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活動

比賽 中華大學創新創意新星 勇奪鈣鈦礦競賽大獎
在今(2025)年舉辦的「第一屆鈣鈦礦校園創意競賽」中,中華大學建築與設計學院三位學生以結合新型太陽能材料「鈣鈦礦」的創新作品,從全台逾20組參賽隊伍中脫穎而出,榮獲銀獎與創意新星獎,展現中華學子在綠能應用與社會關懷領域的卓越創意與實踐能力。
情報 2分鐘抓住目光!世新大學微短劇創新課程展現校園IP、人才潛力
世新大學以創新課程再度引領影視教育新潮流!上學期推出的「微短劇製作系列」課程,結合創意、技術與業界資源,打造校園影視創作的實戰平台,並於暑期成功完成直屏微短劇《再不拍就來不及了!》的拍攝,展現校園IP在影視產業中的潛力。課程以三門核心課程串聯,讓學生在一學期內完成影視製作的完整流程,並透過專業編劇團隊的指導,將原創構思打磨成高水準作品,累積了進入產業的寶貴經驗,為影視教育注入全新活力。   微短劇《再不拍就來不及了!》以校園生活為背景,聚焦青春愛情與「世鑫獎」創作競賽交織的故事,穿插二男追一女的情感糾葛及創作過程中的衝突與張力。該劇預計於今年底正式上線,採用國內外正夯的直屏微短劇形式,透過每集僅2分鐘的精準敘事,快速吸引觀眾目光。全劇規劃50集,劇情設計層層遞進,懸念與轉折巧妙鋪陳,讓人欲罷不能,期待下一集的精彩發展。   此次製作由系列課程老師詹家維擔任製作人,他表示,此劇的誕生源自課程的實作精神,學生來自不同學系,在編劇、美術、服裝造型等領域展現卓越創意與專業能力。課程中導入好萊塢業界評審機制「綠燈委員會(Greenlight)」系統化影視製作流程,學生能在學期間完成從劇本開發到拍攝計劃的完整流程,並理解短篇與長篇影視作品的差異,為產學合作提供了新的方向。   不少學生在課程結束後進入產學合作單位「好咖文創」實習,參與影視項目或協助接案,根據任務內容獲得獎金,報酬甚至優於時薪,激勵學生提早投入影視內容創作,成功展現世新影視人才的多元創意與實務能力。   新聞系四年級學生林曦擔任助導場記,分享了她的課程與幕後製作心得。她表示,課程讓學生跨領域學習,並在實戰環境中深刻認識到每一堂課的價值。對於能在學生時期參與如此大型的製作,直呼是難得的探索機會,也讓她發掘自己對編劇與「講故事」的熱情。林曦也提到,製作人詹家維及「好咖文創」團隊為拍攝營造了歡樂愉快的氛圍,與她過去聽聞的片場緊張文化截然不同,很感激能在世新遇到這樣的團隊。   此劇由兩位導演共同執導,分別是娛樂內容創作團隊「這群人TGOP」成員石頭張佑維與知名演員邱昊奇(邱孝尊)。張佑維負責整體製作規劃,邱孝尊則專注於演員表演指導與戲劇張力掌控。幕前演員陣容同樣吸睛,包括近期憑藉大愛劇《我們六個》的出色表現備受矚目的世新校友涂善存,演出、製作短影音作品《大學世家》獲得不小人氣的的公廣系校友張兆葳,以及經由海選脫穎而出、外型亮眼的新聞系學生梁怡茹。   《再不拍就來不及了!》不僅是世新大學影視教育的創新成果,更是一場結合校園資源與產業標準的成功嘗試。學生在累積影視製作技能的同時,也在傳播領域探索更多可能性,深化世新大學影視教育的實戰化與國際化,為台灣影視產業培育更多優秀人才。
情報 亞洲大學人工智慧學系開設AI國際認證班,協助同學取得AI證照,培養專業及自主學習力
亞洲大學人工智慧學系為強化學生的專業技能,並提升未來在AI與雲端領域的競爭力,特別開設「AI 證照輔導班」,協助同學熟悉微軟Azure平台的操作,並輔導16位同學順利通過AI國際證照考試,取得微軟Azure AI國際認證。 亞大人工智慧系主任劉國成表示,在證照班中由授課老師透過實際操作與即時說明,幫助同學了解微軟Azure各項功能的使用情境。在介紹虛擬機器、資料庫管理、人工智慧服務與雲端資源部署等主題時,以平台操作方式,同時講解其背後的概念與效益,幫助同學將抽象技術,轉化為具體的學習經驗。
情報 嘉大鮮乳新裝上市 攜手在地農產展現地產地消能量
嘉義大學立校百年,以黑白雙醬聞名全臺,「嘉大醬油」象徵黑色風味,「嘉大鮮乳」則代表白色純淨。今(19)日嘉大在蘭潭校區員生消費合作社沁心池畔廣場舉辦濃郁酪梨x嘉大鮮乳新裝上市記者會,以地產地消為核心,攜手青農與在地商家,推出「酪梨牛奶」、「酪梨雪花冰」、「酪梨冰淇淋」等系列鮮乳健康產品,為嘉義農產注入創新話題。 林翰謙校長表示,此次合作不只是嘉大鮮乳新裝上市,更是一場「農業x學術x品牌」的跨域實驗。農學院動物試驗場攜手嘉農農產加工生產合作社,以共同行銷模式推動嘉義在地品牌,結合學研單位的專業與合作社的行銷通路,打造「地產地消」的新典範。透過這場跨界合作,不僅能提升嘉義在地農業的價值,也讓更多消費者在日常生活中支持在地農業,實踐永續與健康飲食的理念。希望嘉大的百年品牌,能展現嘉義農業多元與永續發展,就從推動食農教育的行動開始。 該日「酪梨牛奶」由竹崎果樹產銷第四十九班班長、嘉義知名的「酪梨三冠王」沈世政青農所栽種,他以創新的產銷模式與行銷策略,勇奪嘉義縣與全國農業技術比賽冠軍,以及「十大績優產銷班」殊榮,被譽為酪梨界的LV代表。除了「酪梨牛奶」,更將新鮮的酪梨結合嘉大鮮乳,研發出「酪梨雪花冰」與「酪梨冰淇淋」等夢幻甜品,細緻冰涼的口感結合酪梨的綿密香氣與鮮乳的醇厚滋味,不僅療癒消暑,更為嘉義旅遊增添獨特的味覺記憶。 嘉義縣政府農業處許彰敏處長表示,農糧署與縣府長期輔導產銷班運作、農業創新與農產加值,積極推廣在地特色產業與觀光串聯。嘉義縣為臺灣酪梨重要產區之一,全縣種植面積約500公頃,以竹崎鄉及中埔鄉為主要種植區,品種多元且品質優良。藉由此次發表記者會,讓嘉義酪梨不只是一項水果,更能融入地產地消概念,化身旅遊特色甜品,提升嘉義農業與觀光雙重價值,展現嘉義縣農業新風貌。 此外,嘉大鮮乳亦與嘉義市在地知名品牌積極合作,在源興御香屋推出鮮奶茶、在日初‧米卡開發義式優格、在山海豆花嘉義店則有酪梨鮮奶雪花冰及嘉日白玉飲品(採用日本沖繩黑糖 手工粉圓)等系列商品。這些合作不僅展現嘉大鮮乳的多元應用,也讓「新包裝的嘉大鮮乳」能夠在更多通路與消費者生活中被看見。 來到「幸福城市」的嘉義市,誠摯邀請大家來一趟「嘉義鮮乳小旅行」,到源興御香屋除了點杯葡萄柚綠,也可來杯招牌鮮奶茶;到山海豆花嘉義店來碗清涼的酪梨牛奶雪花冰或點杯嘉日白玉飲品;住宿休憩時,再到日初‧米卡品嚐一杯希臘優格;完整體驗嘉義農業的創新風味。透過飲食體驗,讓旅人不僅品嚐在地美味,更能感受嘉義農業的多元魅力與地產地消的精神。
比賽 跨校交流結友誼 嘉大EMBA羽球隊勇奪2025西灣羽球賽冠軍
嘉義大學管理學院EMBA羽球隊9月13日參加由中山大學主辦的「2025西灣羽球公開賽」,在7所大學、12支強勁隊伍的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最終榮獲EMBA菁英組冠軍,為嘉大爭光。 本次奪冠隊伍由校友陳俊安擔任總教練,參賽成員包含張文齡、賴明瑜、呂振尉、盧令祐、沈文瑤、邱琇苓、黃宇生、吳明璋、王怡茹及姚嘉豐。儘管平日忙於課業、事業與家庭,隊員們仍堅持每週團練,並積極投入交流賽事,以實戰磨練球技,最終憑藉堅實訓練與絕佳默契奪冠,成果斐然。 「西灣羽球公開賽」不僅是各校EMBA學員展現球技的舞台,更是促進跨校情誼與人脈交流的重要平台。嘉大EMBA羽球隊在場上揮灑汗水、全力拚搏,場下則與各校選手熱情交流,累積了寶貴的經驗與深厚的友誼。 嘉大EMBA羽球隊表示,此次榮耀歸功於長期的團隊合作與嚴謹訓練。未來將持續推動校內外羽球活動,凝聚更多熱愛運動的學員,並將團隊合作、紀律執行與永不放棄的運動家精神,融入學習與生活,展現嘉大人持續突破自我的決心與潛能。
情報 嘉大與嘉義市政府合作 全新雙語食農教育推廣計畫正式啟動
嘉義大學行銷與觀光管理學系蕭至惠教授接受嘉義市政府教育處委託,114年9月起以「嘉寶田野大發現-旱稻篇」內容與「幸福嘉義米」的知識,製作因應小學低、中、高年級的三種教學投影片,搭配簡易的教學道具,偕同嘉大行銷研究所、行銷與觀光管理學系及企業管理學系學生所組成的食農教育推廣團隊,啟動全新雙語食農教育推廣計畫,預計利用未來三年時間,巡迴嘉義市20所國小進行雙語食農教育推廣。 嘉大整合農學院、理工學院、人文藝術學院及管理學院師資,自發性組成跨領域社群,每位師長貢獻所長,在嘉大高教深耕計畫A主軸創新教學精進補助及C主軸經費挹注下,自108年起跨域合作,每年至少出版一本雙語兒童食農教育繪本,繪本內容涵蓋芝麻、藜麥、甘薯蟻象、荔枝椿象、蔬果、旱稻、鳳梨、吸果夜蛾等相關知識,透過嘉大吉祥物-嘉寶為故事情節中的主角,來闡述農業的相關知識,系列繪本推出後頗受好評。 此次雙語食農教育首發活動與興嘉、蘭潭及林森國小合作,17日在興嘉國小舉行開幕式。活動由食農教育領頭羊的興嘉國小開場,興嘉學童官語婕及張嘉心以相聲方式簡介活動主旨及興嘉國小在食農教育的亮眼表現。接續由嘉大雙語食農教育推廣團隊上場,團隊以活潑生動的主持方式,介紹幸福嘉義米的特色與各種米料理,讓出席活動的興嘉國小學童增長了不少米知識。 嘉大陳瑞祥副校長致詞表示,百年嘉大在農業及教育等領域持續深耕、創新,目前已累積相當豐碩的成果。在農業部111年5月正式公布「食農教育法」之前,嘉大師生早已透過各種推廣方式宣導正確的食農教育概念,落實在地大學的社會責任。 嘉義市政府教育處王得鑑科長致詞表示,嘉義市透過國小營養午餐每個月搭配四餐幸福嘉義米的方式,引導學童建立對在地食材的識別,進而建立對嘉義市物產的認同感,這是嘉義市食農教育推動的重要成果之一。 現場亦有蘭潭、林森兩所夥伴小學校長蒞臨,貴賓們都十分肯定雙語食農教育計畫對於建立學童正確飲食概念具有重大影響力,也十分期待雙語食農教育推廣活動能儘快到該校舉辦。
情報 嘉大攜手日本歐亞基金會 馬紹爾大使卡蒂爾開講永續發展新思維
嘉義大學師範學院教育學系劉馨珺教授開設的「世界文明與當代社會」通識課程,榮獲「日本歐亞基金會」(ユーラシア財團from Asia)補助,執行「世界文明?現代社?課程講座」計畫,展現嘉大在國際教育與跨文化交流上的積極作為與卓越成果。該課程以全球視野探討文明演進與當代社會議題,結合國際講者與多元文化,致力於培養學生的全球素養與批判思維。 本計畫首場講座9月16日在民雄校區教育館登場,特別邀請馬紹爾群島共和國駐台大使安潔奈特.卡蒂爾(Anjanette Kattil)以「現代的挑戰:從馬紹爾歷史文化談永續發展」為題進行分享。 卡蒂爾大使為馬紹爾駐臺大使,長期關注氣候變遷、文化保存與資源利用等議題,並致力推動南島文化與國際交流。她以外交經驗與文化背景出發,深入剖析馬紹爾群島在面對氣候威脅、資源匱乏與文化傳承挑戰時的因應策略,並強調「永續發展不僅是環境議題,更是文化與社會的整合性思考」。 卡蒂爾大使勉勵學生勇於關注國際議題,並以自身在外交舞臺上的經歷鼓勵青年行動與發聲。她強調「青年世代是推動改變的關鍵力量,唯有理解歷史、尊重文化,才能在永續發展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劉馨珺教授表示,此次獲得日本歐亞基金會的支持,充分肯定嘉大的教學品質與國際連結。「世界文明與當代社會」課程不僅重視知識傳授,更強調價值探索與文化對話,未來將持續邀請來自不同國家的講者,涵蓋政治、經濟、文化、環境等面向,帶領學生在多元觀點中深化理解、拓展國際視野。 當日講座林翰謙校長亦親臨致詞,並代表學校致贈紀念禮物予卡蒂爾大使,感謝她帶來精彩分享。林校長表示,嘉大持續推動國際化教育,透過與駐台使節的交流,讓學生能在課堂中貼近全球真實議題,進而培養具國際競爭力的人才。 此次講座不僅是課程的一部分,更是嘉大推動國際交流與永續教育的重要里程碑。透過與日本歐亞基金會的合作,嘉大將持續深化全球連結,打造兼具前瞻視野與人文關懷的學習環境,培育具備世界觀與行動力的新世代公民。
情報 嘉大與陸軍官校簽署合作協議 資源共享推動人才培育
嘉義大學與陸軍軍官學校今(16)日於蘭潭校區舉行策略聯盟合作協議書簽約儀式,由林翰謙校長與陸軍軍官學校譚芳榮校長共同簽署,雙方將展開跨領域、深層次的合作。簽約儀式由兩校校長共同主持,譚校長並率領主管團隊蒞臨,雙方師長共同見證,場面莊嚴隆重。 林翰謙校長致詞表示,嘉大秉持「深耕在地、接軌國際」的辦學理念,長年推動教育資源共享與區域合作,陸軍官校則以培育國防中堅人才聞名,兩校雖然分屬高等學術與軍事教育不同領域,卻同樣肩負「育才報國、貢獻社會」的共同使命,此次締盟更具象徵意義。 陸軍軍官學校自民國13年創校以來,傳承「黃埔軍魂」精神,現設有電機、機械等10個學系,正期班招生人數逾300人。譚芳榮校長表示,軍校除培養允文允武的優秀軍官外,並重視跨校選修與國際交流,學生在學期間不僅享有免學費待遇,還有機會赴美軍校深造,形成招生特色。 未來兩校將展開多面向合作,包括教學研究設備與圖書館館藏資源共享、師生共同研究與成果交流、學生跨校修課、教師研究指導等。嘉大學生亦可報考ROTC軍官班及飛行軍官班,並有機會銜接軍校碩博士班,培育更多具專業能力與領導力的高階國防人才。雙方期盼透過策略聯盟,共同培育兼具專業、領導與公民素養的現代人才,為建構安全、創新與永續的國家貢獻力量。 簽約儀式後,譚芳榮校長一行參觀圖書資訊館與語言中心,對圖書館內蕭萬長前副總統文物館內珍藏各種國際交流物品、語言中心模擬真實情境的沉浸式英語學習教室留下深刻印象。黃文祿老師也特別介紹嘉大為南部唯一無人機考照培訓基地,未來軍校學生若取得相關證照,將進一步強化國防科技的競爭優勢。
情報 嘉大景觀學系「Ready 瑞里」團隊 榮獲第15屆大專生洄游農村競賽銅獎
嘉義大學景觀學系林友翔、鄭宸宜、許珮淇、鄭雅云、謝宜加、張靖婷、張以璐、李嘉諺、彭仕瑄及侯柏安同學組成「Ready 瑞里」團隊,在該系曾碩文助理教授與江彥政教授指導下,參加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第15屆大專生洄游農村競賽,在20組參賽隊伍中脫穎而出,團隊榮獲銅獎及花生好事獎。個人獎項部分,林友翔同學榮獲創智才獎、鄭宸宜同學榮獲育才千里獎、張靖婷同學榮獲璞石化玉獎。 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為鼓勵大專院校年輕學子以自身創意或所學專長,透過兩個月的時間進駐社區,學習與農村社區居民互動共識,參與或協助農村社區公共事務,並在社區推動農村再生的過程中提供協助,藉此了解農村、農民及農業等,引導更多年輕人以全新思維及技術,創造永續農村。 嘉大景觀系「Ready 瑞里」團隊駐村期間,正值百年強颱丹娜斯侵襲嘉義,瑞里社區面臨嚴重災害挑戰,但同學們不畏困境,靈活調整計畫方向,展現出堅毅與責任感。在地方需求引導下,同學們協助社區製作多國語言防災小卡,提升居民防災意識;並善用廢棄竹材,設計成夜間可使用的小提燈,讓觀賞螢火蟲的體驗更添特色;編製生態手冊及三折頁,將生態知識及社區文化轉化為簡明易懂的圖文,成為社區推廣環境教育的重要資源。同時,他們設計「心情小卡」與「心情交換箱」,讓遊客能抒發心情、留下互動痕跡,增添社區的溫度與交流。後續這些成果,包括生態手冊、三折頁、心情小卡、防災小卡等,都能提供民宿使用,讓來訪遊客更深入了解在地生態與社區特色,進一步提升觀光體驗。 景觀系同學不僅展現專業所學,更將熱忱與創意注入農村服務,讓駐村經驗成為實踐永續與在地連結的最佳示範。此次成果,凸顯青年投入農村的能量,也為地方帶來新契機。
情報 嘉大團隊引領中草藥創新應用 推動臺灣食農產業轉型升級
嘉義大學在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支持下,C1主軸以跨域合作與產學聯手為核心,推動「食農產業創新」的研發與實踐。特別是在中草藥應用領域,嘉大展現突破性成果,不僅開發多項具市場潛力的產品,更協助臺灣中草藥產業邁向轉型升級,實現大學社會責任與產業貢獻的雙重目標。 臺灣中草藥產業近年來正處於轉型關鍵期。根據農業部統計,臺灣中草藥材年產值逾新臺幣30億元,但超過九成依賴進口,本土藥用植物栽培仍僅約500公頃。面對龐大的國際天然保健市場,如何將臺灣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與傳統藥用知識轉化為競爭力,成為當前最重要的挑戰。 嘉大農藝學系許育嘉主任領軍的「中草藥產業創新應用研發團隊」,結合農藝、生化科技、行銷觀光、微生物藥學及生物資源等多領域專家,建立跨學科合作典範。團隊從種原蒐集、基原鑑定到栽培技術,逐步建構出完整的中草藥研發鏈,為臺灣產業發展奠定基石。 在種原保育及品種開發方面,嘉大團隊已成功蒐集臺灣胡椒、覆盆子、白?、茵陳蒿與蓼藍等特色藥用植物,建立完善的種原庫,成為未來育種改良與商業化的重要資源。同時,示範農場導入低碳栽培與智慧農業技術,透過感測器與物聯網精準監測水肥與環境條件,提升藥材活性成分含量與品質穩定性。在品質確保上,該團隊更建立一系列基原鑑定技術與成分分析平台,有效辨識藥材真偽、分析活性成分,避免混偽流通,並保障消費者用藥安全。 在研發成果商品化方面,嘉大團隊則成功開發「抗疲勞薑黃康普茶」,並技轉予大地康健生技公司上市,結合薑黃傳統功效與現代發酵科技,獲市場熱烈迴響。此外,嘉大亦攜手嘉義中埔藥材班,推出臺灣青草漢方茶包及天仙果茶,透過現代加工與設計,賦予傳統藥材新價值,協助在地農民實現六級化產業升級。 今年10月嘉大團隊將前進日本生技展,展出臺灣中草藥研發成果,積極拓展國際合作,推動本土藥材走向全球市場。這些成果不僅保存臺灣珍貴藥用植物資源,也建立標準化生產與品質管控模式,更透過創新產品成功實現產業化,為中草藥產業注入新動能。展望未來,嘉大將持續秉持「學用合一」精神,深化食農創新與健康產業的研發能量,協助臺灣邁向永續與創新的農業新時代。
展覽 中華醫大護理系辦理職涯探索日 攜手醫界共築未來藍圖
邁向護理未來,從探索開始! 中華醫事科技大學護理系特別舉辦「職涯探索日」,邀請中南部多家指標級醫院齊聚校園,包括中榮、成大、奇美、柳奇、佳奇、高醫、高榮、高長、義大醫療體系、台大雲林、嘉長、大林慈濟、高榮南分院、台南新樓、台南市醫、安南醫院等,現場提供最即時的職涯發展資訊與趨勢。
情報 妙手護環境、尪仔傳文化 嘉大USR為地方創生注入新活力
嘉義大學USR團隊於9月12日至13日參與「2025 大學社會責任實踐博覽會(USR EXPO)」,在臺北花博公園爭艷館展出兩項嘉大USR計畫成果-「妙手虫森2.0:Revive!永續環境健康帶回『嘉』」及「嘉禮尪仔文藝復興與創生-地方懸絲偶文化價值創新計畫」,呈現高等教育在環境永續與文化創新上的多元實踐。 「妙手虫森2.0」以環境健康為核心,透過專業師資與學生團隊推動「環境繪本」、「植物診療師」及「樹木健檢」等行動方案,將環境教育導入校園與社區。該計畫強調學生培力與跨域合作,實踐知識傳播與環境守護,並逐步推動社區居民建立健康與生態意識。 「嘉禮尪仔文藝復興與創生」則聚焦嘉義縣懸絲偶文化,推動課程開發、文化創作、數位應用與社區合作。團隊透過藝師傳承與跨領域創新,結合工廠村文化基地與在地藝文資源,逐步建構懸絲偶文創產業生態圈,推動地方文化傳承與再生,並擴展為社區永續發展的動能。 兩項USR計畫展現嘉大在教育實踐與社會責任上的努力,從環境教育到文化永續,皆積極促進跨世代共學與社區連結,為地方創生與永續發展注入新能量。透過參與USR EXPO,嘉大計畫團隊不僅分享在地實踐成果,更與全國各大專校院進行交流對話,拓展永續合作的可能性,展現大學在地深耕與全球鏈結的教育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