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活動

情報 亞洲大學聽語系首屆畢業生,感謝亞大栽培、讓她有機會赴美進修,更於3年取得美國西北大學博士學位
亞大蔡校長回憶,黃宥瑄校友在就讀亞大期間,表現就十分優異,且積極掌握各種出國進修機會。亞大聽語系校友黃宥瑄赴美前,更曾返回亞大聽語系與學弟妹們分享如何準備聽力師國考、應徵時應注意事項、美國研究所申請經驗,讓更多學弟妹了解如何準備考試。
情報 出國升學強勁成長 大學問與留學公會攜手整合留學資訊
根據教育部統計,2024年台灣出國留學總人數達 63,302人,較前一年大幅成長近6,000人,回升至疫情前水準,顯示在少子化與國際競爭雙重壓力下,出國深造已成為越來越多學生的升學選項。其中,美國仍為最大宗目的地,但韓國、德國、新加坡等地也快速崛起,反映出學生對學制、語言與生活文化多元性的高度關注。 看見這波留學熱潮與資訊落差的現象,大學問網站(www.unews.com.tw)與中華民國留學服務商業同業公會(IECA)正式宣布合作,推出全新「國外留學專區」,配合「2025留學公會國際留遊學秋季教育展」,提供學生與家長最即時、最完整的跨國升學資訊與諮詢資源。 整合四大區域留學重點 從申請到生活全方位協助 大學問留學專區內容橫跨四大留學區域:美洲、歐洲、亞太與大中華地區,並聚焦學生最關心的三大主題:「申請規劃」、「留學攻略」、「海外生活」。無論是美加留學規劃、英德語言要求、日韓與菲律賓的學制選擇,或是大中華區的學測申請與學歷認證,皆由專業留學顧問團隊編撰解說,幫助學生釐清資訊、鎖定目標、提早準備。 ★看更多:2026海外留學全攻略 近年韓國留學人數從2016年的265人成長至2024年的2,150人,成長711.3%,而新加坡更從9人激增至420人,顯示台灣學生正加速探索多元升學路徑。透過留學專區與秋季展覽的合作,雙方期待提供學生「一站式」的資訊導航與申請規劃,回應學生與家長對跨境升學的現實需求。 民間平台攜手合作 彌補升學決策斷層 IECA理事長張忠豪表示:「中華民國留學商業服務同業公會非常榮幸能與國內最大的升學資訊平台『大學問』合作,推動國際教育資訊整合與雙邊交流。大學問擅長提供教育趨勢與升學分析,公會則具備第一手的海外申請與顧問經驗,這樣的合作讓台灣的升學教育資訊更完整,學生做決策也更有依據。」 大學問網站執行長魏佳卉補充:「面對升學選擇愈加多元,資訊差距會直接影響決策結果。我們希望讓學生知道——他們不是只能靠自己摸索,專業的平台與顧問體系可以成為他們的導航者與守門人。」 秋季教育展登場 提供實體交流機會 「2025留學公會國際留遊學秋季教育展」將於9月在台北登場,匯聚美、加、英、韓、日、新加坡等多國教育機構與顧問團隊,提供課程介紹、申請資訊與現場諮詢,讓有志出國的學生與家長能夠直接獲取第一手資源、比較各國方案,為升學行動做出最佳選擇。 大學問與留學公會相信,在資訊快速變動的時代,透過跨平台合作與專業分工,不僅能幫助學生選對方向,更能開啟台灣教育邁向國際接軌的重要一步。
情報 嘉大福德祠捐贈20萬元助嘉大風災修繕及安心就學獎助學金
位在嘉義大學蘭潭校區、主祀土地公與虎爺的福德祠,長年庇佑地方安寧。為響應此次風災後的校園重建及學生安心就學的支持,嘉大福德祠8月5日慷慨捐贈新臺幣20萬元,其中10萬元用於「丹娜絲颳風賑災修繕經費」,協助嘉大進行災後重建工作;另10萬元作為「安心就學獎助學金」,幫助受災或家境困難學生順利就學、無後顧之憂。 強烈中度颱風丹娜絲2025年7月6日晚間自嘉義布袋鎮登陸,成為自1958年以來首度直撲嘉義的颱風,對嘉義及臺南等地區造成重大災情。嘉義縣(市)多處道路封閉、部分鄉鎮市淹水、停電數日,民眾生活受到嚴重影響。嘉義大學蘭潭校區亦不例外,校園多處教學與研究設施遭受損害,尤以教室、系館、體育場館、實驗實習場地及學生宿舍等受損極為嚴重。 此次風災造成各個校區內樹木大量倒塌,校園道路受阻,多處建築物出現滲水與機電設備損壞,導致教學環境或設備受損尤甚。災後學校積極展開復原工作,並以「四大類修繕優先」原則進行:包括學生上課空間、體育活動場館、實驗實習場地與宿舍及社團活動場地,盼能儘速恢復穩定安全的校園環境,讓師生安心返校。 嘉大福德祠此次的善舉不僅展現地方信仰對教育的支持,也體現社會溫暖與凝聚力,希望協助學校早日恢復正常運作,並持續關懷受災學生的學習與生活需求。
情報 嘉大視藝系師生受邀赴日參與愛媛藝術展 展開跨國文化探索之旅
為促進藝術創作結合在地文化特色,推動區域活化與民眾共創參與,嘉義大學國際姊妹校日本愛媛縣政府與東京藝術大學,將於2025年10月18日至11月3日共同舉辦「日本愛媛縣藝術展暨交流活動(Art Venture Ehime Fes 2025)」。嘉大視覺藝術學系學生團隊報名參展並成功通過首輪審查,於7月23日至27日應愛媛縣政府邀請赴日進行場地勘查及文化交流,成果豐碩。 此次訪問團成員包括人文藝術學院廖瑞章院長、視覺藝術學系楊上峰副教授,及學生許予?、林俞廷、蔡彤恩、張芸禎等4位。訪團首先前往松山市的愛園森林公園展場進行林地實勘,詳細瞭解地形、植被與氣候等自然環境,為十月參展的裝置藝術作品規劃與現地製作預做準備,期望在展出時達到最佳展示效果。 除藝術展交流外,愛媛縣政府更安排多項文化體驗活動,讓嘉大視藝系學生深入認識當地人文風貌。活動內容包含森林公園導覽、竹籠燈手作體驗及背景介紹,讓學生在學習傳統技藝的同時,也進行藝術製作技術的練習,部分作品更將於正式展期中展出。嘉大視藝系學生也受邀前往伊予農業高中,與當地師生展開深度互動,包括共同製作日本夏季風物詩「流水素麵」、體驗穿浴衣及運用傳統織品「伊予絣」製作手工藝品,並參與地方祭典,展現濃厚的文化交流氛圍。 嘉大視藝系學生分享,此次與伊予農業高中的交流令人印象深刻,不僅所有活動皆由學生主導,包括接待、解說與引導體驗過程,展現出良好的組織力與溝通能力,讓人感受到他們的自信與責任感。另一位學生則提及,製作竹籠燈的過程特別有趣,選用的圖樣多為日本傳統織布設計,例如煙火、波浪或扇子等,每一種都令人印象深刻。透過事前練習及教師指導,實作過程更加順利,也為十月正式展出奠定紮實基礎。 經過五天豐富的藝術展場勘查與多元文化交流,嘉大視藝系師生對愛媛縣當地文化與自然環境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與日本學生建立良好友誼。學生們對十月即將登場的藝術展充滿期待,並表示將全力以赴,積極迎接未來的創作挑戰。
課程 開啟熟齡學習新篇章 嘉義大學第三人生大學報名延長至8月25日
嘉義大學第三人生大學報名作業原訂於8月11日截止,考量近日南部地區豪大雨致報名不便,特延長線上與紙本報名時間至8月25日止。廣邀壯世代與資深公民參與「生活美藝」、「農好養生樂活」及「保健與樂活」三大主題課程,開啟熟齡學習新篇章,創造精彩的第三人生。 在臺灣邁入超高齡社會的關鍵時刻,嘉大整合校內豐厚資源、善盡大學社會責任,114學年度第三人生大學針對壯世代學生開設「生活美藝」、「農好養生樂活」及「保健與樂活」三大主題之學分學程專班課程,招生對象以年滿55歲且具高中職以上學歷為優先,30至55歲社會人士亦可報名。學員完成所選讀的專班領域課程,將由教育部頒發學分學程證書,若日後想取得學士學位,可繼續修讀學分學程專班所屬之學系畢業學分數(128學分)課程後由學校頒發學士學位,總修讀時間(含專班)可於10年內完成,為壯世代打造循序漸進且沒有壓力的友善學習環境。 「生活美藝學分學程專班」以茶文化與生活美學為主題,涵蓋茶產業、歷史、詩詞、文學、品茗、茶器、茶席與紙藝等多元面向,深化學員對茶文化的理解與實踐,並借助嘉義地區豐富的茶產業(如阿里山茶)與工藝文化,具有得天獨厚的學習場域與實務探索機會,培養學員審美能力與文化素養,鼓勵將所學應用於生活場域中,提升整體生活品質與文化品味,實現樂齡學員第三人生的自我成長與生活美學。 「農好養生樂活學分學程專班」融合農業實務、健康養生與生活美學,專為熟齡學員設計,讓學習貼近生活、富有趣味。課程涵蓋作物栽培管理、有機農業、健康土壤管理、農業種苗科技、香草與芳香療癒、植物健康照護、花卉裝飾應用、景觀與生活美學等多元面向。特色在於結合實作體驗與專業知識,學員不僅能掌握友善耕作與植物照顧技巧,更能透過香草種植與花卉設計感受療癒與美感。課程強調「動手做、學以致用」,每一階段皆有具體成果,如製作香草盆栽、居家花藝及景觀設計等。搭配嘉義在地農業特色與嘉大師資資源,讓參與者在愉快學習中獲得健康促進、生活創意與社交連結,開啟一段充滿活力的第三人生。 「保健與樂活學分學程專班」課程設計以生活體驗為核心,透過參訪與實作活動,讓學員走出教室、深入社區,培養在地連結與關懷能力,推動高齡樂活與健康生活實踐。課程特別針對高齡者第二專長的發展需求,強調創新應用與實務操作,協助學員在樂活保健領域中建立自我價值與專業能力。學員除課堂學習外,亦可參與嘉大研究案與社區關懷再造計畫,保存技藝、維護生態,實踐永續發展,成為地方智庫的一員。 嘉大第三人生大學計畫招生簡章相關資訊,已於招生報名系統公告,有興趣的民眾請參閱:https://website.ncyu.edu.tw/admission。
情報 嘉大數位學習志工隊前進臺南新營新興國小 帶領學童探索數位宇宙
嘉義大學數位學習志工隊7月29日至31日前往臺南市新營區新興國小,原預定舉辦為期三天的「探索Micro積木的數位宇宙–數位夏令營」,由於29日豪雨導致停班停課,營隊實際辦理日期為30日與31日兩日。雖受天候影響縮短活動時間,但在志工隊與學校的通力合作下,仍順利完成各項教學與活動,讓學童度過充實而有趣的夏令營時光。 此次營隊以「Micro-Bit」搭配積木式程式設計平台「MAKECODE」為核心課程,透過手把手的教學與實作,讓學童學會以積木拖曳方式撰寫程式,進行互動小遊戲設計與簡單的感測器應用。數位志工隊以淺顯易懂的教學方式,結合遊戲化與情境式任務,引導學童培養程式邏輯與問題解決能力,激發對科技的興趣。 新興國小表示,對學校而言,能在暑假期間舉辦這樣的數位營隊,是一項寶貴的學習機會。孩子們平日接觸科技教育的資源有限,這次營隊不僅讓他們有機會動手實作,親自操作程式開發,亦促進學生間的互助合作與團隊精神。即便只舉辦兩天,仍能看到孩子們積極參與、主動提問與彼此協助的學習熱忱。 除了程式設計課程外,營隊也安排富有趣味性與挑戰性的戶外團康活動與團隊合作任務,讓學童在遊戲中學習合作、培養創造力。營隊最後進行作品發表與成果展示,孩子們自信地分享自己的程式作品,展現學習成果與自我突破的喜悅。未來,數位學習志工隊將持續深入各地學校,推動數位教育向下扎根,落實大學社會責任,為更多孩子帶來科技啟蒙的種子。
情報 嘉大攜手國合會舉辦屠宰與分切訓練 協助馬紹爾提升畜牧技術
為協助友邦馬紹爾群島提升畜牧生產效能與肉品加工技術,嘉義大學與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於7月28日至29日攜手舉辦「豬隻衛生屠宰及肉品分切訓練課程」,邀請駐馬紹爾技術團技師及當地學員共4人來臺受訓,深化屠宰衛生與加工技術之專業知能。 本次培訓課程為「駐馬紹爾技術團畜牧生產與衛生屠宰提升計畫」的重要推動項目,由嘉大動物科學系陳祥良助理教授擔任課程規劃與指導。馬紹爾當地因欠缺符合國際衛生與動物福利標準的屠宰設施,民間普遍以私宰方式處理豬隻,衍生食品安全及動物福利等問題。為改善此一現況,技術團規劃將在馬久羅環礁設置現代化屠宰場,透過此次訓練協助培育種子人員,為未來屠宰場啟用與永續經營奠定堅實基礎。 課程內容涵蓋理論與實作兩大面向。首日由動科系陳祥良助理教授主講「HACCP制度對屠宰場肉品品質的影響」,並深入解析肉品加工技術之應用與品質控制重點;隨後邀請中華肉品協會黃存后理事長授課,分享「豬隻分切管理實務」與操作應注意事項。第二天課程則由嘉大動科系傑出校友、「初心者肉舖」負責人張陳榮先生與陳祥良助理教授聯手授課,進行豬隻屠體部位介紹與實際分切操作,學員親自參與實作流程,並於課後進行操作回饋與課程總結,鞏固學習成果。 嘉義大學長年致力於農畜專業技術推廣與國際交流,此次與國合會共同辦理訓練課程,不僅展現我國農業科技的軟實力,也深化與友邦的合作情誼,為馬紹爾群島推動畜牧現代化與農業永續發展注入新動能。
情報 亞洲大學資電學院通過16件國科會「114學年大專生計畫」表現亮眼,結合AI、半導體、智慧醫療實作能量,展現學術實力
亞洲大學資訊電機學院,通過16件國科會補助「114學年大專生研究計畫」,涵蓋:人工智慧應用、半導體設計、資安科技、智慧醫療系統等前瞻領域,展現該學院深耕教學與研究的實力,反映「教學即研究、學生即人才」的培育成果。 亞大蔡進發校長表示,亞大重視學生與國際趨勢同步的AI跨域能力、就業競爭力,讓學生能畢業無縫銜接職場。亞大成立中部「AI半導體基地」,「半導體產研專班」,已培育上百位高階工程師,畢業後到德國蘋果、美國高通、美國新思、英國半導體、英特爾、台積電等世界知名大廠擔任工程師,展現亞大培育高階國際科技人才的堅實實力。
情報 亞洲大學榮獲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2026全球最佳大學」,全台排第6、私大第2、非醫學大學私大第1,進步最多的大學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 News & World Report)公布最新的「2026全球最佳大學」排行榜,亞洲大學排名全球第703名、全台排第6、私大第2、非醫學大學私大第1,比去年進步42名,是全台灣進步最多的大學。其中,亞大資電學院在三大學科核心領域全入榜,分別為:人工智慧(AI)全球第130名、電機工程(EE)第164名、電腦科學(Computer Science)第219名,排名表現亮眼,展現亞大在數位科技領域的國際競爭力。
情報 亞洲大學心理系8年通過國科會大專生研究計畫件數,全台私大第一,亞大心理系林同學更獲「113年大專生研究計畫」創作獎
亞洲大學心理系,有6件通過國科會「114年大專生研究計畫」補助,累計自107至114年共通過國科會大專生研究計畫44件,在全國31所有心理系的大學中排名第2、全台私大第1,僅次於台大心理系。大三生林同學執行「113年大專生研究計畫」,因成果優異獲「創作獎」。 亞大心理系廖主任表示,林郁珺同學跨領域修讀心理、醫健、資訊等課程,對每門課都抱持高昂的學習熱忱,將課堂所學的知識延伸至實證研究。她在執行大專生研究計畫期間,從文獻閱讀與分析,建立嚴謹的研究設計,再務實的進行實驗與資料分析,最後經過無數次編修才完成報告,每個階段都展現積極學習的態度,充分展現出無比的研究熱情。
情報 《遠見雜誌》最新評比出爐,亞洲大學多項排名躍進,中部私大第二
《遠見雜誌》「2025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出爐,亞洲大學無論在總榜單、私大、一般(非技專校院)大學、綜合大學、綜合學門大學(非人文社科及醫學)等排名,都比去年進步,在全台大學中排名第18名、私大第6名、中部私大第2名。其他像是在「產學績效」、「財務體質」名次都大躍進,國際化程度排名全台14名,進步5名,亞大的學術表現、國際競爭力受肯定。
情報 嘉大生物資源學系林蔚任助理教授榮獲教育部「國際優秀人才」獎勵
嘉義大學生物資源學系林蔚任助理教授近日榮獲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延攬國際頂尖人才計畫「國際優秀人才」殊榮,此一獎勵不僅是對林蔚任助理教授在學術領域深厚貢獻的肯定,也象徵嘉大在推動國際化及強化學術研究合作方面邁出了重要步伐。 林蔚任助理教授專長為生態學,特別是濕地生態學及濱海藍碳的碳循環等領域,例如聚焦於自然碳匯的測量與應用,其研究成果在國際間獲得廣泛關注,已發表多篇SCI與SSCI期刊論文,並在全球知名的學術會議上發表演講,持續推動環境科學領域的發展。其研究成果將有助於環境部補足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中濕地類型的資料缺口,協助臺灣邁向2050淨零碳排政策目標,為國家永續發展與全球氣候治理作出重要貢獻。這些卓越的學術表現不僅提升嘉大的學術地位,更讓嘉大在全球氣候變遷之相關研究中占有一席之位。 此次獲得「國際優秀人才」獎勵,將使林蔚任助理教授有更多資源與平台擴大其學術工作,並在嘉大及臺灣各大學間進行更多跨領域合作。這一榮譽同時也符合嘉大推動的「綠色永續」、「綠色大學」的學術使命,未來將更加深化校內外學術交流及合作,為環境保護及氣候變遷議題做出積極貢獻。 林翰謙校長表示,林蔚任助理教授的獲獎是對嘉大國際化戰略的強力支持,這不僅是對其個人學術成就的肯定,也是對嘉大全體師生努力追求卓越學術成果的激勵。希望未來能夠在林蔚任助理教授的帶領下,打造更多因應氣候變遷之學術合作與創新研究,提升嘉大在國際學術界的影響力,並為學術界、產業界及社會帶來更多積極的影響。