晚會中,林校長亦代表僑委會頒發「僑生學行優良獎」,並與陳瑞祥副校長一同主持抽獎活動,送出多項獎品,增添現場歡樂氣氛。黃文理學務長則頒發活動幹部證明,楊正誠國際長則頒發短影音競賽獎項,讓得獎學生倍感鼓舞。 晚會也進行僑生聯誼會與國際生聯誼社新舊任社長交接儀式,象徵會務與精神的傳承。此外,現場邀請民雄熱音社帶來精彩演出,印尼的黃偉樑、越南的蔡福義、香港的陳樂勤等境外生也輪番上台表演,帶動現場氣氛,贏得熱烈掌聲。 晚會最後播放回顧影片及校長祝福影片,讓全場再度回味這段難忘的學習旅程。活動總召曹振勇表示,為了剪輯這部感人的影片,自己熬了好幾個夜晚,能讓大家感動落淚,他覺得一切都值得。 「境外生送舊晚會」是嘉大境外生聯誼的重要年度傳統活動,不僅表達對畢業生的祝福,也凝聚校園多元文化交流的情誼,為畢業生們的嘉大回憶畫下最溫暖的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