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活動

營隊 【2026大學冬令營】寒假營隊活動資訊 募集中
全國大專院校的系學會 請注意! 想讓高中職同學,掌握您的寒假營隊活動訊息嗎? 現在即刻,將您的營隊資訊,提供給「大學問」吧! 「大學問」(http://www.unews.com.tw)「2026大學冬令營」專文即將推出。 趕快填寫表單,讓更多高中職生看見您的營隊。 ★★立刻填寫【2026大學冬令營】寒假營隊活動資訊★★
情報 嘉大員生消費合作社114年度榮獲三大殊榮 展現校園服務與社會責任
有限責任國立嘉義大學員生消費合作社114年度再創佳績!獲頒內政部核定「優等合作社」,展現持續深耕校園、服務師生的努力成果。同時,該社朱淑玲經理於全國合作社實務人員考核中脫穎而出,榮獲「優等」評鑑,其專業表現備受肯定。此外,夏滄琪主任秘書兼合作社理事主席更榮獲「中華民國第103屆國際合作社節績優合作社推廣人員」殊榮。三項榮譽於9月26日在交通部鐵道局20樓國際會議廳公開表揚。 嘉大員生消費合作社自創立以來,始終秉持「以人為本、服務師生、回饋社會」的理念。除了積極配合政府政策落實社會責任,長年投入公益捐助、災後重建協助及弱勢關懷外,也結合嘉大師生的研發能量,將校園研發成果轉化為深具特色的商品,例如:嚴選嘉大校園蜂蜜製成的蛋捲、利用農業副產物開發的鳳梨葉纖維運動毛巾,以及多項由師生研發的健康食品。這些產品不僅展現大學研發能量與創新精神,更讓合作社成為連結「產學研」與「社會責任」的重要平台。 朱淑玲經理在今年6月自公職退休後,並未因此卸下責任,反而全心全意繼續投入合作社的經營與服務。朱經理持續帶領團隊優化營運流程、推動透明化管理,並積極協助將嘉大師生的研發成果轉化為具市場潛力的商品,讓合作社不僅是日常消費的平台,更成為展現大學研發實力與社會責任的重要窗口。夏滄琪理事主席則致力推廣合作社理念,將合作社的影響力擴展至校園內外,發揮合作互助的精神。 此次三項榮譽的肯定,正是嘉大員生消費合作全體同仁共同努力的成果。嘉大員生消費合作將以此榮耀為新的起點,持續推動創新商品研發,深化社會服務,發揮合作互助的價值,期盼在大學校園與社會之間建立更緊密的橋樑,為師生與在地社會創造更多共享價值。
情報 世新大學跨國交流再突破 韓國全南大學來訪探討智慧財產權
世新大學法律學院以卓越的智慧財產權法學教育,再次吸引國際學術交流目光。韓國全南大學參訪團近日來台交流,該校為韓國智慧財產局(KIPO)重點培養智慧財產權專才的9所國立大學之一,此行參訪公私立大學、台灣高美可科技、台灣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恆融智慧財產事務所與司法院等專業機構,行程中的唯一私校便是世新大學。   負責領隊的全南大學教授姜賢貞在25日的交流活動中,介紹了該校智慧財產融合系的特色,並希望藉此行促進兩校的學術與文化合作。世新法律學院院長葉雲卿表示,此次交流由法律學院產學顧問——恆融智慧財產事務所代表專利師陳昭明牽線促成,展現世新在知識產權領域的國際影響力。雙方期待未來能進一步推動短期文化交流,像是在世新70周年校慶期間,法律學院將舉辦國際研討會,為兩校師生提供發表研究成果的機會。   世新大學副校長林恒志在致詞中指出,希望全南大學師生能深入了解世新的辦學特色,並期待雙方在智慧財產教育上拓展合作。世新法律系副教授王思原以專題分享,剖析台灣智慧財產法的獨特性,並以著作權法為例,解析原創性要求與初始所有權等核心概念,展現台灣法律在僱傭作品與委託作品上的規範及國際法制的差異。   活動亮點之一是兩校學生的學術交流。世新法律系碩士班研究生繆博宇與李建融,了世新法律系與日本姊妹校大阪工業大學的暑期智慧財產研修課程,以及校內法學與智慧財產權資料中心提供的最新法學書籍與期刊,展現世新法律學院在智慧財產教育上的豐富資源。而全南大學學生Ji-Yong Kim則分享了其智慧財產專業的學習歷程及實習經驗,並表示台灣的交流經驗激發了他提升全球競爭力的目標。   此外,全南大學師生參訪世新舍我紀念館與LVS智能攝製基地,深入了解虛擬製作技術如何推動影視教育與產業發展。世新副教務長陳彥龍指出,該基地是台灣唯一結合遊戲引擎即時運算技術的大型影視教育場域,充分體現世新在傳播科技領域的領先地位。   世新大學校長陳清河表示,智慧財產保護對於傳播與創作至關重要,尤其在AI崛起的時代更顯其價值。世新大學法律學院長期舉辦國際研討會,並與中華民國專利師公會及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合作,推動智慧財產案件的實務處理與在職進修,為智慧財產領域注入學術力量。校內師資陣容包括財經法、公司法及金融法領域的多位頂尖教授,在智慧財產權領域,有個人資料保護法專家翁逸泓和公平交易法專家戴豪君等,並聘任具有實務經驗的法官、檢察官及律師授課,結合理論與實務,培育法律人才。
情報 嘉大外語系赴英參與「兒童語言論壇」 展現雙語研究成果並拓展國際視野
嘉義大學外國語言學系師生在高教深耕計畫「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國際交流補助」經費支持下,9月5日至13日由郭怡君教授率領碩士班學生姚雯馨及大四學生傅承潤、葉芳妤、郭芃妤與嚴柏鈞,前往英國雷丁大學(University of Reading)參加「兒童語言論壇」(Child Language Symposium) ,並在會後展開倫敦文化交流活動。此次交流兼具學術與文化內涵,充分展現嘉大外語系師生在國際舞台上的專業實力與積極態度。 研討會於8日至10日在雷丁大學舉行,主題涵蓋兒童語言習得、雙語與多語發展、語言障礙以及互動輸入等重要議題,吸引全球26國學者及研究生齊聚一堂。會中,由郭怡君教授、姚雯馨同學及林翰群同學共同發表國科會計畫〈詞彙特性對中英文雙語兒童詞彙發展的影響〉(The Impact of Lexical Properties on the Lexical Development of English-Chinese Bilingual Children) 研究成果,獲得熱烈迴響。與會嘉大外語系師生並參與多場雙語與傳承語言相關討論,汲取寶貴研究啟發,並與各國專家進行交流,拓展跨國學術人脈。 除學術層面的豐碩收穫外,亦安排文化見學,外語系師生參訪雷丁大學校園,體驗其研究環境與學習氛圍;並在倫敦造訪大英博物館、自然史博物館、倫敦塔橋、大笨鐘、倫敦眼及唐人街等地標。這些文化探索不僅讓學生近距離感受英國的歷史藝術與多元文化,也強化對多語社會語言使用情境的理解。 此次赴英交流,讓嘉大外語系師生在專業知識與國際視野上均有顯著提升。透過與國際學界的對話,學生對雙語研究的理論與方法有更深入的掌握,也獲得跨文化語境中的珍貴經驗。未來,外語系將持續鼓勵師生參與國際會議與文化交流,深化研究並拓展合作,將經驗轉化為教學與研究能量,持續為語言教育與跨文化理解做出貢獻。
情報 世新大學新學期師資強勢升級 數媒、公廣、新聞、傳管領域再突破
世新大學以深耕傳播教育為核心,結合管理、人文社會及法律等多元領域,持續打造全方位的教學環境,展現其在高等教育中的領先地位。114學年度新學期,世新廣納十餘位專任教師,涵蓋數位多媒體設計學系、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傳播管理學系及新聞學系,這些新進教師不僅擁有豐富的業界實戰經驗,更帶來最前沿的專業知識與創新教學理念。他們將以課程為媒介,透過實務與理論的融合,啟發學生的學術深度與職場競爭力,進一步強化世新大學在跨領域教育中的卓越表現。   「回到故事開始的地方,開啟教育的新篇章。」數媒系助理教授級專業技術人員陳俊良,用這句話形容自己重返母校任教的心情。擁有15年影視特效製作經驗的他,曾在電影《咒》、公視《茶金》、星宇航空《星探者》等作品中,用技術將奔流之水化作盛開繁花,塑造山崩地裂等震撼畫面,熟悉Houdini等好萊塢愛用的特效軟體。如今,他以畢業學長的身份回到世新,透過課程設計,幫助學生從美學基礎、視覺特效技術到業界實戰逐步成長。「這是一個能將興趣化為作品、讓熱情成為力量的產業,請盡情釋放你的想像力與創造力吧!」陳俊良用這句話送給想朝視覺特效這一行發展的學生。他相信,世新數媒系結合頂尖設備,將為學生提供最前線的技術訓練,在職場上更加自信與主動,而他所帶來的業界經驗與教學熱忱,將成為學生追逐夢想的助力。   同樣是數媒系的新進教師黃威迪,擁有十餘年跨域業界經驗,從遊戲大廠到影視包裝,橫跨商業製作與教學現場。他擅長各式風格角色建模、貼圖與渲染流程,並具備完整的次世代製作技術。他認為,角色設計不只是塑造,更是雕刻敘事,結合ZBrush與視覺語言,讓靜態造型會說話、有戲、有靈魂。黃威迪長期關注角色設計、動態影像與構圖研究,並積極導入AI等新工具於創作流程。他表示,創作是一種對世界的提問與回應,期待透過課程帶領學生從ZBrush出發,以作品展現創意與技術,並累積完整的職場實力。   擁有25年公關職涯的吳耀仁,也選擇回到母校傳授經驗,他說:「世新是我理解溝通、媒體與創作本質的起點。」從業至今,媒體環境經歷網路盛行、行動裝置的普及、搜尋引擎策略的改變,以及社群崛起的碎片化時代,每一次的劇烈變革,都成為他職涯中的養分,而非威脅。吳耀仁認為,傳播的本質是持續分享的過程,這與教育的特質相通。他希望透過課程,激發學生對公共關係的興趣與好奇心,讓所學成為面對未知挑戰的底氣。吳耀仁坦言:「公關是一個極度專業的學問,但在台灣仍未被充分理解。公關的價值與專業,需要被更多人認識與尊重。」他的課程涵蓋生成式AI、危機管理及媒體關係等前沿領域,期待學生能在持續反思與學習中,找到自我價值的回應。   「如果你熱愛新聞,就要準備好在最混亂的一秒,做出最清晰的選擇。」這是新聞系新進教師陳雅雯送給學生的一句話,也是她27年新聞職涯的最佳註解。從新聞數位化到AI技術導入,她見證了電視新聞的每一次革新,也感受到全媒體時代下,電視不再是強勢媒體的現實。她回到母校任教,是因為對教學的熱忱逐漸埋入心中。從2021年開始,她嘗試將多年電視新聞製作的專長帶入課堂,並透過產學合作,讓學生進入專業場域。她回憶,今年在三立電視台,世新學生參與「我世新主播大賽」的轉播工作,展現出的專業態度與自信,讓她深受感動。陳雅雯希望,學生能透過她的課程,從視覺角度與鏡頭語言表達新聞,並在實境節目製作中,體驗新聞世界的真實與挑戰。   而加入傳管系師資陣容的黃孝儀,影視職涯近20年,主導超過1000部中外影片的發行,見證了影視產業的崛起與創新。曾任台北電影節節目部經理及多家影視公司發行總監,他的專業橫跨影視內容製作、國際影展策劃及IP版權交易。他認為,影視作品的成功不僅在於技術,更在於敘事的深度與文化的共鳴。黃孝儀將這份洞察帶入世新大學的課程,透過傳播產製提案管理與全媒體敘事創新,培養學生在影視產業的競爭力。今年,他擔任創刊主編的《放映週報》,獲台灣影評人協會頒發「特別貢獻獎」,以肯定這份電影專業線上刊物與團隊,多年來對國片產業的深度報導與推廣。   世新大學以差異化的辦學模式、多元專業師資與豐富資源,致力於為學生打造跨領域的學習環境。數位多媒體設計學系結合業界師資與全台唯一的LED虛擬攝影棚,讓學生在產業等級的環境中實作,提前累積職場競爭力;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以生成式AI與危機管理的實務應用為核心,培養學生掌握即時溝通的專業能力;新聞學系透過新聞導播課程,訓練學生以鏡頭語言傳遞新聞價值;傳播管理學系則以全媒體敘事創新為目標,強化學生在影視產業中的競爭力。世新大學廣納特色師資、引進頂尖設備,以教育創新為動力,持續奠定「培育未來傳播人才」的堅實基石,展現辦學實力與溫度。
情報 嘉大師生田間診斷 實務交流推動大埔產業升級
嘉義大學植物醫學系與農業推廣中心攜手推動「高等教育深耕計畫-大埔鄉農產業提升及轉型計畫」,9月19日由植醫系林明瑩副教授、陳以錚助理教授、曾慶慈助理教授及農推中心陳亮君秘書帶領27位學生前往大埔地區進行產業輔導。此行不僅獲得農友熱烈肯定,也讓學生們在課堂外獲得寶貴實務經驗,對未來專業知識的應用與理解助益良多。 參與成員橫跨植物醫學系、生化科技學系、食品科學系及行銷與觀光管理學系,涵蓋博士班、碩士班與大學部學生,亦有印尼僑生共同參與。行程由竹崎地區農會大埔辦事處陳炳仁主任全程陪同,先後走訪木瓜及酪梨果園,實地進行診斷與輔導。 在木瓜園的診斷中,農友謝季里女士表示,嘉大前次來輔導時建議應優先調整網室田畦走向,如今實際改善了園區排水,效果顯著;但網室紗網因雨季潮濕長滿菁苔,影響光照,建議適度清洗以提升光合作用效率。另一位木瓜農友張永達則提及,因颱風豪雨導致疫病嚴重,不得不砍除全園重新栽植,現場與嘉大師生熱烈討論新植規劃、基肥施用及病蟲害管理策略。 在酪梨園,農友魏德耀反映園區排水不佳導致植株生長受限,並有蠹蟲危害樹幹。嘉大師生一邊實地觀察,一邊針對現況提出改善建議,與農友交流經驗。來自臺東的植醫系學生謝忠達,因家中亦有酪梨園,特別專注參與討論,盼能將所學應用於自家果園。 來自印尼、目前就讀食品科學系的僑生戴淑羽表示,雖然在嘉大求學多年,卻是首次踏訪風景秀麗的大埔,能隨師長同學實地輔導農友,收穫深刻且難忘。 陳炳仁主任亦是嘉大校友,盛讚母校多年來協助大埔農業轉型的努力。他表示,嘉大持續提供專業技術與人才支持,已為當地產業升級奠定良好基礎,期盼未來能建立長期輔導機制,推動在地農業穩健永續發展。 身兼農推中心教授的林明瑩副教授則指出,嘉大執行高教深耕計畫選定大埔為重點輔導區域,已逐步展現成果。未來將結合校內跨領域師資,提供更全面的技術與管理協助,推動產業升級與轉型,持續為在地農業注入動能。
比賽 世新大學廣電系學生摘金聲獎 聲音創作展現文化深度
在聲音藝術的舞台上,世新大學不僅是參賽者,更是領航者。世新大學廣電系廣播與聲音設計組學生以卓越表現勇奪第22屆金聲獎「社會關懷節目獎」及「單元節目獎」兩項殊榮。得獎作品《被遺忘的國土》與《美食吃翻天》展現了世新學生對文化與社會議題的深刻關注,透過聲音創作串聯台灣與東南亞的情感與記憶,充分彰顯世新在華文圈聲音人才培育上的領先地位。   金聲獎由國立教育廣播電臺主辦,是全國校園廣播競賽的最高殿堂。今年吸引746位學生參賽,競爭激烈。世新大學以10部作品入圍8類獎項,創下年度入圍件數最多的紀錄,並以兩部作品脫穎而出,展現聲音創作的高度專業與創意。   《被遺忘的國土》聚焦台灣地圖上常被忽略的烏坵,透過居民口述與廣播劇形式,講述其歷史、記憶及文化保存的故事。知名內容創作者蔡覲安與主持人楊耀栢深入調查,挖掘烏坵的歷史意義,成功以知識結合情感,讓聽眾感受到土地背後的珍貴故事。評審高度肯定節目的敘事技巧與聲音表現,稱其為一部餘韻悠長的優秀作品。   《美食吃翻天》則以馬來西亞道地美食炒粿條為切入點,探索食材、炭火炒製及文化融合的魅力。製作團隊李汥桔、黃浩倉及戴奕康透過聲音細節與異國音樂素材,成功營造臨場感,讓聽眾彷彿置身馬來西亞街頭,品味家鄉美食的深厚文化底蘊。評審讚譽節目敘事流暢且兼具趣味性與文化深度,充分展現聲音藝術的感染力。   世新大學校長陳清河及廣電系師長葉基固、宋修聖親臨典禮支持學生,並肯定得獎團隊的努力。陳清河強調媒體工作需要勇於實踐,唯有持續投入才能獲得社會的肯定。得獎學生李汥桔、黃浩倉、戴奕康等人特別感謝指導老師宋修聖,認為他的技術建議與心理支持是團隊成功的重要因素。   特別的是,此次得獎團隊中,五位成員有四人來自馬來西亞,充分展現世新在聲音藝術探索與人才培育上的國際影響力。世新大學長期受到華文圈高中生的青睞,吸引許多來自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印尼等地的學生前來就讀。透過聲音創作,世新學生不僅展現了文化深度,更以創意作品打破地域界限,展現聲音藝術的國際影響力。
情報 亞洲大學會資系3同學獲學海築夢計畫補助,赴馬來西亞實習,體驗商業智慧系統應用
亞洲大學會計與資訊系李苡希、洪淑靖、王孟涵3位同學,獲教育部學海築夢計畫補助,赴馬來西亞永信東南亞控股公司實習1個月,強化實務操作能力,體驗資料探勘技術與商業智慧系統在企業中的實際應用,培育國際競爭力優勢。
情報 嘉大外語系首赴西班牙Jaume I大學 深化雙邊合作交流
嘉義大學外國語言學系鄭斐文主任執行教育部高教深耕「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國際交流」計畫,9月9日至20日率領8位外語系學生前往西班牙Jaume I大學英文系,進行為期12天的學術與文化交流活動。此次出訪不僅是兩校間首次實體互訪,更是深化雙邊未來合作關係的重要契機。 訪問期間,鄭主任與Jaume I大學副校長、人文學院院長、副院長、秘書長及國際事務長等人,就簽署姊妹校合作意向書、學生交換計畫以及長期合作機制等議題進行多次會談。Jaume I大學高度肯定嘉大外語系的國際發展規劃與學生素質,明確表示支持雙方建立正式合作關係,並對未來學生互訪、教師交流與研究合作等方向表達積極合作意願,雙方目前已就主要合作條款達成初步共識,預計近期可簽署正式協議。 Jaume I大學由英文系主任親自接待嘉大外語系師生團隊,安排完整的校園參觀行程,並介紹人文學院的語言教學設施、多媒體實驗室及圖書館資源。嘉大外語系學生亦有機會進入當地課堂,實際旁聽英語簡報、多模態分析等課程,了解西班牙高等教育之教學模式與內容。同時,嘉大外語系學生也分別於數堂英文課中進行臺灣文化主題的英語簡報,內容涵蓋臺灣節慶、美食、民俗與現代社會等,受到當地師生熱烈迴響與高度評價,該校英文系教師對嘉大學生的表現給予高度肯定,讚許其語言能力與跨文化溝通技巧。 鄭斐文主任亦應邀至該校英文系發表專題演講,並與該系師資與所屬的多模態語言實驗室研究人員進行深入交流。雙方針對未來在語言教學、多模態應用、跨國研究計畫、教學科技應用等多個領域的合作可能性進行討論,並擬定初步合作模式,包含教師協同授課、研究成果共同發表及學生參與國際研究實作等方向,為雙方未來的長期合作奠定基礎。 除學術活動外,Jaume I大學也安排豐富的文化參訪行程,讓來訪師生有機會深入認識當地生活與文化。行程包括Castellon de la Plana市區導覽、Platja del Miracle沙灘踏浪、Playa del Pinar與Playa de la Torre海濱郊遊等,嘉大學生得以親身體驗西班牙地中海沿岸的自然風光與悠閒生活。此外,嘉大師生亦受邀至當地傳統餐廳與酒館,品嚐道地的西班牙小點、經典燉飯與在地葡萄酒,深入感受西班牙文化的熱情與風味。 本次出訪活動不僅讓外語系學生獲得寶貴的國際學習經驗,也促進兩校之間更實質且全面的合作交流。參與學生表示,透過實地課堂參與和文化互動,對語言學習與跨文化理解有了更深刻的體會,也激發了對未來國際發展的動力與想像。外語系將持續拓展與國際學術機構的合作網絡,培育具備全球視野與文化敏感度的語言人才。
情報 嘉大獸醫系邁向國際 校友成功跨足美國執業
嘉義大學獸醫學系 2019 年畢業生許珮蓁(Jean Hsu),憑藉在嘉大的專業訓練與師長的支持,以PAVE 認證方式取得美國獸醫師執照,相較於修習雙聯學位或美國當地學生約可節省生活費、學費一百多萬元臺幣。許校友目前在德州臨床執業,其經歷不僅展現嘉大獸醫學系在教學上紮實的基礎訓練,更見證嘉大獸醫學系學生在國際舞臺上的無限可能。 許珮蓁於大二時以轉學考備取生身分錄取嘉大獸醫系,需補修許多專業課程學分,但在自由開放的學習氛圍與良好的師生互動下,反而讓她更能全心投入學習。自大三起進入專業課程階段,無論是張耿瑞教授的藥理學、吳瑞得教授的外科學,以及導師詹昆衛教授、賴治民教授與楊瑋誠教授的啟發,成為她後續通過臺灣與美國獸醫師國考奠定關鍵基礎。 「嘉大給我的不只是專業知識,還有探索的自由。」許珮蓁回憶到,她在嘉大的課程安排與師長支持,讓她能無縫接軌美國臨床執業。畢業後,原本計畫赴德國深造,但因學制與疫情因素受阻,轉而挑戰美國的 PAVE 體系。從語言測驗、學歷認證、學校申請到 NAVLE 國考,過程艱辛且名額稀少,憑藉著臨床經驗與努力不懈,終於在 2023 年底錄取 Oklahoma State University,翌年前往美國,目前在德州展開獸醫師的職業生涯。 她勉勵學弟妹,若有計畫赴美發展,應及早強化語言能力,並持續累積臨床經驗,同時具備面對挑戰與挫折的心理素質。她強調,在美國獸醫師的執業與在臺灣的環境大不相同,不僅能更具深度與廣度,更能有機會與世界級頂尖的獸醫師專家交流切磋。 嘉大獸醫系近年來持續展現亮眼成果,2025年應屆畢業生獸醫師國考通過率達78.26%,遠高於全國整體 43.49%,再度印證教學品質與學生專業能力。系友的職涯發展亦多元,涵蓋臨床醫療、防疫單位、公共衛生、生技製藥與學術研究,許多畢業生更在國際取得專業資格,於日本、美國等地嶄露頭角。 面對未來,嘉大獸醫系將持續深化課程改革與創新,強化基礎與臨床銜接,培養學生的批判思維與創新能力;推動國際化戰略,與北美及歐洲知名獸醫院校展開交流與合作;同時加速數位轉型,引入VR、AR 與人工智慧於臨床教學與研究,打造更具前瞻性的學習環境。 嘉大獸醫學系秉持「關懷生命、專業卓越、國際視野」的理念,持續培育兼具專業實力與全球競爭力的獸醫人才,為臺灣動物醫療與公共衛生的發展注入堅實力量。
情報 傳播專業助力農村永續!世新大學傳管系團隊洄游農村競賽獲2獎
宜蘭三星鄉行健有機夢想村的故事,透過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系「洄家宜下」團隊的社群創意行銷與永續專業策劃,煥發全新面貌。團隊14日於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舉辦的第15屆大專生洄游農村競賽成果發表會暨頒獎典禮中脫穎而出,榮獲向天歌農業創新獎,組長阮時雍則獲頒創智才獎。團隊並於現場向副總統蕭美琴、專家學者及合作單位簡報計畫成果,展現傳播學子的專業價值。   世新大學傳管系「洄家宜下」團隊由指導老師蔡佩頴帶領,成員包括阮時雍、胡葶姸、鄧安倫、李柏陞、盧彥叡、吳政儒、袁可恩及許惇博,駐村期間以「產業振興」為核心目標,透過短影音製作、旅遊攻略設計、夢想故事牆更新及社群經營等多元策略,成功提升行健村的品牌能見度與經濟效益,為行健村的永續發展盡一份力。向天歌農業創新獎由向天歌創新農業贊助,鼓勵青年以創新思維探索農業可能性,推動農村永續發展;創智才個人獎由創集團贊助,獎勵具創意與行銷潛力的學生,並提供專業課程資源,協助點子轉化為有效溝通策略。   為了協助行健村打造清晰且具吸引力的品牌形象,「洄家宜下」團隊在深入訪談農民及合作社代表後,提出了結合數位行銷與觀光推廣的整體方案。團隊拍攝多支短影音,包含農民訪談系列《行健村夢耕者》、旅遊遊程介紹及影視劇仿拍影片,透過幽默迷因與質感影像吸引年輕族群注意,並在社群平台上迅速提升行健合作社的能見度。此外,團隊更新夢想故事牆內容,將農民的故事與合作社理念以多媒體形式呈現,並結合QR Code讓訪客能掃碼觀看影片,強化故事牆的互動性與教育功能。   在旅遊推廣方面,團隊設計了「行健擴散三星地區旅遊攻略」,串聯行健合作社、三星市區及天送埤等周邊景點,並製作Q版插圖地圖,讓遊客能輕鬆規劃一日遊行程。透過攻略的導流,行健村成為三星地區的重要旅遊節點,吸引更多人前來參觀並購買合作社的有機農產品。團隊更以行健村的有機玄米茶冰淇淋、上將梨及有機花生碎為基底,設計出創意甜品「艾米梨在巴黎」,並規劃與在地餐廳或民宿聯名合作,讓行健村的有機理念透過具象化的產品被更多人看見。   除了品牌形象的重塑,「洄家宜下」團隊還著重於計畫成果的延續性。團隊不僅撰寫社群經營交接手冊,梳理SOP流程,降低後續接手者的學習成本,還透過生成式AI技術,設計社群經營素材範本,協助合作社在有限資源下持續推廣品牌。這些努力讓行健村的故事得以長期保存與傳承,並為合作社的永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系以實務導向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整合行銷、數位媒體與創意設計能力,並強調專業知識與社會責任的結合。「洄家宜下」團隊以專業能力與創意思維,成功將行健村的有機理念轉化為具吸引力的品牌故事,並透過多元策略提升合作社的經濟效益與文化價值。此次計畫亦緊密結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包括推廣低碳產品、維護土壤健康及保存農村文化等,展現青年對農村永續發展的深刻實踐力。   世新大學長期以來致力於傳播教育的創新發展,透過實務與理論並重的課程設計,讓學生擁有跨領域整合能力與社會關懷視野。此次「洄家宜下」團隊的卓越表現,具體突顯了世新傳管系的教學特色,更以實際行動展現了傳播專業的社會價值。
情報 嘉大「嘉風盃」點亮地方科研 STEAM E引領風力永續教育
嘉義大學USR-hub「STEAM E思定嘉義跨域雙語永續嘉鄉」計畫,結合理工學院智慧能源永續發展學程,9月20日於嘉義縣東石國民中學體育館舉辦「嘉風盃STEAM KidWind風力永續能源創意實作競賽」。該競賽透過跨域STEAM教育,讓嘉義縣市學子齊聚一堂,在實作中探索風力能源的永續應用,為地方科學教育扎根。 競賽規模擴大 地方科研風氣升溫 主辦人嘉大電物系蘇炯武教授指出,今年比賽自國小五年級至高中皆可參與,共吸引9校15隊、約60位學生報名,總參與人數超過百人,規模較去年成長,顯示地方對科學教育與能源議題的關注日益提升。 活動地點位置嘉義縣東石國中,該校為縣府扶持的科技中心之一,坐落於多風的海線地帶,正好契合風力能源教育主題。透過大學與地方攜手合作,將綠能教育向下扎根,展現嘉大落實USR、扶持偏鄉的責任與決心。 大學進駐 推動在地永續教育 東石國中校長林子欽表示,大學資源的進駐是學校的榮幸,朴子地區風力資源豐富,若能藉由科學競賽長期推動人才培育,結合大學科研能量,將能有效改善基礎能源問題,邁向真正的永續教育。 產官學跨域支持 共創科學饗宴 本次競賽感謝東石國中校友會與億客來麵包超市贊助獎金禮券,並獲USR-hub志工團隊協助。現場安排亞太能源科學教育協會理事長、萬能科大周鑑恆副教授專題講座,讓學生理解核心原理。競賽發表則由來自陸官、東海大學、正修科大及屏東大學的4位專家擔任評審,帶領孩子進行跨域思辨與創意展現,實踐「Doing Together」的STEAM教育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比賽使用的風力固定支架,特別由嘉義市大業實中科技教育團隊以回收課桌木板創作而成,不僅兼具環保概念,也展現跨域設計思維。 競賽結果出爐 創意能量大爆發 經過激烈角逐,結果如下: 第一名:東石國中「嘉風盃萬萬歲」 第二名:竹崎高中「用愛發電」 第三名:大業實中「大業風刃覺醒隊」 佳作:竹崎高中「嘉風逐夢隊」、南新國小「想追風的人」 最佳創意獎:大業實中「大業風刃覺醒隊」 嘉大引領在地科研 培育未來永續人才 蘇炯武教授表示,競賽不僅是實作與比拚,更是學生展現創意與團隊合作的平台。孩子們不只學到科學技術,也能將成果轉化為口語發表與藝術表現,這正是STEAM教育的核心價值。嘉大將持續透過USR計畫,推動跨域融合與地方連結,為嘉義的永續發展培育更多新世代科研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